寶寶睡覺打呼嚕原來隱藏了這些小秘密,爸爸媽媽真的要警惕!

2020-12-23 寶寶知道

作者:寶寶知道 育兒小能手

有的媽媽很疑惑寶寶這麼小,睡覺時竟然打呼嚕,父母一定覺得很有意思;有些媽媽甚至還誤以為寶寶呼嚕打得越響,睡得越香。可是,你們知道嗎?如果寶寶的鼾聲越來越大,就不能只當兒戲了,這可能是寶寶患病的徵兆。

必須先找出寶寶打呼嚕的原因,對症下藥。

1、小嬰兒奶塊淤積

有些很小的嬰兒有時也會"打呼嚕",這並不是病,而是因為奶塊淤積。由於吞噎的關係,有些嬰兒的喉部會有奶塊淤積,一方面使嬰兒吃奶不順,另一個結果就是使氣道不順,造成嬰兒睡眠時打呼嚕。

對策:

媽媽給寶寶餵好奶後,不要立即將寶寶放下睡覺,而應將他抱起,輕輕拍其背部,就可以防止寶寶因奶塊淤積而打呼嚕。如果奶塊淤積較嚴重,已經影響了餵奶,只需要往鼻腔裡滴1~2滴生理鹽水,稀釋一下奶塊就可以了。

2、扁桃體腫大

扁桃體也叫扁桃腺,長在咽部兩側,有防禦和抵抗外界病菌侵入的功能。有的寶寶扁桃體過於肥大,以致兩側扁桃體幾乎相碰,堵滿咽腔,造成呼吸不暢,一到睡眠時就會張口呼吸,發出呼嚕聲。此外,扁桃體是免疫系統器官,當機體反應性失調,抵抗力降低時,也會使扁桃體發炎、腫大。

1.預防扁桃體炎:關鍵是讓孩子鍛鍊身體,每日攝入一定量的蛋白質、維生素、礦物質等,以增強體質,提高免疫力。

2.服用消炎藥:可在醫生指導下服用消炎藥,但不宜自己長期用藥,因為某些滴鼻藥長期使用會造成藥物性鼻炎,使寶寶對藥物產生依賴。

3、增殖體肥大

增殖體也叫腺樣體,是位於鼻咽腔頂部和後部的一塊較大的淋巴組織,在3~6歲時增生最旺盛。正常的增殖體對寶寶沒有任何影響,但如果增殖體過於肥大,堵塞後鼻孔,使空氣出入鼻腔受阻,寶寶入睡後,從氣管中呼出的氣體被迫從口中呼出,氣體不時衝擊舌根部等組織,發出呼嚕聲。

除先天性的增殖體肥大以外,當氣溫發生變化、抵抗力下降或患上呼吸道感染、扁桃體炎、鼻咽、鼻竇炎等,均可導致增殖體肥大,過敏性鼻炎也能造成增殖體肥大。

1.消炎:在醫生指導下服用消炎藥,但不宜長期使用。

2.到正規醫院進行手術割除。

4、支氣管炎症

支氣管受到炎症刺激時痰液增加,而嬰幼兒缺乏咳嗽排痰能力,痰液由支氣管的纖毛擺動運送到咽喉部後無法排出,形成氣道的相對狹窄,氣流通過時就產生振動,發出呼嚕聲。這種情況下的聲音即使在白天也能聽見。

及時治療支氣管炎症,並注意防範其復發。

5、肥胖

肥胖兒童的呼吸道周圍被脂肪填塞,使呼吸無法順暢,當軟顎與咽喉壁之間的震動頻率超過30赫茲時,就會出現鼾聲。

在不影響身體健康、不降低抵抗力的前提下,科學、健康地減肥。當然,醫生也指出,並非寶寶一打呼嚕就要如此緊張,有時候可能僅僅是睡姿不好的緣故。試試讓寶寶將頭側著睡,這樣可以使舌頭不致過度後垂而阻擋呼吸通道,也許呼嚕的問題就解決了。另外,有時候寶寶偶爾呼嚕,可能是由於白天太疲勞,或者是生病感冒,不用大驚小怪。

趕走小呼嚕的5個小妙招

1.均衡寶寶膳食,10個月的寶寶要及時添加輔食,增加食物的多樣性,合理餵養。

2.要幫助寶寶增強體質,減少上呼吸道感染的機率。比如多曬曬戶外的陽光,呼吸

新鮮空氣;做做爬行小遊戲,讓寶寶身體結實起來。

3.幫助寶寶及時清理鼻涕等分泌物,保持鼻子相對通暢。

4.寶寶仰面睡覺,有呼嚕時,可嘗試給寶寶換個睡姿,頭部亦可用寶寶枕適當墊高。

5.若呼嚕症狀較重時,要及時諮詢醫生,配合治療。若腺樣體肥大嚴重,也可選擇手術治療。

寶寶偶爾打呼嚕是正常的,可以通過睡姿或者輕拍背部進行調整,但如果是長期打呼嚕,就應該及時去專業的耳鼻喉醫院診治,祝天下所有的寶寶都健康快樂地成長!

相關焦點

  • 寶寶睡覺時出現這些行為,媽媽要注意
    寶寶幾乎每天晚上都打呼嚕,還時常說夢話,偶爾還會流口水,聽著他夢話後的呼嚕聲真是覺得又可愛又很著急。都是因為什麼原因引起的呢?這些表現對寶寶的健康有影響嗎?焦點解決:改變睡姿這種情況並不是病態,但媽媽還是應該加以重視,長此以往就會對寶寶健康產生影響,排除問題的關鍵是試著給寶寶換一個姿勢。平時寶寶睡覺時也一定要養成右側睡覺的習慣。
  • 闢謠特工隊 | 警惕這些關於寶寶睡覺的謠言
    很多新手爸爸媽媽缺乏經驗,往往會向有經驗的前輩請教,這就有可能使得一些謠言得以長期流傳,以寶寶的睡覺為例,很多謠言一直被家長們奉為代代傳承的「育兒經」。闢謠特工隊就將帶你正確認識一下寶寶的睡覺問題,一一打破關於寶寶睡覺的那些謠言。打呼嚕說明寶寶睡得香?有可能是身體隱患的表徵!
  • 寶寶睡覺老是打呼嚕?原來是得了這個病!
    很多家長都以為寶寶打呼嚕是玩累了或者鼻子堵住了,但其實並非如此哦~看似無關緊要的寶寶打呼嚕,其實是不可小視的危機前兆
  • 當寶寶睡覺時發出這個聲音,媽媽要警惕了
    哈嘍大家好,我是昕茹老師,不知道媽媽們有沒有遇到過這樣的問題,寶寶在睡覺的時候居然打呼嚕。我們可能會很疑惑,寶寶這麼小,睡覺時竟然打呼嚕,有的父母覺得很有意思,有些媽媽甚至還誤以為寶寶呼嚕打得越響,睡得越香。
  • 闢謠特工隊|警惕這些關於寶寶睡覺的謠言
    闢謠特工隊就將帶你正確認識一下寶寶的睡覺問題,一一打破關於寶寶睡覺的那些謠言。打呼嚕說明寶寶睡得香?有可能是身體隱患的表徵!但如果寶寶在非感冒期間一直存在著睡覺打呼嚕、張口呼吸等現象,家長就需要帶寶寶去醫院耳鼻喉科檢查一下。寶寶在睡眠過程中打呼嚕這一現象,表明寶寶有可能存在一些身體隱患,如大腦缺氧、胸廓負壓大等。寶寶睡覺一有動靜就得拍一拍?不是!
  • 寶寶睡覺打呼嚕,你可別覺得這是好玩!
    是不是有的家長認為孩子睡覺打小呼嚕特別萌,那是睡得深、睡得香、睡得好的表現?然而,孩子打呼嚕可能是鼻子裡有異物,或者是疾病的警告信號!今年3歲的天天,睡覺時總打呼嚕,一開始爸爸媽媽還覺得可愛,小孩子一個,竟然睡得這麼沉。因為小天的爸爸也打呼嚕,後來他們覺得是不是遺傳?但最近他們開始發現事情有些不對勁。
  • 5個月寶寶睡覺打呼嚕,媽媽覺得可愛發朋友圈,朋友的話讓她慌張
    「3月寶寶是睡寶寶」,這種說法大家都有聽說過,剛出生的前三個月,孩子基本上每天都有10來個小時是在睡夢中度過,而到了三個月之後,孩子睡眠質量的保障也是一件極其重要的事情。有部分孩子在睡覺過程當中,可能會出現有一些異常現象,這些現象都是不容忽視的。說起孩子睡覺的這個問題,小倩就有話要說了。作為一位新手媽媽,小倩家的寶寶剛滿5個月。
  • 寶寶睡覺打呼嚕、滿頭大汗,都是缺鈣惹的禍嗎?
    寶寶睡覺滿頭大汗?——缺鈣寶寶睡覺為什麼會打呼嚕?——缺鈣!寶寶為什麼會磨牙?——缺鈣!寶寶睡覺為什麼搖頭?——缺鈣!……貌似所有小寶寶的問題都能用「缺鈣」來頂罪,這樣真的好嗎?我們來逐一分析一下。隨著年紀的增長,寶寶睡覺出汗的現象會逐漸減輕。怎麼辦?首先要保證室溫合適,理想的室溫為20℃左右。其次,不要給小寶寶穿蓋太多。一般來說,由於新陳代謝旺盛,小寶寶的被褥需要比大人的薄半層。寶寶的末梢神經不發達,手腳應該偏涼,只要看脖子後面是否溫熱就可以。如果手腳很熱,就說明他穿得太多啦!
  • 寶寶睡覺磨牙、盜汗、打呼嚕?可能是寶寶身體出了問題一定要重視
    很多寶貝媽媽反映了自己的寶寶睡覺不老實,經常磨牙、打鼾或盜汗,今天向大家介紹寶寶睡覺時可能出現的這些情況,如果家裡的寶寶睡覺的時候如果總是出現這一些情況,家長們一定要注意。睡覺磨牙長期受家庭教育的影響,我們一直對一些流傳下來的「老話」深信不疑,比如「晚上磨牙,肚子裡的蟲子爬,」很多人認為孩子磨牙是因為肚子裡有蛔蟲,今天修改這個錯誤的觀點,研究表明,研牙和寄生蟲病沒有必然的關係,大家一定要記住,當你在生活中又聽到有人這樣說的時候,一定要幫助他糾正這個錯誤的觀點。
  • 寶寶睡覺總打鼾,原來是因為這些
    大人打呼嚕,這是一件很常見的事,但是有些媽媽在家中卻發現,在寶寶睡覺的時候,竟然也會聽到寶寶打呼嚕的聲音,這著實讓媽媽心裡有些不放心。所以,媽媽們就想了解一下,寶寶打呼嚕到底是怎麼回事,有什麼危害嗎?寶寶打呼嚕是有問題嗎?
  • 爸爸睡覺打呼嚕,寶寶自動屏蔽「噪音」,寶媽看後笑了:這也行
    家長為了讓孩子可以好好睡覺,都會保持一個非常安靜的環境,生怕自己發出聲音將寶寶吵醒。爸爸睡覺一直打呼嚕,寶寶直接自動屏蔽「噪音」芳芳是一名全職媽媽,這天因為需要出門辦點事,而寶爸也在家裡面,所以芳芳就將孩子交給了孩子爸爸。
  • 寶寶睡在爸媽中間看似溫馨,其實隱藏著不利的影響,父母要了解
    小寶寶的到來讓家裡發生了翻天覆地的變化,家裡到處充滿了寶寶的氣味,爸爸媽媽都要圍著寶寶打轉,這些都還不夠,孩子出生以後小夫妻的二人世界也被破壞了,以前都是互相擁抱才能睡著,現在爸爸竟然要讓位,離開屬於自己的臥室。
  • 寶寶睡覺一定要注意警惕!這些都是不正常的現象
    很多時候,寶寶的模仿能力很強,穿爸爸媽媽的鞋子,睡爸爸媽媽的枕頭,甚至寶寶還會學著爸爸媽媽趴著睡。值得注意的是,很多寶媽為了夜裡給寶寶餵奶、換尿布,或者擔心寶寶踢被子,圖一時方便就把寶寶摟在懷裡一起睡。這樣的做法對寶寶的健康有很大的危害,摟著寶寶睡覺的時候,寶媽的頭和寶寶挨得過於靠近,而寶媽的肺活量比寶寶的大,所以,空氣的氧氣都被寶媽奪走了,使得寶寶在缺氧的狀態下睡眠。
  • 寶寶睡覺常「打呼嚕」,別再以為是睡得香?背後原因沒這麼簡單
    逗兒媽媽原創文章,版權歸本作者所有,歡迎個人轉發分享!雲朵1歲了,吃得飽,玩得好,最近,雲朵媽媽卻是有些煩心事,原因是半夜竟然發現雲朵睡覺時打呼嚕,觀察了幾天後,發現雲朵睡得倒是非常香,心中不免有些疑惑,但卻未找到具體原因。當雲朵媽媽將此事告知賴姐時,賴姐直接告訴雲朵媽媽,此時要當心了。
  • 寶爸睡覺打呼嚕,一旁寶寶「自動關閉」小耳朵,模樣逗樂寶媽
    正是因為如此要想讓寶寶更加健康茁壯的成長,給他們提供良好的睡眠環境,讓他們擁有良好的睡眠質量則尤為重要。從寶媽的分享我們可以看到,孩子的爸爸一直都有睡覺打呼嚕的習慣。之前因為打呼嚕會影響自己睡眠的問題,所以寶媽還特意的和丈夫說過,一定要等自己睡著了才能夠睡覺。後面有了孩子,擔心孩子晚上會滾下來也不方便照顧,所以便讓孩子和自己一起睡。
  • 爸爸打呼嚕聲音太大,兩個孩子被驚醒,和媽媽一起靜坐「看熱鬧」
    因為這些不同的特點,經常會鬧出一些事情,有時候還會搞得人哭笑不得。爸爸和媽媽結束了一天的辛苦勞累,哄著旁邊的兩個孩子睡覺了。兩個小姐妹大眼瞪小眼的看了一會兒,沒過多久媽媽動了動,原來是媽媽也被吵醒了。媽媽看到兩個孩子都醒了,就到旁邊抱起了妹妹,妹妹還小聲的對媽媽說:「爸爸打呼嚕好可怕啊。」媽媽也不知道說什麼是好,就只能說:「爸爸可能一會兒就不打了。」
  • 寶寶睡覺打呼嚕,可不是睡得香,看看這些家長就知道了
    那如果發現孩子睡覺的時候打呼嚕,家長該怎麼辦呢?平時又如何預防孩子打呼嚕呢?1,如果發現寶寶有打呼嚕的情況出現,寶媽們應多注意觀察寶寶的鼻子,看裡面是否有異物堵塞著鼻子了。如果有異物就要及時幫寶寶清理出來了。可以拿一個小棉籤或者把紙巾卷的很細輕輕塞進寶寶的鼻子,通過轉動紙巾把異物粘在紙巾上面再帶出來。這樣可以保持寶寶的鼻子通暢,呼吸順暢,避免打呼嚕。
  • 為什麼寶寶睡覺會出汗,磨牙,打呼嚕?小毛病不管也會變成大麻煩
    文|秘籍君寶寶白天總是充滿活力,蹦蹦跳跳一天都不停,很多媽媽都說,當媽後最開心的時光就是寶寶睡著的時候。寶寶安靜睡覺時的樣子,媽媽們總是看不夠,像個小天使。寶寶睡覺和成人不同,比如會出很多汗,咯吱咯吱地磨牙或者此起彼伏地打呼嚕,很多都有一些「小毛病」。有些其實是寶寶不舒服的表現,粗心的媽媽不重視,長期以往,會影響寶寶的發育。為什麼寶寶睡覺會出汗,磨牙,打呼嚕?小毛病不管也會變成大麻煩。
  • 警惕寶寶睡覺出現這4個症狀,其實是大病的徵兆,趕緊去看醫生!
    寶寶睡眠足,身體發育就自然跟上去了。然而很多媽媽不知道,當寶寶睡覺時出現這三個症狀,其實是大病的前兆這個時候就要當心了,必要時要早點帶寶寶去醫院檢查。警惕寶寶睡覺出現這4個症狀症狀一:睡覺的時候出汗多寶寶的神經系統的發育還不完全,新陳代謝也比較快,所以睡覺時會出汗是正常的情況,一般都是在崗睡覺的時候出在頭頸部比較多,熟睡之後就不會有了。症狀二:睡覺翻來覆去寶寶睡覺翻來覆去,不斷變換睡姿,躁動不安,並伴隨著口臭、腹脹、食慾降低、大便乾燥等症狀,多是積食的信號。
  • 孕婦打呼嚕易引發嬰兒缺氧?生活中多注意這些能有效緩解打呼嚕!
    孕婦打呼嚕是因為在孕期體重的增加、子宮也不斷的增大使得孕婦的膈肌升高,呼吸道變得比以前狹窄,從而引起孕婦打鼾。由於打呼嚕使睡眠時呼吸出現反覆暫停,造成大腦嚴重缺氧,從而誘發高血壓、心率失常、心肌梗死。有的人認為孕期易打呼嚕是正常的,單純的打呼嚕沒有關係,但是惡性的打呼嚕就要引起重視和警惕。因為打呼嚕時可能出現呼吸暫停,除了孕婦自身可能會增加危險外,也可能會引起胎兒缺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