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費訪問學者過渡為帶薪博士後-博後篇(加拿大環境部年薪5.5萬)

2020-12-11 知識人網

簡介:

上篇H博士申請成功密西根大學訪問學者職位,本篇繼續介紹為其成功申請到加拿大環境部2年博士後職位,年薪高達55870加幣的過程。

H博士背景:

申請類型:帶薪博士後

教育背景:博士

工作單位:美國密西根州立大學(訪問學者)

研究方向:環境、生態

學術背景:1篇SCI,2篇待發表

出國單位:加拿大環境部

申請過程:

H博士在知識人網的幫助下,來到了美國密西根州立大學訪學。在新的導師,新的環境中,其拓寬了研究思路,每天的工作及生活緊張而充實,SCI文章已經刊出1篇,另外2篇也撰寫完成已投稿。日子很快就過去了大半年,但H博士初心不改,繼續向著既定目標--帶薪博士後職位努力。期間自己也曾DIY申請過,但感覺很費時間,效果也不好。於是基於之前的合作基礎,H博士再次委託我們全權代理申請帶薪的博士後職位。

這次博士後申請不同於上次的訪學,尤其是帶薪博士後職位有限,而環境專業的經費不是很充足,申請起來難度會很大,周期可能會較長。為避免J1身份作廢,我們建議H博士協調密西根州立大學的教授延長J1期限,以留出較充分的申請時間。

同時我們利用廣泛的資源,申請了美國多所大學及實驗室,如:加州大學聖巴巴拉分校、馬裡蘭大學、阿爾貢國家實驗室等,但均因研究背景及研究內容等與對方需求不符,而沒有通過審核。在這種情況下,我們建議擴大申請國家,如歐洲及加拿大等。H博士也同意了我們的申請策略。

擴大申請後,很快得到了加拿大環境部一位科學家的反饋,該教授在水生生態領域有超過30年的研究經驗,發表過150多篇論文和4部專著。主要研究興趣集中在生態風險評估和生態系統觀測新方法的發展方面。是兩家國際期刊的編輯委員會成員,並曾擔任世衛組織-水、拉姆薩爾、聯合國開發計劃署和世界自然基金會-加拿大分會的科學顧問和特邀審稿人。

因有美國訪問學者的研究經歷及密西根州立導師的推薦信,且有一作的SCI文章奠定了學術背景和科研水平,環境部這位科學家認可了H博士的研究經歷,經過面試,導師推薦給了環境部,並順利通過加拿大聯邦政府博士後研究計劃the Canadian Federal Government Postdoctoral Research Program的審核。該機構發來了正式的邀請函,聘期2年,年薪為55870加幣,這個標準明顯高於普通高校的博士後薪資。

H博士直接從美國本土辦理了加拿大的工作籤證,節省了回國籤證的時間,且順利由訪學過渡到博士後,最終實現了自己的願望。

接收機構簡介:

加拿大環境部成立於1971年,是加拿大政府機構之一,主要負責協調環境政策和方案,以及保護並提高自然環境與可再生資源的政府部門。該部門大約有6800名工作人員,來自於各個領域,背景多樣,包括生物學、化學、氣象學、氣候學、工程學、環境科學、水文、信息學、政管等,工作地點分布在加拿大的100個分支點。

Offer展示:

相關焦點

  • 自費訪問學者如何過渡為帶薪博士後—訪學篇
    簡介:國外博士後申請難度較大,學術背景薄弱者,如何申請成功?本文回顧了H博士的經歷,先取得美國訪問學者職位,待發出了SCI文章後,繼而申請成功加拿大環境部5.5萬年薪的博士後職位。為敘述方便,我們分為訪問學者申請篇及帶薪博士後申請篇予以介紹背景:申請類型:自費訪問學者教育背景:博士工作情況:待業研究方向:環境、生態學術背景:只有中文文章出國機構:密西根州立大學申請過程:
  • 年薪5萬,年近50計算機方向博士獲美國研究員職位
    因單位缺乏科研條件,其最初希望申請公派或自費訪學,到國外院校交流學習,但因為年齡和外語水平而缺乏信心。知識人網評估認為帶薪職位也有成功可能,並最終助其獲得美國高校研究員職位,年薪5萬美元。最初U博士諮詢的是訪問學者申請,因為國內的平臺不足以提供相應的科研條件,其希望申請國家或省屬公派項目,如果不成功,也接受自費訪學。
  • 年薪5萬美元,生物醫學工程方向獲美國名導博士後職位
    簡介:F老師的研究方向是生物醫學工程,因為國內設備條件的限制,有些科研想法無法順利開展,故希望以訪問學者或博士後身份赴國外高校或科研機構從事課題研究。知識人網助其獲得美國名校名導的博士後職位,年薪5萬美元。
  • 臨床醫師獲美國印第安納大學年薪5萬博士後職位
    F醫師是某三甲醫院規培醫師,雖然只有一篇一作SCI論文,且影響因子不高,但單位鼓勵學者赴海外交流進修,其抓住機會,在知識人網的協助下申請到美國醫學院排名47名的印第安納大學博士後職位,年薪5萬美元。國外部分院校、科研機構要求申請者博士畢業不超過3年或5年,否則無法授予博士後頭銜(Postdoc)。畢業超過年限的申請者,有機會獲得Research Fellow或Research Scientist等頭銜,可視為博士後/研究員經歷,但一般申請要求會相對高。故而,很多申請者希望抓緊這段關鍵時間,爭取獲得更多國外博士後職位機會,F醫師就是其一。
  • 環境工程博士獲美國倫斯勒理工學院4.75萬美元年薪博士後職位
    簡介:C同學是美國院校應屆博士,環境工程方向,希望申請北美相關方向的帶薪博士後職位。因為該方向帶薪職位較少,經過較長時間的努力,我們終於助其獲得美國倫斯勒理工學院4.75萬美元博士後職位,導師曾在《Science》等多種高影響因子學術期刊發表論文,h-index達40+。
  • 做十年博士後仍拿不到教職,《自然》調查揭示博後群體艱難處境
    一位美國化學博士後在評論區寫道:「你的工資是助理教授的一半,只比研究生多幾千美金。但與此同時,我們要負責的東西比任何研究生都多。」 不到一半(42%)的受訪者表示他們的年薪在 5 萬-8 萬美金之間,只有 3% 的人表示有更高的薪資。這些數據和主要資助機構制定的薪資標準是一致的。
  • 博士畢業超5年獲加拿大Research Assistant職位/年薪4.5萬加元
    簡介:移民監期間同時做博士後研究,即滿足了移民局的要求,又積累了工作經驗,為今後發展奠定基礎,正可謂一舉兩得。但是加拿大的博士後職位一般提供給博士畢業5年內的申請者,對於畢業年限長的申請者,如何解決?請看以下案例。
  • 通信方向獲加拿大TOP8西安大略大學4.2萬加元年薪博士後職位
    簡介:G老師因希望能到國外長期發展,不想考慮公派項目,而是選擇申請國外帶薪博士後職位,對院校排名無要求。其研究方向較為敏感且文章背景薄弱,故職位反饋較少。經過較長時間努力,知識人網助其獲得加拿大TOP8名校西安大略大學4.2萬加元年薪博士後職位。
  • 做十年博士後仍拿不到教職,調查揭示博後群體艱難處境-虎嗅網
    30%的受訪者表示,他們已經做了2~3輪博士後,一些人做了超過4~5輪了,甚至有人做了6~7輪。英國資助機構英國研究與創新部的人才主任Rory Duncan介紹,博士後的工作意味著這是通向長期職位的短暫跳板。他估計,UKRI通過對大學和實驗室的經費撥款間接地資助了約4萬名博士後。他說:「包括博士後和導師在內的每個人都應該清楚,博士後職位是暫時的,發展性的。」
  • 中國博士後們的「錢途」與出路:高薪仍難留人
    日前美國密西根大學一個為期3年的生命科學領域博士後崗位招聘,開出6萬美元年薪及其他補助,另外還有2.5萬美元獨立研究資助,這很可能是同類崗位薪酬的新紀錄。  而國內博後招聘的最新信息則毫不遜色。納米材料專家江雷的仿生界面材料團隊也在招收博士後,開出的條件簡單直接:「年薪35萬元(還可以更高)。」  這樣的條件,不知道你有沒有心動?
  • 《自然》博士後調查第二篇:他們對博士後的工作很失望
    30%的受訪者表示,他們已經做了2-3輪博士後,一些人做了超過4-5輪了,甚至有人做了6-7輪。英國資助機構英國研究與創新部 (UKRI)的人才主任Rory Duncan介紹,博士後的工作意味著這是通向長期職位的短暫跳板。他估計,UKRI通過對大學和實驗室的經費撥款間接地資助了約4萬名博士後。
  • 加拿大訪問學者配偶子女籤證申請指南
    加拿大擁有世界最完善的教育體系,其頂尖高等學府舉世聞名。在加拿大,公共教育支出佔國民生產總值的5.4%,甚至高於美國5.2%。
  • 訪問學者、博士後如何選擇與導師的相處方式?
    訪問學者、博士後如何選擇與導師的相處方式? 如何選擇導師,是眾多出國申請者關注的問題之一。對於訪問學者或者公派博士後這類不用接收方出資的 申請者而言:因為不屬於實驗室僱員,所以導師不會很苛求。而申請者出國目的主要也是積累海外科研經歷而並非要留在國外發展,所以對於導師及實驗室的要求不必太過拘泥。最多希望學校排名好些,導師名氣大些,以便於增加競爭力而通過公派審核。
  • 微生物方向獲美國匹茲堡大學4.78萬美元年薪職位
    知識人網助其獲得世界TOP43名校匹茲堡大學帶薪職位,年薪4.78萬美元。同時K博士也想藉此機會帶孩子到美國體驗國外不同的教育環境和文化生活,幫助孩子提高英語水平。K博士生的申請難點在於博士畢業時間過長,美國部分院校、研究機構要求申請者畢業不超過5年,有的甚至希望申請者畢業不超過3年,因而K博士的情況會錯失一些職位機會。
  • 應屆博士獲美國國家能源技術實驗室博士後職位,年薪7.2萬美元
    簡介:M同學是985高校的在讀博士,電力系統方向,希望申請國外博士後職位,畢業後即入職,實現在相關研究領域繼續深造發展的願望。知識人網助其獲得了美國國家能源技術實驗室博士後職位,年薪7.2萬美元。M同學背景:申請類型:博士後教育背景:985高校 博士在讀科研背景:學術論文多篇,參與項目多個研究方向:電力系統
  • 高水準PI帶領:博後+特聘(副)研究員都要,年薪26-32萬起!
    >2011年至2015年在美國密西根大學張建之教授實驗室,從事博士後研究工作。陳小舒教授課題組主要研究興趣集中在運用高通量測序技術研究關鍵的生物學基礎問題,主要包括影響各種錯誤率(DNA突變率,RNA轉錄錯誤率,蛋白質翻譯錯誤率)的因素、分子層次和細胞層次的異質性的產生與演化規律、單細胞測序與精準醫學的應用等等。
  • 聽說博士後待遇太高了,能有 70 萬?
    >(有機構廣告的)博士後待遇太高非常不正常,70 萬,比美國大多數正教授待遇還高。,是大連化物所申請了優秀博後基金後的待遇,而且一等才有 60 萬。很抱歉,誰來告訴我國內哪裡有博後待遇 70 萬的?如清華的聯合中心博後支持計劃,月薪過萬不是夢;「水木學者」計劃,北大的「博新計劃」,月薪 2W 也是非常猛!
  • 指定加拿大|計算機碩士講師獲卡爾加裡大學訪問學者邀請函
    簡介:N老師是省普通高校講師,計算機碩士學歷,僅參與過校級項目,無文章,因親屬在加拿大,故指定申請加拿大的自費訪問學者職位。N老師背景:申請類型:自費訪問學者教育背景:碩士工作單位:省屬普通高校 講師科研背景:無文章,校級項目多個研究方向
  • 博士後沒編制、待遇不高,為何很多博士選擇做博後?
    博士後在普通人眼中「不普通」,如「讀了很多書,啥時候才能讀完」的感覺。同時,也是一個有禮貌、謙虛和羞澀的小年輕。在博後自己眼中,更多的是覺得自己是個普通人。之前我結識的幾個博後,她們將自己比作「期待轉正的臨時工」,走的「師資博士後」(類似於2年試用期)的渠道。
  • 指定時間|英語教育專業獲哥倫比亞大學自費訪問學者邀請函
    ■ P老師背景申請類型:自費訪問學者教育背景:國外碩士工作單位:普通高校 副教授科研背景:論文多篇,參與著書3部,項目多個研究方向:英語教育接收方院校:美國哥倫比亞大學申請難點:要求一個半月內獲得邀請函,4個月內獲得DS2019表■ 申請過程P老師是普通高校副教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