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新教材《中外歷史綱要》上冊涉及70多位英雄人物
2019-08-27 15:22:28
|
| 字號:
A+|
A-新京報快訊(記者馮琪)「英雄人物始終是歷史教材的重要選材。」8月27日,在教育部發布會上,普通高中歷史教材總主編、首都師範大學教授徐藍介紹歷史教材時稱,僅必修課《中外歷史綱要》的上冊,就涉及70多位英雄人物、近30個英雄群體。
教材內容共涉及歷史文化名人100餘位,思想、科技、文學、法律等著作80餘部,四大發明、天文曆法、醫學、數學、農學、地理學、水利工程等重大發明創造50餘項,書畫、音樂舞蹈、雕塑、器物等藝術作品40餘件,引導學生形成對中華文化的認同感。
而對於歷史教材裡的英雄人物選取一直廣受公眾關注,也時常引發爭議。
發布會上,徐藍對歷史教材中英雄人物的選取進行說明。編寫組把中國歷史上有代表性的一些英雄人物體現在教材當中,比如說必修課《中外歷史綱要》的上冊,共有70多位,近30個英雄群體。
徐藍舉例,比如開疆拓土的衛青、霍去病,精忠報國的嶽飛,抗倭英雄戚繼光,甲午海戰中的鄧世昌,抗日戰爭中的趙一曼、左權,抗美援朝中的楊根思、黃繼光、邱少雲等等。「這些英雄人物都是對學生進行愛國主義教育的非常好的素材。」
教材如何讓英雄人物對學生起到教育引導作用?徐藍稱,教材對英雄人物的介紹和敘述是有系統的。
首先是正文敘述英雄人物,另外在輔欄的設置上,有圖片、思考點、歷史縱橫,還有史料研讀等等,用這些方式來系統地展現英雄人物在歷史中的作用和地位。
此外,在活動拓展當中有一個「名言推介」環節,要求學生收集整理在統一多民族國家形成過程中的英雄人物的名言名句,例如陸遊的「位卑未敢忘憂國」,文天祥的「人生自古誰無死,留取丹心照汗青」,林則徐的「苟利國家生死以,豈因禍福避趨之」等,來涵養同學們崇尚英雄、學習英雄、銘記英雄的寶貴品格。
除中華5000多年文明史外,高中歷史新教材的重點學習內容還包括中國人民170多年鬥爭史和中國共產黨90多年奮鬥史,並且強調國家主權、海洋意識教育,以及民族團結進步教育。
責任編輯:徐孟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