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7年前,那個高考交白卷的「英雄」張鐵生,如今現狀如何?

2020-08-27 南南歷史觀

有人說:高考是這世上最公平的一場考試,它不管你是誰,有多少錢,有多大的權勢,它只認你的試卷,你的分數。所以高考是改變一些人一生最關鍵的也是最容易的一條路。每年高考大家都是甚之又甚,唯恐出現差錯,家裡只要有要高考的孩子,必定是全家出動,一切以高考為重,這也反映出高考對我們的重要性,更體現出高考的影響力。

而1973年參加高考的張鐵生似乎並沒有把高考放在眼裡,因為他交了白卷,並且在試卷的後面寫了一封信:《致尊敬領導的一封信》,也就是這個事件改變了他以後的生活。

一、 勤勤懇懇下鄉插隊,憂憂怨怨參加高考

張鐵生,1950年生於遼寧興城。他出生的這一年新中國剛好成立一年,根據我國的歷史發展,在上世紀六十年有青年被派下鄉去插隊,作為優秀青年的張鐵生當然不能倖免。

由於他在隊裡積極能幹,任勞任怨,團結其他青年為當地做出了卓越的貢獻,所以他被推薦去參加大學考試,得到這個消息的張鐵生喜出望外,在那個時候一旦考上了大學就說明以後的生活、工作基本沒有問題了。他從這以後,便開始複習功課,然而隊裡所需要的生產力是系在他身上最重的枷鎖,他不能逃脫,也沒有能力逃脫,就這樣沒怎麼複習的張鐵生還是上了考場。考語文的時候還可以,不會的還能編一編,但是當考到數理化的時候,他是真的沒了譜,於是他又想起了當初因為需要在隊裡幹活而耽誤了學習的委屈又湧上心頭,於是,就出現了我們開頭所說的那一幕。

二、 福兮禍之所伏,禍兮福之所倚

然而就是因為張鐵生在高考的卷子上寫了那麼一封信,使他一躍成為當年的名人。他的《致尊敬的領導一封信》被當地的媒體刊登出來了,後來,《人民日報》也轉載了這篇報導,這真正地讓張鐵生火了起來,也改變了自己的命運。

經過這次事件的發酵,張鐵生還是進了大學,他被鐵嶺農學院的畜牧獸醫系錄取,開始了自己的大學生涯。之後,因為當年那封信的影響力,他作為人大代表參加了第四屆人大常委會,這時四人幫的成員江青、王洪文親自接見他,其目的就是為了拉攏他。自此之後,張鐵生進入官場,頻繁的參加社會活動。就這樣持續了沒幾年,因為後來四人幫被粉碎,張鐵生受到了牽連,被起訴,鈴鐺入獄。

三、 遭受了牢獄之災的張鐵生,迎來了人生的高光時刻

自從1976年張鐵生入獄之後,時隔15年他才出獄。出獄後的他幾經迷茫、轉折才找到屬於自己的道路。

出獄後已經41歲的張鐵生沒有工作、沒有家庭,人生充滿迷茫,一切都是未知的,剛入社會那會,他只能替人跑腿,並且一心一意的想要隱藏自己的身份,雖然他的處境非常艱難,但是愛他的瀋陽農業大學講師董禮平女士還是與他結了婚。婚後,張鐵生愈發想要找到一份可以謀生的工作,但是他自卑,他怕別人認出自己,他只把希望寄托在政府的身上,但是靠別人終究不如靠自己,出獄的第二年,張鐵生迫於生活,走出家門去尋找一份新的工作。

當張鐵生走出家門後,他選擇向親戚求助,但是他的親戚告訴他:不要把希望寄托在機關單位了,以你的情況最好自己出去創業。在加上此時的妻子已經懷孕,張鐵生必須要支撐起整個家庭的責任,於是乎,他決定自己創業。

張鐵生想過在老家辦診所,但是他沒有相關執照,這個想法也不可行。在妻子的介紹下,他認識了金衛東,從這時起張鐵生的命運發生了改變,金衛東是一家飼料公司的主要人員。後來在金衛東的介紹下,他進了遼寧一家飼料公司,在那裡他從一個小職員做起,每天跑腿,但是他辦事爽快且幹練,這讓老闆對他刮目相看,也使他不再自卑。得到老闆賞識的張鐵生一步步的升職,成為公司在瀋陽辦事處的主任。

但是一次推銷事件讓張鐵生看到了自己的不足,他開始拼命學習有關營銷的知識,並把知識運用到實踐中去,飼料的銷售量是一步步的上漲,但是正是因為飼料的銷售越來越好,總公司也害怕他在這裡的勢力越來越大,到最後不好掌控,於是就把張鐵生給辭了。張鐵生知道後很是生氣,他覺得公司已經不信任他了,他便退出了公司選擇自己單飛。

自從這以後,他先是與金衛東等人合開公司,再是自己單幹,雖然在這個過程中遇到了很多磨難,但是靠著張鐵生的堅持與虛心請教學習的態度,一次又一次的渡過了難關,最後他的飼料公司一步步壯大,直到上市。

四、 小結

張鐵生的一生充滿艱苦與坎坷,雖說當年的高考帶給他一時的好日子,但是他還是失去了,並且做了那麼多年牢,出獄後他自卑過,自我懷疑過,但是他為了家庭重新站了起來,開始拼搏,雖然這一路有諸多不順,但是他都挺過來了,成立了自己的公司,並且把它做到上市。

筆者認為:在張鐵生身上我們最能看到的東西就是不服輸,無論是從當年高考的那封信,還是後來在瀋陽擔任辦事處主任認真學習營銷知識,還是在創辦公司時學習飼料的配製。我們大多數人的一生都比較平穩,但是在平穩的生活中我們也要學會不服輸、不認輸,或許你的一次努力就改變了你生活的方向,改變了你人生的方向。不認輸是一種拼搏的態度,無論我們在哪裡,做著什麼事情,這種態度千萬不能丟,不能說它是生活的必需品,但它卻是困難的海洋裡唯一的風帆。

相關焦點

  • 47年前,那位轟動一時交白卷的「英雄」張鐵生,現今過得怎樣?
    高考那兩天,都會有相對應的防護措施,有特警的保駕護航,有醫療護士的安全保障,甚至有的家長在考場陪伴,等待著孩子順利出來,由此可見,高考的重要性,以及人們對它的重視,也反應出高考的影響力。年前的高考中,一位叫張鐵生的考生,他似乎並不看重這場考試,因為他交了一張白卷,這幾乎驚呆了所有人,而他在試卷的最後,還寫了一封信,《致尊敬領導的一封信》,也正是這樣的舉動,徹底改變了他後來的人生,那麼現今的他過得怎樣呢?
  • 1973年,轟動一時的"白卷英雄"張鐵生,入獄15年,如今怎麼樣了
    高考對於很多人來說是一生中最為重要的事,是很多寒門學子改變自己命運的時刻,也有的人為了能考上好的大學不惜復讀好幾年。然而在這個「知識改變命運,高考決定一生」的時代卻又一個人反其道而行之,抱著不一樣的態度參加高考,他就是47年前轟動一時的「白卷英雄」張鐵生。
  • 高考交白卷一舉成名,張鐵生你們還記得麼,年近70的他如今怎麼樣
    讓一個考生在高考考場上了白卷,他又做了什麼事情,讓當時的各大媒體紛紛報導他的事跡並稱他為「白卷先生」呢?其實,很多人誤解張鐵生在高考中交了白卷,其實,張鐵生只把他會的題都做了,他在卷子的背面寫的那封信中寫得明白:對於幾何題和今天此卷上的理化題眼瞪著,真是心有餘而力不足。
  • 40多年前,在高考中交白卷的「白卷英雄」,如今過得如何?
    高考作為無數學子人生中的頭等大事,向來被很多家庭視為重中之重,人們也都希望能通過高考來改變命運。然而在巨大的壓力下,每年高考考場都會狀況頻出,不過對於交白卷的情況,卻是很少出現的。但在40多年前,就曾出現過一位在高考中交白卷的「白卷英雄」,他叫做張鐵生,如今過得怎麼樣了?
  • 47年過去了,當年那個轟動一時的白卷英雄張鐵生,如今過得怎樣
    人生的光榮,不在於永不言敗,而在於能夠屢撲屢起——拿破崙高考對於今天的青少年來說,非常重要,甚至有的家長為了孩子贏得起跑線,從孩子接受教育的那一刻起,就開始考慮未來發展。因此高考成為了現在的孩子們人生的第一個重要的目標。
  • 「白卷英雄」張鐵生,在監獄中度過15年,如今怎麼樣了?
    前言白巖松曾說過:「人生中,最公平的機會是高考」.在中華5000年的歷史長河中,不管是古時的科舉選拔制度,還是如今高考制度,都充分證明了「知識改變命運」的重要性。在47年前,曾經因高考交白卷而轟動全國,他就是「白卷英雄」張鐵生。
  • 47年前,那位因「白卷事件」轟動全國的張鐵生,現今過得如何?
    從古至今,無論是科舉制度,還是高考制度,都足以驗證這句話的正確性。47年前,有這樣一位人物,他用自己一生的經歷,再次向所有人證明的這句話。他便是「白卷先生」張鐵生。或許是這樣的「白卷」連自己都看不下去,張鐵生在試卷背面的空白處,給「尊敬的領導」寫下了一封長長的信。信中,張鐵生稱,自己每日花費在勞動和工作上的時間有近18個小時,對於教學教材是心有餘而力不足。儘管這樣,自己並沒有自暴自棄,而是儘量堅持始終。
  • 高考白卷英雄張鐵生,41歲入獄,女孩等他15年,如今成為億萬富翁
    有人發奮讀書講卷子寫的密密麻麻不過為了多得幾分,也有人隨性而為,白卷上交。揮揮灑灑的不一定就能出類拔萃,交白卷的也未必不是胸無點墨。今天我們的主人公就是一位高考白卷英雄,張鐵生。「白卷」成名的張鐵生1950年,張鐵生出生於一個普通的農民家庭。
  • 47年前高考白卷英雄張鐵生,現在怎麼樣了?肯定跟你想的不一樣
    6月已來,按照往年的慣例,已是備戰高考的「臨陣磨槍」階段,疫情讓今年的考生又多煎熬了一個月。但事物發展也都有兩面性,我不知道您是否還記得47年前的「白卷」先生張鐵生。那麼在經歷了所有困難之後,現在發生了什麼?
  • 高考白卷英雄張鐵生41歲出獄,戀人等他15年,如今億萬富豪
    今天是六月三十日,距離高考還有不到七天的時間。其實高考是一場經常會有故事的考試,比如拿甲骨文寫作文,比如在作文裡大罵教育制度,比如在高考時睡覺。不過其實有一位,最終名利雙收,他就是1973年高考生張鐵生。張鐵生當年被叫做「白卷英雄」,說是他一題沒寫,交了白卷,很多人也去效仿他。
  • 「白卷英雄」張鐵生:70年代因高考交白卷被判刑,後來他怎樣了?
    上世紀七十年代的時候,有一位名叫「張鐵生」的考生,他在高考考場上的所作所為可以說是十分轟動,引發了當時人們的熱議。當時究竟發生了什麼事情?讓一個考生在高考考場上了白卷,他又做了什麼事情,讓當時的各大媒體紛紛報導他的事跡並稱他為「白卷先生」呢?
  • 歷史故事:揭秘:「白卷英雄」張鐵生的故事(歷史人物故事)
    每年初夏的「高考」,它絕非某一個高中畢業生入學考試那麼簡單,背後牽涉的是他一生的前程和整個家族的期待。在「高考指揮棒」的揮舞下,我們現代社會的人才選拔制度本不完善,而如果把高考換成在一個非以成績、而是靠出身的年代,它就會演繹出更多荒唐、離奇的故事。於是,出現了1973年「白卷英雄」張鐵生……一年一度的高考如期而至。
  • 解密:當年張鐵生的高考白卷!
    張鐵生高考白卷張鐵生,1950年生,遼寧興城人。因在1973年高考的物理化學考試中幾乎交了白卷並在試卷背面寫信,成為文化大革命後期著名人物,俗稱「白卷英雄」。文化大革命結束後被判處有期徒刑,出獄後成為企業家。2012年5月17日,張鐵生持有3200多萬股的禾豐牧業發布招股說明書,公司若順利上市,張鐵生身家估計將超過3億。
  • 張鐵生的白卷與人生的大起大伏
    >餘  傑今天,我們再次看當年張鐵生的事情,發現這位1968年10月從興城縣初中畢業後,來到本縣白塔公社棗山大隊插隊落戶的知青並沒有交「白卷」。大潮退去之四:張鐵生的白卷與人生的大起大伏就是這樣的一封信被當時的遼寧省委書記、毛澤東的侄子毛 遠新發現了。至此,張鐵生的政治生命一發不可收拾。在毛 遠新的指使下,張鐵生試卷背面的信作了刪改,《遼寧日報》以「一封發人深省的信」給予報導,並加上編者按稱:張鐵生對「物理化學這門課的考試,似乎交了『白卷』,然而對整個大學招生的路線,交了一份頗有見解、發人深省的答卷。」
  • 時勢造英雄——「白卷英雄」張鐵生的傳奇之路
    每年的高考都是個牽動全國民眾神經的特殊時刻。年復一年,為人們銘刻下許多珍貴的回憶,承載著無數學子的歡笑與淚水。秉持著公正公平態度的高考,成為許多平凡人飛升而去的龍門。只是時光回溯裡,在特殊的時代背景裡誕生了一位另類的高考學子。他的傳奇經歷將時勢造就英雄這句話詮釋得淋漓盡致。
  • 「白卷英雄」張鐵生現狀:零分真的錯了!知識才使自己成了億萬富翁
    例如,古代的科舉制度、現代的中、高考制度,都能真實的驗證這句話的正確性。在歷史的洪流中,有這樣一位人物,他正是用自己的人生經歷,向所有人證明了知識改變了他的一生命運。此人便是「白卷先生」張鐵生。
  • 那些曾經「紅極一時」的高考「白卷英雄」們如今過得怎樣?
    「白卷」,但「白卷」不白,在主觀題空格裡洋洋灑灑寫了長達8000字的文章,控訴教育制度,結果文綜試卷被判為0分,高考總分114分。 徐孟南也是小學初中成績優異,考入重點高中,但在高中裡,適應不了高中高強度學習,成績一落千丈,不再是老師眼中曾經的優生,沒有思索如何改變現狀,自暴自棄,將成績的滑坡歸結於高考及教育制度的失敗。雖然他的高中成績也不是0分,但自我對外宣傳是0分,引起媒體紛紛關注。
  • 14年前那個故意交白卷,寫8000字反對高考的女孩蔣多多,現狀如何
    在一系列的因素下,蔣多多越來越不想學習2006年高考時,她特別大膽地在語文試卷上寫下自己的教育觀點,還在其餘試卷上交了白卷。等到蔣多多回家的時候,父母問她考試如何,蔣多多也並沒有回答父母。她只是拿了200塊錢,就離開了家裡外出打工。不過蔣多多理想是美好的,但現實異常殘酷。沒過幾天,蔣多多就接受不了生活的困苦和艱辛,她受不了打工這種異常艱難的日子。在把200元錢花完後,她就回到了家鄉。
  • 還原1973年張鐵生「白卷事件」真相
    白塔公社考生 張鐵生1973年6月30日1973年7月在遼寧省革委會會議上,教育局長把張鐵生「白卷」及信件這個事件匯報給了中共遼寧省委書記毛遠新,毛遠新在會上當場念了張鐵生的信,並要求組織調查組調查一下。
  • 14年前,曾交白卷並寫8000字反對高考的蔣多多,如今現狀如何?
    毫無疑問,現代社會的高考如出一轍,不同的是,則更加公平公正、客觀正義,減少了古代制度呆板腐舊的缺點。但是,2006年有一位考生曾交白卷並寫8000字反對高考,那麼,她的目的是什麼?她現在怎麼樣?為了寫作,她不得不博覽群書,一篇關於國外的開放式高考的文章闖入眼中,成了她反對高考的導火索。二、白卷之考抱著反對高考的心態,蔣多多不斷怠時學習,高中成績一落到底,在學業低迷和不滿高考的雙重擠壓之下,她失去了學習勁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