NB-IoT網絡的需求
個人對網絡質量的要求「高」且「統一」:玩網路遊戲必需要低時延,下載文件或看網絡視頻則期望高帶寬,通話需要聲音清晰,而接收的簡訊絕不能有遺漏。
但隨著網絡中用戶終端(手機、PAD等)數量的增長逐漸趨緩,M2M應用成為了運營商網絡業務的增長發力點,大量的M2M應用終端則成為了網絡的用戶。M2M應用終端(傳感設備、智能終端),本質上就是物聯網終端,它們通過裝配無線通信模組和SIM卡,連接到運營商網絡,從而構建出各類集中化、數位化的行業應用。
NB-IoT的由來
從2G到4G,移動通信網絡不斷更新換代,網速也越來越快,不過移動通信網絡都只是為了連接「人」而生。但隨著萬物互聯時代的到來,移動通信網絡需面向連接「物」而演進。。NB-IoT(Narrow Band Internet of Things,基於蜂窩的窄帶物聯網)則是隨著時代的發展在4G時代出現的一個分支。
一邊是大流量,一邊是小數據。一邊是移動寬帶,一邊是物聯網時代。隨著萬物互聯時代的到來,NB-IoT為連接「物」而來, 3GPP於2016年6月在Release 13中正式制定了NB-IoT標準。
NB-IoT技術特性
NB-IoT網絡的優質主要在低功耗、廣域覆蓋的通信應用。終端的通信機制相對簡單,無線通信的耗電量相對較低,適合小數據量、低頻率(低吞吐率)的信息上傳,信號覆蓋的範圍則與普通的行動網路技術基本一樣,行業內將此類技術統稱為「LPWAN技術」(Low Power Wide Area,低功耗廣域技術)。
NB-IoT更加適合於部分物聯網的場景應用,也就是LPWA(低功耗廣域網)類型的應用。並且由於引入了睡眠模式,降低了通信品質的要求(主要是實時性要求),使得NB-IoT的基站比傳統基站,能夠接入更多的(承載LPWA業務的)終端。200KHz 頻率下面, 根據仿真測試數據, 單個基站小區可支持 5 萬個 NB-IoT 終端接入。
NB-IoT的低速率、低功耗、低帶寬帶來的是低成本優勢。 低速率:意味著不需要大緩存,所以可以緩存小、DSP 配置低; 低功耗:意味著 RF 設計要求低,小的 PA 就能實現; 低帶寬:意味著不需要複雜的均衡算法…… 這些因素使得 NB-IoT 晶片可以做得很小,因此成本就會降低
以奇蹟物聯的低電壓AM22E模組為例,AM22E 是一款超小封裝 NB-IoT 工業級無線通訊模塊。模塊特點是超低功耗,廣域覆蓋,外圍電路簡單,客戶易於開發,適合用於低速率低功耗的物聯網通訊設備。內置工業級 eSIM,配套物聯網卡管理平臺, 移動 OneNET 平臺,支持中國移動運營商,支持 Open CPU,定製開發,支持TCP/UDP/HTTP/LWM2M/MQTT/CO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