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讀:日本女孩必學家常菜!馬鈴薯燉肉這樣煮最道地~
馬鈴薯燉肉的3大口感變因!
昆布
高湯主要取自昆布的風味,若要自己做高湯,買回的昆布使用前以紙巾輕輕擦拭表面,將曬乾時留下的雜質去除即可,切勿清洗,才能保留完整滋味與營養,煮湯時,剪下約12~15公分的長片、搭配400c.c.的水,左右兩側剪開細長開口,可增加出味效果。
五花肉
日本人做馬鈴薯燉肉時,有的家庭會用豬肉、有的會用牛肉,視喜好而定,不過不論使用哪一種肉,都會使用五花肉的部位,因為筋肉間脂肪及表面脂肪較多,肉汁甜美、肉質較堅韌富彈性,久燉也不易乾柴,因此最適合作為燉肉食材。
醬油
日本醬油的味道較為清淡、中國醬油較重甜,若直接使用中國醬油料理,可將味醂和砂糖比例都減少,先抓少量做調味,再視不同品牌醬油口味及個人喜好,酌量添加。
日本主婦也習慣在此道料理中加入蒟篛絲,因蒟蒻絲含有纖維質、是健康食材的一種,加入料理中可吸收蔬菜和肉的鮮味並增加口感。
美味配方(4人份):
食材:
豬五花片240g、馬鈴薯塊360g、紅蘿蔔塊100g、切片洋蔥160g、昆布8g、柴魚片8g
調味料:
二號砂糖5g、味醂30g、醬油45g、清酒80g
料理口訣:熬、炒、燉!
熬:先以昆布為主、柴魚片為輔熬成清甜高湯做基底,為料理增添鮮美香氣。
炒:將所有的食材依其特性調整翻炒的順序及時間,先炒豬五花可逼出油脂爆香、並直接翻炒其他食材,讓油脂精華也可保留在料理中。
燉:是最後關鍵,調味料在此時添加的順序都有其用意,如砂糖同時具有調味和軟化食材的功用,因此需先翻炒食材再添入,否則食材會在未入味前就先軟爛,味道容易不足。掌握好火候及各步驟,就能燉煮出恰到好處的成品!
料理步驟:
1、豬五花肉切成3~4公分小片,並將馬鈴薯塊泡1分鐘冷水後撈出備用。
Tips:馬鈴薯切丁泡冷水,可以去除本身的澱粉質,翻炒時不易鬆散、口感也更好。
2、昆布剪約12~15公分長、左右兩側剪開口,放入400c.c.冷水浸泡約40~60分鐘,再與冷水一同倒入煮鍋中,以攝氏120度小火加熱、熬煮成高湯、並在高湯沸騰前撈起昆布,接著放入柴魚片煮至沸騰後約3分鐘即關火,將高湯濾出柴魚片即可放涼備用。
Tips:當湯麵出現滾動的細小水泡狀態時,即可將昆布撈出。
3、起一約攝氏160度中火熱油鍋,將豬五花片先放入鍋中翻炒約3~5分鐘,至肉片顏色翻白,再放入馬鈴薯塊、紅蘿蔔塊和切片洋蔥繼續翻炒,持續翻炒至馬鈴薯塊外層呈透明狀。
Tips:先把馬鈴薯炒透,在燉煮的時候便不會容易過於糊爛。
4、將清酒倒入鍋中,以小火慢炒至酒香飄出,即可倒入高湯與二號砂糖攪拌至均勻。
Tips:先倒入酒,讓酒精揮發掉,保留下濃鬱香氣。
5、攪拌均勻後蓋上鍋蓋,以小火慢煮約8~10分鐘,再倒入味醂與醬油30g,燒至湯汁收幹、再倒入醬油15g均勻攪拌,即可關火、起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