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舊聞】張鐵生:鸚鵡學舌的「牛犢子」

2021-02-13 人民網輿情數據中心

  一個大學招生考試物理化學僅得6分、語文38分的年輕人,忽然成為全國知名的"反潮流"英雄,不僅上了大學,還當選全國人大常委。這位"白卷英雄"的橫空出世,是對全國知識界的羞辱。

  《人民日報》1973年8月10日轉載了《遼寧日報》的《一份發人深省的答卷》,介紹了張鐵生在考場試卷背面寫信,強調自己作為插隊"知青",平時忙於勞動沒空複習文化,"希望各級領導在這次入考學生之中,能對我這個小隊長加以考慮為盼"。

  當時把持中共遼寧省委的毛遠新聞訊,如獲至寶,抹去了張鐵生這句希望被錄取的話,要用"這個石頭來打人"。江青、王洪文親自接見。他們的政治動機,正如當年8月16日《人民日報》署名"楊浦"的文章所言:"新的大學招生制度,在實行的過程中,也必然會有兩條路線、兩種思想的鬥爭。"把文化考核當作一道"關卡",以"分數"為錄取入學的主要標準,屬於"修正主義教育路線"。

  1971年9月13日的月黑風高夜,林彪倉惶外逃後,主持中央工作的周恩來開始不動聲色地在實際工作中糾正"文革"極"左"路線。1972年7月,周恩來會見美籍華裔諾貝爾獎得主楊振寧時,指示北京大學校長周培源:"要把北大理科辦好,提高基礎理論水平,這是我給你的任務,有什麼障礙就要掃除,有什麼釘子就要拔掉。"這年10月,周恩來在會見另一位美籍華裔諾貝爾獎得主李政道時又提出:"有發展前途的青年,中學畢業後,不需要專門勞動兩年,可以直接上大學,邊學習、邊勞動。"

  這些積極的變化,在江青等人看來,是"修正主義教育路線"捲土重來的跡象。《人民日報》在高調宣傳張鐵生時,指桑罵槐:"1972年資產階級責罵我們'質量低''不正規',而我們有的同志卻在'提高質量'的壓力下,低頭'認錯'。"

  時勢造"白卷英雄"。暴得大名的張鐵生,變得忘乎所以,對於"文革"後期的政治敏感議題信口開河。他曾到山西太原、昔陽、文水等地,兜售"四人幫"授意的一篇報告,指責參加過民主革命的老幹部是"民主派","民主派的變種"就是走資派,走資派都不肯改悔,走資派遍地走。更惡劣的是,張鐵生還走進軍營大放厥詞。《人民日報》1977年1月27日發表"解正"文章:透露張鐵生在部隊一個單位說:"黨內有路線鬥爭,有資產階級,軍隊更是如此",用惡毒語言指名道姓地攻擊軍委領導同志。

  因此,江青等人被捕後,新任中共中央主席華國鋒1976年12月25日在第二次全國農業學大寨會議上,把張鐵生定性為"新生的反革命分子""野心勃勃、投機鑽營"。"公安部大批判組"的文章稱張鐵生為"現行反革命"。軍方文章斥責:"'四人幫'精心豢養的那個'白卷'走狗""這個氣焰囂張的現行反革命,真是個難得的反面教員"。張鐵生因"反革命宣傳煽動罪、陰謀顛覆政府罪",被判處有期徒刑15年。在法庭上,張鐵生自剖心跡:"我那時頭腦簡單得像個牛犢子,只會鸚鵡學舌。"

  "四人幫"時期的宣傳,唯我獨尊,容不得任何不同意見。受張鐵生"反潮流"的影響,北京也出現了一個反對"師道尊嚴"的小學生黃帥。內蒙古生產建設兵團有幾位年輕人以"王亞卓"的署名,給黃帥寫信,指出她"矛頭錯了",好心建議她珍惜知識學習機會,結果被遣送到最艱苦的地方勞動改造。

  相形之下,今天的社會環境寬容得多。張鐵生1991年10月刑滿獲釋後,與朋友創辦了飼料公司。禾豐牧業(732609)2014年8月在上交所正式發行,據媒體報導,張鐵生躋身億萬富翁行列。62歲的他此刻是否對當年的孟浪輕狂有所懺悔,對改革開放的大氣包容深懷感恩?

(來源:人民網輿情監測室)

相關焦點

  • 張鐵生的白卷與人生的大起大伏
    大潮退去之四:張鐵生的白卷與人生的大起大伏就是這樣的一封信被當時的遼寧省委書記、毛澤東的侄子毛 遠新發現了。至此,張鐵生的政治生命一發不可收拾。在毛 遠新的指使下,張鐵生試卷背面的信作了刪改,《遼寧日報》以「一封發人深省的信」給予報導,並加上編者按稱:張鐵生對「物理化學這門課的考試,似乎交了『白卷』,然而對整個大學招生的路線,交了一份頗有見解、發人深省的答卷。」
  • 解密:當年張鐵生的高考白卷!
    張鐵生高考白卷張鐵生,1950年生,遼寧興城人。2012年5月17日,張鐵生持有3200多萬股的禾豐牧業發布招股說明書,公司若順利上市,張鐵生身家估計將超過3億。白卷英雄1973年,正在遼寧省興城縣白塔公社棗山大隊插隊的張鐵生被推薦參加大學考試。6月30日,在理化考試時,他僅做了3道小題,其餘一片空白,卻在試卷背面給「尊敬的領導」寫了一封信。
  • 時勢造英雄——「白卷英雄」張鐵生的傳奇之路
    而資質平庸的張鐵生並不知曉自己將會被推到臺前,成為荒誕劇的主人公,最終融入時代的記憶之中。疏於學習的張鐵生面對高考試卷上的題目,可以說是毫無頭緒,絞盡腦汁不過能做幾道選擇題。放到如今的高考中,張鐵生註定成為黯然的落榜生。
  • 還原1973年張鐵生「白卷事件」真相
    張鐵生, 1968年中學畢業後下鄉插隊, 1973年6月底,24歲的張鐵生被遼寧興城縣推薦考大學。考試均為開卷,允許翻書。白塔公社考生 張鐵生1973年6月30日1973年7月在遼寧省革委會會議上,教育局長把張鐵生「白卷」及信件這個事件匯報給了中共遼寧省委書記毛遠新,毛遠新在會上當場念了張鐵生的信,並要求組織調查組調查一下。
  • 解析自閉兒鸚鵡學舌的秘密
    鸚鵡學舌包含部分音節的重複,有時候包括說話人應答模式的模仿。 鸚鵡學舌發生在正常的語言發展過程中,但是會隨著孩子獲得更多自主衍生的語言後減少。但是在自閉症兒童身上,鸚鵡學舌發生的頻率更高,且持續的時間更長,因為孩子經歷了發張自主性語言技能的明顯困難。
  • 1973年,轟動一時的"白卷英雄"張鐵生,入獄15年,如今怎麼樣了
    來到鄉下的張鐵生吃苦耐勞,一年累計出勤340天,一年只休息20多天,可以說非常的敬業,張鐵生的上級領導也是看中了他這一點,便提拔他做了白塔公社棗山大隊第四生產隊隊長,後來還加入了共青團。1973年是那個時代唯一一次高考,很幸運的是張鐵生被推薦參加了那次高考。
  • 歷史故事:揭秘:「白卷英雄」張鐵生的故事(歷史人物故事)
    張鐵生交的不是「白卷」1968年10月,張鐵生從興城縣初中畢業後,來到本縣白塔公社棗山大隊插隊落戶。憑藉一向突出的表現,張鐵生當上了生產隊小隊長,也贏得了1973年這次參加大學招生文化考試的機會。然而,在最後一場理化考試中,整張試卷題他只會做3道小題,其餘一片空白。成績一公布:語文38分,數學61分,理化6分。雖然成績比較差,但足以說明他當時並未交白卷。
  • 47年前,那個高考交白卷的「英雄」張鐵生,如今現狀如何?
    經過這次事件的發酵,張鐵生還是進了大學,他被鐵嶺農學院的畜牧獸醫系錄取,開始了自己的大學生涯。之後,因為當年那封信的影響力,他作為人大代表參加了第四屆人大常委會,這時四人幫的成員江青、王洪文親自接見他,其目的就是為了拉攏他。自此之後,張鐵生進入官場,頻繁的參加社會活動。就這樣持續了沒幾年,因為後來四人幫被粉碎,張鐵生受到了牽連,被起訴,鈴鐺入獄。
  • 「白卷英雄」張鐵生現狀:零分真的錯了!知識才使自己成了億萬富翁
    此人便是「白卷先生」張鐵生。 隨著考試成績的出爐,張鐵生這份白卷也被各大媒體轉載和報導,一瞬間,張鐵生成為了當時的「白卷先生」,他的事跡也被廣泛傳播。 當年,《遼寧日報》上還對張鐵生的事跡公開發表了評論:「張鐵生的理化這門課的考試,似乎交了白卷,然而對整個大學招生的路線問題,卻交了一份頗有見解、發人深省的答卷。」
  • 「白卷英雄」張鐵生:70年代因高考交白卷被判刑,後來他怎樣了?
    「白卷先生」——張鐵生張鐵生出生於1950年,他家境普通,中學畢業後,張鐵生原本對未來充滿了希望,然而在當時那個年代,這只能是他的希望並且是不能實現的,在1968年張鐵生被指派到鄉下插隊。中學畢業的張鐵生機智聰明,雖然他的年齡只有十八歲,但是由於經歷了許多,張鐵生此時已經十分地成熟了,在鄉下他也沒有自暴自棄,而是一直努力,他的拼搏被人都看在眼裡,因此成為了生產小隊的隊長,之後張鐵生在1973年獲得了參加高考的機會。張鐵生原本以為參加高考後可以改變自己困苦的命運,將命運扳回正軌,可以施展自己之前的抱負。
  • 47年前,那位因「白卷事件」轟動全國的張鐵生,現今過得如何?
    他便是「白卷先生」張鐵生。年輕時的張鐵生1950年,張鐵生出生於遼寧興城的一個普通家庭裡。或許是這樣的「白卷」連自己都看不下去,張鐵生在試卷背面的空白處,給「尊敬的領導」寫下了一封長長的信。信中,張鐵生稱,自己每日花費在勞動和工作上的時間有近18個小時,對於教學教材是心有餘而力不足。儘管這樣,自己並沒有自暴自棄,而是儘量堅持始終。
  • 47年過去了,當年那個轟動一時的白卷英雄張鐵生,如今過得怎樣
    後來張鐵生入獄後,她等他,從一個美麗的女孩成為一個老姑娘,他入獄多少年,她就等他多少年。並在張鐵生出獄三個月後,他們結婚了,婚禮上他們只邀請了親人朋友和幾位同學。張鐵生在婚禮上說,董禮平是他這一生最重要的人,是他這一生需要珍重珍惜的人,因此決定要和她共度接下來的餘生。後來在董禮平42歲的時候,生下了一個女孩。兩個人的生活又有了新的希望,張鐵生的人生就這樣從低谷慢慢地開始向著上坡的道路走去。可以說張鐵生接下來的人生中最功不可沒的人就是董禮平。
  • 高考白卷英雄張鐵生41歲出獄,戀人等他15年,如今億萬富豪
    其實張鐵生說的是實話。他是當地的生產隊長,由於交際能力強,有領導力,才被推薦參加1973年的高考。也正是因為有這個底子,才能讓他有走上開掛之路的資格。1973年,《遼寧日報》以《一份發人深省的答卷》刊登了張鐵生的試卷。同年8月10日,《人民日報》轉載這封信,後《紅旗》等雜誌也紛紛轉載。
  • 高考交白卷一舉成名,張鐵生你們還記得麼,年近70的他如今怎麼樣
    中學畢業後,張鐵生響應國家號召,來到鄉下插隊成為了一名知青。雖然在學習上不出眾,但來到農村後他似乎變了一個人,憑藉著出色的辦事能力,張鐵生很快擔任了當地生產隊隊長,受到上級領導的一致褒獎。可就在張鐵生積極尋求進一步提升時,一場考試卻改變了他的人生軌跡。1973年,張鐵生被縣裡推薦參加高考。
  • 張鐵生:鐵窗十五載,贏得人間最忠貞愛情,同心再塑財富大咖
    而與張鐵生相反,董禮平冥冥中感覺到眼前的這位小夥,將會走進她未來的生活。從這時起,她就暗暗愛上他。二,張鐵生得勢不得意,董禮平堅定對他的暗戀張鐵生是當時全國的風雲人物,因為考試答題分數少,很多題不會做,便在卷子的背面寫了一封信,由此撞來好運。
  • 高考白卷英雄張鐵生,41歲入獄,女孩等他15年,如今成為億萬富翁
    今天我們的主人公就是一位高考白卷英雄,張鐵生。「白卷」成名的張鐵生1950年,張鐵生出生於一個普通的農民家庭。雖然在農村環境裡,但是張鐵生卻沒有被環境所束縛,鬼靈精怪的他有一張特別能說會道的嘴,和他打交道的人都說他能言善辯,善於與人溝通。
  • 47年前,那位轟動一時交白卷的「英雄」張鐵生,現今過得怎樣?
    可是就在47年前的高考中,一位叫張鐵生的考生1950年出生,遼寧興城人,他出生的那年剛好是新中國成立一年,在上世紀的六十年代就有青年被派到鄉下插隊,當然張鐵生也不例外,當時他在隊裡,吃苦耐勞任勞任怨,表現十分優秀,他也因此得到了高考的機會。
  • 「白卷英雄」張鐵生,在監獄中度過15年,如今怎麼樣了?
    在47年前,曾經因高考交白卷而轟動全國,他就是「白卷英雄」張鐵生。張鐵生也不例外,他看著自己的試卷乾淨得很,心裡煩躁,於是在試卷的背面給領導寫了一封信。信的內容大致在抱怨,自己每天的精力都放在了勞動上,很少有時間看備考的書籍,雖說夜裡在角落裡看了一會兒,可也沒有太大的改變。當個人和群體之間有了衝突,他選擇了犧牲個人的學習時間,換取在隊裡的勞動。
  • 仿說和鸚鵡學舌,是一回事嗎?
    鸚鵡學舌意思是鸚鵡學人說話。比喻人家怎麼說,他也跟著怎麼說。仿說到底是什麼?有些孩子不到2歲就能跟人聊天,說出完整的句子;而有些孩子快3歲了卻仍然停留在疊字表達上,你說什麼,他也跟著你說什麼,我們就說這樣的孩子是在「鸚鵡學舌」。其實「仿說」本身並不是壞事,只是兒童語言發展階段中重要的一環。
  • 47年前高考白卷英雄張鐵生,現在怎麼樣了?肯定跟你想的不一樣
    但事物發展也都有兩面性,我不知道您是否還記得47年前的「白卷」先生張鐵生。那麼在經歷了所有困難之後,現在發生了什麼?最現實的是,張鐵生已經鋃鐺入獄過,有可能低人一等。但幸運的是,他始終沒有放棄。首先,他娶了已經等了15年的女友,並開始自己的創業之路,他還發誓要成為一個好父親,不要讓妻子和孩子失望,張鐵生與別人一起創辦了一家飼料公司,但是再次遇到挫折,合伙人棄之而去。幸運的是,張鐵生沒有被這一問題所擊敗。他越受挫,就越勇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