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尚書》所錄,為虞、夏、商、周各代典、謨、訓、誥、誓、命等文獻。「典」是重要史實或專題史實的記載;「謨」是記君臣謀略的;「訓」是臣開導君主的話;「誥」是勉勵的文告;「誓」是君主訓誡士眾的誓詞;「命」是君主的命令。自漢以來,《尚書》一直被視為政治哲學經典,既是帝王的教科書,又是貴族子弟及士大夫必遵的「大經大法」,在歷史上很有影響。
1、德無常師,主善為師。
出自先秦《尚書·鹹有一德》。常,固定。修養道德是沒有固定的導師的,主要是以有善德的人為師。修德不必拘泥於形式,關鍵要有一顆上進的心,對有德之人常懷一份崇敬之情。
2、任官惟賢材。
出自先秦《尚書·鹹有一德》。惟,只。材,才。任命官員只看其才能。這句話與我們經常所說的「唯才是舉」、「任人唯賢」同義。
3、建官惟賢,位事惟能。
出自先秦《尚書·武成》。建官,選任官吏。惟,只。位事,安排職務。選拔官員只根據其賢德情況,安排職務只依其才幹。這是非常有道理的,因為事實上確實有些官職是象徵性的,需要有賢德者任之;而有些職務則是需要有才幹之人才能做好,故根據其才能安排職務。
4、玩人喪德,玩物喪志。
出自先秦《尚書·旅獒》。喜玩弄別會喪失自己的德行,沉迷物件會喪失自己的志向。
5、好問則裕,自用則小。
出自先秦《尚書·仲虺之誥》。則,就。裕,富。自用,自以為是。有疑就問,那麼學問就會越來越淵博;自以為是,那麼知識就會越來越貧乏。學習上要有謙虛好問的雅量,切不可自以為是、固步自封。
6、不學面牆,蒞事惟難。
出自先秦《尚書·周官》。蒞,臨、到。惟,則。人不學習,如同面牆而立,難以跨出遠步。那麼事到臨頭則難以解決了。加強學習才是提高解決問題的能力之唯一途徑。
7、滿招損,謙受益。
出自先秦《尚書·大禹謨》。驕傲自滿會招來損害,謙虛會帶來好處。這句話告誡我們要謙虛處世,不要驕傲自大。
8、克勤於邦,克儉於家。
出自先秦《尚書·大禹謨》。在國家事業上需勤勞,在家庭日常生活中要儉樸。
9、汝惟不矜,天下莫與汝爭能;汝惟不伐,天下莫與汝爭功。
出自先秦《尚書·大禹謨》。矜:自誇賢能。伐:自誇功高。只要你能夠不把自己看作是賢能之人,天下就沒有能與你爭賢能;如果你不不自視功高,天下就沒有與你爭功勞的。
10、責人斯無難,惟受責俾如流,有惟艱哉。
出出自先秦《尚書·秦誓》。俾:使。如流:比喻謙虛。指責別人的錯誤很簡單,困難的是自己能夠像流水一樣去接受別人的批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