各國政要大聚餐宴會都有啥講究(組圖)

2020-12-15 網易新聞

  日前,亞信第四次峰會在上海舉行,來自46個國家和國際組織的領導人或代表與會。期間,習近平主席和夫人彭麗媛為與會貴賓舉行歡迎晚宴。記者盤點中國舉行的歷次大型國際活動,發現國家主席偕夫人為與會貴賓舉行歡迎

宴會

,算是個「保留項目」。2001年,時任國家主席江澤民和夫人王冶坪宴請出席APEC峰會的各國領導人及配偶。世博會期間,時任國家主席胡錦濤和夫人劉永清為各國貴賓舉行歡迎宴會。操辦一場這樣的宴會,在禮賓、翻譯、餐飲上,都有什麼講究?

  隨行

  中方配翻譯,坐身後不上桌

  外交部前禮賓司代司長魯培新向記者介紹,東道主國家會有一個有關禮賓方面活動的「一攬子」計劃,如在哪裡會見 、雙方會有什麼人出席,會見的程序、宴會分多少桌,怎麼安排等,都會形成禮賓程序的一個報告。有的事需要和各國駐華使館通氣。

  記者盤點中國舉辦的歷次大型活動,國家主席夫婦共同宴請各國貴賓的情況不在少數。繼2001年APEC峰會之後,中國舉辦了多次大型國際活動,如2006年中非論壇北京峰會、2008年北京奧運會、2010年上海世博會等。

  這種宴會的級別限制比較嚴格,據外交界人士表示,一般只有赴宴的領導人夫婦和外長等幾個主要的隨行人員前往。中方會為與會貴賓配備翻譯。從公開的圖片中可以看出 ,翻譯都是坐在後面,並不上桌。

  禮賓

  提前算時間,政要按順序入場

  據媒體此前報導,2010年4月30日,胡錦濤夫婦宴請來華的國際貴賓。當晚6時,胡錦濤與夫人劉永清來到上海國際會議中心,站在一層華夏廳的中央迎接賓客。胡錦濤繫著紅色領帶,劉永清身著粉色套裙。在7層明珠廳,李長春、習近平、李克強、賀國強等領導人陪同先行抵達的各

國政要

寒暄致意。迎接完各國貴賓,胡錦濤夫婦乘電梯來到這裡,邀請各國政要一起走進隔壁的上海廳,共同入席。

  魯培新說,在舉行宴會之前,領導人一般會在專門的大廳內迎客,和到訪的貴賓握手、寒暄。有時候可能會合影,然後入席。這都是經過了精心安排,比如奧運會時,每個赴宴的代表團,都是提前算好時間,按照順序入場。

  座位

  儘量迴避用數字顯高低

  接待多國領導人的大型歡迎宴會,與平時一個國家領導人來訪時一對一的國宴不同,排座位、菜品等都更有講究。

  2008年奧運會開幕當天的歡迎午宴上,胡錦濤和夫人宴請各國貴賓,參加者包括美國時任總統布希夫婦、俄羅斯時任總理普京、法國時任總統薩科齊等。宴會一共9桌,每桌冠以一個花名。

  主辦方必須制定一個符合各方需求的安排,同時注意不要讓任何關係不好的客人相鄰。魯培新表示,2008年奧運會的宴請,9張桌子上沒有寫數字桌號,而是為每桌冠以一個花名,這樣就迴避了數字顯得有高低的問題。當時中國的9名政治局常委全都出席了歡迎宴會,也沒有集中在一個桌子,而是分散在9個桌子。每桌的主人由一位政治局常委擔任,遵循了禮賓上對等和平衡的原則。

  菜式

  突出特色,照顧各方文化習慣

  魯培新介紹說,國宴不一定上山珍海味,菜品突出中國特色,基本上以各方都可以接受的中餐為主。在國際會議上,為照顧各方的宗教信仰和文化習慣,一般不會使用豬肉。

  在2001年APEC會議和2010年世博會的迎賓宴會上,菜式都是「海派」風味。魯培新猜測,此次亞信峰會,菜品口味可能仍以上海菜為主。

  在餐具上,APEC 晚宴時為嘉賓們準備的餐具是銀質刀叉和筷子。

  據上海《 新聞晚報》報導 ,2001年 APEC 宴會也有文藝表演,事先規定,上菜時間只能是兩個節目間的空當。時間最緊的要算點心,原因是點心小不能早裝盆,否則就冷了,因此點心從裝盆到上桌只有5分鐘 ,這樣才能保證點心熱騰騰上桌。

  敬酒

  祝酒詞提前翻譯好,節約時間

  由於中國禮賓改革,在一對一的元首訪華接待的宴請中,祝酒詞已取消。不過,在大型迎賓宴會上,據公開報導,東道主國家的領導人仍然會致祝酒詞。據中國翻譯協會副會長、原外交部翻譯室主任陳明明介紹,這幾年以來,越來越多的做法是將祝酒詞提前翻譯好,將紙質文本放在與會領導人的座位上,這樣能夠節約時間。

  在世博會的時候,胡錦濤向在座嘉賓致祝酒詞後,隨著他「乾杯」的話音一落,一曲《在銀色的月光下》在大廳內迴響,賓主共同舉杯。

  開眼界

  世界各國國宴都吃啥

  外國國宴通常為晚宴,出席者8時到場,端杯聊天,常常於9時或10時入席進餐。出席國宴的人都著正式服裝,按排定的席位入座 。大家談政治、談友誼,當然也說天道地,天南海北。

  瑞士

  在瑞士,聯邦政府主席為招待各國外交使節而舉行的國宴,都是三菜一湯,加上一份甜食,但精明的主人善於用五彩繽紛的鮮花和美妙的音樂營造出一種溫馨的氣氛,讓你有賓至如歸之感。菜式的設計更是別出心裁,甜點上裝飾有瑞士國旗圖案,狀若熊掌的蘑菇牛排看起來賞心悅目。瑞士的首都伯爾尼被譽為「熊城」,吃了這道菜,從肚子到腦子都再忘不了伯爾尼。

  墨西哥

  墨西哥人以玉米為主食,國宴也是一盤盤玉米美食。「託爾蒂亞」是將玉米面放在平底鍋上烤出的薄餅,類似中國的春餅,香脆可口,尤以綠色玉米所制的薄餅最香。「達科」是包著雞絲、沙拉、洋蔥、辣椒,用油炸過的玉米卷;最高檔的「達科」以蝗蟲做餡。「達瑪雷斯」是玉米葉包裹的玉米粽子,有餡拌雞、豬肉和乾果、青菜,肉香伴香嫩葉芬芳,吃後齒頰留香。「蓬索」是用玉米粒加魚、肉熬成的鮮湯。整席玉米國宴,包括麵包、餅乾、冰淇凌、糖、酒,一律以玉米為主料製成,令人開眼界。

  日本

  日本人自稱為「徹底的食魚民族」。日本捕魚量居世界第一位,但是每年還要從國外大量進口魚蝦,一年人均吃魚100多斤,超過大米消耗量。日本人吃魚有生、熟、幹、醃等各種吃法,而以

生魚片

最為名貴。國宴或平民請客以招待生魚片為最高禮節。日本人稱生魚片為「沙西米」。一般的生魚片,以鰹魚、鯛魚、鱸魚配製,最高檔的生魚片是金槍魚生魚片。開宴時,讓你看到一缸活魚,現撈現殺 ,剝皮去刺,切成如紙的透明狀薄片,端上餐桌,蘸著佐料細細咀嚼,滋味美不可言。不吃生魚的外國人,嘗了一次便想吃第二次了。

  法國

  法國菜是西方國家中最負盛名的一種,而「巴黎牛排油炸土豆絲」又被譽為這個美食大國的國菜,每次都會被端上國宴臺面。這菜妙在牛排半生半熟,肉呈紅色,鮮美可口,土豆絲焦熟適度,嚼起來滿口是香、風味獨特。法國國宴上還常有名菜—烤蝸牛,它的製作很特別:將蝸牛肉同蔥、蒜、洋蔥一起搗碎,拌以黃油,調味之後,把肉塞回殼內,放在特製的瓷盤,送進烤箱烤。食用時油還冒著泡,香氣撲鼻。

  本版文據《新京報》等整理

(來源:半島網-半島都市報)

本文來源:半島都市報 責任編輯:王曉易_NE0011

相關焦點

  • 如何招呼各國政要「大聚餐」?
    原標題:如何招呼各國政要「大聚餐」?   記者盤點中國舉行的歷次大型國際活動,發現國家主席偕夫人為與會貴賓舉行歡迎宴會,算是個「保留項目」。2001年,時任國家主席江澤民和夫人王冶坪宴請出席APEC峰會的各國領導人及配偶。世博會期間,時任國家主席胡錦濤和夫人劉永清為各國貴賓舉行歡迎宴會。操辦一場這樣的宴會,在禮賓、翻譯、餐飲上,都有什麼講究?齊聚各國政要的「大聚餐」怎麼吃?
  • 世界各國政要飲食大揭秘(圖)
    俄羅斯《共青團真理報》刊載文章說,在採訪各國政要時,記者總愛對他們喜歡的食物刨根問底。這或許是為了滿足人們對政要日常生活的好奇心,或許是要從飲食愛好中了解他們的秉性。    普京喜歡健康食品她說,普京非常挑剔,對菜稍有不滿,就可能拒絕進餐。不過,在公開場合普京的確什麼都吃,但對每樣食品都是蜻蜓點水,而且進食速度極快。看來,吃飯已成為他工作的一部分。    布希喜歡大眾化食品
  • 中國接待百位外國政要紀實:迎賓廳擺8件國寶
    直徑7米大圓桌宴客8月8日中午12點,國家主席胡錦濤和夫人劉永清在人民大會堂宴會廳舉行國宴,招待出席第29屆奧運會的各國政要和貴賓。這次為了迎接各國政要和貴賓,有關部門對宴會廳進行了布置,著重突出是隆重和新意。《世界新聞報》記者在現場看到,大廳中央擺放了9張直徑7米的大圓桌,每張圓桌以中國傳統名花命名,比如牡丹、茉莉、蘭花、月季、杜鵑、荷花、茶花、桂花、芍藥,每張桌子安排了30個左右的座位,因為據此前統計會有近300人參加本次歡迎宴會。
  • 美國的上班族午餐都吃啥?(組圖)
    我發覺這些上班族似乎都是願意把夜晚的時間留作個人活動,應酬交誼則喜歡安排在中午,因此,讓我有機會嘗試到美國各種物美價廉的「商業午餐」文化。  您已瀏覽完所有圖片紐約出現「末日」場景 暴雨肆虐天降冰雹(組圖)實拍:越南空姐竟然這麼漂亮!
  • 各國政要學歷大揭秘 哪科出身更吃香?(組圖)
    想要成為當今世界政要,文憑、學歷重要嗎?學哪科兒重要嗎?對在高考考場上剛剛經歷一番廝殺,即將填報大學志願的莘莘學子來說,看看各國政要們的學歷和教育背景,也許能給你們的選擇多點啟示。  西方政要歷來以文科居多,尤以法律為甚,比如美國總統歐巴馬、法國總統薩科齊、義大利總理貝盧斯科尼等無一例外,俄羅斯總統梅德韋傑夫和總理普京修的也是法律。  不過,世界政要也有不少理工出身,德國總理默克爾是位物理學家,以色列總理內塔尼亞胡和伊朗總統內賈德,這對冤家,一個學建築,一個學土木工程。  其實,當世界政要,學歷也並非門檻。
  • 55號通告丨三門縣關於有序恢復大型宴會聚餐活動的通告
    55號通告丨三門縣關於有序恢復大型宴會聚餐活動的通告 2020-05-19 02:29 來源:澎湃新聞·澎湃號·政務
  • 澄清不實之詞,各國政要、主流媒體和華人社團紛紛發聲力挺中餐
    來源標題:澄清不實之詞,各國政要、主流媒體和華人社團紛紛發聲力挺中餐受新型冠狀病毒感染的肺炎疫情影響,海外的中餐館生意受到重創,各國政要、主流媒體和當地華人社團紛紛發聲,力挺中餐。「英國的中餐館生意跌了一半以上,唐人街的中餐館受影響最大。」
  • 政要選領帶顏色有講究 歐巴馬愛系紅藍領帶(圖)
    選擇合適的領帶不僅能夠應景,也能為自己提升人氣  本報記者/張媛媛  世界各國政要著裝風格各異,作為男人在社交場合最基本的配飾,政要們對領帶的選擇也往往頗有講究。從心理學的角度看,領帶的選用常常反映了佩戴者的政治目的或者心理狀態,甚至是他們的一個施政法寶。
  • [組圖]政要出沒 走訪各國最「權威」的會議場所
    英國:威斯敏斯特宮  各國政要的行蹤一向是神秘的,如果想親臨他們頻繁活動的場所,甚至目睹他們現場辦公,那下面這些地方便是你的最佳選擇。它原為英國的王宮,11至16世紀,英國歷代國王都居住在這裡,其地段現今已大部分被國會大廈所佔據,然而習慣上仍稱之為威斯敏斯特宮。它1834年、1941年曾兩次發生大火,原有建築大半被燒毀,重建後成為世界各國議會建築的典範。 80年代英國政府又耗資百餘萬英鎊、黃金數十萬兩,對鐘樓等處進行了一次大修,使之面貌一新。威斯敏斯特宮1987年被列為世界文化遺產。
  • 國宴七十年:國家級別的飯局都吃啥?
    與自家大鐵鍋一鍋亂燉不同,國宴博採八大菜系之長,廣納世界各國菜餚之精華,是一場在重要節日、重大場合款待各國貴賓、各界人士的頂級宴會。 「堂菜」有身份,在1984年出版的《人民大會堂國宴菜譜集錦》為「堂菜」正名後,堂菜成為了八大菜系之外又一個新品種,以清鮮淡雅為招牌;「臺菜」更有名氣,裡根鍾愛的「佛跳牆」、鄧小平稱讚的中華第一湯「酸辣烏魚蛋湯」……都來自臺菜。
  • 馬克龍宴請前來送別席哈克的外國政要,柯林頓現身,滿頭銀髮扎眼
    當地時間2019年9月30日,法國巴黎,法國前總統席哈克的葬禮舉行後,法國總統馬克龍及其夫人布麗吉特在愛麗舍宮為前來參加席哈克葬禮的外國政要們舉行午宴。9月30日,法國前總統雅克·席哈克的葬禮將在巴黎舉行,包括俄羅斯總統普京在內的30名外國領導人齊聚法國首都巴黎,參加席哈克葬禮,隨後,馬克龍在愛舍麗宮舉行宴會,宴請前來送別席哈克的各國政要。圖為美國前總統柯林頓。法國前總統席哈克於當地時間9月26日逝世,享年86歲。愛麗舍宮宣布,9月30日為全國哀悼日。巴黎將舉行兩場儀式來紀念這位前總統、總理和巴黎市長。
  • 她是「國宴級服務員」,3次為各國宴會服務,一般酒店都請不起
    就像服務員,保潔阿姨等,可能在一些人的眼裡,都是可以直接忽略的職位,但他們身上也有著不可忽視的光芒,正所謂三百六十行,行行出狀元,曾有一位"國宴級服務員"非常的優秀,一般宴會都請不到她。 平凡中帶著不凡 這位優秀的服務員,是一個名叫姚碧的女孩,雖然她的職業很是平凡,但她本人的學習能力卻很強。
  • 盤點各國領導人都愛看啥書(圖)
    近日,美國總統歐巴馬陪兩個女兒逛書店,自己一口氣購買了17本書,有小說,還有講中國發展的書。那麼,問題就來了,你造各國政要都愛看啥書嗎?下面就跟小編一起看看各國領導人都愛看什麼書。  習大大:「讀書已成了我的一種生活方式」  榮登習大大書單的作家都有誰你造嗎?
  • 全世界都在學中國話,各國王子公主政要都在學中文!
    每到這個時候,國內的小夥伴們總會被超多的暑假作業壓的喘不過氣,開始羨慕起了傳說中的外國「放羊」式教育~但相信,你馬上就會發現,在新聞上看到的那些,簡直都是騙人的啊!而不僅僅是英國王室,各國的王室,政要都對中文重視了起來:泰國如果說最喜歡中國的王室成員,非泰國莫屬了,泰國的詩琳通公主就曾多次訪問中國,表達對中國的喜愛。
  • 家庭聚餐的時候,有哪些特殊的講究呢?餐桌禮儀不能缺少
    在我國有很多文化禮儀,我國中餐桌禮儀是非常重要的,也是在禮儀當中不可缺少的,其中在家庭聚餐中有哪些特殊的講究呢?長大之後,在為人處世和為人相處的時候,更能夠遊刃有餘,更能夠輕鬆做到,所以在餐桌當中,餐桌禮儀一定不能缺少,那麼在家庭聚餐中有哪些特殊的講究呢?
  • 年末單位聚餐祝酒詞該怎麼說?公司宴會該如何致辭發言?
    小編已近為你們整理好一些注意要點和範文,自行拿取吧,取走前記得點讚報數噢~(文章稍長,可以收藏後方便觀看)宴會有敬酒繼而有了祝酒詞,或是一般在宴會前發言致辭。祝酒詞是指在正式宴會上,由主人向來賓提議,提出某個事由而飲酒,表示熱烈歡迎,親切問候,誠摯感謝等。客人進行答謝並表示衷心的祝願的應酬之辭。
  • 清末宴會奢侈成風:朝朝酒酌,日日珍饈
    徐珂編撰的《清稗類鈔》,曾以當年「長沙人之宴會」為例,說明這種奢靡情況的發展過程。  書中載:嘉慶時期請客,「用四冰盤兩碗,已稱極腆(豐厚),惟婚嫁則用十碗蟶乾(一種海貝製成的乾菜)席」;道光時期,改為「海參席」,跟著又加上了「四小碗、果菜十二盤」,雖平常聚餐,也是如此;後又「改用魚翅席,小碗八,盤十六」;鹹豐時期,則已「有用燕窩席者」,花費較前更大;而從光緒初年起,設饌酬酢,益加頻繁,特別是朝廷所在的京師,更為嚴重,這種朝朝酒酌,日日珍饈的生活,就連置身其間的個別顯要人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