黑人的民族主義,核心內容是爭取非洲的獨立和統一

2020-12-14 講與眾不同的歷史

1900年,美國、西印度和非洲三地的三十餘名黑人知識分子在倫敦集會,會議主張不惜一切代價向白人世界證明黑人文明的存在,大會呼籲在「文明」國家中實行黑人的平等權利。這次大會宣告泛非主義的正式誕生。所謂泛非主義,實質上就是黑人的民族主義,其核心內容是爭取非洲的獨立和統一。

泛非主義的出現絕非偶然現象,它是黑人與殖民主義、種族主以矛盾不斷激化的結果,也是早期非洲民族主義的繼續和發展。第一次世界大戰後,一批較早具有民族覺悟的黑人知識分子在美國黑人學者杜波依斯的倡導和組織下,自1919-1927年間先後召開四次泛非大會,大會要求結束西方殖民主義者在非洲所犯罪行,廢除種族歧視和種族壓迫,給黑人以參政權,實現真正的政治和社會平等。

大會後開展了泛非大會運動,以此擴大泛非主義的影響。與泛非主義運動相呼應,20世紀30年代,在法國巴黎留法黑人學生中出現「黑人精神」( Negritude,又譯黑人性)運動。其表現形式是文學色彩多於政治色彩。其代表人物有馬提尼克的艾梅塞澤爾和塞內加爾的桑戈爾。

1939年,塞瀑爾發表長詩《還鄉筆記》,第次使用「黑人精神」一詞,隨後《黑照人大學生》雜誌借用過來,把「人精神」鼓吹成一種文化運動。他們又以非洲存在》為陣地,從理論和創作上擴展「黑人精神」運動。1948年,桑戈爾把「黑人精神」作品結集推向世界文壇。196年、第一次黑人作家和文化人會議在巴黎舉行,桑戈爾作了《黑非洲文明的精神》的報告,再次強調了「黑人精神」,得到了著名黑人作家比拉戈、狄奧普等人的支持。

「黑人精神」運動通過文學的途徑,宣傳黑人的獨立和統一。他們反對法國殖民者鼓吹的「同化」政策,主張剝去法國文化的外衣,還原黑人文明的固有面貌。桑戈爾在給「黑人精神」下定義時說:「熙人精神」是「黑人世界文化價值的總和,正如這些價值在黑人的作品、制度、生活中表現的那樣」。這些作家直接描述了傳統村社制度下的風俗、習慣,特別強調祖先精靈對發揚光大黑人文明傳統的重要性。

認為祖先精靈在冥冥中保佑著他們,抵制外來「同化」。狄奧普在《精靈》一詩中寫道:「死者並未離開我們,他們在忽明忽滅的火中。他們在神聖的懷抱中。他們在初生嬰兒的淚花中。」「黑人精神」文化運動是非洲民族解放運動高漲的產物,也是反對殖民主義鬥爭不可分割的一部分。

他們在文化上反對「同化」,主張發揚傳統黑人文明精神,在政治上必然反對殖民統治,主張獨立和統一。由桑戈爾參與組建的「非洲民主聯盟」,就明確提出了民族獨立和解放的主張。他也主張非洲統一,並認為在地區和文化基礎上,將獨立的非洲國家重新成聯邦,應是最可取的方式。

相關焦點

  • 「反黑」民族主義:性/別、生育與疾病隱喻
    關於第二點,筆者並非單純地支持相反的立場,即認為相異度高的群體比趨同的群體更優越,而是希望指出,民族主義論述中想像的「他們」——借用諾貝爾獎得主黑人女作家託妮·莫裡森(Toni Morrison)的比喻——就像夢境,比起夢到的內容,跟做夢的人關係更大*;而民族主義論述中想像的「我們」,互相之間也並沒有那麼相似。
  • 環球時報:民族主義是個西方概念陷阱
    中西方之間對「民族主義」和「愛國主義」這兩個概念在理解和使用上存在歷史、文化和政治的差異,但是兩者常常被混用。我們需要認清西方「民族主義」概念的陷阱。 中國式的「民族主義」和「愛國主義」是中國近現代發展的歷史中逐漸演進而成的。以漢民族文化為主體的多民族融合是中國歷史形成的「國家」和「民族」概念的內涵。
  • 美國黑人為什麼和非洲黑人長得有些不一樣,難道是進化了?
    美國黑人為什麼和非洲黑人長得有些不一樣,難道是進化了? 前些天因為美國警察暴力執法的事情,種族問題又被大家討論起來,我們都知道在美國的歷史上,白人從非洲購買了大批的奴隸,才擁有了現在的資本。
  • 【西非漫談】西非——非洲大陸一體化的先驅
    然而,西非在近代以來一直是促進非洲一體化的重要動力,這可能是一種歷史的選擇吧。由於西非是歐洲傳教士較早滲透非洲的地區,這些早期傳教活動造就了近代西非第一批知識分子,他們成為鼓吹非洲統一和非洲獨立的鬥士。
  • 第一節 愛國:民族精神的核心
    實際上,自由主義對愛國主義的質疑和反對是完全站不住腳的。首先,自由主義對國家起源的假設就是完全不符合歷史實際的。現代美國是美利堅民族爭取民族獨立的獨立戰爭的產物,現代英國是光榮革命的產物,現代法國是法國大革命的產物,現代中國則是抗日戰爭和解放戰爭的產物。沒有哪個國家是通過公民從自然狀態出發籤訂契約的產物,所有國家都是近代以來民族形成過程的產物。
  • 上海師範大學非洲研究中心「殖民主義在非洲」工作坊綜述
    就非洲國家而言,沒有經濟獨立的政治獨立難以實現,而沒有政治獨立的經濟發展本質上也只是提供廉價勞動力和原材料,這導致非洲國家經濟結構極不平衡,非洲國家的工業發展並不能真正帶動經濟,其經濟整體上也無法滿足其工業的長足發展。而在另一方面,殖民者出於自身需要,往往選擇不從根本上觸動非洲的舊勢力,這就導致非洲國家獨立之後的大量問題。此外,殖民活動還導致非洲民族和階級矛盾尖銳、人才流失、工業發展滯後等問題。
  • 美國黑人為什麼和非洲黑人長得不太一樣,難道真的「進化」了嗎?
    美國黑人為什麼和非洲黑人長得不太一樣,難道真的「進化」了嗎?眾所周知,美國的種族歧視是非常的嚴重,已經影響到了整個種族主義。在美國歷史上,黑人都是用來被購買當做奴隸的,那時候也被成為奴隸制社會。而白人就是用來通知黑人的,這一行動導致了美國現如今的抗議暴亂遊行。但也有人問到,為什麼美國的黑人和非洲黑人長得有點不一樣呢?而美國前任總統歐巴馬就是黑人總統,也被人稱為史上最優秀的黑人總統,但他也和非洲黑人長得不太一樣。因為美國黑人的膚色有些泛白,而非洲黑人是真的黝黑!
  • 法國變成非洲殖民地,巴黎四處是黑人,還債還是無奈?
    最近有一個段子挺火,是關於法國黑人的。"一人至法國旅行,下飛機,打車去巴黎市中心。不久後,司機告知到地方,只見一眼望去,黑壓壓一片,黑人成群成片,旅客當時懵了,這是非洲,還是巴黎?"法國軍人死亡131.5萬、傷殘超過280萬,戰時生產和前線勤務等原因導致勞動人口損失136.5萬人。損失的人口大多為青壯年男性,這使法國人口結構發生惡性畸形,直接損害了法國的生產能力。此時法國不得不引進黑人勞動力,高達13萬的非洲裔勞工負責後勤和投入戰場,為一戰勝利做出了不可磨滅的貢獻。
  • NBA的詹姆斯科比大多是美國黑人,黑人制霸,為何非洲黑人不多?
    咱三個人種裡,黑人的身體素質有著天生的優勢,他們天生就要比白種人和黃種人的肌肉要發達,這是咱們羨慕不來的,像田徑項目也是被黑人統治的,和黑人比運動,只能靠著後天的努力,NBA中也是黑人居多,但是為什麼俱樂部中的黑人,大都來自美國,非洲也是黑人種,為什麼非洲人打籃球就不行呢。
  • 2019考研政治:近代史綱要之民族主義的內容和局限性
    民族主義的內容:一是要以革命手段推翻清朝政府,改變它一貫推行的民族歧視和民族壓迫政策;二是追求獨立,建立「民族獨立的國家」。   民族主義的局限:一方面沒有明確的反帝綱領,對於帝國主義的本質認識不清,害怕帝國主義幹涉,甚至幻想以承認不平等條約「繼續有效」為條件來換取列強對自己的支持;另一方面,革命派強調了對滿族封建勢力的清除而放鬆了對漢族封建勢力的警惕,結果保留了大量封建勢力,導致了辛亥革命後封建勢力的反撲。
  • 黑人為什麼不離開美國,回到非洲大陸?
    據美國人口普查局數據顯示:2020年美國人口總數約3.31億,其中白人佔比62% ,西班牙裔與拉丁人佔比18%,非洲裔黑人佔比12%,亞裔佔比6%,其他人佔比2%。非洲黑人在美國佔比位居前三,已經成為美國社會比較龐大的一個群體。 為什麼黑人不離開美國,回到非洲大陸?
  • 在非洲的中國人評價黑人:很可怕,非常可怕
    出國之前,受到教育影響,一直覺得黑人不錯,黑人是我們中國人的朋友,但是當踏上非洲的土地之後,才發覺根本不是那回事,黑人與國內教育所描述內容根本是一個天,一個地。1、黑人的搶劫。在布拉柴維爾,黑人愛滋病人超多,我因為感冒拿藥去過一次醫院就知道了,來看愛滋病的黑人,或是和愛滋病有關的黑人,佔了來醫院看病的80%以上。我曾好奇問過該院的一個黑人醫生,布拉柴維爾有多少愛滋病人?黑人醫生開始不肯說,我說我只是問一下,不會亂說的,她才說:估計布拉柴維爾有50%以上的黑人有愛滋病!
  • 辛巴威:從非洲較發達國家淪為貧困國,辛巴威為何越混越慘?
    1884年,西方列強在柏林召開了一次特殊的會議,專門討論非洲的瓜分問題。當時英國通過殖民掠奪,已經在南非站穩了腳跟。但老牌競爭對手法國和新興列強德國,也出於自身利益積極參與到瓜分非洲的事務中去。在這樣的背景下,英國和其他國家在非洲展開了激烈的爭奪。
  • 北大滙豐教授何帆:狂熱民族主義為什麼會抬頭
    不幸的是,西方逐漸徵服了世界,也就將民族主義的毒芽播種到各個地方。巴爾幹號稱是「歐洲的火藥桶」,這裡有異常複雜的民族和宗教。但是,當西方沒有到這裡之前,當地的民族認同相當淡漠,大家都能相安無事。當民族主義被傳播到這個地區之後,戰火才開始綿延不斷。怎麼區分「胡圖族」與「圖西族」?非洲的盧安達,原本生活著許多不同的部落。
  • 55年前的今天,黑人民權領袖馬丁·路德·金髮表演講《我有一個夢想》
    【非洲裔的神學博士】1929年1月15日,馬丁·路德·金出生在美國喬治亞州的亞特蘭大市。父親是牧師,母親是教師,都是非洲裔美國人。聰穎好學的馬丁·路德·金,以優異成績考入大學攻讀社會學,獲得文學學士學位。隨後在克勞澤神學院和波士頓大學繼續深造,獲得神學博士學位。1953年,24歲的馬丁·路德·金結婚了。
  • 納米比亞為什麼要從南非獨立出去?
    到60和70年代,大多數非洲國家脫離了歐洲宗主國的統治,成立了50個獨立國家。1990年3月21日,非洲迎來了第51個,也是20世紀非洲最後一個獲得民族獨立的國家—納米比亞。50年代之後,曾屬於英國殖民地的非洲許多民族獲得了解放的機會並紛紛獲得獨立。然而自英國賦予了南非自治權之後,南非政權掌握在白人貴族手裡,無論是南非還是西南非洲的黑人都備受壓迫,這無疑是殖民主義的延續,同「非殖民化」相悖。
  • 黑人要「回家」了?還是覺得非洲好啊
    近日美國爆發了反對種族歧視抗議遊行,起因是由一個白人警察虐殺黑人男子導致男子死亡而引起的事件,隨後抗議遊行持續發酵,目前已經升級為暴力遊行和示威者鬧獨立,根據數據統計,這次抗議遊行引發的混亂造成的經濟損失已經超過了以前的洛杉磯騷亂,在媒體的報導中,我們可以看到視頻中並不全是黑人抗議遊行,其中也有很多白人參與反對種族歧視抗議遊行,
  • 美國黑人音樂①丨夜裡的噪音:皮鞭、即興與音樂中的新黑人
    第二,因為勞動本身的具體和多樣,以及在很多時候唱歌,尤其是群體性的歌唱被奴隸主所禁止,導致勞動歌曲總是隨情境和環境的改變而變化,無論演唱方式還是內容都非常靈活多變。因此,美國黑人音樂從勞動歌曲這一歷史發端開始,就形成了鮮明的即興(Improvisation)傳統。這兩個特徵是美國黑人音樂的核心,並且對歷史上幾乎所有類型的美國流行音樂都產生過影響。
  • 剛果:非洲為什麼會有兩個「剛果國家」?
    1884年底到1885年上半年,為了進一步劃分各國在非洲的殖民權益和勢力範圍問題,剛統一不久的德國邀請了包括英、法、葡、美、西、俄等在內的14個國家於柏林召開會議。法比兩國對剛果人的分治,也在地理之外,另外造就了這兩塊殖民地在政治上的隔閡,最終使得兩國在二戰後民族獨立熱潮時,沒法建立個統一的國家。
  • 專訪黑人理論家保羅·吉爾羅伊:必須珍視那種生機勃勃的混雜
    在1970年代後期,我被左派中最優秀的分子身上明顯的沉默的、文化主義的民族主義所困擾。它困擾我是因為在英國種族主義和民族主義特別緊密地結合在一起,形成的混合物是強有力且有腐蝕性的。脫歐就是那樣的歷史性融合的結果,它顯示了這種形構是多麼持久和靈活。湯普森和威廉斯是曾經參加過反法西斯主義戰爭的一代。他們的健康的民族主義根本上是被戰爭的經驗所塑造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