簡介:
博士畢業三年內,是申請國外博士後職位的黃金期。
F醫師是某三甲醫院規培醫師,雖然只有一篇一作SCI論文,且影響因子不高,但單位鼓勵學者赴海外交流進修,其抓住機會,在知識人網的協助下申請到美國醫學院排名47名的印第安納大學博士後職位,年薪5萬美元。
F醫師背景:
申請類型:博士後
教育背景:省屬院校博士
工作單位:三甲醫院規培醫師
科研背景:SCI 1篇,影響因子2點多
研究方向:臨床醫學
接收方院校:美國印第安納大學醫學院
申請過程:
博士畢業三年內,是申請國外博士後職位的黃金期。國外部分院校、科研機構要求申請者博士畢業不超過3年或5年,否則無法授予博士後頭銜(Postdoc)。畢業超過年限的申請者,有機會獲得Research Fellow或Research Scientist等頭銜,可視為博士後/研究員經歷,但一般申請要求會相對高。
故而,很多申請者希望抓緊這段關鍵時間,爭取獲得更多國外博士後職位機會,F醫師就是其一。
F醫師博士畢業兩年多,臨床醫學專業,主要研究血液系統惡性疾病的診斷與治療,現處於規培的第三年。雖然幾年前發表了1篇SCI文章,但影響因子不高。為了爭取更好的職業發展機會,F醫師希望到歐美國家高水平院校從事博士後研究工作,拓展科研思路,體驗海外科研氛圍,學習掌握先進的實驗技能和方法,為未來發表高水平論文、申請科研基金項目等鋪平道路。
F醫師所在單位支持青年學者赴海外交流進修,雖然有相關公派項目,但是以其的資歷較難爭取到資助名額。另一方面,如果能申請到帶薪的博士後職位,薪資水平要高於公派資助,F醫師及家人一起出國,在經濟生活方面也比較寬裕。鑑於以上考慮,其希望優先申請國外帶薪博士後職位,如果反饋不理想再嘗試申請公派機會。
知識人網老師評估認為,F醫師雖然論文發表情況不佔優勢,但有兩年規培臨床工作經驗,主持和參與過科研項目,熟練掌握各種實驗技能,申請時畢業不超過3年,且提前近一年開展申請,有一定機率獲得滿足其需求的職位。
申請初期,反饋並不多。我們根據實際情況,適當調整了申請策略,後陸續獲得了英國倫敦大學學院、瑞典卡羅琳斯卡學院和美國印第安納大學等院校導師的溝通意向。
英國倫敦大學學院的導師,研究方向是紅細胞生成與遺傳性貧血,詢問F醫師是否對課題感興趣,可惜因為電話溝通時信號不佳,未能確定職位;瑞典卡羅琳斯卡學院的導師表示願意給出博士後職位,但是暫時沒有經費,建議F醫師申請國家留學基金委(CSC)的公派資助;隨後,我們收到卡羅琳斯卡學院另外一位導師的面試邀請,面試後導師同意給出博士後職位,月薪2-2.2萬瑞典克朗,需要F醫師獨立承擔一部分工作,詢問是否願意。
而印第安納大學醫學院的邀請導師是位副教授,主要研究方向是惡性血液病的發病機制,與F醫師完全匹配。經過兩輪面試,以及推薦信、研究計劃等文件溝通,導師給出了博士後職位,年薪5萬美元。印第安納大學是美國中西部地區老牌名校,在2021年USNews美國最佳醫學院排名中列位第47名。經多方面比較,F醫師最終選擇了印第安納大學導師的博士後職位。
在知識人網的協助與指導下,F醫師及家人順利辦理了美國籤證。單位同意其出國交流期間保留職位,我們祝F醫師在學術領域再攀高峰。
接收單位介紹:
美國印第安納大學(Indiana University)創建於1820年,是美國著名的公立研究型大學,該校走出過17名諾貝爾獎獲得者,是美國中西部地區的老牌名校,也是著名的研究型大學。其醫學院在2021年《美國新聞與世界報導(USNews)》的美國最佳醫學院排名中列位第47名。
Offer展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