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明的這一生

2021-02-07 丨內部資料丨



原載:《同舟共進》2011年第1期

作者:郭德宏



一、從宣傳「左」傾到反「立三路線」


王明與中共中央的關係,是從反對中共中央開始的。


王明原來是武昌商科大學預科的一名青年學生,1925年11月到莫斯科中山大學學習。在那裡,他成了校長米夫的得意弟子,成了一個教條主義者,並帶頭或積極參加了學校裡的派別鬥爭,形成了以他為首的一個小宗派。由於以瞿秋白、周恩來為首的中共代表團不同意他們的做法,他於1928年帶頭開展了反對中共代表團的活動,「這就是後來延安整風時博古所說的王明宗派『反對中國黨的第一戰』」。


1929年3月,在莫斯科呆了五年多的王明回到上海。有的著作認為米夫安排王明回國,是「想讓他在中共中央的領導機關中儘早佔有重要地位」。但據王明自己回憶,當時中共中央、聯共中央都對如何對待富農的問題存在爭論。一方面李立三與蔡和森爭論,另一方面布哈林與米夫爭論。布哈林要聯合富農,米夫不同意。他這次回國,就是被派回來平息李立三、蔡和森關於富農問題的爭論的。


有的回憶說,當時中共中央提出讓王明到革命根據地去工作,但他不願意,也「不願到基層工作,堅持要留在中央機關,一心一意想當領袖。他既害怕白色恐怖,又害怕做艱苦細緻的群眾工作」。但據王明自己回憶,開始時他的工作很不順利。直到「五一」節前,他才和中央機關接上頭。李立三對他說:「你雖然在莫斯科學習過,但沒有實際工作經驗,要到最下層、最艱苦、最困難的地方去。」於是派王明到中共滬西區委,做「紅旗」報的通訊員。但當王明找到那裡後,才知道那裡已經有了通訊員,於是只能做候補通訊員,每天只是領來報紙,送發報紙。直到7月27日,才被調到滬東區委宣傳部。10月中旬,又調任中共中央宣傳部《紅旗》報編輯。1930年1月12日被捕後,他僱了一個印度巡捕到中央一個秘密機關送信,請求營救,致使黨的許多機關不得不立即轉移。所以2月18日他交保釋放後,黨中央批評了他,給了他黨內警告處分,改派到全國總工會宣傳部作《勞動》三日刊的編輯。6月初,又調任中宣部秘書。

在這個期間,他寫了幾十篇文章,極力宣傳共產國際的「左」傾錯誤主張,在很多問題上的觀點比李立三更「左」。例如1930年5月15日他在《布爾塞維克》第3卷第4、5期合刊上發表的《目前軍閥戰爭與黨的任務》一文,就對形勢作了誇張的估計,認為「從目前革命形勢及軍閥戰爭的形勢看來,在武漢及附近各省(湘贛)開始武裝暴動奪取政權的行動,並非什麼很遠的前途」,這「毫無疑義地是建立全中國蘇維埃政權的開始」,要「力爭革命首先在武漢及其鄰近各省勝利的前途加速實現」。為了實現這個目標,要「加緊進行反對各種右傾傾向及對右傾調和態度的調和傾向」,並認為這「是目前黨的主要任務之一」。這與李立三的「左」傾主張是完全一樣的。因此,有的學者認為,「王明這篇文章,是一篇追隨李立三『左』傾冒險主義的代表作。」


點擊查看  口殠便秘,飯後吞它,異味沒了,腸道通了


點擊查看  灰指甲久治不愈?它讓無數人擺脫灰指甲


點擊查看  隨時隨地喝熱水,可以放進口袋的保溫杯


點擊查看  快速止癢,苗疆秘方:一天不到一毛錢


點擊查看  千年養肺古方,利咽潤肺,勝過冰糖雪梨

相關焦點

  • 王明官場沉浮錄:一生大起大落 晚年以反毛為業
    王明作為1931年至1943年間的中共中央領導人,與中共中央的關係是很特殊的,其地位和作用的變化也很大。  縱觀王明的一生,可謂大起大落。他不到27周歲就成為中共中央政治局常委,並掌握實際大權,但不到一年就離開鬥爭第一線。
  • 孟慶樹:王明夫人
    這其中,自然包括了23歲的王明。來自安徽的孟慶樹落落大方、靚麗動人,竟讓他一見傾心。不同於剛入校的孟慶樹,在校園中,王明那是赫赫有名,幾乎是中山大學的「無冕之王」。然而,孟慶樹早交了一位男友,因此對王明只有敬意,並無無半分愛慕之情。王明沒有止步,反而緊追不捨。1928年6月,中共六大在莫斯科秘密召開。
  • 此人提拔了王明,卻在落難的時候,被王明反戈一擊,後被秘密處決
    王明去莫斯科中山大學的時候,是這所大學開張後的第一批學生,他起了個蘇聯的名字叫做「波波維奇」,又叫「馬馬維奇」,巧的是,他班上有個老師便是當副校長的米夫,由於王明學習很認真,非常用功,加上人也很聰穎,有過目不忘的功能,在學習俄語的過程中掌握得非常的快,為此,頗受米夫的欣賞,成為這名老師的左膀右臂。
  • 【老照片故事】王明與《八一宣言》
    在中國革命歷史上,王明基本上以教條主義者、機會主義者代表的反面教材面目出現,他被廣泛認為在1931年1月到1935年1月期間犯了嚴重的「左」傾冒險主義錯誤,給中國革命事業造成重大的損失。但觀其一生,也不能說王明一件好事沒辦,他辦的最出名的好事,就是撰寫了《為抗日救國告全體同胞書》,即《八一宣言》。提起《八一宣言》就不得不說季米特洛夫。季米特洛夫,是共產國際著名領導人。
  • 晚年王明拒不認錯,最終叛逃蘇聯
    從1931年開始,一直到偉大的遵義會議召開,黨中央其實操控在一個並不在中國的矮子——王明手裡。王明並不姓王,就好像博古並不姓博一樣,王明原名陳紹禹。名字起得很大氣,還「紹述大禹」,其實王明就是一個臭名昭著的傢伙。
  • 王明一躍成為中央領導人的歷史真相
    瞿秋白鑑於米夫支持王明搞宗派活動, 向共產國際要求撤銷米夫中大校長職務。這就種下了後來米夫和王明竭力反對瞿秋白的「基因」。此後, 王明依仗米夫後臺, 又連續給反對他的同學製造所謂「工人反對派」、「託洛斯基派」和「第二條戰線聯盟」等冤案。
  • 她黃埔畢業身材高挑很漂亮,嫁給矮個子王明,生三個孩子都在國外
    安徽壽縣田家集孟家老圩子,這是一個小村的名字,不過現在已經改名了,這村名已經叫做壽縣瓦埠鎮上奠行政村孟東村民小組,由於在這個村子出了一個名人,這個老的村名一直記載在一些史書裡,所有,還是有人說起這個村名。
  • 道家道教研究的拓荒者 ——王明道家道教思想研究
    四顧無依之時,王明只有憑著自己深厚的歷史文獻學功底、嫻熟的訓詁考據功夫、敏銳的學術眼光,開始整理道經。清人董德寧曾提及:「道書之古者,《道德》《參同》《黃庭》也。」王明也認為,「《道德經》為玄教經典之鼻祖,下分《參同》論外丹,《黃庭》說內丹,並為古典,甚可寶也」。於是他從這三部最重要的道教經典入手,逐一進行考證。
  • 就醫160王明:服務好醫院去贏得醫生
    通過服務好醫院去推廣醫生 醫院願意接納王明先生說,目前中國的患者普遍認醫院而不認醫生,所以,就醫160網選擇從做醫院的業務起步。核心的服務還是醫生,所以「醫生助手」這一塊是他們著重在做的。與其他的類似軟體不一樣,王明公司的產品並不願意採用花錢補貼的模式去發展醫生和患者。他認為,通過服務好醫院去贏得醫生才是核心的策略。
  • 她是黃埔女兵中顏值最高者之一,身材高挑,卻嫁給了矮個子的王明
    這批女學員大都受過中等或中等以上的教育。其中,受到陳潭秋、董必武教育和影響的湖北省立女子師範和以徐特立為校長的湖南省立第一女子師範的在校師生就有五六十人,接近總人數的30%。 這批女學員中名氣最大的是後來的抗聯女政委趙一曼,原名李坤泰,四川省宜賓人。
  • 王明與妻子和三個孩子,到了蘇聯後,他們的生活過得怎樣
    新中國成立後,王明共有兩次前往蘇聯治病。1956年,王明和夫人還有兩個孩子,第二次前往蘇聯治病。此後,王明就長期居住在蘇聯,1974年王明病逝後,葬於莫斯科。 王明第二次來到蘇聯後,住在了莫斯科郊外的別墅內。王明還給他的孩子們找來了中國教材,讓他們在家裡自學。
  • 瞿秋白與王明米夫在莫斯科中山大學殘酷的政治鬥爭
    國共兩黨的許多名人、要人都曾在這裡學習與其說瞿秋白擋住了王明的路,毋寧說瞿秋白擋住了米夫的路。瞿秋白的理論權威地位,成為中山大學校長米夫上升道路上的絆腳石。米夫聯合王明,打擊和迫害瞿秋白。
  • 王明回憶:關於顧順章和向忠發的叛變
    王明回憶,孟慶樹(王明妻子)整理本文來源:原載《中共歷史與理論研究》第1輯(社會科學文獻出版社)
  • 張聞天一生所擔任的職務
    因名字太長不好記,故同學們就只叫這一長串名字中最後兩個音節「洛甫」。張聞天也覺得這兩字之名簡明順口,遂以此為化名。1927年9月,張聞天在中山大學畢業後留校工作,被分配在列寧主義研究組,先後講授「列寧主義」和「聯共黨史」課程。1928年9月,共產國際東方部與聯共(布)中央決定選送張聞天入紅色教授學院深造。紅色教授學院是蘇聯最高學府,從這裡畢業就成為了名副其實的「紅色教授」。
  • 「兒媳回你娘家坐月子,我女兒要來坐月子」「老糊塗,這是我家」
    蘇月和丈夫王明是在工作的時候認識的,他們一起合作做一個項目,時常會有來往,在一日日的相處中互生好感,就在一起了。王明的家境不如蘇月富裕,他只是農村家庭出來的孩子,還是單親家庭,父親在他很小的時候就因為一場事故去世了,他和母親相依為命,也因為從小窮怕了,王明立志一定要努力學習,讓母親過上好日子,他成績很好,考上了重點大學,大學畢業後不費吹灰之力就拿到了一家公司的offer,找到了一個穩定的工作。
  • 帶客戶去吃飯,最後卻被辭退,接待客戶需要注意避開這4個坑
    王明是剛進公司銷售部的新人,今年大學才畢業。他們銷售部總共也就3人。這天臨近中午來了2個事先預約好的客戶,結果到了約定時間,經理帶著另一個員工在外面遇到點突發事件,一時趕不回來。於是經理特意交代王明中午先帶這兩個客戶去吃飯,他們儘快趕回來,要求他把客戶伺候周到了。
  • 【**專訪】王明:中小企業究竟該如何挑選管理諮詢顧問?
    ① 請王明老師給大家講解一下什麼是中小企業?中小企業一般都有哪些特點呢?這對中小企業老闆和專業人才來說都是非常痛苦的一件事。準確的來說,這類公司還算不上管理諮詢公司,因為管理諮詢和培訓的服務範圍是有很大區別的。專門做培訓的這一類公司,絕大部分的現狀是非常擅長組織知識,活躍課堂氣氛,講理念,講道理,但如果企業需要解決方案,或者需要真正把這些理論應用於企業的現實工作中去,還是只能依靠外部專家,自身提出方案解決問題的能力還稍有欠缺。這類機構能解決企業「知」的層面,「行」的層面要弱於其他兩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