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鄉村教育信息化發展添一份力

2020-08-10 中國青年網

鄉村教育,還缺什麼?

2019年希沃公益行中偏遠地區的校長們說:

「現在給我們捐這捐那的很多,但是到了這裡老師們不會用啊,你們還是第一個來教老師們怎麼用的,你們要多來啊。」

「我們的老師都願意學,因為培訓機會難得。」

2019年希沃公益行「成長導師」們說:

「鄉村的孩子最缺乏的是視野,要彌補這方面的局限,需要不斷提升老師們的能力與視野,從而將這份成長輻射至孩子們身上。」

「從一點半開始的培訓一直進行到了五點多鐘,仍然有許多老師不願意走,在那裡一遍一遍琢磨和嘗試。我看到的是他們對於信息化教學新方法的渴望。」

也許,你心中也已經有了答案。

——鄉村學校缺的是信息化教學的方法與技巧。

正如達爾文所說

最有價值的知識是關於方法的知識

除了捐贈信息化教學設備外

希沃已連續四年邀請全國一線教師

一起前往鄉村學校培訓、做示範課研討與交流

在鄉村老師心裡埋下信息化教學的種子

現在

2020年第五屆希沃公益行「成長導師」招募正式啟動,

老師們或許會好奇,

當一名「成長導師」是什麼樣的體驗?

可以為鄉村教育帶來什麼樣的幫助?

來聽一聽2019年「成長導師」的故事吧

他們年輕不再,卻勇於做信息化時代的弄潮兒

——劉志忠

遼寧省東港市長安鎮佛嶺小學,是一所在導航地圖APP上都找不到的村小。全校共有約80個學生。14位在校老師的平均年齡在40歲以上。

學校當時能拿來備課的,只有一臺2G的內存的電腦,這讓我的內心五味雜陳。希沃此次前來捐贈的三臺交互式一體機,讓學校的教育信息化硬體建設大大加速。

第一天,我們做了希沃白板5、授課助手和班級優化大師等軟體基本使用培訓。第二天,我給六年級的學生上了一節示範課,全校的老師都來聽課了。

一下課老師們就圍了上來,熱情地提出各種問題。能感覺到這一節課後,第一天培訓中講到的各種軟硬體,老師們理解起來順暢多了。

上午培訓完,本來有睡午覺習慣的老師,全都不睡了。一部分到我和袁老師的兩臺筆記本旁邊鑽研,另一部分在教室的3臺一體機上操作。

第三天,我們將單一的填鴨式學習升級為任務型學習:告知學習任務,請老師們在一體機上試操作,最後逐一進行過關測試。沒想到老師們信心滿滿:「兩位老師,你們趕緊教我們吧。」

正巧當天接到校領導的通知說長安鎮中心小學的領導將在周五來學校聽6位班主任老師的課。大家都覺得這是一個非常好的機會,可以把幾天來的所學,付諸實踐,展示佛嶺小學老師們的學習能力和信息化教學提升效果。

老師們立馬擼起袖子加油幹。王文豔老師和高春茹老師,把課件過了一遍又一遍。王偉麗老師更拼了,全校老師都下班了,她還要堅持留在辦公室,繼續打磨自己的課。

成果展示震驚了我,老師們哪像剛接觸信息化的新手,有老師甚至研究出了我們都沒傳授過的新玩法。上午四節加下午兩節課,我們跟鎮中心小學的領導一起全程聽完,一點也不覺得累。

五天的支教結束得比預期快很多,但對我的觸動卻持續了很久:

感動於,有這樣一群老師甘於紮根農村教育,為孩子們能接受更好的教育奉獻青春、揮灑汗水;

感動於,有這樣一群老師雖然年輕不再,但在新事物到來時,敢於承受變革帶來的陣痛,勇於做一名信息化的弄潮兒。

「成長導師」就像是播撒種子的人

他們把對教育信息化的深入理解與實踐經驗

傳播到偏遠地區的鄉村學校

以提升教育質量與均衡化水平

2020年「希沃公益行」已經啟動

誠邀您成為「播種人」

為了回饋過往4年參與希沃公益行的成長導師

今年「成長導師」招募除了自由報名 之外

我們還增加了「成長導師」推薦制

來吧

一同助力鄉村教師成長

讓鄉村教育更加美好!

-報名細則-

-幫扶形式

選拔成為「成長導師」後,您將與希沃講師一起前往「希沃公益行」捐贈校進行為期3-5天的教學幫扶。幫扶活動期間的差旅費用將由希沃承擔。

-主要幫扶內容

1. 為當地學校教師上一節信息化教學示範課

2. 與希沃講師一起做產品使用方面的答疑和指導

3. 與當地學校教師交流教學心得與經驗

4. 幫當地學校教師磨信息化教學課,並提供相應指導與建議

-報名截止時間

2020年8月11日

-幫扶時間

2020年9月15日至2020年10月30日(具體時間由成長導師、捐贈校、希沃講師三方溝通後確定)

-幫扶學校

本次「希沃公益行-教師成長計劃」定點幫扶2020年希沃公益行捐贈設備的學校。本著就近原則,我們將儘可能為「成長導師」們安排本省的捐贈校進行幫扶。

-報名方式

報名有推薦制與自由報名兩種方式;

1. 「成長導師」推薦制:

如果你曾是公益行的「成長導師」,可以推薦1-2位老師,為TA寫一段推薦語,點擊以下連結向我們推薦TA。

「成長導師」推薦的老師,我們會優先考慮。

2. 自由報名:

當然,老師們也可以自由報名,我們會根據教師的信息化教學能力、支教意願、公益校需求等確定最終「成長導師」人選。

-注意事項

1. 報名連結內有信息化教學能力考核內容,通過考核者方能有資格成為「成長導師」;

2. 為保證幫扶效果,本次招募50位導師,具體招募數量將根據捐贈校的實際情況進行調整;

3. 導師需年滿十八周歲,具有完全民事行為能力,有教師資格證;

4. 導師需身體健康,生活獨立,無心臟病、冠心病、高血壓等突發性疾病病史,無不良嗜好;

5. 導師需能熟練使用交互式多媒體設備及希沃軟體;

6. 有組織信息化教學培訓經驗或有相關支教經驗者優先。

來源:北國網

相關焦點

  • 浙江人大代表談「有教無類」 呼籲再促鄉村教育信息化
    圖為開幕式現場。 王剛 攝中新網杭州1月14日電(記者 方堃 見習記者 李典)「某種程度上講,教育在失去鄉村,鄉村也在失去教育。」很多教師寧願放棄檔案和編制,毅然選擇往大城市發展。「城鄉教育失衡是一道關乎社會經濟發展的宏大命題。」李培明坦言,如今社會城鄉教育失衡的重要原因在於城市化的發展一定程度上剝奪了鄉村的資源,而解決這一問題的關鍵在於城鄉之間進行良性互動。圖為舟山代表團。 李典 攝如何才能探得城鄉良性互動之脈,實現教育公平?
  • 「智慧教育」經驗:以信息化引領學校高質量發展
    來源:消費日報網「豫章故郡,洪都新府」,千年前,「初唐四傑」之一王勃筆下的南昌物華天寶,人傑地靈;千年後,信息科技飛速發展,信息化浪潮席捲全球,南昌市勇立潮頭,積極推進「網際網路+教育」,構建「網際網路+」條件下的人才培養、教育服務及教育治理新模式,實現南昌「智慧教育」又好又快發展。
  • 清大知好樂攜手中國電信 助力來賓市教育信息化發展
    ,助力來賓市教育信息化2.0攻堅行動。以教育信息化支撐引領教育現代化,是新時代我國教育改革發展的戰略選擇,也是來賓市教育工作的關注重點。在清大知好樂展區內,現場領導嘉賓體驗產品後,紛紛豎起了大拇指,對公司產品的各項功能給予了充分肯定。
  • 教育信息化發展迅猛 智能列印如何緊跟
    今年是「十三五」的開局之年,教育部印發《教育信息化「十三五」規劃》,旨在全面加快信息技術與教育教學融合創新發展,提高師生信息素養,普及信息化教學常態應用
  • 貴州構建教育信息化發展新格局
    貴陽白雲區教育信息化應用   2016年,貴州多地教育局借鑑前述地區的成功經驗,並繼續發力區域應用,力推整體教育水平再邁新的臺階!通過錄播資源中心、教育管理平臺、教育資源平臺等板塊,南明區能全面、動態掌握全區教育情況,為推動教育優質均衡發展提供有效路徑。   基於此,南明區教師們的課堂大數據可以被完整記錄,教學成長軌跡也足以成形。年輕老師們不僅可以在平臺上反覆觀看「前輩們」的上課實況,學習提升,也可以充分得到優質老師、教研員們的及時評價,積累經驗。
  • 加快推進教育科研信息化,湖南在行動!
    【湖南成果】全省所有教學點實現網絡全覆蓋,湖南省教育科學研究院力推教育科研信息化發展進程湖南省教育廳一級巡視員應若平表示,「網際網路+」就是在(移動)網際網路+、大數據、雲計算等科技不斷發展的背景下加快推進教育科研信息化是新時代對教育科研系統的緊迫要求,也是一項十分有意義、有價值、值得我們為之奉獻和努力的事業。湖南省教育廳發展規劃處副處長甘文波談到湖南教育信息化2.0發展時,提到,「湖南省在2019年「學校聯網攻堅」實現了網絡全覆蓋,2020年「多媒體教室攻堅」實現了終端全覆蓋,2021年「融合應用」要實現三全兩高一大。」
  • 學聯網以產品和服務推動孟加拉教育信息化普及發展
    中國教育品牌學聯網也從很早就關注到了孟加拉教育的發展,深度調研之後他們發現,如果依靠傳統的教育發展思路,很難在短時間內讓更多人享受到教育帶來的公平,教育信息化的升級反而將是最便捷的途徑。「近幾年孟加拉的網絡設施發展迅速,如果在學校普及電腦、智慧黑板、智能交互一體機這些信息化設備,偏遠地區和鄉村的孩子也能通過這些設備學習知識,而不受教師缺乏、教材不規範這些因素的制約。」學聯網孟加拉區域負責人表示。
  • 國內外專家聚焦鄉村教師成長與發展 為鄉村教育賦能
    、新東方教育科技集團於8月18日在北京舉行「麥田守望者:鄉村教師的成長與發展」研討會,著名學者、教育專家、聯合國教科文組織官員匯聚一堂,從各自的經驗和視角出發,通過主題發言、高峰對話等形式,就鄉村教師發展、鄉村學校的變革與展望、科技如何促進鄉村教育發展等熱點議題展開多維視角的分享與討論,沉澱指導實踐的解決方案
  • ...第二批市級骨幹教師、教育信息化骨幹教師、鄉村名師培訓班
    根據《中共中央 國務院關於全面深化新時代教師隊伍建設改革的意見》(中發〔2018〕4號)及全國、全省、全市教育大會精神,為實現《中共安順市委 安順市人民政府關於加快推進建設新時代教育強市的意見》(安市發〔2019〕2號)提出的實施新時代教師隊伍建設工程的戰略目標,7月15日,安順市
  • 信息化如何改變西部教育?第二屆中國西部教育發展論壇在京舉行
    來源:環球網8月23日,第二屆「中國西部教育發展論壇」在北京舉行。本屆論壇由中國教育三十人論壇與西北師範大學聯合主辦,北京樂平公益基金會、友成企業家扶貧基金會和北京新東方公益基金會協辦。論壇主題為「信息化如何改變西部教育?——停課不停學的經驗與教訓」。在23日上午的開幕致辭中,民進中央副主席、全國政協副秘書長、中國教育三十人論壇成員朱永新做了論壇概述。
  • 艾賓浩斯智能教育:教育信息化為教育創造了無限可能!
    近日,教育部印發了《教育信息化2.0行動計劃》,計劃於2020年基本實現「三全兩高一大、三變三新」的基本目標,實現教育信息化快速發展。最近幾年,國家大力倡導教育信息化和教育現代化,通過智能技術提高教育的質量,促進教育的公平。
  • 新東方舉辦鄉村教師成長與發展研討會 攜手國內外專家賦能鄉村教育
    、鄉村學校的變革與展望、科技如何促進鄉村教育發展等熱點議題展開多維視角的分享與討論,沉澱指導實踐的解決方案,共同賦能鄉村教師,推動鄉村教育更好地發展。後疫情時代,科技如何促進鄉村教育發展?因疫情而火熱的在線教育,為保障 「停課不停學」發揮了重要作用,但與此同時,「全民網課」暴露出的城鄉教育公平問題也不容忽視。
  • 擁抱教育信息化2.0,希沃創造真正適合中國教育的信息化工具
    根據國家《2020年教育信息化和網絡安全工作要點》的部署,以及做好《教育信息化十年發展規劃(2011-2020年)》《教育信息化「十三五」規劃》收官工作的要求,各地市應深入實施教育信息化2.0行動計劃,不斷探索「網際網路+」條件下教育發展新模式。
  • 信息化引領教育發展
    長達大半年的「抗疫」取得了階段性的勝利,教育體系也迎來了一次飛躍的發展,在線教育極大地推動了K12教育的信息化進程,K12教育將翻開新的一頁。在線教育火熱之後 師生對教育平臺提出智能化需求此次疫情的爆發讓在線教育成為全國追蹤的焦點,全國K12階段的教育任務全部湧入線上,在「停課不停學」的號召下,在線教育需求呈井噴式的爆發。
  • 新東方舉辦鄉村教師成長發展研討會 攜手國內外專家賦能鄉村教育
    發展好鄉村教育,是我國社會發展、鄉村振興的重中之重。振興鄉村教育,鄉村教師是力量所在,希望所在。近年來,我國鄉村教師隊伍建設不斷進展,鄉村教師待遇整體上得到改善,但在教學質量、教育創新等方面,與城市仍存在較大差距,一些偏遠和貧困地區教師「招不來、留不住、用不好」的現象突出,鄉村教育「軟環境」建設仍面臨困境。 鄉村教師的成長和發展,離不開全社會的參與。
  • 推動鄉村教育發展 俞敏洪獲頒「2020年度教育公益踐行者」
    來源:新浪證券12月10日,「公益,讓教育更美好——2020環球網教育盛典」在人民日報總社隆重舉行。憑藉在推動鄉村教育發展方面的突出表現,新東方創始人俞敏洪獲頒「2020年度教育公益踐行者」。俞敏洪獲「2020年度教育公益踐行者」稱號作為一個從鄉村走出來的教育者,俞敏洪一直有著濃鬱的鄉村教育情懷,希望帶領新東方及新東方公益團隊,為推動中國的教育公平及鄉村教育的發展出一份力。
  • 南昌三中:以信息化引領學校高質量發展
    「豫章故郡,洪都新府」,千年前,「初唐四傑」之一王勃筆下的南昌物華天寶,人傑地靈;千年後,信息科技飛速發展,信息化浪潮席捲全球,南昌市勇立潮頭,積極推進「網際網路+教育」,構建「網際網路+」條件下的人才培養、教育服務及教育治理新模式,實現南昌「智慧教育」又好又快發展。
  • 信息化:搭建教育扶貧「快速路」
    教育扶貧作為脫貧攻堅的重要構成,扮演著重要的角色。習近平總書記強調:「要把發展教育扶貧作為治本之計,確保貧困人口子女都能接受良好的基礎教育,具備就業創業能力,切斷貧困代際傳遞。」教育扶貧既是對脫貧攻堅最短板的彌補,也是「努力讓每個人都有人生出彩的機會」。而信息化作為時代發展的必然趨勢,作為內蘊先進生產力的重要代表,是教育扶貧的良方,是助推教育扶貧駛上「快速路」的重要抓手。
  • 哈爾濱學院當選為中國教育發展戰略學會教育信息化專業委員會理事...
    近日,經中國教育發展戰略學會教育信息化專業委員會理事長會議研究同意,增選哈爾濱學院為中國教育發展戰略學會信息化專業委員會理事單位。  中國教育發展戰略學會教育管理信息化專業委員會成立於2009年,由教育部、民政部批准,業務歸口教育部,秘書處設在教育部教育管理信息中心。目前有會員單位400餘家,包括北京大學、清華大學等國內一流高校。
  • 2020中國教育信息化十大關鍵詞
    教育部啟動「停課不停學」工作,開通國家中小學網絡雲平臺,通過電視空中課堂保障沒有網絡或網速較慢地區學生的居家學習;全國1454所高校開展在線教學,103萬名教師在線開出了107萬門課程,在線學習的大學生共計1775萬人;會同聯合國教科文組織發布《彈性教學手冊——中國「停課不停學」的經驗》,為世界各國在線教學提供了中國方案。這次疫情,以信息化有效支撐了近3億師生的在線教學,交出了一份合格的答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