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幸福黃巖」建設澤被橘鄉

2020-12-18 浙江城鎮網

  幸福黃巖,在「大民生」建設中笑容綻放。

  6月23日下午,63歲的環衛工人老楊打開了位於橫街東路緹客西點烘焙店門口的「愛心冰箱」,黝黑粗糙的手小心翼翼地從冰箱裡取出一盒精緻的蛋糕,就著隨身攜帶的涼開水,心滿意足地狼吞虎咽起來。「好吃,這個蛋糕我平時捨不得買,更不會用來當零食,沒想到在黃巖可以免費吃。」老楊坦言,出來打工這麼久,黃巖是最讓他有歸屬感的城市。

  城市的發展,最終的指向是讓人民的生活更美好!今年以來,黃巖區一手抓民生硬體,著力加快區福利中心、區圖書館新館、市第一人民醫院等項目建設;一手抓民生軟體,深入踐行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創建全國文明城市,全力回應群眾期待,把辦好民生實事變成實在的舉措。

  一個更有溫度,更有質感的「幸福黃巖」噴薄欲出。

  緊盯幸福坐標,民生理念潤澤橘鄉

  「我們要堅持保障和改善民生,把老百姓滿意作為我們開展各項工作最重要的評價標準。」區委區政府主要領導多次在重要場合強調「人民至上」的理念,清晰地勾勒出我區在擘畫橘鄉盛世新圖,加快黃巖經濟社會跨越發展新徵程中那份沉甸甸的「民生邏輯」和「民生情懷」。

  改建意願率達95%,丈量評估率在97%以上,在天長路舊城改建項目啟動之初,該區塊經過排摸後得出這麼兩個數據。從枯燥的數據背後,市委常委、區委書記徐淼讀懂了民意,他指出:「要順應黃巖人民對於加快城市建設的迫切期待,通過舊城改造,改變整個老城區面臨的道路擁堵、布局混亂等狀況,完善城市功能,切實改善群眾生活環境。」

  民之所望,政之所施。老百姓關心期盼什麼,區委區政府就重視什麼,民生改善就抓緊推什麼。天長路區塊「攻堅獅團」經過幾個月的克難攻堅,截止5月29日上午,天長路區塊2206戶全部順利籤約,交出了一張籤約率100%的考卷,為我區切實解決民生問題備上了最直接、最生動的註腳。

  在去年年末召開的區黨代會及今年2月召開的區「兩會」上,民生都是代表委員關注的高頻詞,圍繞住房、教育、醫療、交通、環境等各類民生關切,代表委員們建言獻策。提升六大短板,聚焦十二方面重點:城村雙改、路網建設、治危拆違、教育事業、健康事業、現代農業……一項項頂層設計提綱挈領;新增公共自行車站點,加大「三十六街七十二巷」改造,完成地質災害隱患點治理,完成區福利中心主體工程和德康老年公寓樁基施工……一件件民生小事落地見效。

  以民生理念引領的行動綱領,直擊民生「痛點」,解民憂、紓民困,讓橘鄉人民的幸福更有質感。

  以項目促民生,發展指向愈發鮮明

  經濟增長與改善民生問題的交匯點在哪裡?我區給出的答案是,抓民生就是抓發展,新的增長點就在解決好人民群眾普遍關心的突出問題當中,就在全力推進城村雙改,建設教育、衛生、文體等一系列民生項目當中。

  梅雨初霽,驅車沿著聯島路東行,在寬敞通衢的道路北側,有一片低矮破舊的民房與該區塊優越的區位稟賦格格不入。「王林洋村基礎設施落後,房子老舊,消防、治安問題突出,居民生活質量差,辦事處經常聽到群眾的反應和抱怨。」東城街道辦事處主任尤再進說。

  令人欣喜的是,這種情況在未來幾年將徹底改觀,總投資約10億元的北京師範大學台州實驗學校已落戶王林洋。該校規劃設立幼兒園、小學、初中共114個班級,以校園歷史文化為切入點,打造成為「師生共建,教書育人,家校連動,智慧生態」的現代化教育殿堂,不僅能優化全區校網布局,還能極大滿足全區對教育提質的需求。

  一個大項目就是一個反應堆,就是一個民生改善的「加速器」。目前,該項目的立項、水保、環評等審批工作均已完成。截止6月18日晚,項目涉及到的107戶徵遷戶全部籤訂了協議,標誌前期政策處理全部完成,7月將進場施工,預計2019年開學。借勢該教育項目,王林洋村也將同步實施整村改造,享受優質配套設施,黃巖「陸家嘴」孕育而生。

  今年上半年,我區公布了第一批區領導領銜的95項破難攻堅項目。項目都同老百姓切身利益息息相關,都是難啃的「硬骨頭」。我區掛圖作戰,掛牌銷號,發出解決民生問題的「最強音」。

  「媽媽,這件衣服好奇怪,袖子好大。」6月24日,又是一個愜意的周末,在黃巖博物館新館,遊人熙熙攘攘。6歲的蔡杭仁興致盎然地拉著媽媽吳莉萍的手,要去看一件「奇怪的衣服」。這是吳女士第二次帶著孩子來到博物館,看著孩子開心地像一隻歡快的小鳥,吳莉萍的心情很舒暢。

  5月10日,黃巖博物館新館正式開館,為我區市民又增添了一個好去處。頗有藝術氣息的博物館新館藏品豐富,共有8200多件,其中國家一級文物84件,是目前台州一級文物最多的藏館。這件「奇怪的衣服」,便是去年5月在嶼頭鄉前礁村南宋古墓中發掘出來的珍貴文物,從品相上代表了宋代絲綢藝術的最高成就,是博物館的「鎮館之寶」之一。

  隨著眾多基礎性民生項目的深入實施,民生「短板」不斷補齊,橘鄉「幸福底色」日益鮮明。

  履諾民生實事,務實舉措抓鐵有痕

  民生,非常細微。一枝一葉,都會讓老百姓感受到生活中的冷暖。多年來,我區堅持把新增財力80%以上用於民生建設,為民辦實事工作考核連續5年獲全市第一。

  「以後再也不用擔心後門山的山體滑坡了,明年還可以住上新房,這都要感謝你們,感謝鄉裡。」近日,上鄭鄉城建辦主任朱明勇在走訪該鄉直坑村麻狸來自然村時,村民王天德由衷的感激。

  多山富水的黃巖,有53處地災隱患點,直接威脅到211戶759人的生命財產安全。對此,我區提出三年行動一年完成計劃,今年全面完成全區地災隱患點的整治和搬遷。目前,全區確定的33處工程治理隱患點已完工21處,避讓搬遷的20處已完成拆除消點8處。

  人間重晚晴,橘鄉無處不春風。多年民生實事的「接力賽跑」,切實讓全區人民分享到發展的紅利,當涉及十大項32小項的為民辦實事「考卷」再一次攤到區委區政府面前,全區民生熱度迅速升溫。

  強化分級診療、全科醫生籤約,實現「病有所醫」。我區統籌區、鄉鎮兩級的醫療資源,將19家基層醫療機構劃分為四個片區,開展住院分部、特色專科、聯合門診、雙向轉診等合作辦醫,實行優質醫療資源下沉,分流普通診療壓力,切實解決「看病難」。同時全力推行全科醫生籤約服務,使群眾在家門口就可以享受到優質的診療服務。

  加快經濟房、公租房項目建設,實現「居者有其屋」。目前,我區已建成並交付經濟適用房1558套,位於原華東汽摩交易市場的三期662套經濟適用房項目正緊鑼密鼓地打樁施工;已建成832套公租房,在建540套計劃年底竣工交付。「這些房源配套設施齊全,價格親民,將真正實現我區很多低保、低收入家庭的『安居夢』。」區住建局房產科負責人梁敬介紹,下階段我區還將採取貨幣補貼形式,在房源不足的現實情況下進一步解決低保、低收入群體的住房問題。

  病有所醫、教育提質、居有其屋……牽住民生的「牛鼻子」,老百姓的幸福指數不斷攀升,「幸福黃巖」正奔跑在讓人無限憧憬的康莊大道上。

相關焦點

  • 逐夢全面小康 點讚幸福台州——黃巖篇
    由此,台州發布推出「逐夢全面小康 點讚幸福台州」專欄。小布帶您一起,去看,去聽,去感受,共同見證台州各縣(市、區)在小康路上的幸福變遷。一大批高能級創新平臺和創業創新項目陸續入駐黃巖,為「永寧江科創帶」建設蓄積更多動能。從「東南小鄒魯」,到台州老工業基地,再到「中國模具之鄉」,在趕超發展的道路上,當前,黃巖開啟了「千年永寧、中華橘源、模具之都」新徵程,闊步邁向「永寧江時代」。
  • .| 2020年度法治浙江建設社會滿意度調查來了,法治黃巖很期待能...
    橘鄉她關注 | 2020年度法治浙江建設社會滿意度調查來了,法治黃巖很期待能得到您的肯定!@所有黃巖市民,2020年度法治浙江建設社會滿意度調查來了,法治黃巖很期待能得到您的肯定!
  • 黃巖西部山區:脫貧致富路上快馬加鞭
    2002年,黃巖區委、區政府專門成立了西部扶貧開發管理委員會,提出了分三步走的總體構想,第一階段抓基礎設施建設,第二階段以抓農業產業化為主體的經濟建設,第三階段重點搞好新農村建設。經過10多年的發展,黃巖西部山區扶貧開發成效明顯。
  • 以前只知黃巖蜜橘好,現在才發現黃巖與上海這麼親近
    據介紹,該項目按未來社區建設要求對王西、外東浦區塊內老舊小區進行改造更新,打造黃巖「新地標」,圍繞人本化、生態化、數位化三維價值坐標以及九大場景,打造新型城市功能單元,探索形成可持續未來社區建設模式,打造台州乃至全省未來社區建設樣板。
  • 黃巖北城大廈建設項目重新啟動
    浙江在線10月25日訊(浙江在線通訊員 許煬姿 鄭一帆)10月17日,北城街道北城大廈建設項目的施工現場一派繁忙,打樁聲、水泥攪拌聲、鋼筋碰撞聲互相交織在一起,工作人員忙著搭建鋼架橋、預製梁板、澆築立柱和打樁。
  • 【回眸半年攻堅 見證黃巖變化】「擘畫橘鄉盛世新圖」系列述評之「大民生」篇
    幸福黃巖,在「大民生」建設中笑容綻放。▲(圖景:臺一醫兒科病房)一個更有溫度,更有質感的「幸福黃巖」噴薄欲出。「我們要堅持保障和改善民生,把老百姓滿意作為我們開展各項工作最重要的評價標準。」從枯燥的數據背後,市委常委、區委書記徐淼讀懂了民意,他指出:「要順應黃巖人民對於加快城市建設的迫切期待,通過舊城改造,改變整個老城區面臨的道路擁堵、布局混亂等狀況,完善城市功能,切實改善群眾生活環境。」
  • 黃巖多會合一創新風
    與以往不同的是,會議將破難攻堅項目和「十件大事」督評會、「三改一拆」和小城鎮環境綜合整治推進會、「美麗黃巖」建設動員會、中央環保督察工作部署會等8個會議合併為一個大會,既是工作總結會、點評會,又是工作動員會、部署會和推進會。原本需要開3天的會,只用3小時就開完。會議雖短,內容卻豐富。
  • 黃巖北城后庄村這場升國旗儀式讓人熱血沸騰
    9月30日凌晨5:30,黃巖北城后庄村喜慶新中國成立70周年升旗儀式在文化禮堂隆重舉行,后庄黨員、群眾、退役老兵在廣場上整齊列隊,熱切等待著這一莊嚴時刻的到來。當雄壯的國歌奏響,擎旗手奮力揮動右臂,將國旗高高揚起。鮮豔的五星紅旗冉冉升起,全體人員肅立行注目禮,齊唱國歌。
  • 剛剛,陳建勳同志任中共台州市黃巖區委書記
    2019-05-15 13:30 | 黃巖發布今天(5月15日)上午,全區領導幹部大會召開,宣布省委、市委關於區委主要領導職務任命的決定。省委、市委決定:陳建勳同志任中共台州市黃巖區委書記。陳奕君指出,這次黃巖區委主要領導同志的變動,是省委、市委從全省、全市工作大局和黃巖領導班子建設的實際出發,通盤考慮、慎重研究決定的,充分體現了省委、市委對黃巖區領導班子和幹部隊伍建設的高度重視。
  • 人民法院報整版關注 | 黃巖法院推進信息化建設紀實
    11月18日,院長徐樂盛在全國法院信息化工作培訓中分享了在智慧法院建設徵程中的所感所悟,以《智慧法院的管理和應用——讓工作管理更簡單》為主題開堂授課。培訓內容從「平臺+智能」模式入手,分享了智慧法院建設過程中浙江先進實踐經驗。
  • 浙江音樂學院:「七彩課堂」進黃巖,助力鄉村音樂文化建設
    為響應團中央「七彩假期」活動精神,這個7月,浙江音樂學院青春閃光·大美黃巖「雙百雙進」實踐團的29名師生走進黃巖,分別在寧溪鎮、黃土嶺村、后庄村、聯豐堂村、高橋街道企業園區等5個地方開展為期12天的「七彩課堂」音樂夏令營,希望可以切實為有需要的農村留守兒童和隨遷子女提供幫助。
  • 浙報專版︱深度融入長三角 黃巖以奔跑者姿態奮進「永寧江時代」
    目前,模具小鎮正在大力推進佔地240畝的智能工廠區塊建設,除了上工縫製機械,安徽振原汽車部件有限公司年產268萬套底盤系統部件廠房建設項目等一批先進位造項目都已進入廠房裝修、驗收階段,有望實現今年投產。模具小鎮去年6月,位於黃巖的浙爆集團與上海電氣集團上海電機廠有限公司籤訂戰略合作協議,成為了上海電機廠的浙江製造基地。
  • 三服務+項目攻堅 黃巖「兩年」掀起「三大會戰」
    早在今年1月,黃巖就建立了「三服務」活動領導小組,組建工作專班,實行實體化辦公,全面構建區鄉兩級聯動格局,建立健全平臺承載機制、聯繫會議制度、問題清單管理制度、統籌協調機制、交辦—督查—銷號機制和評價機制等六大制度,充分發揮「企業服務直通車」「人才服務直通車」、書記信箱等服務平臺的功能,多渠道發現問題,多舉措破解難題,多維度督評成效。
  • 長三角|一棵開花的樹:長三角一體化發展黃巖實踐
    「這裡是楊教授在黃巖最早的『落腳點』。」2012年,楊貴慶團隊受邀幫助黃巖規劃美麗鄉村建設,「改造」的第一個「樣本」便是沙灘村。美麗鄉村建設絕不是簡單的推倒重建,古村落、古建築承載的鄉愁是農耕文明重要的寶藏。
  • 5年如一,每半個月往返一次,同濟大學教授為何心繫黃巖?
    「黃巖正在探索的,是一條極具推廣價值的古村落活態再生新路子。」說這句話的正是楊貴慶教授,同時,他還是黃巖美麗鄉村建設的「總規劃師」。自從幫助黃巖開展美麗鄉村規劃建設以來,楊貴慶的生活就變成了兩頭跑,每隔半個月左右,他便要從上海趕到黃巖作實地指導。黃巖區嶼頭鄉沙灘村2012年冬,楊貴慶第一次來到黃巖西部,見到了嶼頭鄉黨委書記口中破敗荒涼、幾近塵封的沙灘村。
  • 浙報專版︱黃巖「三力協同」 助推園區高質量發展
    其間,小微園、特色小鎮等各類園區,成了黃巖實現高質量發展的強大引擎和主要載體。黃巖智能模具小鎮在園區建設中,黃巖區實施「三力協同」工程,提升組織力,集聚同心力,增強發展力,全面激發兩新組織活力,持續釋放民營經濟發展新動能。
  • 黃巖:藍美莊園 農業休閒體驗綜合體
    在黃巖北洋正在打造這樣一個農場,親子娛樂、農業體驗、度假休閒等於一體,能滿足市民的各種需求。   沿著黃巖長潭水庫一路西行,穿過北洋鎮前蔣村,有一處正在建設的藍美莊園。藍美莊園佔地面積1300畝,計劃總投資超3億元,是浙商回歸的代表項目。其中首期1000畝投資一億元。
  • 記憶中的母校——黃巖中學
    縣令陳寶善為崇祀南宋黃巖籍右丞相杜範(1182-1245,字成之,號立齋,黃巖杜家村人,諡號清獻),將書院名改為清獻書院。 同治七年(1868年),孫憙接任黃巖縣令。任期5年裡,他在發展教育這塊,頗有政績。「黃之書院起廢肇興者益以十數」,為全省之冠。與此同時,他又興辦義塾40所,基本做到了「居城鄉市鎮皆設塾」,出現了「弦調之聲達於裡巷」的盛況。
  • 教授們各顯身手深耕黃巖農村 空心村上演突圍記
    誠意還在細節中體現——指導當地古村落修復、建設的同濟大學建築與城市規劃學院城市規劃系主任楊貴慶,幾乎每兩周來一次黃巖,每次都由當地鄉鎮(街道)主要領導到火車站接送,並陪同在側擔任現場協調人,讓項目順利推進。  當地政府還用活美麗鄉村、招才引智等政策。
  • 黃巖召開全區三級幹部大會 今年要堅決打贏六大攻堅戰
    制定實施傳統製造業優化升級三年行動計劃,黃巖•中國模具指數發布,中國模具博覽城開業,智能模具小鎮列入全省首批7個高新技術特色小鎮建設名單,電動車產業提升改造工作列入市級試點,天宇股份和東方材料實現上市,產業轉型升級再上新臺階。★幹出了黃巖溫度。民生支出38.5億元,佔財政總支出的81%,其中,教育基礎設施投入4.5億元,超過「十二五」時期的總和。醫療衛生、文體事業投入4.1億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