初次與你相遇,餘生請多指教
世界上1%的人關注了我
感謝你也是其中一個
《禮記》這樣說:「夏至到,鹿角解,蟬始鳴,半夏生,木槿榮。」
夏至一到,木槿花兀自熱情綻放,紅的勝火、白的如雲,如火如荼、如痴如醉。一直開到秋天,甚至直到起霜時才結束花期。
《詩經》中曰:「有女同車,顏如舜華。」「有女同行,顏如舜英。」
《毛傳》曰:「舜,木槿也。」這個舜便是木槿。說美女顏如木槿,可見木槿花之可愛了。
木槿花語:溫柔的堅持;堅韌,永恆美麗
木槿的花期雖然漫長,但是單獨一朵花一般只能維持一天,所以木槿花又有一個詩意的名字:朝開暮落花。
每一朵花在晨暮之間,朝開暮落,釋放一生的美,而後默默為下一朵花讓出空間,獨自凋零,就如同日月更替、四季輪迴,生生不息。如同愛一個人,只要不忘初心,去溫柔的堅持,無論低谷或高潮,唯愛永恆。
木槿花也是韓國的國花,韓國人視木槿花為珍寶。韓國的國徽上的圖案都是以木槿花為主體。
木槿花枝上會有無數的蓓蕾,一朵花凋謝了,會有無數朵花兒無窮無盡地開放,所以韓國人又稱它是「無窮花」。象徵世世代代生生不息的民族精神,白色的木槿花象徵著清高的精神氣質。
可能由於朝開暮落的原因,現實中百般絢爛的木槿花,在中國古詩詞裡卻不免悽涼。
《槿花》
【唐】李商隱
風露悽悽秋景繁,可憐榮落在朝昏。
未央宮裡三千女,但保紅顏莫保恩。
在蕭瑟的秋天裡,木槿花仍熱盛開,繁茂異常,雖然這繁盛的美景令人留戀且難以忘懷。但是了解木槿花盛開習性的人都知道,木槿花都是朝開暮落的,這不免令人覺得很可惜。
未央宮裡的嬪妃女眷多得數不清,不是每個人都能得到皇帝的青睞,而為了得到皇上的恩寵。她們一個二個所要做的就是保持自己紅顏不老,使自己有機會見到皇帝之時能將自己最好的一面展現給他。
木槿花朝開暮落,但是並不代表著活力的喪失,而是代表著重生,每一次重新盛開,都會展現自己更好的一面。
而後宮中的諸女眷卻並不是如此,因為她們的青春與容貌不會有再來一次的機會,她們拼盡全力保護著自己的容顏,可是還是有很多人終其一生也不能與皇帝見一面。
《朱槿》
【宋】紹隆
朱槿移栽釋夢中,老僧非是愛花紅。
朝開暮落關何事,只要人知色是空。
同花不同人,立意自不同。和尚作詩,色即是空,空即是色。木槿花朝開暮落,這是生命的規律,不必在乎花開花落,為世事所煩惱。
《詠木槿樹題武進文明府廳》
【唐】劉庭琦
物情良可見,人事不勝悲。
莫恃朝榮好,君看暮落時。
世間的事物與情感都可清楚地看見,看穿了這些人事的悲歡離合,就會覺得這世上的事情簡直不能用一個「悲」字來描述。
世事難料,看看這些木槿花,朝開暮落,所以人不能只看到眼前的繁榮與欣欣向榮,也要想想木槿花花落時的場景。
詩意簡潔,詠木槿更多的是對人事的感嘆與勸誡。
《答劉戒之早秋別墅見寄》
【唐】白居易
涼風木槿籬,暮雨槐花枝。
並起新秋思,為得故人詩。
避地鳥擇木,升朝魚在池。
城中與山下,喧靜暗相思。
入秋了,涼風陣陣,吹拂著木槿花。秋雨陣陣,打溼了槐花枝頭。看著此情此景,新的憂愁與哀思湧上心頭,想起來故人的詩歌。
良禽擇木耳棲,魚兒始終只能在水中嬉戲。而不管我處於何種地方,不管是鬧還是靜,其中的相思之情總是存在我心中。
白居易見到木槿花盛開的情景,便聯想到自己的處境與遭遇,同時也想起自己的朋友,所以將自己的一番心意都寄托在這景物之上。
《無題三首》其三
【元末明初】劉基
黃鵠高飛雲路遐,野鳧謀食但泥沙。
山中樗櫟年年在,看盡西風木槿花。
劉基,字伯溫,處州青田縣南田鄉(今屬浙江溫州市文成縣)人,故稱劉青田,元末明初軍事家、政治家、文學家,明朝開國元勳。洪武三年封誠意伯,故又稱劉誠意。武宗正德九年追贈太師,諡號文成,後人稱他劉文成、文成公。
這首《無題》就是劉伯溫晚年作品,富有哲理,頗有老莊之態。
詩人感嘆世事難料,人們都想榮華富貴,可是沒有想到榮華富貴風險很大,就好像黃鵠高飛,看起來很美,可是不一定能有食吃,而野鴨子看起來平庸,在泥沙中撿食,雖然艱苦卻可以充飢;人們都想榮耀猶如木槿,風光一時,可是沒想過時光短暫,瞬間即逝,還不如樗櫟之材,得以壽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