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許多家庭,媽媽懷孕之後,所有家庭成員都會對孕婦更加照顧,就害怕哪裡磕著碰著了。尤其懷孕早期,胎像不穩,孕婦很容易就會發生意外。所以全家人都會傾盡全力好好照顧孕婦。當然懷孕情況也要因人而異,有的孕婦體質好,有的則不同。
年輕媽媽在家養胎,婆婆竟然這麼說
這已經是小迪第三次懷孕了。第一次懷孕,由於沒有經驗,沒日沒夜的工作,沒有休息好,導致流產。第二次懷孕,由於第一次流產還沒有恢復好,就毫無症狀的流產了。最近小迪又懷孕了,為了保護孩子,她特地請了一個保姆,吃穿住行全部由保姆來照顧。
婆婆來看夫妻倆的時候,看到小迪天天在家臥床,家裡的活都由保姆來做,就覺得她很矯情,還說:「當初我懷孕的時候,整天下地幹活,我兒子不也健健康康的活著嘛。」直到小迪帶著婆婆去醫院,醫生說:「因為之前流產過兩次,所以要注意多休息,建議臥床保胎,不然很容易造成習慣性流產甚至不孕。」婆婆這才無話可說了。懷孕期間到底要怎麼做,還是要因人而異的。
那麼在孕期,尤其是懷孕初期,孕婦要怎麼做呢?
1、定期產檢,學習孕產知識
懷孕初期,胎兒狀況十分不穩定,為了及時了解胎兒的發育狀況和生長發育,孕婦應該定期去醫院進行產檢。如果有什麼問題,提早發現,提早治療。還要聽從醫生的建議做好安胎工作。孕婦去醫院的時候,最好有人陪同,以免發生意外情況身邊沒人照顧。
孕婦和家人們也可以利用在家休息的時間,多學學習孕產知識,提前為生產做好準備,也應該了解什麼可以做,什麼不可以做,多多學習產房暗語以及產後知識。
2、保證充足的睡眠
懷孕期間,孕婦需要保證充足的睡眠,高質量的睡眠,有利於胎兒的健康發育。儘量做到早睡早起,中午也需要適當的午休。其實,孕婦的睡眠姿勢也要多加注意,中後期懷孕睡覺是比較困難的,每個姿勢都要小心翼翼地,生怕壓著孩子,所以,為了安全起見,最好是左側睡覺,既不會壓到孩子,也不會讓孕婦感到不適。
3、預防輻射,遠離電子產品
電子產品的輻射比較大,會影響胎兒的正常發育。懷孕期間,為了保障胎兒的健康,孕婦應該儘量減少使用電子產品的時間,不要熬夜看手機,平常無聊的時候,不妨多看一些書,可以去上一些孕婦課程,提前體驗媽媽的工作,比如如何衝奶粉,怎麼抱娃、給孩子穿衣服、換尿不溼等等。
4、多跟家人溝通
懷孕的媽媽經常是自己一個人在家裡,而且什麼也不能幹,孕期本就容易胡思亂想,孕婦就會想很多東西,給自己造成很大的壓力,十分容易患產前抑鬱症。那麼孕媽媽們,一定要多跟家人溝通,及時地反饋自己的身體狀況,以免出現小迪婆婆不理解小迪臥床養胎的情況。
懷孕期間到底要怎麼做,還是要聽從醫生的建議,每個人的體質不同,所以孕期的活動也不盡相同。如果是要全天在家待產的準媽媽,可以學習孕產知識打發時間,同時也要保證充足的睡眠,遠離電子產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