無人化農業能給農民帶來什麼好處,開啟智慧農業的大門

2020-12-25 電子發燒友

無人化農業能給農民帶來什麼好處,開啟智慧農業的大門

無人機之家 發表於 2020-12-23 12:09:27

當下,因為勞動環境差、收益不理想等原因,越來越多人往城市裡面擠。農民辛苦一年種一畝地,可能都比不上年輕農村人在城裡打工一個月的工資,種田積極性大受打擊。種田的人越來越少了,荒廢的田地越來越多,陷入了惡性循環。

拋棄傳統生產方式 未來農業不用靠人

國家都在提倡現代農業,傳統的農業生產方式已經不能適應現代社會的發展趨勢。我們要利用好現代化工具,尤其是智慧型手機、網際網路和大數據。掌握「無人化」,未來農業不用靠人。數位化、自動化、智能化技術在農業領域的應用步伐加快,無人化農業概念基本形成,農作物的種植、管理和收割都實現了「無人化」作業,農業無人機等智能、先進的農業機械成為了農民種田的「好幫手」。

無人化農業能給農民帶來什麼好處?

1.提升生產效率

無人化技術應用到農業領域,使生產效率大幅度提升。就拿山地和丘陵地區來說,果園面積大、地塊不規則且坡陡坎高,人工打藥行走不便,噴灑難度高,效率低,真是個體力活。動輒上百畝的果園,農業無人機作業一小時就完成了,而且不漏噴、不重噴。農民只需動動手指就能控制的無人機,打藥起來太輕鬆了。

生產效率的提高使得農民有了更多的時間去從事其他工作,從而獲得更多的收入。

2.節約種田成本

種田成本持續上漲是打擊農戶種田熱情的原因之一,種田成本裡最貴的是人工費。無人化技術使種田方式更加科學,簡化了很多工序,很好地解決了「用工難、用工貴」的困局,用無人機播種水稻就是一個很好的例子。傳統的水稻種植需要育秧、移秧、插秧,每個環節都需要大量的人力物力。而直播無人機由於無需這些環節,經過處理的種子直接播下就能發芽、生長,且生育期短。與利用傳統方式進行移栽的水稻相比,這種播種方式減少了10%成本。同時,年齡大的的農民也能繼續種田,不用再下田彎腰。

3.實現農業精準化管理

運用大數據分析,通過網際網路傳送,旋耕機可實現遠距離操控,無人機可以監測農作物健康狀況,機器人可以自動採摘水果,農業全場景無人化作業這種理想的模式正在實現。

無人化技術開啟了智慧農業的大門,這背後是數據和裝備在發揮作用。面對未來,無人化農業將人解放出來,最髒最累的農活都能交給機器去完成。

責任編輯:gt

打開APP閱讀更多精彩內容

聲明:本文內容及配圖由入駐作者撰寫或者入駐合作網站授權轉載。文章觀點僅代表作者本人,不代表電子發燒友網立場。文章及其配圖僅供工程師學習之用,如有內容圖片侵權或者其他問題,請聯繫本站作侵刪。 侵權投訴

相關焦點

  • 極飛科技:布局智慧農業 開啟農業生產活動的定製化作業時代
    原標題:極飛科技:布局智慧農業,開啟農業生產活動的定製化作業時代   12月15日,農業科技
  • 極飛科技出席聯合國數字農業論壇 打造中國無人化智慧農場
    極飛農業無人車夜間全自主作業面對農業發展史上的機遇與挑戰,憑藉多年的技術產品沉澱和農田實踐經驗,極飛科技率先在中國實現了無人化設備在農田的規模化商業應用和落地,通過技術的力量為農民謀福利,積極推動農業創新與變革
  • 極飛無人化解決方案為中國農業保駕護航
    近年來,我國先後出臺了多項政策不斷支持科技在農業領域的發展,「藏糧於地,藏糧於技」已成為中央確保糧食產能的新思路。無人化智慧農場 開啟智慧農業新篇章據農業農村部公布的數據顯示,截至2019年,我國農業科技貢獻率近60%,以科技革新農業發展,是「確保飯碗永遠端在自己手裡」的重要保障,也是「藏糧於技」的綜合體現。
  • 王文蝶:「農民手機上網」是開啟現代農業大門的鑰匙
    (11月5日 《經濟日報》)  2016-2020年,是全面建成小康社會的決勝階段,而農業是全面建成小康社會、實現現代化的基礎。在全體人民奔赴小康的路上不能落下農民,在「網際網路+」快速發展的時代不能丟下農業。大力推進農業現代化是十三五規劃的重要目標之一,在創新、共享等發展理念的引領下,如何推進農業標準化、信息化,是我們需要共同思考的問題。
  • 碧桂園農業「黑科技」:打造全球首個超萬畝無人化農場
    自2018年開始,碧桂園就開啟了農業全產業鏈布局,致力於打造平臺型農業,已拓展海外大農業、研發服務、智慧種業、現代農業產業園等板塊。當前,碧桂園農業穩步發展,本次對外展現的建三江無人化農場項目無疑是其階段性成就的最佳註腳。
  • 極飛科技悄然開啟中國智慧農業科技研發與應用的新篇章
    極飛堅持推動科技與農業結合、積極貫徹落實「藏糧於技」,隨著一系列智能農機在中國各地農場的落地,智慧農場也正以「星火燎原」之勢遍地開花。極飛科技正悄然開啟中國智慧農業科技研發與應用的新篇章。藏糧於技 向科技要糧食糧食安全一直是全球性問題,聯合國最新數據顯示,2020年陷入飢餓的人口可能增加1.32億,全世界將有6.9億人處於飢餓狀態。
  • 碧桂園北大荒打造全球首個超萬畝無人化農場 搶佔智慧農業技術...
    10月11日,在黑龍江建三江舉行的一場農機無人駕駛作業演示會上,幾十臺先進的無人駕駛農機在遠程指令下現場演示了玉米、大豆、水稻耕種管收的全流程無人化作業,真正讓人們認識了什麼是「高科技農業」。隨著現代科技正與農業生產、經營管理全產業鏈進行深度融合,發展信息化、數位化、智能化甚至是無人化的現代農業,已成為農業轉型升級的突破口。
  • 日本農業又「搞事情」,有望在未來幾年實現「無人化農業」
    日本農業素來以「精緻化」為特點,但精緻農業背後卻是日本農民數量日益減少,農民老齡化越來越嚴重的現象。為了解放更多的勞動力專注於提高農產品的附加值,日本農業「瞄準」了無人化農業。小型無人機、無人駕駛農機和小型農用機器人等智能設備正逐漸代替傳統的人力耕作方式。
  • 給黑土地注入智慧農業因子
    這塊大屏一方面可以顯示各種設備、各類傳感器和攝像頭上傳的田間土壤、農業氣象、田間空氣溫度與溼度、作物長勢、病蟲草害預警等信息,同時也可以完整呈現演示實況,每一臺農機設備的作業狀態、作業數據、衛星定位、作業軌跡等信息都能實時出現在屏幕上。
  • 全球首個超萬畝無人化農場項目震撼演示 碧桂園農業堅定前行
    農業新「象」 在整個無人化農場演示會中,建三江七星農場大豆搖鈴、玉米招手、稻浪滾滾,呈現出一種低調的厚實、不事張揚的完備。而後智慧化大農業的一幕幕生產場景,令人震撼。 隨著指令發出,一臺臺無人駕駛收割機轟隆隆駛向遠處的稻田。
  • 無人機企業進軍農業 農業無人化種植還有多遠?
    極飛科技創始人兼CEO彭斌12月15日晚間在接受包括第一財經在內的媒體採訪時表示,3到5年內,中國有幾億畝耕地將會變成無人化種植。作為僅次於消費級無人機的第二大應用市場,植保市場的發展速度正在加快。DJI大疆農業全球市場銷售總監陳韜11月初曾對記者表示,今年大疆農業植保作業規模達到5億畝,比去年翻了兩倍(2018年突破1億畝,2019年突破2億畝)。彭斌也對記者表示,截至2020年11月中旬,極飛營收同比增長253%,其農業無人機已經覆蓋了新疆3700萬畝棉花田中的1/2。
  • 開啟智慧農業新篇章 極飛科技創新推出V系列雙旋翼農業無人機
    極飛科技首度將雙旋翼結構的飛行平臺V系列用於農業領域雙旋翼結構創新飛行形態作為一家致力於構建「無人化」農業生態系統的農業科技公司,極飛科技自成立以來一直聚焦於自主研發並製造農業無人機、農業無人車等系列無人化的農業科技產品。
  • 全球首個萬畝級無人化農場揭開面紗 碧桂園瞄準全球最先進農業生產力
    10月11日,在黑龍江建三江舉行的一場農機無人駕駛作業演示會上,幾十臺先進的無人駕駛農機在遠程指令下現場演示了玉米、大豆、水稻耕種管收的全流程無人化作業,真正讓人們認識了什麼是「高科技農業」。隨著現代科技正與農業生產、經營管理全產業鏈進行深度融合,發展信息化、數位化、智能化甚至是無人化的現代農業,已成為農業轉型升級的突破口。
  • 傳統農業發展屢屢遇到「bug」,無人化是解決行業痛點的措施嗎?
    中國經濟周刊-經濟網訊(記者 鄧雅蔓) 近年來,跨界農業領域越來越受到巨頭們的青睞,房企巨頭們甚至一度掀起了「養豬潮」,但傳統農業的痛點依舊亟待科技去解決。「農業如果要像工業一樣快速提高服務,無人化一定是一個趨勢。」
  • 農業管理+AI「玩轉」智慧農場
    在智慧農業示範基地,工作人員正演示著如何利用無人機測繪與AI識別技術,為園區農田建立高清地圖,其RTK(實時動態測量)釐米級的高精度定位技術,能為自動化農業設備提供精準導航,從而保障標準化、規模化的農事服務。幸福田園示範基地還曾藉助極飛測繪無人機與AI技術,進行菜苗的出苗分析與植株統計實地測試。
  • 「資訊」政策利好 資本助力 極飛科技發布新品領跑智慧農業賽道
    極飛科技多年來深耕智慧農業領域,通過對農業生產各環節痛點的深入洞察以及對無人駕駛、人工智慧、物聯網在不同農業場景創新性應用的持續探索,將科技賦能農業,從而幫助農戶降本增效,讓種田有利可圖,推動農村青年回流。
  • 孫正義看中的這家中國農業科技公司到底要做什麼?
    7年來,極飛科技深耕於智慧農業科技領域,將農業無人機、無人車、自駕儀、農業物聯網等無人化設備帶進農田,讓農民擺脫繁重、枯燥、低附加值的農事活動。軟銀願景基金表示:」我們希望科技可以給全球農業生產方式帶來變革,讓人類的可持續發展和糧食的安全得到保證。我們看好極飛開闢的智慧農業路徑,也希望極飛能繼續以科技和創新引領智慧農業的發展。」
  • 打造一個無人化系統,「極飛」想讓農業迭代追上摩爾定律
    大型農業機械造出來後,效率就停在了機械上,取決於能不能請到熟練駕馭它的人,這個人會不會盡心服務。另一條路徑則是讓需要人操作設備的農業環節無人化,有效避免人帶來的不確定性,並通過軟體、晶片的更換實現軟性迭代,讓農業也能享受摩爾定律帶來的效能快速提升。「前端種地的人他沒有辦法真正跟消費者連在一起。
  • 農業新基建:智慧農業落地 AI和物聯網讓農業生產全程可控
    據了解,幸福田園還接入了極飛智慧農業系統,能精準管理生產規劃和執行。如記錄不同生產階段所涉及的地塊、種肥農資耗才、農業設備使用情況等,農場管理人員通過系統後臺,就能實時監看選中地塊的農事記錄,並根據農機設備記錄的作業面積、施肥施藥量、畝收成量等數據,不斷優化資源配置、降低成本。
  • 未來農業啥樣?全球首個最先進的萬畝無人化農場告訴你!
    未來農業啥樣?全球首個最先進的萬畝無人化農場告訴你! 在北大荒建三江-碧桂園無人化農場, 數十臺無人駕駛農機馳騁沃野, 上演一場農業科技「大練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