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巖松曾說過:「人生中,最公平的機會是高考」.
在中華5000年的歷史長河中,不管是古時的科舉選拔制度,還是如今高考制度,都充分證明了「知識改變命運」的重要性。
接下來要說的這個人也能從側面反映這一點。在47年前,曾經因高考交白卷而轟動全國,他就是「白卷英雄」張鐵生。
1950年,張鐵生出生在遼寧興城的一個普通家庭。和同齡孩子一樣,他按部就班的完成了小學及初中的學業。
可在他16歲時,剛好國家實行知青上山下鄉的改革,他也沒有辦法再繼續讀書,只能下鄉插隊。在隊裡,他能力突出,很快就升成了小隊長。
他也因此獲得了1973年的大學文化考試的機會。這次的考試也成了他改變人生的「轉折點」。
對於這樣大型的考試,他很珍惜,但也力不從心。他長期在隊裡幹活,學習的時間不多,所以成績自然不怎麼好。尤其是在考理化時,他翻看整張試卷,就只寫上了3小題,最後這科就拿了6分。
大家都是從學生時代過來的,在考試場上如果不會的題目太多,就會亂寫。張鐵生也不例外,他看著自己的試卷乾淨得很,心裡煩躁,於是在試卷的背面給領導寫了一封信。
信的內容大致在抱怨,自己每天的精力都放在了勞動上,很少有時間看備考的書籍,雖說夜裡在角落裡看了一會兒,可也沒有太大的改變。當個人和群體之間有了衝突,他選擇了犧牲個人的學習時間,換取在隊裡的勞動。
在成績公布後,各大報刊都刊登了他寫的信,連《人民日報》也有報導,還特意評論他寫的內容,稱這的確是引人深思的問題。就這樣他成了當年轟動全國的「白卷英雄」。
不久,上層領導也注意到他,便被鐵嶺農學院錄取,學習獸醫專業。在他25歲時,就被升為本校的黨委副書記。
1976年,形勢有所不同,之前他因白卷事件得到多數人的表揚。沒想到,在這一年,這事又來了個反轉,被居心不良的人再次扒出,判定他的行為惡劣,他也因此有了15年的牢獄之災。
出獄時,只有他的朋友董禮平來接他。那時他已經41歲,從年少的小夥兒變成了中年大叔。這種心境不是一般人能有的。
這個董禮平既是他的同學也是他生命中最重要的女人。
她和張鐵生是大學校友,而且女方還是他的迷妹。兩人在學校聯誼裡相識,也很聊得來,之後便成了朋友,在張鐵生入獄時,她也在等著他歸來。
在他出來2個月後,兩人便結婚了。一年後生下一個可愛的女兒。他知道自己身為人父。人夫就要承擔相應的責任,他也決定要好好幹事業。
可因他的「黑歷史」,在找工作時,都遭到了用人單位的拒絕。他情緒低落,意志消沉,這時都是妻子默默的支持、鼓勵他,讓他不要灰心,事情總會有轉機的。
他也意識到自己不是一個人,身後還有一個家庭做後盾,他重新振作起來,和大學同學取得了聯繫,有了他們的幫助,他開始了另一段嶄新的人生。
在同學的推薦下,他進入了遼河的一家飼料公司,做最底層的工作。他的工作能力突出,和同事關係融洽,領導也很看重他,沒多久,他便成為分公司的管理人員,也算是有了點成就。
可好景不長,他的直屬領導對他過往的事跡還是揪著不放,怕他會目中無人,就派一個管理者處處打壓他,這讓他心裡很不平衡,回家和妻子商量之後,直接辭職了。
有了這次的工作經歷,他不想再受氣,於是和同學合夥開了一家飼料公司。他負責銷售這一塊兒,可隨著時代的變化,他認為一家公司要想做的長久,就必須要有自己的優勢(具體點就是飼料的秘方)。
在電腦還不普及時,他就學了計算機知識,身為一個領導者就要有不斷汲取多方面知識的能力。
這麼多年來,他公司的生意也是越來越好,如今他入股的禾豐牧業已經成為了上市公司,也讓他的身價飆升,成了富豪。
只可惜,在他輝煌的時候,妻子看不到這樣事業有成的張鐵生。(2007年,董禮平因病離世。)
張鐵生的人生真是波瀾起伏,遇到困難時有妻子的陪伴,有同學的幫扶。而他自己本身也是一個能順應時代改變的王者。
所以,在人生最黑暗的時刻,千萬不能輕易放棄自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