來源:證券時報網
【靈光一閃】
A股「市值領跑者」向科技公司的轉變,需要多一些「石頭」墊基。
蔣光祥
哪裡可以1499元買到茅臺成為最近一段時間耳聞目睹的焦點。連股票打新群裡,都在研究怎麼搶茅臺,泡泡瑪特打新股沒中的,都想在中老年人的盲盒——茅臺打新上試試運氣,因為你永遠不知道付款頁面下一秒能不能提交。從雙11、雙12期間各大微信群戰報來看,不管茅臺幾次三番給各大平臺的直銷渠道放了多少量,身邊人能買到的還是極少數。甚至連這股茅臺打新的風潮已經在一二線城市的大學校園裡蔓延開來,畢竟,相比於股票打新還需要底倉市值,零門檻的茅臺打新更適合兜裡沒錢的學生黨,全憑手速。
但要是說完全零門檻,倒也不是事實。仔細研究,你會發現,截至目前,除了淘寶的天貓超市(無需成為天貓會員,但也有會員專場)是真正的零門檻,全民皆可參與。其餘各大電商平臺(京東、蘇寧、網易等),包括線下實體平臺(開市客、物美、萬家等),基本必須是付費會員(200元/年左右常見)才能參與,線下實體往往還有三五千分起的積分門檻,這些積分(通常消費1元可得1積分)自然要來自於平常的消費積累,或者為了搶茅臺的突擊消費。這麼一捋,各大線上線下平臺攜平價茅臺供銷之利,會員費沒少掙,帶來的流量更是驚人。甚至部分平臺,更是借這一機會推出了自己的「拖拉機」子品牌,如京東將部分茅臺貨源放在旗下美食生鮮超市——「七鮮」開搶,強推之意明顯,但卻卓有成效。從茅臺搶購帶來的流量與APP下載量,可以倒推出商家節約下來的廣告費,顯然要遠超這有限的茅臺優惠。
茅臺股買不起一手(接近20萬元),平價茅臺酒搶不到一瓶,是當下資本市場場內場外圍繞茅臺的眾生相。而搶到的人幾乎都不會自己喝,而是找機會出掉,無成本的黃牛生意樂此不疲;喝茅臺的人沒空搶,不用買或者根本就對價格不敏感。A股市值第一的茅臺,又同時佔全90%以上的毛利率、50%以上的淨利率、30%以上的ROE,可謂「獨孤求敗」。不過茅臺耀眼光芒之下,A股終於再次有第二隻千元股現身,而且很難得,還是正經科技股——科創板的石頭科技,雖然當前其總市值不過區區數百億,和茅臺完全不是一個等量級,但總歸讓我們發覺到了一絲新意,茅臺領跑的千元股第一陣營,如果能夠有更多的科技股加入,對A股的發展總歸不是壞事,對茅臺也是個刺激。對比美股前十大市值的上市公司,也多為蘋果、特斯拉等知名實體科技公司,有「美國茅臺」之稱的可口可樂已經在排名榜單上掉隊多時。
但對於石頭科技來說,迄今為止在很多人印象中,以為它就是個賣掃地機器人的廠家,而且對小米生態鏈的依賴性太強。實質上也的確如此,公開資料顯示,石頭科技主營業務為智能清潔機器人等智能硬體的設計、研發、生產(以委託加工生產方式實現)和銷售,其主要產品為小米定製品牌「米家智能掃地機器人」「米家手持無線吸塵器」,以及自有品牌的同類產品等。對於這隻千元股是否有真正的持續的業績支撐,以及「掃地機器人」這個新興市場,到底可以在中國市場爆發多久,還是有不少問號。同時,A股市場上,一直流傳著「茅臺魔咒」,是指某隻股票的股價接近或超過貴州茅臺,就會出現大調整。遠的有中國船舶、神州泰嶽、全通教育,近的如長春高新、康華生物等,都曾成功卡位茅臺之後的第二身位,不過風流總被雨打風吹去,投資者對「茅臺魔咒」再發威自然不無道理。A股「市值領跑者」向科技公司的轉變,需要多一些「石頭」墊基,想成為特斯拉一樣酷炫的長牛標的,和「百年老店」茅臺分庭抗禮,石頭們任重而道遠。
(作者系基金從業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