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考對於很多人來說,是一場公平公正的考試,很多人刻苦努力,只願通過高考來證實自己,雖然說讀書不是唯一的出路,但一定是最好的選擇之一,這是一場不看家庭背景,不看你的外表,只看你的實績的角逐,所以很多人都會抓住這次機會,謹慎又小心,生怕考試當天出了意外。高考那兩天,都會有相對應的防護措施,有特警的保駕護航,有醫療護士的安全保障,甚至有的家長在考場陪伴,等待著孩子順利出來,由此可見,高考的重要性,以及人們對它的重視,也反應出高考的影響力。
可是就在47年前的高考中,一位叫張鐵生的考生,他似乎並不看重這場考試,因為他交了一張白卷,這幾乎驚呆了所有人,而他在試卷的最後,還寫了一封信,《致尊敬領導的一封信》,也正是這樣的舉動,徹底改變了他後來的人生,那麼現今的他過得怎樣呢?
張鐵生1950年出生,遼寧興城人,他出生的那年剛好是新中國成立一年,在上世紀的六十年代就有青年被派到鄉下插隊,當然張鐵生也不例外,當時他在隊裡,吃苦耐勞任勞任怨,表現十分優秀,他也因此得到了高考的機會。得知了這個消息,張鐵生激動不已,有了這樣的機會,他以後工作就得到了更好的解決。
於是他開始努力學習,複習功課,但是由於隊裡的原因,也導致他複習的時間並沒有很多,頂著壓力,他到了考場,考語文的時候,他自我感覺還行,不會的都還可以瞎編一些,但是後來的數理化可並不如他所願,這使他非常煩惱,一下子回想起在隊裡幹活耽誤了自己的學習時間,於是他就在試卷上寫了一封信,最後交了白卷。
正是因為這一封信,迅速引起了各媒體的關注,並且還報導了出來。他在這封信中表達了自己對個人利益以及集體利益的看法,認為自己下鄉勞作,為集體利益做出了讓步,從而讓個人利益受到了影響,抒發了自己的不滿。而他也因為這件事成為了人們口中轟動一時的「白卷英雄」。但在1976年後,社會輿論對張鐵生的所作所為發生了變化,他被判入獄15年。
被關押了15年出獄後,那時候的他已經41歲,沒有工作,沒有家庭,一片迷茫,為了找到工作,他隱藏自己的身份,與瀋陽農業大學一位名叫董禮平的講師成了婚。而張鐵生也開始試著自己創業,回到老家辦診所,但始終行不通,因為他沒有相關的執照,可是不久後,張鐵生在妻子的介紹下認識了金衛東,就這樣,他的人生發生了改變。金衛東是飼料公司的一位主要人員,在他的介紹下,將張鐵生引進了一家飼料公司工作,幹活利索的他,讓老闆逐漸重視他,得到了老闆認可後順利升職了。
張鐵生將飼料銷售得很好,給公司帶來了很大的利潤,隨著他掌管的權力越來越大,公司就將他辭退,這讓張鐵生很生氣,決定自己單幹,離開公司後,他開始學習如何經營飼料公司,經過種種困難後,他的飼料公司一步步壯大,成功上市。他的一生充滿了坎坷,但是他不服輸的精神,是值得我們學習的,無論何時何地,我們都要有不服輸的拼搏精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