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月11日,黃巖區人民政府新聞辦公室舉行新聞發布會,通報我區開展婚喪禮俗整治推進移風易俗工作的有關情況。
根據市裡要求並結合實際,黃巖出臺了《黃巖區開展婚喪禮俗整治推進移風易俗工作實施方案(試行)》和《關於進一步明確婚喪禮俗整治相關工作的通知》,對婚喪喜慶事宜的具體要求和標準作了細化。
適用範圍
適用對象
全區公職人員、黨員幹部、「兩代表一委員」,包括全區各級黨的機關、人大機關、行政機關、政協機關、監察機關、審判機關、檢察機關、人民團體、事業單位和國有及國有控股企業的在編人員;全區共產黨員以及村民委員會、村務監督委員會非黨員幹部;各級黨代表、人大代表、政協委員。
婚喪禮俗範圍
指組織或操辦本人、配偶、子女、父母的婚喪嫁娶、喬遷新居、慶生祝壽、升學留學、參軍就業等事宜。
主要內容
嚴格實行
「十不準」「兩報告」「兩嚴控」
「十不準」
1、不準在操辦婚喪喜慶事宜中講排場、比闊氣,鋪張浪費,藉機斂財;
2、不準通過搞事前預請、事後續請或分批宴請等方式變相操辦;
3、不準違規辦理本人和配偶、子女、父母以外的婚喪喜慶事宜;
4、不準影響正常公務活動、機關工作秩序和交通秩序;
5、不準違規邀請管理和服務對象及其他與行使職權有關係的單位和個人;
6、不準要求管理和服務對象及其他與行使職權有關係的單位和個人協助操辦婚喪事宜,或承擔、報銷應當由本人支付的有關費用;
7、不準收受管理和服務對象及其他與行使職權有關係的單位和個人的禮品、禮金和有價證券;
8、不準公車私用;
9、不準用公款報銷應當由個人承擔的費用;
10、不準藉機搞聚眾賭博、封建迷信等影響社會公共秩序和危害社會公共安全的活動。
「兩報告」
一是事前報告。公職人員、黨員幹部、「兩代表一委員」操辦婚喪喜慶事宜,要籤署《操辦婚喪禮俗廉潔自律文明示範承諾書》,操辦婚慶事宜的,提前10個工作日填寫《操辦婚喪禮俗事宜事前報告表》;操辦喪葬事宜等特殊情況,可先口頭報告,並及時補辦書面備案手續。
二是事後報告。婚喪喜慶事宜操辦結束後10個工作日內,公職人員、黨員幹部、「兩代表一委員」應填寫《操辦婚喪禮俗事宜事後報告表》,按照規定向組織或單位書面備案,經審核後在一定範圍內進行公示。
「兩嚴控」
一是嚴控婚喪喜慶事宜操辦規模。全區公職人員、黨員幹部、「兩代表一委員」操辦婚慶事宜,結婚喜宴單方宴請親朋好友人數不得超過20桌200人,雙方合辦的不超過40桌400人;操辦治喪活動置辦酒席人數不得超過20桌200人。倡導自辦酒席,單桌菜品成本不超過1200元;倡導主城區範圍內的酒店,酒席標準每桌不超過3500元;不上高檔菸酒,每桌香菸擺放不超過2包,酒水單價不超過200元;婚慶禮儀費用標準控制在30000元以內,婚車不超過6輛,訂婚彩禮不超過100000元。
二是嚴控操辦喬遷新居、慶生祝壽、升學留學、參軍就業等其他喜慶事宜。倡導喬遷新居、訂婚、子女滿月、周歲等喜慶事宜,操辦規模不超過5桌50人,其他事宜不宜操辦。
公職人員、黨員幹部、「兩代表一委員」要嚴格執行限額標準,違反規定造成不良影響的,按照管理權限由紀檢監察等有關部門依法依規嚴肅查處問責。
嚴格實行城鄉居民治喪活動
「六嚴禁」「五規範」
「六嚴禁」
1、嚴禁使用擴音器材,嚴格控制影響周邊居民正常生產生活的各種噪音;
2、嚴禁違規燃放煙花爆竹、施放氣球和鳴放電子禮炮;
3、嚴禁使用電子屏幕車輛及各類替代品;
4、嚴禁在城區、鄉鎮建成區主幹道漫遊、繞行、招搖等影響交通和市容市貌行為;
5、嚴禁在城區街道、居民區等公共場所停放遺體、搭建靈棚、揚幡掛符、擺設花圈挽幛、燃燒拋撒紙錢等;
6、嚴禁在宗教活動場所以外的地方做道場、法事。
「五規範」
1、規範治喪時間,死者遺體一般要求在死亡24小時之內運送到殯儀館,治喪時間不超過5天,特殊原因經批准可適當延期,逐步摒棄「二次送葬」;
2、規範送葬路線,按照「就近不繞行」原則,合理選擇送葬路線,出殯隊伍在喪事舉辦地就近出殯;
3、規範花圈數量,隨隊送葬花圈不超過10個(圓形花圈規格控制在直徑1米以內,非圓形花圈規格控制在面積0.8平方米以內),花圈車輛不得進入殯儀館;
4、規範車輛數量,治喪車輛不超過10輛;
5、規範表演團隊數量,鼓樂隊等表演團隊不超過1班(總人數不超過13人)。
推行婚事新辦「三項制度」
推行喪事簡辦「三項服務」
婚事新辦「三項制度」
推行簡約婚禮制。有關部門將組織餐飲企業、婚慶公司、婚紗影樓等,按照限額標準,推出經濟實惠的婚禮套餐,特別是評選推出一批「簡約婚禮」婚宴承辦餐飲企業,制定推出價格實惠、喜慶節儉、群眾接受的婚宴標準菜單。倡導舉辦節儉適度而又不失隆重、富有紀念意義的簡約型婚事慶典。
推行禮堂準入制。各鄉鎮(街道)要將文化禮堂作為推進婚事新辦的重要場所,制定出臺文化禮堂婚事新辦準入制度。不斷完善文化禮堂的服務功能,制定一套簡約婚慶禮儀流程,培養一支農村家宴廚師隊伍,排出一批標準菜單,鼓勵群眾在文化禮堂操辦簡約婚宴,節省婚事費用,弘揚文明新風。
推行隨禮封頂制。提倡相互不隨禮或低標準隨禮往來,鼓勵通過一束鮮花、一條簡訊、一句問候等方式表達祝福。推行人情隨禮封頂制,倡導婚慶喜事隨禮非親人員不超過1000元,治喪活動不隨禮、不收禮、不回禮。遏制人情隨禮庸俗化、泛濫化,遏制攀比浪費、利益輸送等不良風氣,切實減輕群眾人情隨禮負擔。
喪事簡辦「三項服務」
推行「集中治喪」免費政策。按照《關於將「集中治喪」納入殯葬基本服務項目免費範圍的通知》規定,繼續推行「集中治喪」免費政策(指定項目三日內免費),最大限度減少喪事擾民現象,傳遞文明治喪新風。
優化辦喪便民惠民服務。通過幹部代跑、部門協同、當事人承諾等方式簡化辦喪程序,全面落實基本殯葬服務費用減免政策,擴大惠民殯葬範圍,提高服務效能。積極與上級協調對接,將喪事辦理納入省政府政務服務平臺「浙裡辦」,實現「身後」一件事「零次跑」。
推行文明祭祀和生態安葬舉措。加大殯葬管理法規的宣傳力度,引導廣大幹部群眾自覺抵制封建迷信,破除焚燒紙錢香燭、攔墳頭、路祭等陳規陋習,倡導鮮花祭祀、植樹祭祀、網上祭祀、家庭追思會等文明健康安全的祭奠方式。全面實施節地生態安葬和「生前享有」獎補激勵機制,鼓勵和推行海葬、樹葬、花壇葬、草坪葬、骨灰樓安放等生態安葬方式,杜絕私埋亂葬。
我區在推行喪事簡辦工作中的
便民惠民政策
↓↓↓
1、落實「身後」一件事「零跑次」改革,通過代跑員代跑、部門協同、數據共享等方式簡化群眾「身後」一件事辦理程序。死亡證明由衛生院醫生入戶籤發、治喪承諾書送到家、戶口銷戶網上代辦、喪葬補貼直接結算,殯葬惠民在館內憑身份證直接辦理。
2、市殯儀館對遺體接運、冷藏、火化、骨灰寄存(運送)、集中守靈等殯儀基本服務項目的費用進行減免,每例最高減免金額為4170元。
3、出臺了節地生態安葬和生前享有獎補實施辦法,分別為海葬獎勵2000元、樹葬獎勵1500元、骨灰堂安放獎勵1000元。
來源:黃巖發布
小編:葉晨
原標題:《【橘鄉她關注】桌數、人數、酒席標準有限制!黃巖婚喪禮俗新規來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