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考,是我國的一項重要教育制度。
對於人口眾多、學習成績競爭激烈的現實國情來說,高考算是一項比較公平、合理的制度。
然而,當眾多莘莘學子重視高考、為考上一所理想大學努力的同時,也有個別偏執的學子,用故意交白卷的任性、極端化行動來抵制高考。
下面舉幾個典型例子。
為保護個人生活隱私,文中人物都隱去真名。
蔣*多,是河南省南陽市的學子。
她從小讀書用心、刻苦,成績優異。直至高中一、二年級時,學習成績也是名列前茅。
在高二時,她迷戀上了看小說,並且饒有興趣地嘗試寫小說。
進而,她嘗試投稿,竟然被採用。這令她倍加興奮,文學夢被大大激發。
於是,她學習的興趣和心思被分散,精力主要放到了寫小說方面。
老師發覺後,對她進行了批評,讓她以學業為重。但她卻無動於衷,反倒變得叛逆。
2006年參加高考時,除了作文,她在其它試卷均未寫一個字。
而且,她還故意把姓名寫在裝訂線的外面,作文也是抨擊教育體制的,在只夠寫1500字的作文試卷上洋洋灑灑,寫了8000字。
而且,為了吸引閱卷老師的注意,她還故意用了藍色字跡。
她這麼做的目的,就是想用考0分的行為,來吸引社會各界的關注。
然而,她的這些違規行為破壞了高考制度,自然也就沒能考上大學。
結果,她辜負了家人的期望,不得不回歸農民家庭,成了一名普通的務農者。
她也為自己的行為感到後悔不已,但是機會已經錯失。
徐*南,出生在安徽省一個農村家庭。
他學習成績良好,也是家裡四個孩子中最有希望考上大學的。
然而在參加2008年高考時,他故意在試卷上亂寫一通,導致所有考試科目加在一起還不到二百分。
結果,自然落榜。
他的人生道路也從此被改寫。
他因「0分考生」被媒體相繼報導後,不但錯失了大學校門,還承受了很多壓力,也讓父母極其失望、痛心。
主動放棄了高考機會,也就扔掉了改變命運的鑰匙,失去了一個重要的人生選擇權。
不久,他就懊悔了。
2011年,他帶著條幅與幾千份傳單,到南京、合肥等地的學校宣傳,用自己的親身經歷告訴學子們,要珍惜高考這個機會,不要拿自己的命運開玩笑。
高考之後,他輾轉外地,在多家工廠打工。
由於學歷不高、沒有專業技藝,他只能幹些沒有技術含量的體力活,付出辛勞和汗水,報酬也很低。
而當年與他一起參加高考的同學,有些已經博士畢業,有些已是單位的骨幹,人生道路廣闊。
在吃盡了生活的苦後,他痛定思痛,越來越明白「讀書才是最好的選擇」。
於是,他默默地重新拿起書本,準備重回考場。
在參加第一次高考的十年後,已為人父的徐*南重回考場。
2018年3月,他參加了安徽省普通高校分類招生考試專場。
5月,他收到了一所高等職業院校的錄取通知書。
這是一封遲來的大學錄取通知書。而徐*南與它錯失了十年光陰。
張某,是陝西省的一名學子。
象很多學子一樣,他也崇拜比爾•蓋茨。他由崇拜而有了自己的結論:比爾•蓋茨沒上完大學仍舊能成為世界首富,看來上不上大學無所謂。
於是,他也給自己定了個人生小目標:不上大學,而在十年內賺1000萬元!
因而,在參加2010年高考時,張某在所有試卷的答題區寫上「破釜沉舟,不破不立,破而後立,不生則死」的「豪言壯語」,成功地以高考零分名噪一時。
豪情萬丈的張某,自信能成為中國的比爾•蓋茨。
然而,他生活在一個普通家庭,沒有社會人脈關係,沒有資金。
更要命的是,他自己也沒有一技之長,更沒有比爾•蓋茨那樣的計算機技能基礎。
無奈之下,張某隻能依靠打短工,維持生活。
然而這樣的工作和收入,與自己的宏偉目標相差遙遠。
於是,在成為「中國首富」的名號誘惑下,他便開始動歪念。
終於,他發現了一個「致富」之路--製作信用卡偽卡套現。
他收集各種信息渠道,潛心鑽研信用卡,隨後製作假卡,用其套現。
從幾百、幾千再到幾萬元,張某的膽子越來愈大,在犯罪的道路上越走越遠。
通過製作信用卡偽卡,他總共套取了40多萬元。
然而天網恢恢,疏而不漏。2011年,張某鋃鐺入獄。
他自己為此反省道:我就是想做一個不平凡的人,太渴望成功,認為人生成功就是掙很多錢,於是急功近利,走上了不歸路。
通過以上三個典型例子,我們不由得為他們感到惋惜。
雖然說人生成功的道路有很多條,但是作為寒窗苦讀的學子,唯一的也是明智的選擇就是把握好高考這個重要機會,進入更好的人生發展空間。
雖然說,高考並非人生的唯一出路,一些高考落榜者最終也取得了人生成功。
但是,至少高考、上大學是個人生捷徑,可以憑此擁有更多機會。
何況,在這個知識經濟社會,接受高等教育也是人生必要的經歷。
學歷不能代表人生的一切,但它至少可以讓你少走一些人生彎路,節約人生成本。
現在高考成績已開始逐漸放榜,幾家歡樂幾家愁。
想必家長們、學子們會倍加感受到好好讀書的重要性。
在什麼樣的人生階段,就該儘量做好相對應的事。這是人生的使命。
而不應該無視,或者輕狂、任性揮霍這個使命。
否則,沉重的代價,最終還是得由自己的生命去承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