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眸半年攻堅 見證黃巖變化】「擘畫橘鄉盛世新圖」系列述評之「大民生」篇

2021-01-19 掌上黃巖


 ——「擘畫橘鄉盛世新圖」系列述評之「大民生」篇


黃巖街頭的「愛心冰箱」

6月23日下午,63歲的環衛工人老楊打開了位於橫街東路緹客西點烘焙店門口的「愛心冰箱」,黝黑粗糙的手小心翼翼地從冰箱裡取出一盒精緻的蛋糕,就著隨身攜帶的涼開水,心滿意足地狼吞虎咽起來。「好吃,這個蛋糕我平時捨不得買,更不會用來當零食,沒想到在黃巖可以免費吃。」老楊坦言,出來打工這麼久,黃巖是最讓他有歸屬感的城市

(點擊可查看大圖)

城市的發展,最終的指向是讓人民的生活更美好!今年以來,我區一手抓民生硬體,著力加快區福利中心、區圖書館新館、市第一人民醫院等項目建設;一手抓民生軟體,深入踐行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創建全國文明城市,全力回應群眾期待,把辦好民生實事變成實在的舉措。


幸福黃巖,在「大民生」建設中笑容綻放。

(圖景:臺一醫兒科病房)

一個更有溫度,更有質感的「幸福黃巖」噴薄欲出。

「我們要堅持保障和改善民生,把老百姓滿意作為我們開展各項工作最重要的評價標準。」區委區政府主要領導多次在重要場合強調「人民至上」的理念,清晰地勾勒出我區在擘畫橘鄉盛世新圖,加快黃巖經濟社會跨越發展新徵程中那份沉甸甸的「民生邏輯」「民生情懷」

天長路區塊舊城改建後青年東路沿街透視圖▲

改建意願率達95%,丈量評估率在97%以上,在天長路舊城改建項目啟動之初,該區塊經過排摸後得出這麼兩個數據。從枯燥的數據背後,市委常委、區委書記徐淼讀懂了民意,他指出:「要順應黃巖人民對於加快城市建設的迫切期待,通過舊城改造,改變整個老城區面臨的道路擁堵、布局混亂等狀況,完善城市功能,切實改善群眾生活環境。」

天長路區塊安置區效果圖▲

民之所望,政之所施。老百姓關心期盼什麼,區委區政府就重視什麼,民生改善就抓緊推什麼。天長路區塊「攻堅獅團」經過幾個月的克難攻堅,截止5月29日上午,天長路區塊2206戶全部順利籤約,交出了一張籤約率100%的考卷,為我區切實解決民生問題備上了最直接、最生動的註腳。

黃巖公共自行車

在去年年末召開的區黨代會及今年2月召開的區「兩會」上,民生都是代表委員關注的高頻詞,圍繞住房、教育、醫療、交通、環境等各類民生關切,代表委員們建言獻策。提升六大短板,聚焦十二方面重點:城村雙改、路網建設、治危拆違、教育事業、健康事業、現代農業……一項項頂層設計提綱挈領;新增公共自行車站點,加大「三十六街七十二巷」改造,完成地質災害隱患點治理,完成區福利中心主體工程和德康老年公寓樁基施工……一件件民生小事落地見效。

勞動南路立面改造後▲

以民生理念引領的行動綱領,直擊民生「痛點」,解民憂、紓民困,讓橘鄉人民的幸福更有質感。


經濟增長與改善民生問題的交匯點在哪裡?我區給出的答案是,抓民生就是抓發展,新的增長點就在解決好人民群眾普遍關心的突出問題當中,就在全力推進城村雙改,建設教育、衛生、文體等一系列民生項目當中。

梅雨初霽,驅車沿著聯島路東行,在寬敞通衢的道路北側,有一片低矮破舊的民房與該區塊優越的區位稟賦格格不入。「王林洋村基礎設施落後,房子老舊,消防、治安問題突出,居民生活質量差,辦事處經常聽到群眾的反應和抱怨。」東城街道辦事處主任尤再進說。

規劃中的北師大台州實驗學校▲

令人欣喜的是,這種情況在未來幾年將徹底改觀,總投資約10億元的北京師範大學台州實驗學校已落戶王林洋。該校規劃設立幼兒園、小學、初中共114個班級,以校園歷史文化為切入點,打造成為「師生共建,教書育人,家校連動,智慧生態」的現代化教育殿堂,不僅能優化全區校網布局,還能極大滿足全區對教育提質的需求。

規劃中的北師大台州實驗學校▲

一個大項目就是一個反應堆,就是一個民生改善的「加速器」。目前,該項目的立項、水保、環評等審批工作均已完成。截止6月18日晚,項目涉及到的107戶徵遷戶全部籤訂了協議,標誌前期政策處理全部完成,7月將進場施工,預計2019年開學。借勢該教育項目,王林洋村也將同步實施整村改造,享受優質配套設施,黃巖「陸家嘴」孕育而生。

今年上半年,我區公布了第一批區領導領銜的95項破難攻堅項目。項目都同老百姓切身利益息息相關,都是難啃的「硬骨頭」。我區掛圖作戰,掛牌銷號,發出解決民生問題的「最強音」。

黃巖出土的南宋交領蓮花紋亮地紗袍

「媽媽,這件衣服好奇怪,袖子好大。」6月24日,又是一個愜意的周末,在黃巖博物館新館,遊人熙熙攘攘。6歲的蔡杭仁興致盎然地拉著媽媽吳莉萍的手,要去看一件「奇怪的衣服」。這是吳女士第二次帶著孩子來到博物館,看著孩子開心地像一隻歡快的小鳥,吳莉萍的心情很舒暢。

黃巖博物館新館

5月10日,黃巖博物館新館正式開館,為我區市民又增添了一個好去處。頗有藝術氣息的博物館新館藏品豐富,共有8200多件,其中國家一級文物84件,是目前台州一級文物最多的藏館。這件「奇怪的衣服」,便是去年5月在嶼頭鄉前礁村南宋古墓中發掘出來的珍貴文物,從品相上代表了宋代絲綢藝術的最高成就,是博物館的「鎮館之寶」之一。

隨著眾多基礎性民生項目的深入實施,民生「短板」不斷補齊,橘鄉「幸福底色」日益鮮明。


民生,非常細微。一枝一葉,都會讓老百姓感受到生活中的冷暖。多年來,我區堅持把新增財力80%以上用於民生建設,為民辦實事工作考核連續5年獲全市第

上鄭鄉治危拆違

「以後再也不用擔心後門山的山體滑坡了,明年還可以住上新房,這都要感謝你們,感謝鄉裡。」近日,上鄭鄉城建辦主任朱明勇在走訪該鄉直坑村麻狸來自然村時,村民王天德由衷的感激。

多山富水的黃巖,有53處地災隱患點,直接威脅到211戶759人的生命財產安全。對此,我區提出三年行動一年完成計劃,今年全面完成全區地災隱患點的整治和搬遷。目前,全區確定的33處工程治理隱患點已完工21處,避讓搬遷的20處已完成拆除消點8處。

人間重晚晴,橘鄉無處不春風。多年民生實事的「接力賽跑」,切實讓全區人民分享到發展的紅利,當涉及十大項32小項的為民辦實事「考卷」再一次攤到區委區政府面前,全區民生熱度迅速升溫。

台州市第一人民醫院寧溪住院分部醫生問診

強化分級診療、全科醫生籤約,實現「病有所醫」。我區統籌區、鄉鎮兩級的醫療資源,將19家基層醫療機構劃分為四個片區,開展住院分部、特色專科、聯合門診、雙向轉診等合作辦醫,實行優質醫療資源下沉,分流普通診療壓力,切實解決「看病難」。同時全力推行全科醫生籤約服務,使群眾在家門口就可以享受到優質的診療服務。

原華東汽摩交易市場的三期662套經濟適用房項目效果圖

加快經濟房、公租房項目建設,實現「居者有其屋」。目前,我區已建成並交付經濟適用房1558套,位於原華東汽摩交易市場的三期662套經濟適用房項目正緊鑼密鼓地打樁施工;已建成832套公租房,在建540套計劃年底竣工交付。「這些房源配套設施齊全,價格親民,將真正實現我區很多低保、低收入家庭的『安居夢』。」區住建局房產科負責人梁敬介紹,下階段我區還將採取貨幣補貼形式,在房源不足的現實情況下進一步解決低保、低收入群體的住房問題。

病有所醫、教育提質、居有其屋……牽住民生的「牛鼻子」,老百姓的幸福指數不斷攀升,「幸福黃巖」正奔跑在讓人無限憧憬的康莊大道上。



@黃巖人,以後一出門就是景區!黃巖步入大旅遊發展時代

黃巖博物館今日開館!場面震撼,黃巖人一定要來看看

病人都出院了醫生還追到家門口!黃巖這地方的醫生老實好

還記得曾經的華東汽摩城嗎?今後這裡將高樓聳立

黃巖宋墓考古發掘新聞正式發布

➤黃巖宋墓出土的水晶環佩,800年前純手工打磨,表面竟沒有一絲劃痕!

➤黃巖宋墓出土保存最完好的菊紋蝶衣,800年來纖毫無損

黃巖宋墓出土的蓮花紗袍,竟能看出古人的性格特點

黃巖這條街巷美到窒息!別告訴我你還沒去逛過





轉載請註明出處


相關焦點

  • 「幸福黃巖」建設澤被橘鄉
    一個更有溫度,更有質感的「幸福黃巖」噴薄欲出。  緊盯幸福坐標,民生理念潤澤橘鄉  「我們要堅持保障和改善民生,把老百姓滿意作為我們開展各項工作最重要的評價標準。」區委區政府主要領導多次在重要場合強調「人民至上」的理念,清晰地勾勒出我區在擘畫橘鄉盛世新圖,加快黃巖經濟社會跨越發展新徵程中那份沉甸甸的「民生邏輯」和「民生情懷」。  改建意願率達95%,丈量評估率在97%以上,在天長路舊城改建項目啟動之初,該區塊經過排摸後得出這麼兩個數據。
  • 橘鄉她生活 | 脫貧攻堅 巾幗這麼幹
    橘鄉她生活 | 脫貧攻堅 巾幗這麼幹 2020-12-18 14:54 來源:澎湃新聞·澎湃號·政務
  • 行過四季 見證小康 防城港決戰決勝脫貧攻堅
    2020年是全面建成小康社會和「十三五」規劃收官之年,更是脫貧攻堅決戰決勝之年。自治區黨委網信辦聯合廣西廣播電視臺與14個設區市聯動,共同製作15支微視頻,全景生動展示廣西決勝全面小康,決戰脫貧攻堅的偉大實踐、巨大成就和成功經驗,體現壯鄉兒女實實在在的獲得感、幸福感和安全感。
  • 黃巖打造"橘鄉清風", 讓廉政文化更合胃口
    」文化品牌,為推進清廉黃巖建設營造良好氛圍。 「文藝話廉」,鄉土「菜餚」合胃口 「現在,從中央直到地方,貪汙受賄倒大黴,削職判刑敲飯碗。」11月5日,橘鄉清廉傳播大使鄭英俊原創小品《該收的禮物》在黃巖區上鄭鄉聖堂村文化禮堂上演。該小品通過方言講述拉近與群眾的距離,用風趣的故事告誡廣大黨員幹部不能收取管理對象的禮品禮金。
  • 黃巖:「城村雙改」繪就橘鄉新藍圖
    >黃巖永寧江畔夜景8月30日,黃巖區在區委十三屆八次全體(擴大)會議上宣布跨入「永寧江時代」,提出以「千年永寧」為文化坐標,在「拆改留」並舉中加快城市有機更新,打造大美宜居新城區,大手筆、大視野地謀劃黃巖城市空間布局
  • 逐夢全面小康 點讚幸福台州——黃巖篇
    順應群眾對美好生活的嚮往,全面提高615萬台州人民的獲得感、幸福感、安全感,在推動高水平全面建成小康社會的攻堅路上,台州收穫滿滿。由此,台州發布推出「逐夢全面小康 點讚幸福台州」專欄。小布帶您一起,去看,去聽,去感受,共同見證台州各縣(市、區)在小康路上的幸福變遷。
  • 黃巖七十二巷,找尋橘鄉老巷裡的別樣風景
    根據老百姓口口相傳與《黃巖縣志》記載,黃巖素有「三十六街,七十二巷」之說。
  • 巾幗凱歌|橘鄉她爭先 巾幗闖風採
    2020年,是「三八」國際婦女節110周年,黃巖區婦女聯合會推出《巾幗凱歌——橘鄉她爭先 巾幗闖風採》系列人物報導,充分展示橘鄉婦女群眾勇於創新、奮發有為的精神面貌,激勵各行各業的婦女群眾學先進、樹典型,積極投身美麗黃巖建設
  • 回眸2020:【十種色彩醉美榴園】系列報導之「最強底色」
    這一年,榴園鎮聚力「新型工業化、新型城鎮化、農業現代化、產業特色化」四化同步,狠抓「石榴產業、雙招雙引、鄉村振興、民生保障、基層黨建」等重點工作,發揚「團結如籽、擔當如幹、事業如花」的榴花精神,各項工作全面啟航,凝聚起助推全鎮經濟社會發展的強大合力,為書寫嶧城的「小城故事」展現了榴園擔當。這一年,發生在榴園大地的每一處變化,都是奮鬥者拼灑出來的汗水,是追夢者奮進吶喊的迴響。
  • 立己達人謀大同——「今日之中國」系列述評之九
    新華社北京6月3日電 題:立己達人謀大同——「今日之中國」系列述評之九  新華社記者韓梁 鄭漢根  從小立志成為火車司機的泰國青年阿努帕·提帕拉,最近獲得獎學金來中國學習鐵路技術。得益於「一帶一路」建設,他離「火車俠」的夢想更近了一步。
  • 橘鄉她關注 | 情暖童心 ,相伴成長
    橘鄉她關注 | 情暖童心 ,相伴成長 2020-12-10 16:36 來源:澎湃新聞·澎湃號·政務
  • ​幹部一線錘鍊 項目裂變發展 黃巖:重大項目「獅團攻堅」
    今年以來,黃巖區聚焦台州市委「大抓項目年」戰役,探索實施重大項目「獅團攻堅」機制,打造集團軍、形成大兵團,推動黨員幹部在項目一線凝心聚力、攻城拔寨,不僅淬鍊了鐵軍,又實現了項目裂變發展。上半年,黃巖主要經濟指標綜合排名進入全市「第一方陣」;今年1至5月,城中村改造排名全省第十、全市第一。
  • 黃巖:提升城市發展能級 增強灣區城市向心力
    寒冬時節,橘鄉大地卻湧動著發展熱潮。站在小東門區塊,機器轟鳴,東城街道正組織工作人員進行拆除,現場一片繁忙景象。  這是黃巖區加快城市發展步伐的一個縮影。回顧過去一年,我區實施大拆建大整治,城市建設快速發展。連片推進78個村、760萬平方米改造,拆除違建302萬平方米,完成舊住宅區改造54萬平方米。
  • 三服務+項目攻堅 黃巖「兩年」掀起「三大會戰」
    2月19日,黃巖區召開「三服務推進年」和「項目攻堅年」動員大會,全面貫徹落實省市決策部署,以「兩年」活動作為全年工作主抓手,全面吹響新一年幹事創業的號角。  早在今年1月,黃巖就建立了「三服務」活動領導小組,組建工作專班,實行實體化辦公,全面構建區鄉兩級聯動格局,建立健全平臺承載機制、聯繫會議制度、問題清單管理制度、統籌協調機制、交辦—督查—銷號機制和評價機制等六大制度,充分發揮「企業服務直通車」「人才服務直通車」、書記信箱等服務平臺的功能,多渠道發現問題,多舉措破解難題,多維度督評成效。
  • 橘鄉她生活 | 九峰公園玩雪去嗎?@全體黃巖人,冷空氣已送達請注意...
    橘鄉她生活 | 九峰公園玩雪去嗎?這種感覺,在降溫的時候尤其強烈冷空氣已經安排上了黃巖黃巖「斷岸式」降溫已經到來今天上班時段多雲轉陰帶不帶傘你自行決定
  • 回眸民生「好事多」 繪就幸福新畫卷
    民生是「人民幸福之基、社會和諧之本」,說到底就是讓老百姓過上好日子。老舊小區改造、棚改配套、「三供一業」、看病不求人……這些圍繞在老百姓身邊的民生工程是看得見、摸得著的獲得感和幸福感,也是地委、行署做好民生保障最好的註腳。
  • 橘鄉新事雙月評5—6月上榜新事
    橘鄉新事雙月評5—6月上榜新事近日揭曉,本期上榜新事共6件。
  • 擘畫藍圖 共期未來——福建各界婦女熱議十九屆五中全會精神(二)
    廈門各級婦聯組織和婦女工作者要認真學習貫徹全會精神,緊緊圍繞中心、服務大局,堅持以人民為中心的發展理念,急國家之所急、婦女之所需、盡婦聯之所能,立足婦女思想引領、巾幗建功、維權服務、家庭文明、婦聯改革等任務,履職盡責,擔當作為,切實將全會精神落實到實際工作當中,著力解決廣大婦女群眾所需所急所盼的問題,讓婦女同胞更好地共享發展成果。
  • 擘畫泉城新圖景 濟南文旅集團全力打造文旅標杆
    原標題:擘畫泉城新圖景 濟南文旅集團全力打造文旅標杆來源:新華網山東德雲文化廣場開工濟南文旅集團榮獲2020年度中國十大旅遊影響力社會責任企業
  • 最美志願者葉琦:讓橘鄉大地充滿陽光
    帶頭服務,義工身影遍布黃巖2006年,一次偶然的機會,葉琦瀏覽黃巖本地論壇時看到一條招募義工參與助學活動的信息,他心中想要做公益的念頭正好有了實踐的平臺。於是,他加入了剛成立不久的黃巖義工協會,首次活動就是去嶼頭鄉志願助學。幫扶對象家中的艱苦情況,堅定了葉琦資助的信念。他這一幫,就幫了10年,直至幫扶對象畢業工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