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omonote提示:
閱讀本文預計需要20分鐘。本文是沙牛老師在多個成長平臺的微課演講稿,乾貨太多,建議大家收藏,如果覺得有用,可以推薦給你的小夥伴。
分享概述
今天我們分享的主題是《將筆記可用性從0提升到100的筆記術》,主要包含以下幾方面的內容:
80%的人如何記筆記
導致筆記可用性為0的原因
如何提升筆記可用性
如何挑選筆記本
高效筆記術
提升筆記可用性的小技巧
電子筆記術
特別說明一下,因為我的字比較醜,所以今天分享的很多圖片來自於我們Pomonote社群小夥伴,在此感謝這些熱心的朋友。
另外呢,這次分享的筆記本內頁模板、規範等內容,大家都可以在我們的公眾號Pomonote中回復「筆記」二字進行獲取。
1. 80%的人如何記筆記
從上學到工作,我們記了10年甚至20年的筆記,但你的筆記真的有用嗎?
我是個文具控,尤其喜歡購買各種各樣的筆記本,家裡的筆記本堆起來,雖說不能繞地球三圈,但滿足兩年的用量,還是綽綽有餘的。
但說到如何記筆記,我卻完全是一個菜鳥,想到什麼記什麼,筆記本也完全是沒有任何規劃的使用,任何地方都是我鬼畫符的地方。
這樣過幾天下來,我當時記的什麼內容,大多數時候都回想不起來,如果要找重要的內容,得把筆記本翻天覆地看個幾遍,費了九牛二虎之力找著了,卻又要費不少心思整理當時的思路。
如果你也遭遇如此記筆記的困境,那你一定也和我一樣,開始質疑記筆記的目的和重要性——因為這樣的筆記即使記錄下來,也只是白費力氣,完全沒有可用性可言。
2. 導致筆記可用性為0的原因
從上面我自己的案例中,我認為記筆記這件事情,最大的困擾在於以下幾點:
沒有對筆記本進行分類,沒有將場景與筆記本相結合。不管是工作、學習還是閱讀,需要記錄一點東西的時候,總是找一個比較順手的筆記本,便開始記錄。
選擇什麼樣的筆記本。大部分人用的筆記本,都是中型或者小型,很多人認為這樣更方便攜帶,其實不然,這樣的筆記本為我們的筆記可用性低埋下了伏筆。
沒有對筆記內容進行物理劃分。很多人都有一個習慣,無論是在討論事情,還是在思考的過程中,都喜歡拿著一個筆記本和一支筆寫寫畫畫,這其實是一個非常好的習慣,有助於幫助你整理思維。但大部分人都是毫無計劃的記錄,我們應該對筆記本進行物理區域劃分,這一方法會在後面的內容中提到。
筆記沒有主題。很少有人會在每一頁筆記寫下這一頁筆記所描述的主題和重點內容,這就導致我們在事後想要查找相關筆記時,變得非常困難。即使好不容易找到,卻又要花很長的時間去回顧記錄這篇筆記時的場景。
筆記沒有重點。很多文具控都會購買各種顏色的籤字筆甚至螢光筆,讓筆記看起來很漂亮,但要在花花綠綠的筆記中找到我們需要的內容,並不容易。
沒有約定的筆記規範。無規矩不成方圓,很多人在記筆記的時候,為了方便,會臨時創建一些縮寫或術語,但過一段時間來看,卻不明白當時記錄的內容,這是因為沒有創建一套自己約定的筆記規範。
3. 如何提升筆記可用性
我希望,通過這次分享,能夠提升你記筆記的技術和藝術,把目標明確的話,我希望這次分享能夠幫助你:
記筆記更加工整
能夠快速找到需要的筆記
能夠快速從筆記中獲取到有價值的信息
讓筆記唾手可得
3.2 如何提升筆記可用性要實現這些目標,通過前面針對造成筆記可用性低的分析,我認為,要提升筆記可用性,我們應該做到以下幾點:
對筆記本進行分類,不同的場景使用不同的筆記本。
選擇更大和更小的筆記本。
對筆記本記錄區域進行物理劃分。
為每一篇筆記寫上主題和重點。
制定一套自己的筆記規範。
接下來的分享內容,就將圍繞這五點,說說我的方法。
4. 如何挑選筆記本
關於怎樣選擇筆記本,我建議大家先根據自己的記錄場景進行分類,所謂場景,就是需要頻繁使用筆記本進行記錄的場合,你可以考慮這些場景:
工作
專業知識或技能的學習
讀書筆記
記錄想法
記錄待辦事項
……
4.2 筆記本尺寸除了場景以外呢,我們還可以針對需要筆記本的場景來進一步劃分,比如以筆記本的尺寸來進行劃分。
我們最經常使用的筆記本尺寸,應該就屬A5尺寸的筆記本了,即A4的一半大小,把筆記本攤開,正好一張A4紙那麼大。
4.3 筆記本尺寸推薦其實我不太推薦大家使用類似於A5、B6這樣中型尺寸的筆記本,我建議大家在選擇筆記本尺寸的時候,往極大和極小兩個方向進行選擇。
極大尺寸的話,推薦大家使用A4尺寸的筆記本,一般情況下,一項任務的想法,A4紙足夠寫完,而中型尺寸的,可能需要連續翻頁,並不方便筆記的連接和整體性。
然後是極小尺寸,一些筆記本品牌稱其為口袋型,這樣的筆記本比較適合記錄一些突發的事情或想法,好處是便於攜帶。
因此,我建議大家至少要有這兩種尺寸的筆記本:一種是A4尺寸的筆記本,可以用在工作、學習和思考,另一種是像A6這種尺寸的口袋筆記本,用於隨身攜帶,記錄待辦事項等內容。
4.4 筆記本內頁很少有人會關注筆記本的內頁,因為我們似乎從上學以來,就一直認為筆記本都是橫間內頁的,即以橫線進行行的劃分。
其實,筆記本的內頁有很多種,除了橫間,還有使用量也比較大的空白,此外還有一些功能型筆記本,比如時間日誌、周記甚至年計劃等等,不過,這已經屬於效率手冊甚至是手帳的範疇,不在我們今天的討論範圍。
而今天我要給大家極力推薦的,是另一種內頁——方格筆記本。
幾年前我在無印良品看到方格筆記本時,我甚至非常不解,為什麼會有這樣的筆記本,不會干擾書寫嗎?
直到我了解了方格筆記本的用法後,對它的熱愛便一發不可收拾,甚至將所有的筆記本都換成了方格本。
現在給大家展示一下方格筆記本的用途吧!
繪製任務框、繪製進度條
記筆記時記錄層級序號
手動繪製圖表
手動繪製月曆
下五子棋
分享到這裡呢,我們回顧一下,我們現在需要的,是兩款筆記本,一款A4的大型本,一款A6的口袋本,並且呢,最好是方格筆記本。
我們製作了一份筆記本推薦清單,大家可以在公眾號回復「筆記」二字獲取。
5. 高效筆記術
在前面的部分,我們已經解決了對筆記分類和筆記本選擇的問題,接下來,我們開始談談具體的記錄筆記的技術吧!
對筆記本記錄區域進行劃分,其實有很多種方式,這裡給大家分享兩種我認為最適用的劃分方式。
5.1.1 康奈爾筆記法
這應該是在網上盛傳最多的筆記方法了,這種筆記方法將筆記本記錄區域劃分成了三個部分:
筆記內容區域
筆記線索區域
筆記概要區域
這種筆記方法比較適用於學習,在學習的時候呢,先將學到的內容在筆記內容區域記錄下來,學習完畢後,從內容區域的回顧過程中,提煉出重要的幾點概要,記錄在概要區域,最後,再為這篇筆記加上標題和索引,編製成提綱、摘要。
5.1.2 黃金三分法
黃金三分法將筆記本分為「事實、解釋和行動」三個區域,此外,再在頁面的上部單獨劃分出一塊標題區域。
如圖:
基於黃金三分法,可以有更多詳細的筆記本分區方法,麥肯錫的「空雨傘」便是如此。
使用「事實、解釋和行動」的黃金三分法對筆記本進行分區記錄,可以讓你的筆記更加工整,並且,你的筆記,正是對你當時思路的最好體現。
黃金三分法適用於非常多的場景,尤其是工作和思考。
5.2 為每一篇筆記寫上主題和重點千萬別忘了為你的筆記加上主題和描述,這將成為我們事後查找和思路重現的關鍵!
在填寫標題區域時,我們需要寫下這些內容:
筆記日期
筆記標題和結論
筆記中的重要論點
寫好這些內容後,以後我們在查找時,只需要先看一下標題,即可知道這篇筆記記錄的是什麼內容,再一看論點,就知道筆記中的思路,很多時候,我們甚至都不需要再把這篇筆記從頭到尾的完整看一遍。
5.3 制定一套自己的筆記規範為了更迅速的記錄筆記,我們會經常使用到詞語的縮寫或符號,但在使用前,我們應該先建立一套規範。
這裡就廢話少說,直接看圖吧,大家可以找我們獲取截圖的文檔。
此外,大家還可以針對自己的行業,制定自己的筆記規範,比如我經常寫關於番茄工作法的筆記,我對番茄工作法的簡寫就是「Pomo 」。
6. 提升筆記可用性的小技巧
很多妹紙喜歡讓筆記五顏六色,這樣確實很好看,但並不可取,一份好的筆記,應該最多不超過三種顏色,否則就很難區分重點。
不列顛哥倫比亞大學副教授稱:「藍色利於激發創造性,紅色利於提高準確度」。
6.2 選擇舒適的筆我用的是MUJI 0.38的籤字筆,主要用藍和紅兩種顏色,這種筆寫出的字很細,且油墨控制得很好,不會存在寫一些字後筆尖有大量油墨堆積的情況。
6.3 其他技巧如果是整理思路和拓展思維,儘量在紙質筆記本上記錄思考過程,而不要面對電腦,數位化工具並不適合思考。
筆記本應一頁一個主題,未記錄完的頁面應留白,不應再寫其他主題的內容。
如果內容過多,可以把筆記本攤開的兩頁一起使用,一面記錄事實,一面一分為二,分別記錄解釋和行動。
6.4 筆記示例以下是Pomonote社群的小夥伴在聽番茄工作法的微課時做的筆記:
7. 電子筆記術
當筆記寫完時,為了隨時可以查詢,我通常會使用印象筆記App將紙質筆記進行掃描存檔。
在使用印象筆記掃描時,App會自動識別本子的邊界,然後自動掃描,非常方便。在掃描後,我還會做這幾件事:
將所有掃描的筆記都保存到「紙質文件」筆記本中。
將印象筆記中的掃描條目按這樣的格式進行命名:「日期 + 筆記標題」,如「20160802 《聰明人用方格筆記本》讀書筆記」。
在印象筆記條目的正文中,將結論輸入印象筆記。
根據筆記屬性打上相應的標籤,如「筆記、讀書筆記、紙質筆記」等。
如圖,是我掃描到印象筆記後的記錄:
如此一來,即使這個本子用完後,我將它收藏在家,也能夠隨時隨地讓已存檔的筆記本唾手可得!
7.2 筆記App剛才所說的其實是如何將紙質筆記與電子筆記進行結合,正好引申出我們的下一個話題——電子筆記術。
我建議大家在使用紙質筆記本的同時,擁有一款常用的筆記軟體。
7.2.1 為什麼需要筆記App?先說一下大多數人使用電腦做記錄的方式:當需要撰寫或記錄一些內容時,會打開記事本或Word,然後進行記錄,記錄完成後,保存為與內容相關的標題,完事。
那麼問題來了:當你需要這份資料的時候,怎麼辦?
這部分人通常會打開資源管理器在文件夾裡逐級查找這個文件,而文件管理做得靠譜的人,通常在於少數,而大多數人,將大把的時間耗費在了尋找文件這件毫無意義的事情上。
這還只限於記得文件名的情況,時間一久,如果不記得文件名,或者文件命名時不規範,只記得文件內容,還必須得將值得懷疑的文件都打開確認,這樣的操作,是不是蛋都碎了!?
那麼,怎麼破?
你需要一款筆記軟體!將文檔都存放在這款筆記軟體裡,化整為零,集中保存,減輕文件查找的壓力。
利用筆記軟體,你可以實現:
將所有的文字或圖片資料集中保存
在軟體內部全局搜索,搜索依據包括筆記標題、筆記內容、標題等
大部分筆記軟體現在都有手機App,網絡同步,隨時隨地訪問
隨時可以將筆記分享給朋友,並進行協作
7.2.2 哪些內容適合保存在筆記軟體裡?幾乎是你工作中的任何內容!
為什麼說是「幾乎」?我推薦將這些內容長期保存在筆記軟體裡:
常規性的工作文檔,這個不太好界定,我的意見是,只要不是必須保存成Word等格式的文檔(如長篇大論的方案),都可以保存在筆記軟體裡
工作和生活中的想法記錄
將紙質筆記拍照進行保存
甚至可以把筆記軟體當做一個收納箱,有什麼東西都往裡面扔
可以將在網上收集的專業性的資料放到筆記軟體中,作為知識庫進行存檔
7.2.3 使用什麼筆記App?首選印象筆記。
提到筆記軟體,就不得不把這貨提到首要地位。的確,印象筆記在筆記領域的地位幾乎無法撼動。印象筆記也是我正在使用的筆記App,不管是電腦軟體、網頁版本,還是App版本,在筆記領域都可謂首屈一指。
在我看來,在現在筆記類產品競爭如火如荼的今天,印象筆記仍然有著無法超越的優勢,即強大的搜索技術。利用印象筆記,你不僅可以搜索筆記內容,更是連圖片中的文字、手寫拍照筆記裡的文字,都能能通搜索出來!
對於普通用戶,印象筆記提供免費版本供試用,對於需要較高的用戶,提供標準帳戶和高級帳戶,價格分別是98元/年和148元/年。
7.3 紙質筆記 vs 電子筆記相比紙質筆記,電子筆記看起來似乎有不少優勢:一處記錄,隨時可訪問,而且查找起來也很方便,直接搜索就可以了。
是的,這些優勢都是真實存在的,但紙質筆記仍然有電子筆記所不能比擬的優勢,那就是——紙質筆記更利於整理思路。在思考時,很多人都喜歡在筆記本上寫寫畫畫,這是一個非常好的習慣,但在電子筆記上,這個習慣就難以為繼。因此,我建議大家,在思考的時候,一定選擇紙質筆記。
比如你需要寫一份方案的時候,先在紙質筆記上把方案的框架規劃好,隨後再用電腦來對照這個框架,完成其中的內容即可。
相信我,你其實沒有那麼多時間需要面對電腦。
另外,很多人認為使用電子筆記記錄為更加迅速,其實不然,當你有一個突然萌生的想法,掏出隨身本進行記錄,絕對比你打開筆記App來記錄方便很多。
結語
記筆記,是一門技術,更是一種事半功倍的藝術,希望此文中所說的方法能夠幫助到大家。
這次分享的筆記本內頁模板、規範等內容,大家都可以在我們的公眾號Pomonote中回復「筆記」二字進行獲取。
另外,如果你想聽課程回放,請掃碼聯繫小編獲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