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離子及離子的形成》教案
教學目標:
知識與技能
(1)初步了解核外電子是分層排布的。
(2)了解離子形成的過程,認識離子是構成物質的一種粒子
過程與方法
(1)學習運用討論的方法,將所學知識進行對比。
(2)運用比較、歸納的方法將所學的知識進行加工整理。
情感態度與價值觀
(1)逐步培養學生的微觀想像能力和推導思維的方法
(2)通過核外電子排布知識的介紹展示核外電子排布的規律美。
重點:離子的形成過程、核外電子排布
難點:核外電子運動的特點,離子的形成過程
課時:2課時
第二課時教學過程設計
【知識回顧】
回憶上節課的有關知識內容:
1、如何畫原子結構示意圖
2、金屬元素原子、非金屬元素原子、稀有氣體元素原子的最外層電子得失情況
【練習】
1、請學生上臺分別畫出氫原子、鈉原子、鋁原子、氧原子、氯原子、氖原子的原子結構示意圖
2、分析上述原子的最外層電子得失情況,並指出得失電子後微粒的質子數、電子數、所帶電性及所帶的電荷數
【導入】上述原子中只有氖原子的最外層電子達到穩定結構,其它原子最外層通過得失而達到穩定結構,導致質子數與電子數不相等,呈現不同的電性。我們把這樣的微粒叫離子。
【閱讀】請學生閱讀教材,找出離子的定義
〔講解〕結合教材中注釋①,解釋離子的定義:指帶電的原子或原子團
指出:離子也可以直接構成物質,和分子、原子一樣都直接構成物質。如氯化鈉是由鈉離子和氯離子構成的。
【閱讀】閱讀教材圖書4-10鈉與氯氣反應形成氯化鈉
【討論】如何區別離子與原子?
〔歸納〕離子是帶電的,原子、分子不帶電
聯繫:教材79頁物質與其構成粒子的關係圖https://www.shimengyuan.com/nianji/1576.html
〔講解〕上述有些離子帶正電,有些離子帶負電。我們把帶正電的叫陽離子,帶負電的叫陰離子
〔提問〕陽離子、陰離子、原子的質子數與電子數的大小關係如何呢?
〔歸納〕陽離子:失電子 質子數>電子數
陰離子:得電子 質子數<電子數
原子:電中性 質子數=電子數
〔練習〕從下列結構示意圖中判斷微粒的種類
〔講解〕前面用元素符號來描述元素,今天用什麼來描述離子的------離子符號
講解離子符號的書寫要點,編一口訣:離子肩上肩上扛,數前號後 如H1+
〔練習〕請學生上臺分別書寫出鈉離子、鋁離子、氧離子、氯離子的符號
〔強調〕1、失去幾個電子,帶上n個單位的正電荷,記:Xn+
同樣,得到幾個電子,帶上n個單位的負電荷,記:Xn-
2、如果所帶的電荷數為1,1可以省略不寫。如:H+
〔講解〕舉例講解離子符號的意義:https://www.renjiaoshe.com/jiaocai/119.html
〔練習〕
1、請學生分別說出上述離子符號的意義
2、請學生繼續說出下列原子團離子符號的意義:OH-、SO42-、CO32-、NO3-、2OH-
3、請學生畫出鎂離子的結構示意圖,書寫出離子符號,說出符號的意義
教學小結:
1、離子:帶電的原子或原子團,
2、離子的表示法——離子符號的書寫:離子肩上肩上扛,數前號後
陽離子:H+ Na+ Mg2+ Al3+ NH4+
陰離子:Cl-、O2-、S2-、OH-、SO42-、CO32-、NO3-
3、離子符號的意義(數字2的意義)
4、離子跟原子的比較(留給學生課後完成)
板書設計
第2課時 離子及離子的形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