夾縫中生存!熊貓快收不靠阿里,能走多遠?

2020-12-17 數字科技洞察

這幾年,快遞行業得到了前所未有的大發展,一天產生的包裹數量都在1億件。與此同時,快遞在末端方面,就有了多種派送方式,如驛站、快遞櫃、送貨上門(已基本消亡)。

而驛站可以說是當前非常普遍的一種存在,快遞企業搭建的驛站以及第三方驛站多如牛毛。最近,作為第三方驛站一員的熊貓快收,對外宣布獲千萬級別融資。針對此次獲得千萬融資,熊貓快收表示將陸續用於完善快遞末端市場。

據了解,熊貓快收是南京百米需公司旗下的業務,主要做社區快遞代收、代寄,官方稱,目前已經在全國100多個城市建立了7000多個網點。值得注意的是,熊貓快收並非直營,而是靠城市合伙人不斷擴張的。

不過,熊貓快收不單單是做快遞末端業務,在一定程度上,它更像是一個社區服務平臺,在熊貓快收店面內,周邊消費者除了取快遞外,還有電商代購、商品售賣、代退貨、票務繳費、社區金融等服務可以享受。

也就是說,熊貓快收通過繁多的業務,增加消費者黏性,為店面帶來新的盈利點。但無論有多少延伸業務,代收、代發快遞仍然是熊貓快收的核心業務。據官方介紹,目前已經與三通一達、順豐、唯品會、蘇寧、京東等籤訂了合同,可承接其快遞。

經過了解才發現,熊貓快收的整個模式挺傳統的。熊貓快收設立快遞網點中心對5公裡內所有包裹進行統一集貨分揀,對熊貓快收覆蓋的小區包括進行統一分揀和建包,並以集包整包的方式運送至代收門店,最後對各家快遞公司的包裹進行分類。藉助這樣的模式,熊貓快收可以對5公裡內單個快遞點進行優化,實現多個快遞點的融合。

這麼一看,熊貓快收做的工作更像是末端快遞員的工作,5公裡內的快遞網點不需要末端快遞員,有它就夠了。與坐等快遞員把快遞扛到站點的菜鳥驛站不同,熊貓快收的模式相對較重。

雖說現在網絡上許多文章都認為,快遞末端市場龐大,熊貓快收未來可期,但筆者不這麼認為。前兩年,快遞末端還是沒有理清楚方向,第三方快遞代收門店或許很好擴張。但隨著新零售、新製造等興起之後,快遞企業、電商平臺開始重視用戶數據的完整性,此時,他們就不那麼願意把末端交給第三方企業代收了,阿里巴巴都在重點布局菜鳥驛站及菜鳥驛站智能櫃了。

與此同時,中通的中通超市、圓通的媽媽驛站、申通和中通的快寶驛站、百世的百世鄰裡、等也開始在全國範圍內鋪開。當快遞企業、電商企業重視快遞末端市場時,類似熊貓代收的第三方代收企業還有市場嗎?

況且,以上所說的驛站、超市的系統都能掃描淘系定單,準確快速發送簡訊,快遞公司的籤收率都可以保證。並且,熊貓快收店面所擁有的業務,只要他們想做,都可以做的。某網友表示:熊貓再好,估計也不如菜鳥的系統,一個系統證明一個市場的壟斷。

總而言之,快遞末端正在生變,而單打獨鬥的熊貓快遞更是在夾縫中生存。有些網友更是直言不諱的稱,這年頭跟阿里硬碰硬,連湯沒有,長久不了的……

相關焦點

  • 職場中要學會在夾縫中求生存
    他和公司上上下下處得極為融洽,就連人稱「鐵面無私」的總經理和他的關係也十分輕鬆,別人都挨過不少訓,而他來單位快一年了,卻沒見總經理和他紅過臉,也不是他的能力很強,不做錯事,而是在做錯了之後很巧妙地把矛盾化解了。
  • 新華網調查「人肉代購」:海淘軟體眾多,靠什麼在夾縫中生存
    新華網調查「人肉代購」:海淘軟體眾多,靠什麼在夾縫中生存 新華網瀋陽2月14日消息,「情人節送女友禮物清單已出,別再猶豫,快選一款取悅你的她。」「2月中旬飛韓國,需要下單的寶寶提前說。」
  • 一周物流大事件丨順豐回應信息洩漏風波,熊貓快收、閃送等宣布……
    其次暗網所售數據均不涉及快件單號、託寄物、收發件時間等物流特徵信息,其來源不明,冠以順豐名義目的可疑。2、卡行天下將完成新一輪融資,阿里控股卡行天下已接近完成新一輪融資,將被一家行業巨頭控股。而這一行業巨頭毋庸置疑指向了阿里巴巴。
  • 您給熊貓快收一份信任,熊貓快收還您一個未來!
    案例二  在德州申通快遞工作了十餘年的復員軍人小霍介紹,有一次,他在德州經濟技術開發區大學路某小區派件時,當將一雙旅遊鞋送到客戶手中時,客戶提了一個要求:你等一會再走,我兒子放學回來試試鞋,看合適不合適,如果不合適,你再幫我寄走換一雙合適的號碼。小霍詢問孩子大約幾點回來,客戶表示11點45放學。小霍看看表,此時才剛剛11點。
  • 在夾縫中生存的360還有出路嗎!
    在目前的市場角度來看,360做手機的意志還是非常堅強的,儘管不知道以後的道路會如何,但在消費者的印象中,還是為360手機鼓足勁頭,希望能繼續堅持下去,而今天我們就來聊一聊360手機。今天就拿360手機N7Pro為題,目前是360手機最新的一款機型,儘管發布的年代已經很久遠,但其跌宕起伏的性價比還是給我們用戶留下了不錯的印象。
  • 國產騎砍網遊現狀:騰訊放棄、網易死扛、小公司靠創新夾縫求生存
    一款是當時網龍研發並運營的《虎豹騎》,遊戲在細節呈現、戰場代入感方面是下了一番功夫的,平衡性做得也不錯,因此當時在國內汽油中也曾掀起熱潮。不過讓人不解的是,《虎豹騎》在營收方面一直很不給力,無論是在網龍手中還是後來被騰訊運營上線了Wegame和Steam都沒能拯救這款遊戲,後來這款遊戲被騰訊放棄、玩家遺忘,實在可惜。
  • 新加坡的漢語正在消亡,而馬來西亞的漢語在夾縫中求生存!
    一、新加坡的漢語:日趨邊緣化,消亡是必然的命運最新的關於新加坡漢語狀況的新聞是:漢語已經在新加坡失去生存的土壤,在50歲以下日常使用漢語的人口已降至總人口的5%左右,也就是說除了大陸移民,已經很少有人在家裡和工作中說漢語了!
  • 熊貓快收穫數百萬天使,用SaaS和商業地產思維化解快遞最後100米難題
    今天關注的「熊貓快收」,就是獵雲網曾報導過的百米需旗下的品牌,它也是一個面向社區的快遞代收發平臺。歷經一年,熊貓快收在多個方面都有了全新的進展。聯合創始人鐵木真獨家透露,在獵雲網報導之後,熊貓快收於去年10月完成了數百萬元人民幣天使輪融資,投資方為戈壁創投和南京本地某國有資金,並已實現了微盈利。
  • 熊貓快收超市開進村 打通牧區網購網銷「最後一公裡」
    也能收快遞包裹了!昌吉市阿什裡哈薩克民族鄉阿什裡村的熊貓快收超市,填補了牧區鄉村快遞網點空白,給群眾生活帶來極大便利。隨著網購的興起,現在越來越多的村民也利用網絡購買商品,並通過村裡的熊貓快收超市將土特產賣出去。「以前,我們取快遞很不方便,要麼搭車到昌吉市的快遞網點去取,要麼託人代取,給5塊錢或者10塊錢代辦費。」正在取快遞包裹的村民胡爾曼古麗說。
  • 不破不立,夾縫生存
    竹子在還是筍的時候,生長非常的緩慢,這個時候它的根在快速的生長,之後它就會開始拔節了,拔節的過程首先是非常迅速的長到成竹的高度,在此後的生長中,高度亦是不會再生長,漸漸的生長成竹子的樣子,慢慢的硬起來。然後就是生長葉子,最後葉子落下,竹竿枯萎,根系腐爛,最後死亡,這個周期十分的漫長,長達60年之久。
  • 漢產家具在夾縫中求生存
    在「珠三角」家具和「環渤海灣」家具以鮮明的風格挺立南北之後,漢產家具只落得夾縫中求生。昔日輝煌今日沒落在此次家居博覽會舉辦的家居論壇上了解到,去年廣東省家居產業一年產值達到1280億元,出口超過70億美元,而板式家具在十多年前一度**全國的武漢,去年家居產業產值僅為20億元。
  • 臺"大選"馬英九蔡英文吸金 "立委"夾縫中求生存
    中新網8月31日電 據臺灣媒體報導,明年臺灣兩項選舉首度並選,「雙英(馬英九、蔡英文)對決」勢均力敵,選情緊繃下吸金也可觀,企業老闆與選民不想被扒兩次皮,「立委」只能夾縫中求生存。  媒體走訪中南部,發現藍綠「立委」參選人無不絞盡腦汁淘金,有南部「立委」還跨區到北部募款,競爭很慘烈。
  • 網紅蛋糕品牌熊貓不走C位出道,憑什麼?
    具體運用上,木蘭姐將之稱為:過去70%靠吶喊,30%靠產品和服務,現在是70%靠產品和服務,30%靠吶喊,產品和服務是我們最核心的競爭力。木蘭姐認為,熊貓不走之所以火,一切都源於對用戶洞察的深刻認識。在這個消費者精力過度分散的時代,能抓住用戶有限注意力的品牌,其實也就成功了一半。所以,熊貓不走的用戶忠誠度很高,復購率達71%,每人至少復購3.6次/年,不少人除了在生日訂購之外,母親節、聖誕節等節日也會定,部分節日的訂單甚至比平時高出20倍。1. 細節是產品的設計準則對於中國市場正在崛起中的蛋糕品牌說,產品就是品牌,品牌就是聲音。
  • 熊貓不走楊振華:如何做一個讓大家都願意分享、推薦的品牌?
    真正的流量紅利只有一點,就是持續不斷地有優質內容輸出,讓用戶能自發地幫你去傳播。」 在浪潮新消費主辦行業活動中,熊貓不走創始人楊振華第一次深度分享了熊貓不走的品牌邏輯,以及背後所需要的團隊、企業文化如何打造。 楊振華是連續創業者,深耕服務行業18年。
  • 夾縫中生存 民營油企與國企巨頭共舞
    民營油服企業一方面要面臨國際油田服務企業的競爭,一方面要面臨國內強大的國有油田服務企業的競爭,在夾縫中生存,國內市場空間非常有限。  「我們是石油上的螞蟻,我們將像螞蟻一樣,謙虛、一點一滴地去努力、團隊協作、誠信、進取。」對於安東石油而言,螞蟻不僅是他們精神,更是其產業定位的清晰寫照。
  • 莫讓「倒奶殺牛」成奶農夾縫生存的代名詞
    河北行唐縣奶農們把交不上去的鮮奶提到養牛小區周圍的田裡倒掉,甚至把剛剛懷孕的奶牛賣掉。(1月6日新京報)  河北地區「倒奶賣牛」事件僅僅是奶農困境的冰山一角,與此同時山東、青海等地也輪番上演「倒奶殺牛」劇情,這反映出奶農的被逼無奈與生存之艱。  此次傷農事件的直接原因在於「過山車式」的鮮奶市場價格,但回顧市場卻發現,一邊是銷售火熱的鮮奶市場,另一邊是倒奶殺牛的辛酸奶農。
  • 民生路北5裡,鬧市區夾縫生存的老巷
    繁華市區裡夾縫生存的老巷 沿著逼仄的巷子一路往前走,斑駁雜亂的電線把老巷的天空分成一塊又一塊。 生活在這裡的人們總是感慨南寧變化之快。城市的天際線不斷向外擴張,還沒來得及記錄,又已換了模樣。
  • 價格大跳水、訂單夾縫中生存,數碼印花遭遇問世...
    價格大跳水、訂單夾縫中生存,數碼印花遭遇問世以來最大危機!但好在隨著疫情好壞反覆變化以及宏觀事件頻發,紡織訂單偶爾還是能夠從夾縫中達到一波小高峰,例如國慶之後的紡織市場基本就是一幅旺季的樣子。但是卻有一個紡織加工環節今年異常低調,似乎整個市場變化與自己關係不大,這個環節就是印花環節。與染色環節今年市場出現爆倉、滿開不同,各種印花種類今年的狀態一直都是與開工不足、訂單缺乏離不開。
  • 熊貓不走蛋糕楊振華:如何做一個讓大家都願意分享、推薦的品牌?
    在ROI為負的時代,不花錢的「自傳播」充滿了誘惑力。除了大家津津樂道的喜茶、三頓半,新晉網紅蛋糕品牌 「熊貓不走」也是憑此破局的典型。今日分享熊貓不走學友楊振華品牌打造的案例,希望能給你一點啟發!真正的流量紅利只有一點,就是持續不斷地有優質內容輸出,讓用戶能自發地幫你去傳播。」在浪潮新消費主辦行業活動中,熊貓不走創始人楊振華第一次深度分享了熊貓不走的品牌邏輯,以及背後所需要的團隊、企業文化如何打造。楊振華是連續創業者,深耕服務行業18年。
  • 靠網絡用語走紅的老師能「走」多遠?
    「這樣的作業給我來一打」、「帶給人一種雲淡風輕的美好」、「時光易逝,請君珍惜」等都是作業點評中的金句。這位大學老師叫董桂菊,是東北農業大學電氣與信息學院的一名老師。(3月6日《北京青年報》)  大學教師主動貼近學生,用學生喜歡的語言方式與其交流,並把很多網絡用語用於作業點評上,使她深受學生喜愛。她的金句還被學生整理出來,在學生中相互傳看,學生都想得到董老師的點評而更加認真完成作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