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的生活和別人無關,別人的生活跟你也無關

2020-12-17 十字街口修馬路

你身邊沒有那些婆婆媽媽的人?整天到晚就喜歡評論別人的生活,別人一過的舒服就心裡難受。有這樣的一類人,極端的被迫害妄想症,別人只要有一點兒值得高興的事兒,整個人就以迅雷不及掩耳之勢湊過去。以她看似專業的學識和見識,豐富的「人生經驗」,整個人都是知心大媽的既視感,給人分析得頭頭是道。

當你找了個特別帥的男朋友。誒呀,恭喜你啊。不過你得好好想想,那麼男的那麼好看,為什麼會選擇你呢?他是不是家庭負擔太重啊,他家有幾個孩子啊。什麼這你都沒問過,你傻啊。或者他是個gay?趕緊調查他的朋友圈啊!當你找了個好工作。誒呀,恭喜你啊。不過這工作待遇為啥這麼好?小心工作量大!小心加班!小心讓你出去陪酒!小心這個公司是新開的,沒什麼經驗,過兩個月你就失業了!不行,你社會經驗太少了,你一定睜大眼睛好好看看這個公司!當你剛買了房子,搬了新家。誒呀,恭喜你啊。不過你居然現在買房子,嘖嘖嘖。房價現在已經漲成什麼樣子了,眼看就好hold不住了,以後肯定要跌啊,你居然還買這麼好的地段,總房款這麼高,真是可惜了。你看你這戶型,八十平還不通透,你咋能買這種房子啊!

這類人一張嘴,簡直就全身自帶冷水系統,見到活的東西就想給澆滅了,見到熱的東西,馬上就想給澆涼了。說得多了,聽的多了,你都快懷疑自己的價值觀了:難道我找錯了男朋友?難道我這份工作找得不好?難道我現在不應該買房子?!本來心情挺好的,聽到這種人說完話,馬上就跌到谷底了。對於這種人,我只想說。嫉妒心爆棚了是吧,看到比人的好,你自己心裡痒痒是吧。癢你就自己撓自己啊,你抓別人幹嘛啊?心裡強大的,看到你這種雕蟲小技,嘴上嘿嘿一笑,心裡早就開始罵你了。真遇到涉世未深的,說不定還真把你那些話放到心裡去了。但你不覺得,你這種扭曲別人價值觀的行為是謀財害命麼?

記住,你的幸福,就是你的。你覺得你現在很幸福、很快樂,那就大聲放肆的笑,至於別人喜歡說,不嫌累他聚說唄,就算他說的對,但千金難買你開心。你的世界,從來都你做主,好壞自己承擔,與別人毫不相關。煩人程度能和這種喜歡評論別人生活相媲美的,還有一個類人。他們看似對你的生活毫無興趣,實際上,他們對所有人的生活都不感興趣,包括他們自己的。

這類人,出現在這個社會上,簡直是太可怕了,簡直就是毒瘤。你一天寫了八個報告,在下班前完成了任務,成就感爆表。但在你寫報告的時候,身邊的二十來個人,每個人都捧著一堆零食,悠哉的看一整天的電視節目,快下班了,東拼西湊出一篇報告交了上去,然後像看怪物一樣,看著在一旁打了雞血的你。連續幾天都如此,然後你就懵逼了。你才入職一年,一個任務落到你頭上。你熬夜加班嘔心瀝血的完成,你成為全公司的能夠獨自完成活動,最年輕的人。

可就當你在朋友圈裡,曬凌晨的打卡記錄的時候,下面滿是「天啊,這麼晚了你還在加班」,「天啊,你有加班費嗎?」「天啊,這樣不違反勞動法嗎?」這些評論的主人,平時大多說曬的都是如何悠哉,如何沒有工作的過完一周,有時還在你最忙的時候,給你發個表情。你出於禮貌回了句有事兒麼。人家說,沒事兒,我太閒了。就是想撩閒。

你有早起的習慣,六點鐘必須起床,大學四年都是如此。起初,你的室友跟你一樣,帶著滿腔的熱情,參加社團,參加晨讀,去圖書館,去自習室,好像真正要上了大學一樣。慢慢的,大一大二過去了,最終,她們放棄了。以前起得比你都早,現在,你六點鐘起床的時候。他們偶爾翻個身,露出哀怨的小眼神,似乎在責怪你打擾了她們的美夢,然後翻個身沉沉的睡去,別說晨讀了,第一節課都很少去。大四的時候,寢室夜談,他們酸酸的說,寢室就你一個正經人,沒翹過課的人,根本不算讀了大學。所以呢,這些單純的小朋友們,又一次在懷疑自己的價值觀,是否出現了問題。自己的習慣,總是和別人格格不入,是否是自己的處事方法出了問題呢?要不要去迎合大家呢?

如果大學就是用來翹課的,那些知名企業家,某某,還有某某某,現在也就是路人甲而已。這些大道理不說了,那就舉幾個最簡單的例子,本科生如果全都以睡覺為學業,那麼永遠不會有所謂的名牌研究生。如果一個公司,所有員工,都在喝茶看電視劇的話,那麼你眼前的那個開車豪車,挽著嬌妻的老總,也不可能是你領導,或許他就是和你一樣的普通職工。

除了少數天才之外,很少有人一出大學校門,就馬上創業,然後財源滾滾來的。他們曾經也像你一樣,是做文案、做廣告、做程式設計師,是成天加班加到哭著喊媽媽我愛你的普通員工。為啥他們現在就能讓你仰視,在你還在你的崗位上甘願的做螺絲釘的時候,人家一驚在吃香的喝辣的了。

因為他們和別人不一樣,知道自己想要的是什麼,在大家都在喝香噴噴的奶茶的時候,人家就選擇了一杯一點兒不放糖的苦咖啡。所有人表面上不說什麼,心裡都在嘀咕,這個人自虐啊,真傻逼。你沒想到的是,下午突然開會了。喝奶茶的「聰明人」們昏昏欲睡,只有那個人們眼中的傻缺,精神抖擻,思維清晰,能夠跟得上你們那位奇葩老總的百變思路。結果呢,你懂。

道理很簡單的擺在哪兒了,如果你現在的團隊,弱到不能再弱。但這跟你絲毫沒有半毛錢關係,你的世界是你的,你對自己負責就好。工作時如此,生活也更是如此。

曾經一起合租的室友,二十多歲了,單身。小姑娘條件不錯,膚白貌美的,工作好,家庭好,學歷高,自然眼光也高些。有一天,我們得知了一個共同的好友,叫小米,大學一畢業就結婚了,現在剛得知了懷孕三個月的喜訊。室友說,天啊,她居然這麼早就有孩子了,怎麼辦,她才只是一個孩子啊。當初畢業的時候,我就告訴她,做女孩子眼光高一些,社會上什麼難的沒有啊,非得要那麼早結婚。兩個人結了婚,還一起在上海。小米嬌生慣養的,怎麼可能受得了上海那麼大的壓力。你說,就憑她老公一個月六千塊錢,在上海還要租房子,還要生活,房子都買不起,你說結婚至少得有房子吧,要不這小兩口怎麼辦啊。

但我聽小米說起室友,和室友的想法卻完全不一樣。她說我室友也老大不小了,怎麼現在還沒有男朋友啊。身邊一個知冷知熱的人都沒有,就算事業再成功,以後也不能守著錢過日子。不管怎麼樣,也得先有個家,就算沒有房子票子,一家人只要幸福的生活在一起,那麼人生就是滿足的。錢要那麼多幹什麼,又帶不走,她說她感覺我室友真可憐。這兩個人也夠操心的了,但是這個世界上,很多人喜歡關注別人的生活,其實,不管別人生活得怎麼樣,那都是別人的酸甜苦辣。生活沒有對錯,只有對你而言,是否足夠精彩。

別人怎樣是別人的是事兒,無自己無關。自己怎樣是自己的事兒,與別人無關。

不是在倡導冷血無情,倡導漠不關心,而是一個人的世界,是在是太豐富,太精彩。展現給別人的,往往只是一個片面。別人不可能完全懂你,你也不會跟百分百的懂別人,大家的追求不一樣,所以,你只需要過好你自己的生活。

拋開其他人的眼光,不要去聽那些閒言碎語。想做什麼,想實現什麼,大膽去做,勇敢去想,你的世界是你的,與別人毫無關係,不別別人的看法左右,朝著你自己的目標邁進,而你終究會成為自己最欣賞的那一類人。

相關焦點

  • 人到中年才明白:生活是自己的,和別人無關
    我回答說:「做自己,過自己,與別人無關。」這是我多年來的感悟。隨著年齡越來越大,經歷的事情也越來越多,你會發現,我們永遠不可能讓所有人滿意,別人也永遠不可能讓我們滿意。我們對別人的期望可能落空,我們自己的好心可能被誤解。但那又怎樣,理解不理解是你的事,怎麼做是我的事。我們沒有資格改變別人,我們只能去做好自己。遠離是非,靜靜做自己的事情,這是我的處世之道。
  • 做最好的自己,與別人無關
    生活中太多的煩惱和困擾,從來不是別人帶給你憂慮和痛苦,而是你自己對待生活的態度和心境,如若你想要的太多,就會越煩惱,如若你攀比的很厲害,就會越痛苦。其實,我們要明白,生命是自己的,生活也是自己的,無需證明給別人看,更無需跟別人一較高低,不要把太多的時間,浪費在別人的眼光裡,耗費在別人的言語裡。
  • 「再不結婚,別人會對你指指點點的」「別人怎麼樣跟我無關」
    婚姻,竟成為了她生活中的洪水猛獸,成為了她不能提起的禁詞。說到底,她對婚姻的猶豫有兩個原因,我們來聽一聽她的說法。第一個原因,就是冬冬的父母。她的父母是經媒人說親認識的,奔著條件合適結了婚。婚後的生活平平淡淡,並沒有什麼新特別的。
  • 別人發什麼朋友圈,真的與你無關
    現如今,朋友圈已經成為生活、社交不可分割的一部分,就好比是一個濃縮版的社會,而你對待朋友圈的態度也恰恰說明了你是一個什麼樣的人。- 01 -看不慣,可以選擇屏蔽功能記得叔本華在《附錄與補遺》中說:「社交的起因在於人們生活的單調和空虛。
  • 我愛你,與你無關,如果我的生活裡沒有了愛情,寧願選擇死亡
    事實上,正是他一生轟轟烈烈的戀愛、生活和浪漫情感,才可能造就流芳千古的《浮士德》、《少年維特之煩惱》等文學巨著。歌德一生雖只有1位妻子,只生過1個孩子,卻和無數女人有著剪不斷、理還亂的關係。他的129部作品,多以自己的愛情生活為背景,且有親筆所寫的15卷日記可供索引。
  • 周六早安心語,努力是一種生活態度,和年齡無關!
    一、努力是一種生活態度,與年齡無關。所以,無論什麼時候,千萬不可放縱自己,給自己找懶散和拖延的藉口,對自己嚴格一點兒,時間長了,努力便成為一種心理習慣,一種生活方式!二、你多學一樣本事,就少說一句求人的話。我始終相信一句話:只有自己足夠強大,才不會被別人踐踏。三、不是每個人都能成為自己想要的樣子,但每個人,都可以努力成為自己想要的樣子。
  • 每天發生在自己身上99%的事情與別人無關,你佔了百分之幾?
    「你必須自己去面對這迷惘的沒有任何方向的前路」「如果一個人總是不由自主地想討好別人,生怕冒犯別人,甚至以委屈自己的方式讓別人滿意的話,少時很可能在社交中受過嚴重傷害……」昨天看到河森堡發的這段話很受觸動,分享給大家。
  • 努力與年齡無關與成功無關,它是一種激情的生活態度
    無論生活給你什麼,你都要微笑。在順境中,微笑是對成功的嘉獎;在逆境中,微笑是對創傷的理療。不要抱怨生活給了太多的磨難,不必哀嘆生命中有多麼曲折。把每—次失敗都視作一次嘗試,不去自卑;把每一次成功都當成一種幸運,不去自傲。
  • 與才智無關_三聯生活周刊
    仿佛跟蘇過不去,大家都考上了大學,蘇落榜。蘇身上才有的「才智」,卻在那一年的夏天,在城市的鬧市區,誇張地開了一個很大的門市。也許惟一可以令蘇釋懷的是,300多元錢一件的襯衣或400多元錢一件的毛衣,絕非我們這些窮學生能買得起。
  • 你創造的一切與你無關,與我無關
    我在努力創造一切,後來才發現創造的一切都與我無關,被別人佔據了主導地位。自己拱手相讓的不是所謂的物質,而是相讓的是自己的努力和付出。把自己一部分的經歷義無反顧、毫不保留的相讓出去,自己追求的到底是什麼?是一個理想化的狀態,還是一個子虛烏有的的人生態度,不得而知。
  • 情感修復和你優秀與否無關
    情感修復和你優秀與否無關情感修復不需要你變得優秀,人之所以想變得優秀是因為我們想要去得到愛,我們想要變成理想中的自己來獲得越來越多的人關注,想便獲得別人的誇獎,想獲得別人的認同和讚揚,想要越來越多的人去仰視我們自己羨慕我們,這時候我得極大地滿足了我們的社交價值
  • 生活是自己的,與他人無關,學會獨處,心靈更自由
    一個人獨自相處的時間久了,就慢慢的學會了與孤獨和睦相處,握手言和,人生而孤獨,漸漸地一個人在摸爬滾打中內心變得越來越強大,不再在乎別人的冷眼旁觀,不再理會他人的閒言碎語,不再懼怕部分人的有意孤立。生活是自己的,與他人無關。
  • 你不必羨慕別人的生活,因為別人也在羨慕你
    羨慕已經成為不少人的生活常態,只要看到別人比自己好,心裡就會充滿了羨慕,覺得自己為什麼不如別人,為什麼生活的那麼好的人不是自己,甚至會把自己代入其中,幻想自己就是被自己羨慕的那個人。今天小編就告訴大家為什麼每個人都在羨慕別人,一起來看看吧!
  • 別人家的孩子再好,也與你無關:盲目攀比真的會毀了孩子
    總共有27.5萬人參與投票,「你看別人家的孩子」以12.7萬人的票選結果榮登排行榜第二名,幾近票數的一半。同樣,當大人老是把孩子跟優秀的孩子相比較時,孩子的信心會遭到打擊、從而開始懷疑自己,甚至完全否定自己。孩子就會覺得自己做什麼事都不行,逐步變得膽怯自卑,過度敏感,十分在意他人的評價和看法,遇到困境就會退縮逃避,焦慮無比。
  • 職場系列(十三)在職場上不要輕易說:是別人的錯,與我無關
    「是別人的錯,與我無關。」「客戶太挑剔,否則早成交了。」「經理沒有布置清楚……」在很多管理者看來,這些都是無理的一個藉口。這些藉口並不能掩蓋已經出現的問題,這些理由不會減輕你所要承擔的責任,更不會讓你把責任推掉。
  • 別人家小孩胖瘦跟我們無關
    如果說我們長的比對方好,我們還感到比較開心,但是如果我們比別人稍微差一點,可能我們心裡上會有一段時間的焦慮。但事實上有時候我們可能存在誤解,比如,很多人認為小孩得胖嘟嘟,但是如果體重過重,看起來雖然可愛,卻給未來埋下「肥胖的種子」。因此,建議大家從今天起,比孩子的身高和體重不要以別人為參照物,而是要以科學數據為參照物。
  • 人生搞清楚了別人的生活和我的生活,你會活得很輕鬆自在
    那個時候,我們一起練車的有四個人在車上,教練在教車的時候,總是會跟我們閒談,你們是做什麼的,甚至工資方面都會打聽,為此他會根據你所處的地位或是你的財力雄厚、好的家庭背影來看待你。03每個人都有自己的生活方式和生活目標,你認為別人過得好的生活,未必就適合你。我們也沒有必要去羨慕別人的生活,只需要努力去過好自己的生活就可以了。人生最重要的一點就是,明白我自己想要的生活是什麼,那是發自內心的自己想要的。
  • 婚紗女王——王薇薇:生活不易,不要太在意別人的看法
    在日常生活中,我們總會聽到別人對我們的評價,「這件衣服不適合你」,「你皮膚好黑啊」,「你老公脾氣太不好了」……聽到這些話,你什麼反應?是不是很想懟回去,但懟回去又會引起爭吵、鬧得不可開交。叔本華說:人性一個最特別的弱點就是:在意別人如何看待自己。
  • 18歲清華博士生上熱搜:別人家的孩子再好,也與你無關
    總共有27.5萬人參與投票,「你看別人家的孩子」以12.7萬人的票選結果榮登排行榜第二名,幾近票數的一半。 如同成人一樣,如果有人經常把你和身邊那些地位高過你、財富比你多得多的人放在一起比較,你難免會產生自慚形穢的心理。 同樣,當大人老是把孩子跟優秀的孩子相比較時,孩子的信心會遭到打擊、從而開始懷疑自己,甚至完全否定自己。
  • 18歲清華博士生上熱搜:別人家的孩子再好,也與你無關
    總共有27.5萬人參與投票,「你看別人家的孩子」以12.7萬人的票選結果榮登排行榜第二名,幾近票數的一半。如同成人一樣,如果有人經常把你和身邊那些地位高過你、財富比你多得多的人放在一起比較,你難免會產生自慚形穢的心理。同樣,當大人老是把孩子跟優秀的孩子相比較時,孩子的信心會遭到打擊、從而開始懷疑自己,甚至完全否定自己。孩子就會覺得自己做什麼事都不行,逐步變得膽怯自卑,過度敏感,十分在意他人的評價和看法,遇到困境就會退縮逃避,焦慮無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