飼料中添加二甲酸鉀對刺參生長性能的影響

2020-12-19 花生村的日常

中國是一個漁業大國,水產養殖在中國更是有著上千年的悠久歷史。近 20年來,隨著水產養殖業的迅猛發展,集約化養殖模式的推廣,一系列制約養殖生產的問題也日益突出,尤其是水產動物的病害每年造成大量的水產動物死亡,成為影響我國水產養殖行業健康發展的重要制約因素。

但隨著養殖規模的擴大,養殖密度的提高,刺參病害也日益顯著,給養殖業帶來嚴重的損失。刺參的養殖病害主要是由於細菌、病毒和纖毛蟲等引發的疾病,其中以燦爛弧菌為主要病原引發的腐皮綜合症給刺參的養殖造成的損失最為嚴重。發病刺參症狀為搖頭、排髒、口部腫大、不能收縮閉合,隨著病情加重,刺參體壁產生潰爛,形成藍白色斑點,最終自溶死亡,溶化為鼻涕狀膠體。在傳統的疾病預防和治療中,抗生素被大量使用。但長期使用抗生素不僅有細菌耐藥性、藥物殘留的隱患,同時也帶來食品安全和環境汙染的問題。因此開發一種取代抗生素的無汙染、無殘留,可降低刺參病害的安全製劑是目前普遍研究的熱點之一。

二甲酸鉀(Potassium diformate)為白色、流散性好的結晶疏鬆粉末,乾燥,無味,是歐盟批准通過的第一個用於替代抗生素類的非抗生素飼料添加劑(高秀華,2006),具有促進養殖動物生長,抑制有害菌生長,改善腸道環境等作用,在水產養殖上,有關實驗證明,二甲酸鉀可以顯著提高水產生物的生長及成率。

1 實驗結果

1.1 飼料中添加二甲酸鉀對刺參生長和存活的影響

飼料中添加二甲酸鉀能不同程度的提高刺參的生長,隨著飼料中二甲酸鉀添加量的升高,刺參的特定生長率有顯著上升的趨勢,當飼料中二甲酸鉀的添加量達到 0.8%以後,即二甲酸鉀的添加量為 1.0%、1.2%的時候,刺參的特定生長率要顯著高於其他處理組,但沒有產生顯著差異(P>0.05)(表 2-2)。飼料中添加二甲酸鉀對於刺參的成活率沒有產生影響,各處理組均為 100%。

1.2 飼料中添加二甲酸鉀對刺參免疫指標的影響

與對照組相比,飼料中添加不同水平的二甲酸鉀可以不同程度地提高刺參體

腔細胞的吞噬能力,O2-的產量(表 2-3)。當二甲酸鉀的添加量為 1.0%及 1.2%的時候,刺參體腔細胞的吞噬活性,活性氧 O2-的產量均顯著高於對照組處理,但1%和 1.2%添加組之間,以及其他水平添加組與對照組之間,均沒有顯著差異。隨著飼料中二甲酸鉀含量的提高,刺參 SOD,NOS 均有上升趨勢,但效果不明顯,沒有顯著差異。

1.3 飼料中添加二甲酸鉀對刺參抗燦爛弧菌感染能力的影響

燦爛弧菌攻毒14d後,對照組刺參累積死亡率為46.67%,顯著高於0.4%、0.6%、0.8%、1.0%、1.2%二甲酸鉀添加組(26.67%、26.67%、30%、30%、23.33%),但與0.2%處理組(38.33%)之間沒有顯著差異,刺參死亡率在0.4%、0.6%、0.8%、1.0%、1.2%二甲酸鉀添加組之間沒有顯著差異(表2-5)。

2.討論

2.1 二甲酸鉀對刺參生長的影響

在動物體內,二甲酸鉀的作用機理主要是進入胃腸道中,改善腸胃環境,調

節 p H,以及對於有害菌的殺菌作用(Ramli 和 Sunanto,2005)。另外,二甲酸鉀還可以促進飼料中營養物質的吸收,提高養殖動物的消化率和利用率。二甲酸鉀促生長的作用,在畜禽上研究的較多,楊祿良(2007)的實驗證明,日糧中添加二甲酸鉀可以提高仔豬的日增重和採食量。Selle(2004)報導,在肉雞日糧中添加6g/kg 的二甲酸鉀可以顯著提高肉雞的日增重以及採食量。黃小春(2006)等的實驗也證明,飼料中二甲酸鉀可有效的提高肉雞的特定生長率。在水產動物的應用上,有實驗表明二甲酸鉀可以顯著提高對蝦的生長及成活率(何夙旭,周志剛等,2006)。本研究證明,飼料中添加二甲酸鉀可以促進刺參的生長,這與此前verland. M(2000)報導的二甲酸鉀在仔豬和肥育豬所應用的結果一致。

2.2 二甲酸鉀對刺參免疫的影響

刺參同其他棘皮動物的防禦機制相似,都是是通過細胞和非細胞(體液)免疫

反應完成的,主要是對進入動物體內的異物進行識別、排除,或使異物變成無害物質,以及修復傷口。棘皮動物的細胞免疫反應是由多種體腔細胞完成的,這些細胞形成棘皮動物自身的防禦系統,主要功能包括吞噬作用,細胞毒素反映,凝血級產生抗菌活性物質等作用(Kudriavtsev,2000)。而體腔細胞在進行吞噬作用時,可被細菌或細菌胞壁組分誘導產生具有殺傷力作用的活性氧自由基,包括NO、H2O2、OH、O2-等。有研究表明,在飼料中添加殼寡糖,左旋咪唑能有效的提高刺參體腔細胞活性氧的產量(陳效儒,2009;許樂樂,2009),同時有研究證明,在飼料中添加甘露寡糖,葡聚糖等多糖類免疫增強劑可以有效的提高刺參體腔細胞活性氧產量及吞噬能力(張琴,2010;谷珉,

2010)。本實驗中,在飼料中添加 1.0%、1.2%的二甲酸鉀,顯著提高了刺參體腔細胞的吞噬活性及活性氧產量。但是,有關於二甲酸鉀提高細胞吞噬活性及 O2-產量的機制還有待於進一步研究。

2.3 二甲酸鉀對刺參腸道菌群的影響

二甲酸鉀進入動物體內,在弱鹼性的環境中可以分解為甲酸及甲酸鹽,穿過

細胞膜進入微生物細胞中,通過改變細胞內部 p H 值,改變如大腸桿菌、沙門氏菌等有害微生物的生存環境,阻止其繁殖,從而起到調節腸道微生態平衡的作用(Eidelsburger,1998)。Hebeler(2000)等給仔豬飼餵 1.8%的二甲酸鉀,實驗證明小腸中總需氧菌,總厭氧菌,乳酸桿菌及大腸桿菌數量均顯著下降。而王冉(2001)的實驗結論認為含有二甲酸鉀成分的酸化劑可增加乳酸桿菌數量,降低大腸桿菌數量,與 Hebeler 的結論有一定分歧。Papenbrock(2005)研究發現在仔豬日糧中添加二甲酸鉀可以減少消化道大腸桿菌的數量。二甲酸鉀對於腸道菌群的影響,宏觀上由於二甲酸鉀分解後產生的 H+降低了腸道內部的 p H 值,抑制了腸道菌群的生長,微觀上由於 H+通過細胞膜進入細菌細胞內部,直接破壞了細胞內酶的活性,影響微生物蛋白質和核酸的代謝,起到了滅菌作用(Roth,1998)。本實驗證明在飼料中添加二甲酸鉀對於刺參腸道總菌數影響不大,有一定下降趨勢,但可以顯著抑制弧菌數。沒有影響到刺參腸道總菌數的原因可能是二甲酸鉀作用於刺參腸道同時,阻礙了一部分益生菌及其他細菌的繁殖,導致總菌數沒有顯著差異,並有一定下降趨勢。

2.4 二甲酸鉀對刺參抗病力的影響

燦爛弧菌是刺參腐皮綜合症的致病菌,對於刺參的生產養殖危害嚴重。本實

驗攻毒證明,飼料中添加二甲酸鉀降低了刺參感染燦爛弧菌後的死亡率。這可能與二甲酸鉀對弧菌的抑制作用有一定的關係。Hebeler(2000)報導,在仔豬日糧中 添加 1.8%的二甲酸鉀,可以降低仔豬腸道中大腸桿菌的數量。Daza(2001)研究發現,在仔豬日糧中添加 1.2%的二甲酸鉀,可以顯著降低仔豬的腹瀉頭數。目前,有關二甲酸鉀對於水產養殖動物抗病力的研究還未見有相關的報導,二甲酸鉀對刺參抗病力提高的作用機理還有待進一步的探討。

3 結論

本實驗研究表明,飼料中添加二甲酸鉀對於刺參的生長有顯著影響,對刺參

的非特異性免疫力產生了積極的影響,增強了刺參的體液免疫和細胞免疫。飼料中添加二甲酸鉀顯著減少了刺參腸道中的有害菌數量,增強了感染燦爛弧菌後的抗病力有影響。綜上所述,二甲酸鉀可以作為一種海參飼料中的免疫增強劑來使用,建議其適宜添加量為 1.0%。

相關焦點

  • 對斷奶仔豬促進生長和改善飼料報酬的酸化劑
    1.1 對斷奶 1~21d 仔豬性能的影響 分段數據可以詳細地反映試驗第一階段(6.7~ 16kg)添加二甲酸鉀的作用(表 1)。日增重由 372g/ d 提高至 461g/d,比負對照組 1 高 10%~24%。平均 增幅比添加純甲酸的正對照組 2 也高(+3%)。
  • 飼料中添加不同水平溶血磷脂對加州鱸生長和肝臟代謝能力的影響
    中國水產頻道報導,  飼料中添加不同水平溶血磷脂對加州鱸生長和肝臟代謝能力的影響  近年來加州鱸作為特種淡水養殖品種發展迅速,根據《2020中國漁業統計年鑑》記載,2019年全國加州鱸養殖產量達到477808噸,較2018年增長10.6%。
  • 蝦塘老闆巧用活力多和二甲酸鉀,養腸護腸
    前段時間一位養殖對蝦的大哥看到一篇《鉀樂-二甲酸鉀如何解決對蝦養殖過程中對蝦吃料慢、不長肉的現象?》的文章聯繫到我,蝦塘老闆加微信後第一句話直接問我1斤料拌多少量?
  • 乳酸腸球菌對斷奶仔豬生長性能的影響
    乳酸腸球菌對斷奶仔豬生長性能的影響況世昌 王喜亮 肖雲才1.武漢華大瑞爾科技有限公司;2.華中農業大學  20世紀40年代,美國的飼養者發現用青黴素髮酵殘渣與飼料一同飼餵豬比用普通飼料飼餵豬生長更快;50年代
  • 生物發酵飼料對仔豬生產性能、血液免疫水平及腸道微生物的影響
    摘要:試驗旨在研究生物發酵飼料對仔豬生產性能、血液免疫水平及腸道微生物的影響。挑選144隻40日齡(杜×長×大)三元雜仔豬隨機分3組,每組4個重複,每個重複12頭豬。對照組飼餵基礎飼糧,試驗1組在飼糧中添加4%生物發酵飼料,試驗2組在飼糧中添加4%其他發酵飼料,試驗期45d。
  • 影響豬飼料適口性的因素及改善措施
    在規模化養殖的過程中,提高採食量可以獲得更好的增重,提高整個生長期的生長性能,提前達到上市的體重,增加養殖效益。提高採食量最直接有效的就是改善飼料適口性,適口性好,採食欲望強,採食量高,生長快;適口性差,食慾下降或沒食慾,採食少甚至不採食,生長慢。影響飼料適口性的因素有很多,本文就影響飼料適口性的因素及改善措施進行綜述。
  • 適口性對豬飼料利用率的影響
    規模化養殖的前提無法改變,要提高豬的生產性能,就要增加豬的實際採食量,提高飼料利用率。改善飼料適口性就是要讓豬喜歡吃飼料,願意並且主動吃料,以此提高其生產性能。1 飼料適口性與動物採食生理適口性是指飼料的香味、質地、滋味以及口感等的一種特性,是動物覓食、定位到最後採食等一整套動作和反應的依據,類似於人類對美食的追求。適口性反映了飼料被動物接受的程度,通過影響動物的食慾來改變採食量。
  • 薑黃素等替代那西肽對肉雞生長性能的影響替抗連載34
    導言: 2020「飼料禁抗」實錘落地,從「有抗」到「無抗」,如何才能有效替代飼料中的促生長藥物飼料添加劑?拒絕空談,拿數據說話! 試驗目的:與那西肽對照,研究薑黃素等對肉雞生長性能的影響 替抗產品:薑黃素(廣州市科虎生物技術研究開發中心研發生產)、丁酸鈉、益生素、乳化劑和蛋白酶 試驗設計:
  • 羥基蛋氨酸鋅在水產飼料中的應用
    、吸潮、結塊,不易導致微量元素的營養丟失,能有效保證微量元素精準營養的實現;另外在動物消化道中也不易與其他營養物質形成不溶物,不會影響其他營養成分的消化吸收;同時羥基蛋氨酸鋅在飼料加工過程中不易分解,不會與飼料中其他營養成分如維生素、酶製劑、油脂發生氧化反應而發生潮解,影響飼料或預混料的穩定性。
  • 發酵飼料在動物中的應用
    1應用於禽類養殖 將微生物發酵飼料添加在蛋雞的基礎日糧中,能夠使蛋雞腸道內的乳酸桿菌數量大幅增加 2應用於生豬養殖 將微生物發酵飼料應用於生豬養殖行業,能夠改善生豬的生長性能、提高機體免疫力。
  • 真鯛飼料中去皮豆粕完全替代魚粉的應用效果研究(完整版)
    儘管FM30組的攝食量顯著高於FM100組,但與其他組的攝食量無顯著性差異,各組間飼料效率、蛋白效率、全魚組成和形態學指標亦無顯著性差異(P&nbsp>&nbsp0.05)。本研究結果表明,在飼料中添加魚膏、磷蝦粉和烏賊粉,用去皮豆粕完全替代魚粉,對真鯛幼魚的生長無不良影響。關鍵詞:真鯛、完全替代、魚粉、豆粕、生產性能1.
  • 南美白對蝦飼料中花生粕替代魚粉的研究
    增重率、飼料係數、蛋白質效率、攝食率、存活率、全魚組成和消化率數據用百分比或比率表示,並在統計分析前進行反正弦變換。不同組間的差異顯著性用P&nbsp<0.05表示。3&nbsp結果3.1&nbsp生長指標飼料中花生粕替代魚粉比例對南美白對蝦生長性能的影響結果見表4。
  • 添加了魚粉的動物飼料屬於哪種飼料,你知道嗎?
    談起養殖業,想必大家都不陌生,很多人家家裡開了一個養殖場,所以,對他們來說,養殖業的相關知識,他們都基本了解,但是,對於其他的普通上班族們來說,可能就不太了解了,儘管我們也都知道,養殖業的發展是需要很多飼料的,而且還得是富含營養的好飼料,才能幫助養殖動物很好生長發育的。
  • 詳解飼料適口性的主要影響因子,各種大宗原料及添加劑的分析(圖表)
    飼料適口性的重要性及主要影響因子近十年來的研究表明,豬的生產性能經過不斷選育而發生了很大的改進
  • 丁酸鈉、益生菌和酶製劑對白羽肉雞生長性能、腸道健康及腸道微...
    但是,目前關於早期丁酸鈉營養幹預及其與益生菌、酶製劑聯合應用對肉雞生長性能、腸道健康和腸道微生物組成的研究較少。因此,本試驗研究了早期添加丁酸鈉以及早期添加丁酸鈉,且全程添加益生菌和酶製劑對白羽肉雞生長性能、腸道形態結構、腸道氧化應激反應、炎性因子和緊密連接蛋白基因表達以及腸道微生物組成的影響,以期為丁酸鈉、益生菌和酶製劑在肉雞生產中的聯合應用提供參考。
  • 天然植物提取物獸用作用,飼用植物及其提取物在飼料替抗中的應用
    1946年,美國科學家Moore等首次發現在肉雞飼料中添加抗生素具有促生長作用,自此全球畜牧業進入抗生素促生長時代。抗生素作為添加劑廣泛應用於豬、禽、牛、羊、水產動物等動物飼料中。在動物飼料中添加低於治療劑量的抗生素可以促進動物生長、提高飼料轉換效率、降低畜禽發病率和死亡率。
  • 2017-2018年黃羽肉雞飼料營養研究進展
    黃雅莉等[10]在日糧中添加 N-氨甲醯穀氨酸對三黃雞影響的研究中發現,當 N-氨甲醯穀氨酸添加量為0.4%時,能很好地促進三黃雞的生長發育,改善血液指標,增加血清中精氨酸、賴氨酸、蘇氨酸等胺基酸的含量。
  • 飼料添加中草藥 雞蛋膽固醇降了30%
    羅東鎮新明養殖綜合場在雞飼料裡添加中草藥提取物、讓雞每天戶外運動2小時,產出的雞蛋膽固醇含量比正常雞蛋降低了30%。    雞每天鍛鍊2小時還吃中草藥    昨日,記者來到了羅東鎮新明養殖綜合場,蛋雞群正在雞舍內覓食。
  • 杜仲葉提取物對肉雞生長性能、改善肉質風味、提高口感的作用
    杜仲葉提取物是提取自天然原料杜仲葉的綠色飼料添加劑,在肉雞上具有改善生長性能、改善肉質等多方面的功能。 4組,每組設3個重複,每個重複100隻,飼養周期為1—48日齡,觀察幸福100、桿菌肽鋅和黃黴素對肉雞生產性能的影響。
  • 三伏天季節蛋雞高產,飼料中必須添加的元素,您知道麼?
    夏季氣溫升高,熱應激是影響雞群健康的主要因素,除造成生產性能降低外,嚴重時可引起大批死亡,因此做好熱應激的預防與控制對保證養殖效益具有重要意義。針對熱應激引起的其他生理機能變化,飼料中可選擇添加抗應激物質來降低其對機體的損傷。1、維生素C和維生素E一般情況下,機體自身可合成維生素C,但在應激狀態下,機體合成維生素C減少,無法滿足機體需要,需要額外添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