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蓮英罕見的彩照曝光:一臉膿包,面露陰險,為何受盡慈禧寵愛?

2021-01-10 文史公開課

李蓮英這個名字一直以來都被與慈禧太后捆綁在了一起,可以說他成了慈禧太后一種標誌。但問題來了,在看到李蓮英真實照片,尤其是特地上色還原後的彩照,我實在想不出這樣面露陰險,一臉膿包的人,為何會受盡慈禧寵愛?人難道不是視覺動物,會喜歡長相好看的嗎?

原因很簡單,李蓮英實在是太小心謹慎。李蓮英是慈禧最為寵信的宦官,打破了雍正皇帝設置的對太監最高官職限制(最高不可超過四品),被賞戴二品頂戴花翎,同時還能夠直接監管家國大事。

按理來說這樣的權勢滔天的宦官早就得被朝臣們彈劾個底朝天,但實際上李蓮英雖然屢屢被彈劾,但沒人找到得到他真實的罪狀,與其說那些大臣是彈劾他,不如說是借著抨擊他來發洩對慈禧幹政的不滿。

在李蓮英之前慈禧有另外一位特別寵愛的官宦名為安德海,曾在辛酉政變中幫了慈禧大忙,可以說兩宮太后垂簾聽政跟他有著很大的關係,因此被晉升為太監總管,受到眾人追捧。權勢加深後安德海開始目中無人起來,背靠慈禧作威作福,引得不少有志之士欲殺其而後快。

1869年,違反宮規擅自出宮斂財的安德海恰巧撞到了山東巡撫丁寶楨手中,丁寶楨實在看不過去安德海的所作所為,直接根據律例將其正法。

安德海死後慈禧暴怒,立刻就要懲治丁寶楨,但問題在於丁寶楨是該規矩辦事,如果一位遵照規矩秉公處理的大官,就因為處置了慈禧的親信而獲罪,那慈禧以後哪裡還有威嚴可言?因此在多方勸說下,慈禧只能繞過丁寶楨。

安德海之死不僅給李蓮英提供了相伴慈禧身側的機會,還給他敲響了警鐘,告誡他哪怕得勢也得注意分寸,不得囂張行事。這樣的觀念深入到了李蓮英的一言一行中,他不囂張,不弄權,雖然獲得慈禧看重後難免會貪財,但他注意分寸,就連朝臣也難以抓住他的大錯。

我們都知道慈禧太后跟光緒帝勢如水火,但偏偏李蓮英不僅是慈禧寵信之人,連光緒都對其推崇有加,甚至曾哭著說:"若無李安達,我活不到今天。"

當年北洋水師訓練完畢後李鴻章申請讓群臣前去檢閱,總理海軍衙門大臣醇親王就作為代表前去巡視。但這醇親王不僅是清朝的鐵帽子王,他還有另一重身份,那就是光緒帝的親生父親(光緒乃是過繼為帝,之後的溥儀同樣如此),慈禧肯定對他不放心。

醇親王自己也知道慈禧的顧慮,所以主動邀請李蓮英陪同自己前往檢閱,其實就是向慈禧表示樂意接受李蓮英的監視。李蓮英聰明就聰明在他從不自大,知道醇親王給的是慈禧的面子,而非自己的面子,所以壓根不多事,陪著醇親王去檢閱時都恭候在一旁,回屋後也不接見任何人,朝臣想彈劾都沒辦法。

正是因為李蓮英這種小心謹慎且為人圓滑的性格,使得慈禧對他一直寵信有加。李蓮英因為地位步步上升,並不會像之前那樣時刻伺候著慈禧,慈禧倒是反過來主動找李蓮英,在頤和園的時候動不動喊李蓮英一起去"遛彎",並且他們早中晚三頓飯都要打發小太監互相問候。

不過隨著光緒與慈禧之間的矛盾愈演愈烈,李蓮英的這種小心謹慎反而成為了一種錯誤,尤其是戊戌變法後李蓮英並沒有鮮明的表示站隊慈禧,這讓慈禧心生芥蒂,慢慢對其疏遠。

但此時李蓮英也不在意這些,他還是那個身居高位的總管,一直到1908年慈禧去世他還好好的活著,並且成為了難得的能夠作為權宦還功成身退頤養晚年的代表,在慈禧去世後"辭職"出宮,最終卒於疾病。

晚清到民國時期是我國歷史上社會變革最為劇烈的一段時期,這個時候無論是社會形態,還是人們的生活方式、思維模式,都跟以往產生了很大的變化,新舊思想、中外文明在這一刻交匯相融,碰撞出了巨大的火花。

生活在民國時期的那些人,其實更能突顯出人性的複雜化,不論是那些威名赫赫的將軍們,或者家喻戶曉的文人學者,包括今天說的這個李蓮英,他們的人生道路其實都充滿著矛盾,李蓮英作為慈禧的心腹,卻夾在光緒與慈禧之間遲遲不站隊就是最好的體現。

如果你對這段歷史也有興趣,不妨看看這本《從晚清到民國》,原價178現在爭取到最低折扣價98,體會百年前的民生文化,市井生活,當然,更重要的是讀懂那段特殊時期的風雲變化與英雄豪傑。

相關焦點

  • 李蓮英罕見彩照:陰險之相,滿臉膿包,為何倍受慈禧信任寵愛?
    提到慈禧就會想到李蓮英,大家對李蓮英這個名字想必並不陌生,他可是慈禧太后身邊的紅人,大家只知道他名字卻很少能看到他的照片,今天我們就來說說李蓮英,他的彩色照片曝光後讓人不免有些疑惑,為何這樣陰險之相,滿臉膿包的人能深得慈禧的喜愛呢?
  • 慈禧身邊的太監李蓮英:一臉膿包,面露陰險,為何受盡慈禧寵愛?
    而在清朝末年最出名非慈禧莫屬了。鮮為人知的事蘭姑娘大家聽著肯定很陌生,其實這個人就是大名鼎鼎的慈禧。慈禧在還未進宮之前的乳名就叫蘭姑娘。長相一般的慈禧在初進宮時,默默無聞,根本沒有得到皇帝的寵愛,她甚至連皇帝長啥樣都不知道。但是後來慈禧遇到一個神秘人,給她出謀劃策,這個神秘人教他如何能夠得到皇帝的寵愛,並買通了一個小太監幫助慈禧。
  • 李蓮英罕見彩照曝光:一臉膿包,面露陰狠,為何還備受慈禧寵愛?
    都說「前車之鑑,後事之師」不過歷代王朝都沒有徹底罷免宦官,清代雖然有所制約,但慈禧掌權後,還是出現安德海、李蓮英這樣的專權宦官。相傳嫪毐、魏忠賢這樣的權宦長相俊朗,這才受寵信,可看看李蓮英的老照片,你會發現此人長得並不是特別好看,面色陰狠,而且一臉膿包,他為什麼能獨受慈禧寵愛呢?
  • 李蓮英罕見彩色照:面露兇光,一臉膿包,為何備受慈禧寵愛?
    在我國清朝末年時期,最為有名的大太監,還不得不提到李蓮英。李蓮英在慈禧身邊受寵的程度非常高,但是李蓮英的長相真的非常受人疼愛嗎?大家可以從李蓮英罕見的色彩照片中,得知李蓮英的真實長相。李蓮英出生於公元1848年,公元1856年就選擇進入宮廷,成為太監。
  • 李蓮英的上色照曝光:面露陰險,一臉膿包,為什麼極受慈禧寵愛?
    要說古代太監中最為出名的一位,那莫過於輔佐慈禧太后的李蓮英了,而李蓮英身上最為神秘的一點就是,向來心狠手辣的慈禧,為什麼一直以來都沒有為難過李蓮英呢?這還真是一個值得探討的話題。李蓮英在清宮中足以算得上運氣非常好,1869年,年僅21歲的李蓮英便是當上了太監總管,在宮廷的紛紛擾擾中,李蓮英意識到,在宮廷中沒有絕對的好事壞事,將慈禧跟皇帝打好關係,就已經贏了很多了。後來的一連串事情證明,李蓮英這一觀點非常對,若是有些大臣早一點料到這一點,也不至於不被慈禧重用。
  • 李蓮英「上色照」曝光:面露陰狠,一臉膿包,為何還獨受慈禧寵愛
    說起到慈禧太后,就不得不說到他身邊的大太監李蓮英。老實說,此人在歷史上形象非常獨特,因為他是慈禧太后最親近的大太監,由於人們痛恨慈禧,所以很多人就給這位太監進行抹黑,使得這位太監的歷史形象面目模糊。在很多民間傳說中,李蓮英不僅如同一個惡棍,而且還曾經可能和慈禧有不正當關係。
  • 李蓮英「上色照」曝光:一臉膿包,面露陰狠,為何還獨受慈禧寵愛
    談到慈禧太后,不得不提到他身邊的大太監李蓮英。坦率地說,這個人在歷史上的形象是很特別的,因為他是慈禧太后最親近的大太監,由於人們都很討厭慈禧,所以很多人都對這個太監進行抹黑,使這個太監的歷史形象顯得模稜兩可。許多民間傳說裡,李蓮英不但像個惡棍,而且還可能與慈禧有不正當關係。
  • 李蓮英上色照曝光:一臉膿包,一看就是個狠人,為何獨受慈禧寵愛
    而照片上的李蓮英,不止外貌不突出,而且一臉膿包,甚至表情非常兇狠。那這樣子的他為何會受到慈禧的寵愛呢?那就要說到李蓮英的聰慧與自我定位。李蓮英在未進宮前,原名叫李進喜,老家在順天府的一個縣城裡,也就是河北一帶。李進喜1848年出生,家裡一共四個孩子,排行老二。父親年輕的時候是個無業游民,所以家裡生活十分拮据。後來因為自己的叔父沒有子嗣,便被過繼給叔父當兒子。
  • 他是慈禧最喜愛的「梳頭太監」,上色照片曝光,面露陰沉一臉膿包
    作者:秋明娛樂當我們研究清代歷史時,一定不能跳過一個名字,那就是李蓮英,他一生沒有任何權力,卻時時刻刻伴隨著權貴;他似乎只是個侍從,但又在清朝歷史上寫下了自己濃墨重彩的一筆,他看上去不那麼出眾,平平無奇,一臉的膿包,不像是風度翩翩的美人兒,但卻極受慈禧寵愛,這一切,都與他本人的性格和情商有關
  • 慈禧紅人李蓮英真實相貌:滿臉膿包,面露陰險,最終落個身首異處
    不過太監畢竟離皇上太近了,憑本事溜一溜,不少太監都能得到皇上的寵幸,進宮做官。若遇上一些昏庸之帝,太監甚至可以控制朝廷,引發宦官專政。提到中國歷史上最有權勢的太監,很多人會聯想到明末的魏忠賢和清末的李蓮英。進宮前,李蓮英叫李進喜,1848年生於河北。
  • 宦官李蓮英全彩照片曝光,滿臉麻子的他,為何會贏得慈禧太后喜歡
    李蓮英是歷史上出了名的宦官,提到他就會想起慈禧太后,可以說他成為了慈禧太后的代言人了。那麼你知道李蓮英到底什麼樣子嗎?經過還原他本人的照片,用現代技術上了顏色後發現,原來他是一個一臉膿包的人,就這樣天天在慈禧太后面前,都沒有對他的長相感到厭惡嗎?其實原因很簡單,是李蓮英處處小心謹慎,有很強的心機。
  • 清末上色老照片,八旗後裔提著鳥籠四處溜達,李蓮英臉上膿包畢現
    一位小腳女人的不雅之照,為何,因為在封建社會,女子的腳是不能輕易示人的。除了父母或是丈夫,其餘人是沒法看到的。日常都是用厚厚的裹腳布一層一層包裹起來,洗一次腳都非常費力費時。纏足可以說是當時社會變態審美的產物,卻也讓女子一生都沒法抹去那種疼痛。一位白髮老婦拿著一根旱菸袋,衣服全是補丁,她坐在那裡心事重重,臉上悲戚之色盡顯。看起來是飽經風霜。
  • 老照片,末代皇后在紫禁城騎自行車,圖八是一臉膿包的太監總管李蓮英
    慈禧太后的高清面部特寫,雖然年近七旬,眼袋下垂,可還是能感到氣場的強大。通過那雙陰鷙,犀利的眼神,不怒自威。 慈禧的兩位女官,德齡和容齡。
  • 李蓮英自從跟了慈禧後,慈禧為何對他一直寵幸不斷,從不厭倦
    李蓮英的父親是個把錢看得很重的人,所以一直拖著沒給李蓮英醫治。偏偏這天來了個牽駱駝的江湖騙子,他看著李蓮英非要給算一卦。算完非說李蓮英命硬,留在家裡對父母兄弟不利,要想破解的話有兩條路走:一是當和尚,二是做太監。江湖騙子臨走還贈了3副膏藥給李蓮英,讓他貼在腿上管好。
  • 慈禧60歲大壽時,宮中發生兩件怪事,為何李蓮英知道真相卻不說?
    畢竟只有宦臣才是最了解慈禧喜好之人,自然也會深得她的寵愛。而晚清時期著名的二品大太監李蓮英便是在慈禧掌權後,迅速上位的一個宦臣。 按理來說,根據清朝皇家祖制,為防止宦臣誤國,太監的品階最多不能超過四品。但李蓮英不但在眾多太監裡脫穎而出,還能成為第一個二品太監,自然還是有些手段。從當年慈禧過60歲大壽時的兩件怪事,便能看出一二。
  • 侍郎花重金購寶進獻慈禧,李蓮英隨口一說,此人立刻被革職流放
    ▲《大太監》李蓮英劇照說起李蓮英,很多人或許都不陌生,他因深得慈禧太后恩寵而驕橫跋扈,為人也比較陰險歹毒。光緒二十五年(公元1899年),戶部左侍郎張蔭桓出使英國時,從遠洋購得兩枚寶石,欲上奉給慈禧太后和光緒皇帝。兩枚寶石,一紅一綠,紅者名為「紅披霞」,綠者名為「祖母綠」,單論價值,綠寶石是遠要超過紅寶石的。
  • 雍正皇帝認定宦官四品為限,慈禧為何讓李蓮英升為二品?
    雍正皇帝認定宦官以四品為限,慈禧為何讓李蓮英升為二品?慈禧太后成為了掌控權力的主人。清朝的歷史也是經過向漢朝和明朝一樣都是先輩們從辛苦奮鬥而來,所以清朝的大部分皇帝都非常的有所作為,但是到了鹹豐帝這一階段。鹹豐帝內心當中是想把權力和地位讓給自己的兒子同治帝,可是誰都沒想到,慈禧太后竟然成為了權力的主宰者。
  • 慈禧太后去世,李蓮英忠心守孝百日,然後去了哪裡?
    在慈禧太后的身邊有一位最得寵,也是最有權勢的太監,陪伴慈禧太后前後長達五十三年,不僅會解決慈禧太后的種種煩惱,而且也是最會服侍的,他是慈禧太后晚年生活一刻也不能離開的「伴」,這位慈禧太后的心腹太監便是——李蓮英。
  • 慈禧死後,李蓮英離宮但還拿著「退休工資」,他的生活怎麼樣?
    李蓮英是慈禧時期的總管太監,早在入宮之前就已經入宮為太監。李蓮英儘管位及總管,又很得慈禧寵愛,但他本質上卻是個宦官。宦官從屬和依附於皇權,自古宮廷裡頭一朝天子一朝臣,如果失去了皇權,那就什麼都不是了。這在清代更為明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