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首備受稱讚的《我們走在大路上》是怎樣誕生的?

2020-12-18 音樂生活報

唱出了中國共產黨把社會主義建設好的堅定信念

唱出了全體人民在建設社會主義大路上闊步前行的豪邁氣概

這首備受稱讚的《我們走在大路上》是怎樣誕生的?

1966年春劫夫在地震災區教唱他新譜寫的歌曲

「我們走在大路上,意氣風發鬥志昂揚!向前進!向前進!革命氣勢不可阻擋,向前進!向前進!朝著勝利的方向!我們的道路多麼寬廣,我們的前程無比輝煌,我們獻身這壯麗的事業,無限幸福無限榮光……」

57年前,由著名音樂家李劫夫創作的歌曲《我們走在大路上》唱遍了全國。57年後的今天,學校、機關、廠礦、軍營、田間地頭、車站廣場,無不迴蕩著《我們走在大路上》鏗鏘有力的旋律,激情澎湃的歌聲響徹祖國大江南北,我們唱起這首歌,依然熱血沸騰,豪情滿懷。

這首備受稱讚的《我們走在大路上》,創作於1963年。那時,我國經濟建設遇到嚴重困難,人民勒緊褲腰帶,團結一心渡難關。這首歌唱出了中國共產黨追求理想、披荊斬棘把社會主義建設好的堅強信念;唱出了全體人民意氣風發,鬥志昂揚,在建設社會主義大路上闊步前行的豪邁氣概。1992年12月,《我們走在大路上》被中華民族文化促進會列為124部華人經典音樂作品之一。1999年,國慶五十周年閱兵儀式上,軍樂隊又奏響雄壯高昂的《我們走在大路上》。不久前,這首歌被中宣部列入「慶祝建國70周年100首優秀歌曲」。

人民群眾是我的老師

創作來源於深入生活

李劫夫原名李雲龍,1913年出生在吉林省農安縣一個沒落的富裕家庭。他從小天資聰慧,跟姐姐學畫畫,隨哥哥學音樂、戲曲與說唱。李劫夫後來在談創作體會時說:「兒童時代唐詩、古文、四書都是唱著念,特別是在家鄉每逢年節有一種唱唱本的習慣,鄉裡的老大娘們常常要我坐在炕上給她們唱。唱唱本雖然有一個固定的曲調,但怎樣處理感情,怎樣處理長短句,都得自己即興編造。由於那些聽眾都是文盲,我當然得儘量把曲調唱得好聽一些,以滿足她們起碼的審美要求,這對於我這個缺乏基本功的歌曲作者或許也應算是一種基本功。」

1935年李劫夫中學畢業後,積極參加各種愛國進步活動,閱讀蘇聯和中國的革命文藝作品,向朋友努力學習美術和音樂的知識與技巧,經常演奏和演唱《義勇軍進行曲》《漁光曲》《松花江上》等抗戰歌曲。

在任東北音專校長到任瀋陽音樂學院院長期間,雖然工作繁忙,擔子分量重,他始終沒有放棄音樂創作。這一階段是李劫夫一生創作的繁盛期。他經常下基層深入生活,到工農兵中間向他們學習,體會他們的工作生活與情感,感知工農兵的勞動熱情和沖天的幹勁,煉鋼爐、車間廠房、田間地頭、油田鑽井隊旁,都留下了李劫夫和工人農民一起勞動、一起吃食堂、一同睡大炕和教唱革命歌曲的身影。

藝術家的責任是反映時代

體現人民的精神面貌

雷佳在《劫夫作品音樂會》上獻唱

20世紀60年代初,共和國建設剛剛起步,又遇到了艱難困苦。這時,李劫夫已近知天命的年齡,身體不太好。但他覺得,這個時候藝術家應該挺身而出,創作出「積極向上鼓舞人們鬥志和士氣的音樂作品」,來調動和激勵人民建設社會主義國家的積極性。他覺得這是藝術家的使命,藝術家的責任。他一直在醞釀,用什麼樣的題材來反映時代,反映黨和國家的方針政策,體現人民的精神面貌。

有一天,他正在深思冥想時,隨手打開收音機,把頻道調到蘇聯電臺,電臺正在播放歌曲《小路》。突然,李劫夫情緒激動地對他的夫人張洛說:「我們建設社會主義不能走小路,我們應該走大路。共產黨領導廣大人民建設社會主義新中國,走的是陽關大道。」

1962年,周恩來總理同中央部委領導來瀋陽開會。會議即將結束時,舉辦了文藝演出,周恩來觀看後,把陪同觀看演出的時任遼寧省委文化部部長、創作秧歌劇《兄妹開荒》的音樂家安波和安波約來的李劫夫邀請到北陵休養所,進行長談。總理向他們講述了當前國家嚴峻的經濟形勢,並語重心長地說,你們要相信黨和國家有力量帶領人民戰勝困難,繼續前進。大家要有信心。

這次談話,持續到下半夜兩三點鐘。由於時間太晚,安波和李劫夫就在工作人員的房間裡臨時加床睡下。但周總理的一席談話,卻令兩人興奮異常,睡意全無。他倆整整聊了一晚上。李劫夫一再向安波表示:「總理的話,對我教育和啟發太大了,一定要以周總理的談話精神為宗旨,唱出中國人民高抬起頭,挺著胸膛,鼓足勇氣,振奮民族精神,戰勝一切自然災害和艱難困苦的勇氣和精神。」李劫夫深思熟慮地表示,要把周總理的原話「意氣風發,鬥志昂揚」用到歌詞裡,直接把周總理倡導的不屈精神和鋼鐵意志傳達出去,表現出來。還要再寫個副歌,像《史達林頌》一樣,用副歌來展示主題。李劫夫說歌名就叫《我們走在大路上》。

經過多次修改

創作出雄壯有力的旋律催人向上

楊洪基曾翻唱《我們走在大路上》

《我們走在大路上》的原歌名是《我們走在寬廣的大路上》,現歌名是李劫夫經過多方徵求意見後修改而成。《我們走在大路上》初稿第一句歌詞也是「我們走在寬廣的大路上」,句子長些,作為歌名也不夠簡練、醒目,譜成曲子也有點拗口,不利於音樂表現。當時,李劫夫在家試唱時,有人提出能否把句子再簡練些。後來,經過多次修改,去掉了「寬廣的」這一形容詞,才把歌名和第一句詞都精練成「我們走在大路上」,使歌名顯得非常明了、響亮,起句的旋律也頗有氣勢地脫口而出了。

時至1963年春天,在李劫夫趕寫一些歌頌雷鋒的歌曲前後,《我們走在大路上》的創作終於瓜熟蒂落,形成雛形。經過反覆修改推敲,還加上了強調主題和氣勢的副歌,他不僅自己反覆吟唱,而且還多方徵求修改意見。這是他多年來形成的嚴謹作風和良好習慣:每當完成一首新歌,總喜歡唱給很多人聽。這次也不例外。瀋陽音樂學院的許多人都記得,當時,李劫夫幾乎見誰都唱他這首歌。當時在北京讀書的李劫夫的長女李青也記得,一次父親走進商店,把這首歌唱給素不相識的營業員,然後就誠懇地徵求意見,把人家搞得莫明其妙。還有一次,她與父親在北京的街上散步,走著走著,敞著衣襟的父親突然昂首挺胸,邁著大步,高聲唱起了這首歌。李劫夫還向剛剛從北京調到瀋陽音樂學院任黨委書記的盧肅徵求對這首歌的意見。盧肅是其戰爭年代的戰友,因創作《團結就是力量》而廣為人知。盧肅看後說:「挺好,我提不出什麼意見。」李劫夫說:「你還是給改改。」盧肅還是看不出有什麼可改之處,他這才作罷。

2011年劫夫作品音樂會在美國成功舉行

歌曲寫成後,第一個試唱的歌唱家是瀋陽音樂學院的王其慧,第一位正式上臺演唱的是該校的歌唱家李鴻賓,上口易記的二段體結構的分節歌問世以後,迅速受到廣大人民群眾的熱烈歡迎和由衷喜愛,很快就唱遍了祖國大地。這首歌理所當然地成了人們久唱不衰、膾炙人口的群眾歌曲。

聲明:

部分所載內容來源於各大網絡平臺,對此觀點我們保持中立,僅供參考、交流、學習等非商業目的。轉載的稿件版權歸原作者和機構所有,如有侵權,請聯繫我們刪除,謝謝合作!

相關焦點

  • 【四史學習】《我們走在大路上》 第一集 新中國誕生
    【四史學習】《我們走在大路上》 第一集 新中國誕生 2020-08-01 07:50 來源:澎湃新聞·澎湃號·政務
  • 我們走在大路上!
    27日,大型文獻專題片《我們走在大路上》在中央廣播電視總臺央視綜合頻道播出第二十三集和第二十四集。第二十三集《輝煌新時代》展現新時代中國取得的一系列輝煌成就;第二十四集、也是最後一集《領航中國》講述了中國共產黨團結帶領全國各族人民接力奮鬥,推動黨和人民事業不斷前進。
  • 《我們走在大路上》第一集 新中國誕生
    編者按:         習近平總書記指出,「一切向前走,都不能忘記走過的路;走得再遠、走到再光輝的未來,也不能忘記走過的過去,不能忘記為什麼出發。」       2019年9月16日起,中共中央宣傳部、中央黨史和文獻研究院等共同推出的24集大型文獻片《我們走在大路上》,在中央廣播電視總臺中央電視臺綜合頻道播出。       這是一部極具震撼力的愛國主義教育專題片,全景式展現了新中國風雨兼程、砥礪前行的偉大曆程,講述了中國人民篳路藍縷、砥礪奮進、一路走來的感人故事,展現了中華民族從站起來、富起來到強起來的偉大飛躍。
  • 《我們走在大路上》緬語版專題片在緬甸電視臺播出
    國際在線報導(記者 孫牧寧):在習近平主席對緬甸進行國事訪問前夕,專題片《我們走在大路上》緬語版從1月15日起在緬甸最大商業電視臺天網電視臺多個頻道播出。24集大型文獻專題片《我們走在大路上》全景式展現了新中國建國70年間風雨兼程、砥礪前行的偉大曆程,是全方位了解新中國發展的一部優秀作品。為讓更多海外受眾通過這部作品讀懂中國,了解中國,中央廣播電視總臺發揮多語種優勢,陸續推出《我們走在大路上》英語、俄語、法語、西班牙語、阿拉伯語、日語、朝語、越南語、寮語等多個外語版本。
  • 我們走在大路上
    這巧合的一幕,給2020年的深冬抹上了一筆詼諧的亮色。或近或遠,或喜或憂,生活中總有意想不到的奇遇。很多人盼望2020年早點過去,有人甚至希望把2020年從日曆中抹掉,這樣就可以重新開始。但是,當這特殊的年份真的逝去的時候,更多的人意識到,這個年份凝結了太多的記憶,它是那樣厚重,已然屹立在歷史的群山之中。
  • 【四史學習】《我們走在大路上》 第五集 壯志凌雲
    【四史學習】《我們走在大路上》 第五集 壯志凌雲 2020-08-28 23:51 來源:澎湃新聞·澎湃號·政務
  • 大型文獻專題片《我們走在大路上》獲廣泛關注 「接地氣,看後讓人...
    9月18日,觀看了大型文獻專題片《我們走在大路上》最新的兩集後,市民劉猛興奮地在社交平臺上這樣寫道。他的話說出了重慶廣大市民的心聲。  重慶日報記者了解到,由中共中央宣傳部、中央黨史和文獻研究院、國家發展和改革委員會、國家廣播電視總局、中央廣播電視總臺、中央軍委政治工作部聯合出品的大型文獻專題片《我們走在大路上》,自9月16日在中央電視臺播出以來,成為市民口中的熱門話題。
  • 我區各族幹部群眾收看《我們走在大路上》等專題片
    新疆新聞在線網10月5日消息(記者 楊竹 通訊員 任鑫潔 董智勇 李維 常誼誼):連日來,《我們走在大路上》《祖國在召喚》《和祖國在一起》等專題片熱播,撥動了全疆各族幹部群眾的愛國情懷,也激發起大家在新時代幹事創業的鬥志。24集文獻專題片《我們走在大路上》展現了70年來新中國走過的不平凡歷程。
  • 走在大路上,越走越堅定越走越寬廣
    《我們走在大路上》大型文獻專題片堅持「政論情懷、故事表達」,既客觀反映歷史的進程,又注重接地氣的故事表達;既講述各個時期的重大歷史事件,也反映了千千萬萬中國人民日常生活的巨大變遷。該專題片一經播出,就引起了社會各界熱烈反響。正如有網友所言:「該片給觀眾最大的感受就是真實。該片堅持政論情懷,既客觀反映歷史的進程,又注重接地氣的故事表達,讓觀眾看後為之動容。」
  • 我們走在大路上一共有多少集?觀看價值和觀看意義
    我們走在大路上一共有多少集  該片共24集,每天在央視央視綜合頻道黃金時段20:00每天兩集連播  我們走在大路上每天幾點播出?  微信搜索公眾號 北京本地寶 (bdbbeijing),關注後在對話框回復【路上】即可獲取二十集大型文獻片《我們走在大路上》直播/回放入口;以及《我們走在大路上》直播時間平臺及宣傳片視頻觀看
  • 溧陽:我們走在大路上,意氣風發,鬥志昂揚!
    我們走在大路上,意氣風發,鬥志昂揚,回首三十年,展望新徵程。日前,萬眾期待的溧陽大型文藝匯演《我們走在大路上》在奧體體育館隆重舉行。,成為舞臺背景的重要元素,和匯演主題「我們走在大路上」完美契合據了解,導演組在前期策劃中,對溧陽的歷史人文、地理標誌進行深入挖掘,提取出「路」這一個對溧陽極具代表性的符號,作為整個匯演的主體概念,由它為核心對匯演進行系統的篇章設計現場絢麗的燈光布景,震撼的音響效果,精湛的舞美設計,共同呈現出一場精彩絕倫的「視聽盛宴」
  • 新年獻詞:我們走在大路上
    這巧合的一幕,給2020年的深冬抹上了一筆詼諧的亮色。或近或遠,或喜或憂,生活中總有意想不到的奇遇。很多人盼望2020年早點過去,有人甚至希望把2020年從日曆中抹掉,這樣就可以重新開始。但是,當這特殊的年份真的逝去的時候,更多的人意識到,這個年份凝結了太多的記憶,它是那樣厚重,已然屹立在歷史的群山之中。
  • 《我們走在大路上》引熱議:感悟偉大曆程
    24集大型文獻專題片《我們走在大路上》於9月16日起在中央電視臺綜合頻道黃金時段播出後,在社會上持續引發關注和熱議。各界紛紛表達了對專題片的喜愛,並就其引發的話題展開了討論。  中國科學院院士、解放軍總醫院第五醫學中心王福生教授說:「在觀看了《我們走在大路上》專題片後,我感到很震撼。
  • 難忘今宵|我們走在大路上!
    12月6日晚,市體育館裡人頭攢動、歌聲飛揚,「我們走在大路上」文藝匯演在這裡舉行。網紅「溧陽1號公路」更是被「搬」上舞臺,成為舞臺背景的重要元素,和匯演主題「我們走在大路上」完美契合。》中央廣播電視總臺主持人、語言藝術家任志宏在我市焦尾琴演奏家葛亞東演奏的嫋嫋琴音中朗誦《溧陽賦》,以激情的演繹傳遞這座城市深厚的底蘊;南航天目湖校區學子表演歌舞《青春暢想》,展現了南航學子朝氣蓬勃、積極向上的精神面貌;情景音畫《最美的家鄉》、歌曲《山笑水笑人歡笑》,描繪了我市
  • 特別直播·我們走在大路上
    精準脫貧共赴小康這是一場沒有硝煙的大決戰這是一條披荊斬棘的陽關道這是一條奮鬥路曾灑滿奮鬥的汗水特別直播·我們走在大路上內蒙古廣播電視臺新聞廣播 綠野之聲廣播若有來源標註錯誤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權益,請作者持權屬證明與本網聯繫,我們將及時更正、刪除,謝謝。 郵箱地址:newmedia@xxcb.cn
  • 「大路越走越寬闊」——大型文獻專題片《我們走在大路上》引發熱議
    由中央宣傳部、中央黨史和文獻研究院、國家發改委、國家廣播電視總局、中央廣播電視總臺、中央軍委政治工作部共同攝製的24集大型文獻專題片《我們走在大路上》日前在中央電視臺綜合頻道黃金時段播出結束,其在社會上引發的話題熱度仍在持續發酵。
  • 《我們走在大路上》獲第26屆中國紀錄片學術盛典兩項大獎
    由中共中央宣傳部、中央黨史和文獻研究院、國家發展改革委、國家廣播電視總局、中央廣播電視總臺、中央軍委政治工作部共同攝製的大型文獻專題紀錄片《我們走在大路上》獲得兩項大獎——年度特別作品及最佳撰稿。《我們走在大路上》獲年度特別作品獎用紀實影像銘刻歷史,以國際視野聚焦中國,讓累累碩果透視未來。
  • 新華時評:走在大路上,我們昂首向前
    新華社北京9月20日電 題:走在大路上,我們昂首向前新華社記者梁建強時光,總在回望中給人以啟迪。24集大型文獻專題片《我們走在大路上》正在熱播,生動呈現70年來中國共產黨領導中國人民篳路藍縷、砥礪奮進的光輝歷程。70載櫛風沐雨,70載風雷激蕩。人們清楚地看到:一個又一個偉大奇蹟在中華大地迸發。中華民族迎來了從站起來、富起來到強起來的歷史飛躍,迎來了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光明前景。
  • 《我們走在大路上》 第二十一集 強軍戰歌
    《我們走在大路上》 第二十一集 強軍戰歌 2019-09-27 17:37:49   來源:央視網
  • 【四史學習】《我們走在大路上》 第九集 改革春潮
    【四史學習】《我們走在大路上》 第九集 改革春潮 2020-09-26 08:01 來源:澎湃新聞·澎湃號·政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