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
我國歷史悠久,是世界上獨一無二沒有中斷過,一直延續的國家。這都歸結於老祖先的大智慧。而《周易》這本書,就是凝結古人思想精華的代表作。
本書從春秋戰國起流傳至今,從古代起就是讀書人必備的經典,現在甚至選入國考,成了公務員考試的內容,不得不說是件奇蹟。那麼《周易》的魅力在哪裡呢?
《周易》能讓人更好地做出生活抉擇
佔卜就是《周易》的一大作用。可能有人認為有事算一卦是封建迷信,但恰恰相反,人在遇到重大決策或者人生轉折點時,會茫然無措,很難做出選擇。這時求助親人朋友或者"高人"指點,不如相信古人智慧,在《易經》裡尋求答案。
孔子最早接觸《易經》時,遇到事情,就習慣給自己卜卦。比如他在考慮是不是要當官之時,就佔到了賁卦。
賁卦是一個相對好的卦,解詞是:小利,可以前去。但孔子並沒有十分高興。因為賁卦展現的場景是火在山下燃燒,看起來將山峰照得耀眼奪目,但也不過是表面現象。也就是說孔子當不上有實權的官。不過既然是小利,那還是有好處的。所以孔子才走入朝廷從政。
事實也是如此,孔子雖然在政壇上沒有實現自己的理想,但也進一步積累了名望和經驗,為以後他退下來成為教育大家打下基礎?
《周易》能讓人更好地感悟人生
如果把《周易》簡簡單單當作一本卦書那就大錯特錯了。《周易》是通過包羅萬象又變幻莫測的卦象告訴人們很多人生哲理。
正所謂"日月為易,剛柔相當","易"就是人肉眼最早觀察出來的變化。《周易》告訴我們一個最為樸素的原理,就是萬事萬物都是流動的,變化的,不是一成不變的,人也不能夠墨守成規,而應該順勢而為。
"樂天知命",來自《周易.繫辭上》: "樂天知命,故不憂"。這並不是表面上的安分守已,而是知道了宇宙的法則和生命的內涵,知道自己最適合的從業方向,了解自己的優點和缺點,懂得自身發展的正確方向。
而且為人要有好的心態,對一切挫折都能夠安然接受,一不白日做夢,二不怨天尤人,腳踏實地用心生活。這樣才能一生"無憂",沒有煩惱。
《周易》讓人積極向上。
事實上,很多生活常用詞就是來源於《周易》,比如「自強不息」,這就來自於《周易.乾卦》,原文是「天行健,君子以自強不息。」整個宇宙在不斷運動,一刻不止,永不停歇。這是宇宙的精神,也應當是做人的原則,不依賴任何人,靠自己努力,不斷求進步求發展。
這也是中國人在世界上安身立命的精神,無論到何時何地,中國人勤勞的可怕,就如蜜蜂永不停歇,起早貪晚,努力奮鬥,這句話也是清華的校訓,激勵莘莘學子走向更好的明天。
八卦也如水流動一樣,不會靜止在一個地方。陰陽卦是可以互相轉化的。如否極泰來,就是出自《周易》,否是最壞的一個卦象,泰則為最好的一個卦象。一件事壞到極點,也就是好運的開始。
人的一生並不可能一番風順,難免會有感到最倒黴的時候,工作變得焦頭爛額,總有小人同事作祟;愛人會動不動發脾氣,家庭矛盾重重,身體也可能出現健康問題。這就是運氣最衰之時,也就是"否"。但黎明來臨之前總是最黑暗的,冬天到了,春天不會太遠。這時就需要人的不放棄,做出積極向上的努力,這樣總有一天會東山再起,運氣也慢慢會"泰"起來。
結語:
如今很多小學也開設國學課堂,人們開始意識到,不能把《周易》當成"糟粕"看待,而是深奧研究,用在日常生活的方方面面,《周易》也將日益發揚光大,在新的時代煥發出更動人的光彩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