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辦好學校思想政治理論課人物篇
「工作中有兩件事情能讓我興奮,一是跟學生談話,二是給學生上課。」近日,剛榮獲2019年「最美高校輔導員」的山東大學教師範蕊告訴記者,「我喜歡和學生在一起,他們身上湧動著的是年輕向上的活力。」
從事輔導員工作13年來,範蕊為學生寫下了1300多篇原創文章;「陌上花開」微信公眾號擁有粉絲近兩萬人,回答學生提問幾萬條;「愛情與婚姻」選修課4年來每學期選課爆滿,被學生評為「最適合情侶旁聽的課程」,建立情感教育工作室,情感教育正逐步打造成她輔導員工作新品牌。
13年來,範蕊堅持每周去一次學生宿舍,每天至少和一名學生面對面溝通一次。她用信仰與愛陪伴學生成長,是學生心中最值得信賴的老師。
作為一名輔導員,範蕊必須處理各種繁雜瑣碎的工作,瀏覽消息、傳達通知、評獎、助困、進教室聽課、去宿舍查寢、跟家長溝通等,一項都不能少。
2014年5月,範蕊的一個學生突患IGM腎病症候群,然而,這名學生家庭經濟困難,根本負擔不起昂貴的醫藥費。範蕊了解情況後,一邊安慰學生,一邊連夜發動所有力量為學生募捐,短短3天,就籌集善款37萬餘元。
在長期的輔導員工作中,範蕊發現大學生的心理健康狀況並不樂觀,而在所有心理問題中,學生的情緒情感問題最為突出。為了給學生提供更好的幫助,她積極參加國家、國際的心理諮詢師及創傷治療師等專業培訓,並考取心理諮詢師證書。在「一對一」的溝通諮詢之外,她還主持成立了「範蕊情感教育工作室」,研究學生的情緒情感問題,為學生提供心理諮詢服務,並在全校率先開設了「愛情與婚姻」選修課。
「我們的情感教育工作室成立於2015年,有7位成員,主要通過微沙龍、講座、個體諮詢以及通識課等方式,為全校學生進行愛情、友情、親情、個人情緒管理等情感方面的教育與引導。」範蕊說。
範蕊和同事還依託微信公眾平臺「陌上花開」開展網絡諮詢。「通過微信公眾平臺,學生可以匿名傾訴現實生活中的煩惱和困惑」。
徐志摩在散文《海灘上種花》中寫道:「你們看這個象徵不僅美,並且有力量;因為它告訴我們單純的信心是創作的泉源——這單純的爛漫的天真是最永久最有力量的東西。」
範蕊工作的山東大學威海校區依山傍海,每天都能聽到陣陣海濤,看到美麗的浪花。範蕊對自己輔導員工作的理解,就是「在海灘上種花」。2015年,範蕊通過整理自己的輔導員札記、隨筆等,正式出版了《在海灘上種花——一個大學輔導員的工作日誌》一書,體察當代大學生的日常生活,記錄學生每一步前行的腳印,冷靜反思學生發展成長中遇到的問題。
「正如徐志摩所說:『你要打開人家的心,你先得打開你自己的,你要在你的心裡容納人家的心,你先得把你的心推放到人家的心裡去。』」範蕊說,「我想告訴學生的是,範老師的心永遠是打開的,你們也可以把心打開給我。」(本報記者 魏海政 通訊員 朱新秀 武慧敏)
《中國教育報》2019年08月05日第1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