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們閱盡鉛華,只為呈現不一樣的歷史。
眾所周知,「宦官」是極具中國封建特色的職業,因其無法生育後代且忠心耿耿,故而更易獲得統治者的信任,並由此產生了許多位高權重的宦官。今天子淵要向介紹的即是清末太監總管李蓮英。
說起李蓮英,很多人或許都不陌生,他因深得慈禧太后恩寵而驕橫跋扈,為人也比較陰險歹毒。光緒二十五年(公元1899年),戶部左侍郎張蔭桓出使英國時,從遠洋購得兩枚寶石,欲上奉給慈禧太后和光緒皇帝。兩枚寶石,一紅一綠,紅者名為「紅披霞」,綠者名為「祖母綠」,單論價值,綠寶石是遠要超過紅寶石的。
張蔭桓本打算將綠寶石送給慈禧太后,紅寶石送給光緒帝。當時,凡是進貢物品都須經過太監總管李蓮英查點,獻寶者為求李蓮英美言幾句,都會備一份厚禮給李蓮英,也算是堵住李蓮英的嘴,防止其從中作梗甚至使壞。然而當時的張蔭桓「眷遇方隆」又位高權重,壓根沒有把這個太監放在眼裡,所以獻寶時也就沒有把李蓮英考慮在內。
這種輕視直接被李蓮英記在心上,並決心要想辦法給他點兒教訓。慈禧得到張蔭桓上貢的寶石後,十分喜歡,放在手裡把玩了很久。在一旁站著的李蓮英,冷眼看了一眼寶石,陰陽怪氣地說道:「難為他分得如此明白,難道太后就只配用綠的,不配用紅的嗎?」
此言一出,慈禧太后立即變了臉色,繼而憤然大怒。要知道按照清朝習俗,嫡庶妻子的衣著顏色是有區分的,只有正妻才配穿紅衣,小妾只能穿綠衣。慈禧就是庶妻,她非常在意嫡庶之別,當初同治皇后阿魯特氏就是因一句「從大清門抬進來的皇后」而惹惱了慈禧太后。如今,這一句話再次揭了她的傷疤,觸其逆鱗,慈禧太后自然就會大怒。
眾大臣知道慈禧發火一事後,都知道張蔭桓大禍臨頭,阿諛之輩也就落井下石,趁機上奏彈劾張蔭桓。正愁師出無名的慈禧太后一看到奏摺,於是立馬派遣緹騎前往逮捕。當時的張蔭桓還在家中休息,卻冷不防遇到這事,然後就被押送入宮。張蔭桓一路上驚慌失控,面色慘然,但就是不知道自己犯了何罪。
入宮後,慈禧太后大發雷霆,張蔭桓自然是萬萬不敢反駁,只能磕頭認罪。於是,他的烏紗帽就這樣被革除,還被發配邊疆。沒過多久,一道「就地正法」的旨意傳來,張蔭桓人頭落地,實在是嗚呼哀哉。
晚清有多腐敗黑暗,此事便可窺知一二。堂堂一國之侍郎,本心進貢寶物討好主子,卻因宦官的一句讒言,就此官位不保、人頭落地。中國的封建歷史,宦官多在亡國之中扮演了重要角色,而且他們常因生理上的不完整,導致人格上的不完整。一個朝代若讓這樣的人有了權力,便是悲哀。回溯一朝榮辱,不光鮮的部分必然帶著「宦官」二字。
參考文獻:
《清史稿》《清稗類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