溺愛是一劑毒藥,催長是一種傷害,請讓孩子慢慢長大

2020-08-10 邢素

時光匆匆,生命有限。誰都想在有限的生命裡快活一生,逍遙一生,有的人求仙問道,有的人縱酒作樂,有的人尋求刺激,有的人貪圖富貴。


現實中,我們時常評擊「啃老族」,唾棄他們不勞而獲的頹廢,指責他們得過且過的態度。曾經,他們也是陽光少年,相信他們也有著自己的夢想和追求,最後成為「宅家」一族,無所事事,混吃等死,這與父母的盲目溺愛和疏於管教有直接關聯。

01、溺愛是一劑毒藥

現代家庭中子女都不多,而老一輩的父母們又是從困難時期過來的,所以盡其所能,想把世上最好的東西都給孩子,不捨得讓孩子受委屈,恨不能將天上的星星和月亮摘下來供孩子玩耍。

喝的是進口奶粉,吃的是精緻食物,穿的是高檔名牌,用的是高科技產品,連尿不溼、尿墊都是非進口的不用。這些還都能理解,只要家庭經濟條件許可,奢侈一點也不為過。


但有的做法就令人瞪目了。在家中不分長幼,地位高過老人,吃「獨食」,凡是好吃的先緊著孩子;過個生日搞得聲勢浩大,訂蛋糕、送禮物、到酒店請客,一群人像圍著「小太陽」似的,讓孩子感覺他(她)是最重要的;平時孩子要什麼給什麼,零花錢沒有節制;吃飯靠哄,做事靠等,不辨是非,無論何時都是以自我為中心……好好的一個孩子,生生養成了廢物。

曾經有這樣一個新聞刷了屏,就是一位母親為上大學的女兒招聘保姆。消息一出,如水中投石,激起千層浪。已經上大學的孩子已是成年,連最基本的生活自理都不會,大學畢業後,她能幹什麼,能養活自己嗎?走向社會後,有誰能遷就她的四肢不勤,任性妄為?一事無成之後,她不啃老還能幹什麼。


你剪斷了她騰飛的翅膀,還能指望著她展翅高飛嗎?

溺家是一劑毒藥,你卻毫不猶豫地給孩子餵了下去。

高爾其說過「愛孩子這是母雞也會做的事,但要善於教育他們,這就是國家的一件大事了,這需要才能和淵博的生活知識!」

孩子的未來關係到國家的未來,僅僅依靠本能來愛孩子是遠遠不夠的。父母關愛孩子,不僅需要物質上的滿足,更需要精神上的成長。培養孩子的獨立、堅強、健全的人格,營造積極學習、努力向上的氛圍,才是真的愛孩子。

02、催長是一種傷害

在父母眼裡,孩子是自己的好,更希望自己的孩子與眾不同,成績優異,乖巧懂事,贏在起跑線上,吊打同齡人,成為眾人仰慕的人物,使自己面上有光。

正是出於這樣的心態,於是催生了「神童」的誕生。


雲南昆明的六年級學生陳靈石憑藉《C10orf67在結直腸癌發生發展中的功能與機制研究》,獲得第34屆全國青少年科技創新大賽三等獎,別說吊打同齡人了,連在讀研究生都自嘆不如。

消息一出引來諸多質疑,人們通過檢索,發現其父母供職於中科院昆明動物研究院,而他獲獎的項目與其父母的研究項目高度重合。為了在升學中獲得加分,父母硬是把孩子逼成了「神童」,全然不顧孩子的心理承受能力和以後的學習發展。

如今謎底揭開,你讓孩子以後怎麼面對老師和同學,他會不會受到歧視和嘲諷?會不會從此性格突變,失去了童真?會不會遠離人群,成為「孤家寡人」?

成年人在利益的誘惑下,不惜以孩子為賭注,以投機的方式創造「神童」。

03、請讓孩子慢慢長大

成才先要成「人」,做父母的既不能一味溺愛,也不可拔苗助長。

所有的成功都來源於勤奮和努力,知識需要積累才能達到更高的成就,成就需要不斷地付出才能鞏固。

承認自己平凡,也承認孩子平凡。做一個平凡的人沒有什麼不好,關鍵看你和孩子是否快樂,是否幸福。


蘇軾在《洗兒詩》裡說:人皆養子望聰明,我被聰明誤一生。惟願孩兒愚且魯,無災無難到公卿。

世間的父母都希望孩子成龍成鳳,蘇軾卻希望孩子無災無難,平平安安,不像自己一生顛沛流離,總是在被貶發配的路上。

請讓孩子以自己方式成長,多一些言傳身教,少一些條條框框;多一些讚美鼓勵,少一些譏諷謾罵;多一些陪伴愛護,少一些功利浮躁。

請允許孩子慢慢長大,在探索中學習,在挫折中歷練,放手,讓他(她)去做他該做的事,他(她)的每一點進步,都會給你帶來驚喜。

父母不能陪伴孩子一生,他(她)最終要獨立面對人生,所以放棄你的焦慮和緊張,給他一個廣闊的成長空間,允許他(她)犯錯,允許他(她)嘗試,在沒有你們指點的情況下,相信他(她)會處理得更好。

相關焦點

  • 一碗麵害了一個孩子,父母毫無底線的溺愛,就是給孩子餵毒藥
    導讀:一碗麵害了一個孩子,父母毫無底線的溺愛,就是給孩子餵毒藥各位點開這篇文章的朋友們,想必都是很高的顏值吧,我們真的是很有緣哦,小編每天都會給大家帶來不一樣的育兒資訊,如果對小編的文章或者其他的什麼,有什麼一些意見的話歡迎在下方積極評論哦,小編每條都會認真看的。那麼本期的內容是:一碗麵害了一個孩子,父母毫無底線的溺愛,就是給孩子餵毒藥!那麼我們就來看看吧!
  • 被溺愛的孩子,是被父母傷害的孩子
    但是武志紅老師的《為何家會傷人》一書中,有截然不同的觀點:溺愛不是愛,其實是傷害。,一種是縱容型的溺愛。二、溺愛不是愛,溺愛是阻礙01溺愛,傷害孩子的自我效能感自我效能感是心理學家阿爾伯特.班杜拉提出的概念,指一個人對自己是否有能力完成某一行為所進行的推測與判斷。
  • 那些在溺愛中長大的孩子,後來都怎麼樣了?
    如果我們真的足夠愛孩子,就應該學會慢慢放手,讓孩子學會自理自立,讓他們適應成長,適應社會。 可是他們卻從不溺愛孩子,經常在她的朋友圈看到這些情形: 今天幫忙做家務了、明天幫父母洗腳了; 今天去鄉下幫爺爺奶奶勞動了、明天去某個養老院做義工了; 就這樣我們看著她兒子慢慢長大,陽光孝順又帥氣,最終還考上了名校。
  • 愛是一件好事但溺愛卻是一種傷害
    有一種愛是守侯,也有一種愛是等待。更有一種愛是放手。適當的放手或許,能讓愛走的更遠。讓愛變得更美。讓愛顯得有價值。今天是我未滿12歲的兒子。第一次去廣東幫鄰居家打暑假工。但我耳邊總是罵人的聲音。有人罵我毒,有人罵我狠心。還有人說,我到底是不是親媽?我為什麼這麼做?心裡比誰都清楚。
  • 出軌是一劑春藥 更是一劑毒藥
    婚姻走過甜蜜期、磨合期,會進入疲憊的乏味期,有人不想辦法用心去經營婚姻,反而靠出軌找刺激,殊不知出軌是一劑春藥,更是一劑毒藥,激情過後,深入骨髓的痛只有自己慢慢體會。  ●傾訴人:菊(化名) 女 45歲  ●採訪人:記者 閆衛利  ●採訪時間:1月13日  ●採訪地點:報業大廈19樓  婚姻走過甜蜜期、磨合期,會進入疲憊的乏味期,有人不想辦法用心去經營婚姻,反而靠出軌找刺激,殊不知出軌是一劑春藥
  • 溺愛對於孩子來說就像是一種毒藥,會上癮會毀掉孩子的未來!
    溺愛孩子這方面許多家庭都有出現。有些家長認為孩子小什麼都不懂,要什麼就給什麼,只要孩子不哭鬧開心就好。還有些是高齡產子覺得孩子來的不容易,就算再過分的要求也能答應,什麼都依著孩子來。在培養孩子各種能力的時候,如果家長對孩子過分的溺愛,孩子的能力就會逐漸削弱。從而使孩子沒有能力獨自去面對,遇到事情總會想著,爸爸媽媽能幫自己處理好。這樣的溺愛對孩子來說是一種極大的傷害。有些家長覺得自己這些常見十大表現方式,是對孩子愛的表現。卻不知這些表現會害了自己的孩子!這十種溺愛形式有你嗎?
  • 你的溺愛,正在慢慢毀掉孩子
    父母對孩子的愛是無私的,但是不能溺愛孩子。愛子如殺子是幾千年古人經驗傳下來的,不是一句空頭話,要正確的愛,孩子才會有自己的天地和觀點。長大後,只要孩子一出門,爸爸媽媽便會十分小心,假如能陪伴肯定不會讓她單獨出門,就擔心她會遇到危險、被人欺負,或是被其他孩子給帶壞了。但爸爸媽媽的付出,孩子並不領情。而溺愛會讓父母經常保持脆弱的神經,而這樣的「脆弱」會連累孩子。
  • 被父母溺愛長大的孩子影響有多大?你別不自知,快停止你的愛
    例如孩子看上了某個玩具,家長為了滿足孩子的需求,會不考慮實際情況就答應。 就像現在有很多孩子玩手機上癮,其實和家長對孩子過分溺愛脫不開關係。 所以在面對孩子需要手機的時候,就不會考慮這會給他們造成傷害,但這種溺愛,卻在無形中傷害了孩子。
  • 接送孩子是從搖籃到墓地的溺愛?專家:接送孩子是毀掉孩子的毒藥
    011、接送孩子是毀掉孩子的毒藥這樣全方位的保護者孩子,讓他生活在溫室之中,是真的對孩子好嗎?對於中國式育兒很多育兒專家表示,接送孩子是毀掉孩子的毒藥。前段時間,網上流傳著中國式上學和日本孩子上學的對比圖。從圖片能夠感受得到中國的孩子從很小的時候開始,就是有父母接送上下學,而日本的學生們從上學那天開始,就獨立上學,沒有父母陪伴在側。
  • 在溺愛中長大的孩子,往往很自私
    01曾聽人提及:「在溺愛中長大的孩子,往往不懂得感恩。」深以為然。很多人認為,溺愛孩子,把自己的全顆心放在孩子的身上,對孩子來說是一件好事。其實,最後的真相往往會告訴你,溺愛孩子,只會讓你的孩子自私,不懂得感恩。在前些天,武漢地鐵站,出現了這樣的一幕。
  • 離婚後,我開始溺愛孩子
    01單親溺愛,是最毒的毒藥其實,如此溺愛孩子,比離婚對孩子的傷害更大。,她就被重男輕女的父親拋棄到垃圾箱,是堅強的媽媽把女兒撿回來,獨自撫養長大。爸爸媽媽都在,只是換了一種方式和地點去愛孩子。但是,如果父母每天沉溺在痛苦和對婚姻的迷茫、煎熬中,這對孩子而言,更是一種經年累月的傷害。
  • 請允許孩子慢慢長大
    女兒十歲了,看著她一路磕磕絆絆的長大,真是感慨萬千。從小到大,有時看著她歡喜,有時看著她焦慮,雖然也知道孩子總是要慢慢長大,但有時不免還是要著急,尤其看到別人家的孩子或者優秀,或者自立,或者滿身才藝……心裡有時很難再淡定。以前有人說孩子上二年級就好了,於是我開始等,從二年級等到三年級,從三年級等到四年級,從四年級再等到五年級,有那麼一天,我突然發現女兒長大了。
  • 愛孩子但不能溺愛孩子,溺愛孩子只會把孩子引向歧途,毀掉孩子
    溺愛孩子的家長,會無止境地滿足孩子的要求,這樣容易使孩子形成貪婪、懶惰、自私、任性的性格,適應社會能力差,依賴性強,易受壞人引誘,以至走上邪路不能自拔。「鐵石心腸的人大都生長在那些父母過分溺愛子女的家庭裡,父母對他們百依百順,一味遷就,對他們沒有任何要求的家庭。」這樣的家庭往往以溺愛開始、以寒心和憤怒告終。
  • 那些被催著長大的孩子,現在都怎麼樣了
    一、物質上,盡最大的努力給孩子最好的。之後,你更煩的就是「為什麼我的孩子一點也不自覺?一點沒有上進心?」這類更抓狂的問題,殊不知是因為你在孩子該慢的時候,急著拉扯他長大;當他長大了,你覺得可以放手的時候,他卻已經習慣了你的拉扯,沒了你的拉扯,他忘了自己該如何生長,往哪兒生長。
  • 「窮人,請不要溺愛你的孩子」
    這些家長往往說:可能是上次我用手機掃碼付款時,孩子看見了,就記住密碼了。最後,這些家長還「聲淚俱下」地懇請記者幫忙聯繫騰訊客服,希望能夠把錢退回來。「否則,我們這一大家子就沒法活啦!」面對鏡頭,這些家長往往如此哭訴。事實上呢,這些家長並不值得同情。
  • 8種食物俗稱「催老劑」,若堅持不吃,整個人看起來年輕
    完全是免費訂閱,請放心關注。隨著經濟的發展,很多人的生活水平都有了很大的提高。如今,社會上不少人非常注重養生,想讓自己越來越年輕。其實,想保持年輕,不僅心態很重要,飲食方面也是非常重要的。生活中,有不少食物是屬於催老劑,而這8種食物是催老劑,少吃能更年輕。
  • 溺愛中長大的孩子真的很可怕,歷史告訴我們……
    關懷孩子並沒有錯,但關懷需要一個度,如果超出了這個度,不僅不會達到預期效果,還會適得其反。曾國藩認為:孩子成長需要從小培養,通過他們自己平時刻苦努力,養成好的工作生活習慣,父母不可能一輩子陪伴在他們身邊。曾國藩教育子孫,一直秉持「善」、「勤」、「淡」、「學」幾個字。
  • 為什麼要溺愛孩子?擁抱是好的表達!
    溺愛這個詞很常見,現在溺愛孩子的現象尤其多,可能是父母覺得給孩子的還不夠,就在行為上給孩子溺愛。但是有些人對於溺愛孩子是很牴觸的,有時候會疏遠孩子。但是在我看來,我覺得多多擁抱孩子是一種很好的對愛的表達。
  • 為什麼要溺愛孩子?擁抱是好的表達
    溺愛這個詞很常見,現在溺愛孩子的現象尤其多,可能是父母覺得給孩子的還不夠,就在行為上給孩子溺愛。但是有些人對於溺愛孩子是很牴觸的,有時候會疏遠孩子。但是在我看來,我覺得多多擁抱孩子是一種很好的對愛的表達。
  • 看哪|Behold:過度保護和溺愛其實是一種傷害
    溺愛的類型有許多父母很早就給孩子鋪好路,孩子只要照著行就好了,確保前面暢通無阻,其實這何不也是溺愛的一種表現,這些父母一早就已經把孩子的選擇權利給剝奪了。1、模具型此類父母,屬於自以為是之人,總以為自己的想法不會錯誤,總以為自己是愛孩子,為孩子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