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前,亞信第四次峰會在上海舉行,來自46個國家和國際組織的領導人或代表與會。期間,習近平主席和夫人彭麗媛為與會貴賓舉行歡迎晚宴。記者盤點中國舉行的歷次大型國際活動,發現國家主席偕夫人為與會貴賓舉行歡迎
宴會,算是個「保留項目」。2001年,時任國家主席江澤民和夫人王冶坪宴請出席APEC峰會的各國領導人及配偶。世博會期間,時任國家主席胡錦濤和夫人劉永清為各國貴賓舉行歡迎宴會。操辦一場這樣的宴會,在禮賓、翻譯、餐飲上,都有什麼講究?
隨行
中方配翻譯,坐身後不上桌
外交部前禮賓司代司長魯培新向記者介紹,東道主國家會有一個有關禮賓方面活動的「一攬子」計劃,如在哪裡會見 、雙方會有什麼人出席,會見的程序、宴會分多少桌,怎麼安排等,都會形成禮賓程序的一個報告。有的事需要和各國駐華使館通氣。
記者盤點中國舉辦的歷次大型活動,國家主席夫婦共同宴請各國貴賓的情況不在少數。繼2001年APEC峰會之後,中國舉辦了多次大型國際活動,如2006年中非論壇北京峰會、2008年北京奧運會、2010年上海世博會等。
這種宴會的級別限制比較嚴格,據外交界人士表示,一般只有赴宴的領導人夫婦和外長等幾個主要的隨行人員前往。中方會為與會貴賓配備翻譯。從公開的圖片中可以看出 ,翻譯都是坐在後面,並不上桌。
禮賓
提前算時間,政要按順序入場
據媒體此前報導,2010年4月30日,胡錦濤夫婦宴請來華的國際貴賓。當晚6時,胡錦濤與夫人劉永清來到上海國際會議中心,站在一層華夏廳的中央迎接賓客。胡錦濤繫著紅色領帶,劉永清身著粉色套裙。在7層明珠廳,李長春、習近平、李克強、賀國強等領導人陪同先行抵達的各
國政要寒暄致意。迎接完各國貴賓,胡錦濤夫婦乘電梯來到這裡,邀請各國政要一起走進隔壁的上海廳,共同入席。
魯培新說,在舉行宴會之前,領導人一般會在專門的大廳內迎客,和到訪的貴賓握手、寒暄。有時候可能會合影,然後入席。這都是經過了精心安排,比如奧運會時,每個赴宴的代表團,都是提前算好時間,按照順序入場。
座位
儘量迴避用數字顯高低
接待多國領導人的大型歡迎宴會,與平時一個國家領導人來訪時一對一的國宴不同,排座位、菜品等都更有講究。
2008年奧運會開幕當天的歡迎午宴上,胡錦濤和夫人宴請各國貴賓,參加者包括美國時任總統布希夫婦、俄羅斯時任總理普京、法國時任總統薩科齊等。宴會一共9桌,每桌冠以一個花名。
主辦方必須制定一個符合各方需求的安排,同時注意不要讓任何關係不好的客人相鄰。魯培新表示,2008年奧運會的宴請,9張桌子上沒有寫數字桌號,而是為每桌冠以一個花名,這樣就迴避了數字顯得有高低的問題。當時中國的9名政治局常委全都出席了歡迎宴會,也沒有集中在一個桌子,而是分散在9個桌子。每桌的主人由一位政治局常委擔任,遵循了禮賓上對等和平衡的原則。
菜式
突出特色,照顧各方文化習慣
魯培新介紹說,國宴不一定上山珍海味,菜品突出中國特色,基本上以各方都可以接受的中餐為主。在國際會議上,為照顧各方的宗教信仰和文化習慣,一般不會使用豬肉。
在2001年APEC會議和2010年世博會的迎賓宴會上,菜式都是「海派」風味。魯培新猜測,此次亞信峰會,菜品口味可能仍以上海菜為主。
在餐具上,APEC 晚宴時為嘉賓們準備的餐具是銀質刀叉和筷子。
據上海《 新聞晚報》報導 ,2001年 APEC 宴會也有文藝表演,事先規定,上菜時間只能是兩個節目間的空當。時間最緊的要算點心,原因是點心小不能早裝盆,否則就冷了,因此點心從裝盆到上桌只有5分鐘 ,這樣才能保證點心熱騰騰上桌。
敬酒
祝酒詞提前翻譯好,節約時間
由於中國禮賓改革,在一對一的元首訪華接待的宴請中,祝酒詞已取消。不過,在大型迎賓宴會上,據公開報導,東道主國家的領導人仍然會致祝酒詞。據中國翻譯協會副會長、原外交部翻譯室主任陳明明介紹,這幾年以來,越來越多的做法是將祝酒詞提前翻譯好,將紙質文本放在與會領導人的座位上,這樣能夠節約時間。
在世博會的時候,胡錦濤向在座嘉賓致祝酒詞後,隨著他「乾杯」的話音一落,一曲《在銀色的月光下》在大廳內迴響,賓主共同舉杯。
開眼界
世界各國國宴都吃啥
外國國宴通常為晚宴,出席者8時到場,端杯聊天,常常於9時或10時入席進餐。出席國宴的人都著正式服裝,按排定的席位入座 。大家談政治、談友誼,當然也說天道地,天南海北。
瑞士
在瑞士,聯邦政府主席為招待各國外交使節而舉行的國宴,都是三菜一湯,加上一份甜食,但精明的主人善於用五彩繽紛的鮮花和美妙的音樂營造出一種溫馨的氣氛,讓你有賓至如歸之感。菜式的設計更是別出心裁,甜點上裝飾有瑞士國旗圖案,狀若熊掌的蘑菇牛排看起來賞心悅目。瑞士的首都伯爾尼被譽為「熊城」,吃了這道菜,從肚子到腦子都再忘不了伯爾尼。
墨西哥
墨西哥人以玉米為主食,國宴也是一盤盤玉米美食。「託爾蒂亞」是將玉米面放在平底鍋上烤出的薄餅,類似中國的春餅,香脆可口,尤以綠色玉米所制的薄餅最香。「達科」是包著雞絲、沙拉、洋蔥、辣椒,用油炸過的玉米卷;最高檔的「達科」以蝗蟲做餡。「達瑪雷斯」是玉米葉包裹的玉米粽子,有餡拌雞、豬肉和乾果、青菜,肉香伴香嫩葉芬芳,吃後齒頰留香。「蓬索」是用玉米粒加魚、肉熬成的鮮湯。整席玉米國宴,包括麵包、餅乾、冰淇凌、糖、酒,一律以玉米為主料製成,令人開眼界。
日本
日本人自稱為「徹底的食魚民族」。日本捕魚量居世界第一位,但是每年還要從國外大量進口魚蝦,一年人均吃魚100多斤,超過大米消耗量。日本人吃魚有生、熟、幹、醃等各種吃法,而以
生魚片最為名貴。國宴或平民請客以招待生魚片為最高禮節。日本人稱生魚片為「沙西米」。一般的生魚片,以鰹魚、鯛魚、鱸魚配製,最高檔的生魚片是金槍魚生魚片。開宴時,讓你看到一缸活魚,現撈現殺 ,剝皮去刺,切成如紙的透明狀薄片,端上餐桌,蘸著佐料細細咀嚼,滋味美不可言。不吃生魚的外國人,嘗了一次便想吃第二次了。
法國
法國菜是西方國家中最負盛名的一種,而「巴黎牛排油炸土豆絲」又被譽為這個美食大國的國菜,每次都會被端上國宴臺面。這菜妙在牛排半生半熟,肉呈紅色,鮮美可口,土豆絲焦熟適度,嚼起來滿口是香、風味獨特。法國國宴上還常有名菜—烤蝸牛,它的製作很特別:將蝸牛肉同蔥、蒜、洋蔥一起搗碎,拌以黃油,調味之後,把肉塞回殼內,放在特製的瓷盤,送進烤箱烤。食用時油還冒著泡,香氣撲鼻。
本版文據《新京報》等整理
(來源:半島網-半島都市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