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卷英雄」張鐵生,在監獄中度過15年,如今怎麼樣了?

2020-08-28 夜晚的風景

前言

白巖松曾說過:「人生中,最公平的機會是高考」.

在中華5000年的歷史長河中,不管是古時的科舉選拔制度,還是如今高考制度,都充分證明了「知識改變命運」的重要性。

接下來要說的這個人也能從側面反映這一點。在47年前,曾經因高考交白卷而轟動全國,他就是「白卷英雄」張鐵生。

1 「白卷英雄」誕生由來

1950年,張鐵生出生在遼寧興城的一個普通家庭。和同齡孩子一樣,他按部就班的完成了小學及初中的學業。

可在他16歲時,剛好國家實行知青上山下鄉的改革,他也沒有辦法再繼續讀書,只能下鄉插隊。在隊裡,他能力突出,很快就升成了小隊長。

他也因此獲得了1973年的大學文化考試的機會。這次的考試也成了他改變人生的「轉折點」。

對於這樣大型的考試,他很珍惜,但也力不從心。他長期在隊裡幹活,學習的時間不多,所以成績自然不怎麼好。尤其是在考理化時,他翻看整張試卷,就只寫上了3小題,最後這科就拿了6分。

大家都是從學生時代過來的,在考試場上如果不會的題目太多,就會亂寫。張鐵生也不例外,他看著自己的試卷乾淨得很,心裡煩躁,於是在試卷的背面給領導寫了一封信。

信的內容大致在抱怨,自己每天的精力都放在了勞動上,很少有時間看備考的書籍,雖說夜裡在角落裡看了一會兒,可也沒有太大的改變。當個人和群體之間有了衝突,他選擇了犧牲個人的學習時間,換取在隊裡的勞動。

在成績公布後,各大報刊都刊登了他寫的信,連《人民日報》也有報導,還特意評論他寫的內容,稱這的確是引人深思的問題。就這樣他成了當年轟動全國的「白卷英雄」。

不久,上層領導也注意到他,便被鐵嶺農學院錄取,學習獸醫專業。在他25歲時,就被升為本校的黨委副書記。

2 生命中的女人默默付出

1976年,形勢有所不同,之前他因白卷事件得到多數人的表揚。沒想到,在這一年,這事又來了個反轉,被居心不良的人再次扒出,判定他的行為惡劣,他也因此有了15年的牢獄之災。

出獄時,只有他的朋友董禮平來接他。那時他已經41歲,從年少的小夥兒變成了中年大叔。這種心境不是一般人能有的。

這個董禮平既是他的同學也是他生命中最重要的女人。

她和張鐵生是大學校友,而且女方還是他的迷妹。兩人在學校聯誼裡相識,也很聊得來,之後便成了朋友,在張鐵生入獄時,她也在等著他歸來。

在他出來2個月後,兩人便結婚了。一年後生下一個可愛的女兒。他知道自己身為人父。人夫就要承擔相應的責任,他也決定要好好幹事業。

可因他的「黑歷史」,在找工作時,都遭到了用人單位的拒絕。他情緒低落,意志消沉,這時都是妻子默默的支持、鼓勵他,讓他不要灰心,事情總會有轉機的。

他也意識到自己不是一個人,身後還有一個家庭做後盾,他重新振作起來,和大學同學取得了聯繫,有了他們的幫助,他開始了另一段嶄新的人生。

3 開掛人生

在同學的推薦下,他進入了遼河的一家飼料公司,做最底層的工作。他的工作能力突出,和同事關係融洽,領導也很看重他,沒多久,他便成為分公司的管理人員,也算是有了點成就。

可好景不長,他的直屬領導對他過往的事跡還是揪著不放,怕他會目中無人,就派一個管理者處處打壓他,這讓他心裡很不平衡,回家和妻子商量之後,直接辭職了。

有了這次的工作經歷,他不想再受氣,於是和同學合夥開了一家飼料公司。他負責銷售這一塊兒,可隨著時代的變化,他認為一家公司要想做的長久,就必須要有自己的優勢(具體點就是飼料的秘方)。

在電腦還不普及時,他就學了計算機知識,身為一個領導者就要有不斷汲取多方面知識的能力。

這麼多年來,他公司的生意也是越來越好,如今他入股的禾豐牧業已經成為了上市公司,也讓他的身價飆升,成了富豪。

只可惜,在他輝煌的時候,妻子看不到這樣事業有成的張鐵生。(2007年,董禮平因病離世。)

結語

張鐵生的人生真是波瀾起伏,遇到困難時有妻子的陪伴,有同學的幫扶。而他自己本身也是一個能順應時代改變的王者。

所以,在人生最黑暗的時刻,千萬不能輕易放棄自己。

相關焦點

  • 1973年,轟動一時的"白卷英雄"張鐵生,入獄15年,如今怎麼樣了
    高考對於很多人來說是一生中最為重要的事,是很多寒門學子改變自己命運的時刻,也有的人為了能考上好的大學不惜復讀好幾年。然而在這個「知識改變命運,高考決定一生」的時代卻又一個人反其道而行之,抱著不一樣的態度參加高考,他就是47年前轟動一時的「白卷英雄」張鐵生。
  • 40多年前,在高考中交白卷的「白卷英雄」,如今過得如何?
    高考作為無數學子人生中的頭等大事,向來被很多家庭視為重中之重,人們也都希望能通過高考來改變命運。然而在巨大的壓力下,每年高考考場都會狀況頻出,不過對於交白卷的情況,卻是很少出現的。但在40多年前,就曾出現過一位在高考中交白卷的「白卷英雄」,他叫做張鐵生,如今過得怎麼樣了?
  • 高考交白卷一舉成名,張鐵生你們還記得麼,年近70的他如今怎麼樣
    讓一個考生在高考考場上了白卷,他又做了什麼事情,讓當時的各大媒體紛紛報導他的事跡並稱他為「白卷先生」呢?其實,很多人誤解張鐵生在高考中交了白卷,其實,張鐵生只把他會的題都做了,他在卷子的背面寫的那封信中寫得明白:對於幾何題和今天此卷上的理化題眼瞪著,真是心有餘而力不足。
  • 47年過去了,當年那個轟動一時的白卷英雄張鐵生,如今過得怎樣
    但是高考失利的同學也不要覺得人生已經失去了希望,因為高考只是生命中很重要的事情當中的一個,未來還很長,就像高考白卷英雄張鐵生一樣,他高考成績並不是很理想,但是他的人生還是贏得了大多數人們眼中的成功,那麼他是如何逆襲的呢?如何成為人們眼中的佼佼者呢?
  • 高考白卷英雄張鐵生,41歲入獄,女孩等他15年,如今成為億萬富翁
    有人發奮讀書講卷子寫的密密麻麻不過為了多得幾分,也有人隨性而為,白卷上交。揮揮灑灑的不一定就能出類拔萃,交白卷的也未必不是胸無點墨。今天我們的主人公就是一位高考白卷英雄,張鐵生。「白卷」成名的張鐵生1950年,張鐵生出生於一個普通的農民家庭。
  • 歷史故事:揭秘:「白卷英雄」張鐵生的故事(歷史人物故事)
    於是,出現了1973年「白卷英雄」張鐵生……一年一度的高考如期而至。回顧中國高考制度起起落落、風風雨雨中走過的六十年,它總在扮演著決定個人和時代命運的角色。1973年的「高考」,是「文革」十年動亂中唯一的一次。這次考試中,「白卷英雄」張鐵生的出現影響了當年太學招生的路線,導致學生考分越高越是沒有學校敢要,被錄取者多是成績平平甚或中下者。
  • 時勢造英雄——「白卷英雄」張鐵生的傳奇之路
    他的傳奇經歷將時勢造就英雄這句話詮釋得淋漓盡致。疏於學習的張鐵生面對高考試卷上的題目,可以說是毫無頭緒,絞盡腦汁不過能做幾道選擇題。放到如今的高考中,張鐵生註定成為黯然的落榜生。在信中,他高談闊論集體利益對自身利益的折損,將學業不精扭曲為自己為集體無私奉獻從而耽誤自身學習的荒誕戲劇。如果這樣的行為放到如今的媒體時代,張鐵生註定成為大眾和各類自媒體揶揄嘲諷的對象。不過當時的中國領導班子裡有著唯恐天下不亂的四人幫。他們熱衷破壞與離經叛道,張鐵生的荒誕行徑甚得其心。最終張鐵生的行徑被包裝成反抗舊制度的英勇行為。
  • 高考白卷英雄張鐵生41歲出獄,戀人等他15年,如今億萬富豪
    不過其實有一位,最終名利雙收,他就是1973年高考生張鐵生。張鐵生當年被叫做「白卷英雄」,說是他一題沒寫,交了白卷,很多人也去效仿他。其實張鐵生說的是實話。他是當地的生產隊長,由於交際能力強,有領導力,才被推薦參加1973年的高考。也正是因為有這個底子,才能讓他有走上開掛之路的資格。1973年,《遼寧日報》以《一份發人深省的答卷》刊登了張鐵生的試卷。同年8月10日,《人民日報》轉載這封信,後《紅旗》等雜誌也紛紛轉載。
  • 「白卷英雄」張鐵生現狀:零分真的錯了!知識才使自己成了億萬富翁
    例如,古代的科舉制度、現代的中、高考制度,都能真實的驗證這句話的正確性。在歷史的洪流中,有這樣一位人物,他正是用自己的人生經歷,向所有人證明了知識改變了他的一生命運。此人便是「白卷先生」張鐵生。
  • 47年前,那位因「白卷事件」轟動全國的張鐵生,現今過得如何?
    初中畢業後,他參加了下鄉插隊,因在隊中表現優異,很快便升任為生產隊的小隊長。而這也為他贏得了1973年這次參加大學招生文化考試的機會。甚至在最後一場理化考試中,整張試卷他只會做3道小題,其餘都是一片空白,最終只得到了6分。或許是這樣的「白卷」連自己都看不下去,張鐵生在試卷背面的空白處,給「尊敬的領導」寫下了一封長長的信。信中,張鐵生稱,自己每日花費在勞動和工作上的時間有近18個小時,對於教學教材是心有餘而力不足。儘管這樣,自己並沒有自暴自棄,而是儘量堅持始終。
  • 張鐵生的白卷與人生的大起大伏
    >餘  傑今天,我們再次看當年張鐵生的事情,發現這位1968年10月從興城縣初中畢業後,來到本縣白塔公社棗山大隊插隊落戶的知青並沒有交「白卷」。1973年8月10日,《人民日報》轉載了張鐵生的信,另加編者按語:「這封信提出了教育戰線上兩條路線、兩種思想鬥爭的一個重要問題,確實發人深思。」隨後,《紅旗》雜誌轉載時發表評論,說搞文化考試是「舊高考制度的復闢」,「資產階級向無產階級反撲」。張 春橋說這是「反攻倒算」。「四人幫」一夥對張鐵生交白卷事件中張鐵生交「白卷」的行為讚不絕口,江 青稱讚張鐵生「真了不起,是個英雄,他敢反潮流」。
  • 解密:當年張鐵生的高考白卷!
    張鐵生高考白卷張鐵生,1950年生,遼寧興城人。因在1973年高考的物理化學考試中幾乎交了白卷並在試卷背面寫信,成為文化大革命後期著名人物,俗稱「白卷英雄」。文化大革命結束後被判處有期徒刑,出獄後成為企業家。
  • 還原1973年張鐵生「白卷事件」真相
    張鐵生, 1968年中學畢業後下鄉插隊, 1973年6月底,24歲的張鐵生被遼寧興城縣推薦考大學。考試均為開卷,允許翻書。白塔公社考生 張鐵生1973年6月30日1973年7月在遼寧省革委會會議上,教育局長把張鐵生「白卷」及信件這個事件匯報給了中共遼寧省委書記毛遠新,毛遠新在會上當場念了張鐵生的信,並要求組織調查組調查一下。
  • 47年前,那位轟動一時交白卷的「英雄」張鐵生,現今過得怎樣?
    一位叫張鐵生的考生,他似乎並不看重這場考試,因為他交了一張白卷,這幾乎驚呆了所有人,而他在試卷的最後,還寫了一封信,《致尊敬領導的一封信》,也正是這樣的舉動,徹底改變了他後來的人生,那麼現今的他過得怎樣呢?
  • 「白卷英雄」張鐵生:70年代因高考交白卷被判刑,後來他怎樣了?
    上世紀七十年代的時候,有一位名叫「張鐵生」的考生,他在高考考場上的所作所為可以說是十分轟動,引發了當時人們的熱議。當時究竟發生了什麼事情?讓一個考生在高考考場上了白卷,他又做了什麼事情,讓當時的各大媒體紛紛報導他的事跡並稱他為「白卷先生」呢?
  • 47年前高考白卷英雄張鐵生,現在怎麼樣了?肯定跟你想的不一樣
    可以說,如果您在高中取得良好成績,那麼未來的前途應該有一個好的開端,所以每個考生都會竭盡全力去面對這場「戰疫」中的戰役。但事物發展也都有兩面性,我不知道您是否還記得47年前的「白卷」先生張鐵生。那麼在經歷了所有困難之後,現在發生了什麼?
  • 那些曾經「紅極一時」的高考「白卷英雄」們如今過得怎樣?
    蔣多多在高考中故意交了「白卷」,但「白卷」不白,在主觀題空格裡洋洋灑灑寫了長達8000字的文章,控訴教育制度,結果文綜試卷被判為0分,高考總分114分。2012年,他還建了一個網站,名字叫做「高考0分生」,同時自製了「請勿模仿我們」的橫幅,站在高考的考場外,警示著踏入考場的學子。案例三:懷揣「首富夢」的張皎 2010年,陝西的張皎在高考每份試卷中只寫了「破釜沉舟、不破不立、破而後立、不生則死」16個字,導致所以成績均為0分,成為「高考狀元」。
  • 47年前,那個高考交白卷的「英雄」張鐵生,如今現狀如何?
    而1973年參加高考的張鐵生似乎並沒有把高考放在眼裡,因為他交了白卷,並且在試卷的後面寫了一封信:《致尊敬領導的一封信自從1976年張鐵生入獄之後,時隔15年他才出獄。得到老闆賞識的張鐵生一步步的升職,成為公司在瀋陽辦事處的主任。
  • 曾經的高考「白卷英雄」,因錯被判15年,出獄後卻變成億萬富翁
    ,有一位「白卷英雄」,張鐵生,1950年生,在1968年中學畢業,由於當時國家政策改革,在他畢業前夕,高考制度取消了。在1973年,當時要參加高考,需要推薦,但由於張鐵生表現出色,所以成為了大隊推薦的考生代表。但直到1973年6月27日,也就是高考前一天,張鐵生才知道這個消息,但因為已經沒有複習的時間了,並且由於已經很長時間沒有學習了,所以,什麼也不記得了,只能這樣腦袋空空的去了高考場。當時的高考 只有語,數和理化這幾門課程。
  • 歷史有過這一頁:白卷「英雄」
    《人民日報》在1973年8月10日頭版,以《一份發人深省的答卷》為題,全文轉載了遼寧考生張鐵生寫在試卷上的一封信,以及《遼寧日報》的「編者按」。從此,語彙中就新添了一個「白卷英雄「的詞語。張鐵生的信尊敬的領導:書面考試就這麼過去了,對此,我有點感受,向領導上談一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