課題3 元素
三維目標
1. 知識與技能:https://www.shimengyuan.com/nianji/1576.html
① 了解元素的概念,將對物質的宏觀組成與微觀結構的認識統一起來。
② 了解化學變化中元素不改變。
2. 過程與方法:
①通過微觀模擬、分析、討論、對比,認識到化學反應中分子可以發生變化而元素不發生變化。
②通過學生活動,學生對物質的宏觀組成和微觀結構認識得到加深。
3. 情感、態度與價值觀:
① 進一步建立科學的物質觀、增進對物質的宏觀組成與微觀結構的認識。
② 培養學生善於合作、勤於思考、積極動手的科學精神。
學情分析
化學是九年級學生新增加的學科,由於其豐富的實驗、直觀的現象,學生對於化學這門學科充滿好奇,然而到了第三單元,學生進入微觀世界學習分子原子,繼而又學習元素,這一部分內容理論性強,內容抽象晦澀,學生難以理解。不過青春期學生好奇心強,思維活躍,這對於化學課的開展非常有利。
教學過程
【講授】環節一:創設情境導入新課
教師展示孩子(微量元素)檢查的報告單和醫生開具的藥品,其中的銅、鐵、鈣、鎂、鋅指的是什麼?生活中還有哪些「元素」?
(環節目標:從生活中的「元素」引入,創設學習氛圍,感受生活中的化學,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
【活動1】 認識元素,理解含義
【提問】請同學們先回顧一下:
(1)原子是由哪些粒子構成的?
(2)什麼是相對原子質量?
【學生回答】
【提問】碳原子還有其他原子嗎?(介紹幾種原子)
【多媒體展示】幾種碳原子
請同學們觀察這3種碳原子有什麼共同特點?
【學生回答】原子的質子數相同
【多媒體展示】在上面投影的基礎上指出這些碳原子都屬於碳元素。
【提問】根據以上內容,你能嘗試著說說什麼是元素嗎?
【板書】1.定義
元素:是質子數(即核電荷數)相同的一類原子的總稱。(一類原子是指質子數相同,中子數不同的原子。)
【強調】①質子數相同,②必須是原子,③總稱
【活動2】鞏固練習(略)
【師】 這足以說明,在我們的物質世界中,元素是無處不在的。那什麼是元素?不同種元素又該如何區分,今天我人就一起來認識元素。
【活動3】元素存在https://www.renjiaoshe.com/jiaocai/119.html
【講授】其實地殼中也含有很多種元素?你們知道含量前四位的元素嗎?
很好,那生物細胞中呢?
(環節目標:通過從圖中出現地殼和細胞中的元素圖片,學生感受到元素無處不在,對元素有初步認識。)
環節三 再識元素
【活動4】1.物質、元素、原子、分子之間的關係
【活動5】2.當堂檢測(略)
【活動6】3.元素與原子的區分
【師】我們知道了元素師質子數以相同的一類原子的總稱,那元素和原子該如何區分?
【講解】
【活動7】4.探究:在化學變化中,元素、原子是否會發生變化。
【師】 氫氣和氧氣反應是什麼變化?那在化學變化中,原子是否會發生變化?元素呢?這個過程說明,在化學變化中,分子種類和物質種類變了嗎?原子種類和元素種類呢?
【結論】物質在發生化學變化時,原子的種類不變,元素的種類也不會改變。
【活動8】5.元素的分類
師:老師有個問題,你們怎麼知道鋁元素是金屬元素呢?
【學生回答】
【師】 這說明元素可以根據漢字中的偏旁來進行分類,今天我們就根據元素的名稱來進一步認識元素。
環節四:鞏固提升
【活動9】 隨堂練習(略)
【師】 一節課的內容就要到此結束了,請大家做幾道習題來鞏固所學知識。
【活動10】環節八:暢談收穫
【師】 這節課你學到了什麼?談談你的收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