親密愛人為何成了危險的兇手

2020-12-22 澎湃新聞

沸沸揚揚的「杭州女子被害案」終於有了初步結果。經過調查,警方最終確定其丈夫許某為犯罪嫌疑人。

有預謀的殺妻,分屍後拋屍化糞池,而後鎮定自若地報警謊稱失蹤,自以為天衣無縫的陰謀,終究沒有逃過法律的眼睛。

2020年下半年,除了這起震驚全國的殺妻案外,還有多起類似的案件讓人焦慮難安——在「杭州女子被害案」緊鑼密鼓偵查的同時,四川安嶽警方也接到一起由丈夫報案的妻子失蹤案。經過調查,警方確認其丈夫有重大作案嫌疑;幾乎是同一時間,河南曝出一女子為逃脫丈夫毆打從二樓跳下致雙下肢癱瘓的悲劇;南京女大學生月月在雲南西雙版納的失聯案也水落石出,其男友夥同他人將女友殘忍殺害……

一個個案件令人心驚膽戰。本該是最親密的愛人,為何成了最危險的兇手?專家表示,大多數發生在親密關係人之間的重大刑事犯罪,並不是隨機或毫無徵兆的,多數伴隨著此前不斷積壓的矛盾和暴力行為而產生。

親密關係中「隱秘的角落」

兩性間的親密關係,理應是這世界上最美好的關係。然而,還有一句話,「至高至明日月,至親至疏夫妻」,親密關係也可能是最親密和最疏遠的關係。兩個不同個體生活在同一屋簷下,性格不合、生活分歧、利益衝突不可避免,但同時,由於親密關係自帶的信任感,在對方面前,人們又會卸掉所有的偽裝和戒心,甚至對即將到來的風險也渾然不覺。

從2020年最高檢工作報告透露的數據來看,20年來,我國嚴重暴力犯罪及重刑率下降明顯,社會治安形勢持續好轉,百姓安全感不斷提升。但一些見於各大媒體的命案報導仍刺激著人們的神經。以江蘇省蘇州市檢察機關20年來辦理命案的數據為樣本進行分析可以看出,1999年至2019年,該市因劫財引發的命案下降趨勢十分明顯,每10萬人命案發案率保持在0.65左右,與全國基本持平,遠低於世界平均水平,說明百姓的人身安全得到了充分保障;因報復、鬥毆引發的命案,呈數量上升後又極速下降的趨勢;而因感情糾葛、家庭矛盾引發的命案,在2009年之後呈快速上升趨勢。

蘇州市檢察院重罪檢察部副主任魏國巍介紹,1999年至2019年,蘇州地區的命案,呈現出明顯的「劫財型—報復毆鬥型—感情糾葛、家庭矛盾型」轉變趨勢,感情糾葛、家庭矛盾型犯罪在當前已成為命案發生的主要類型。

親密關係命案通常有三個特徵

殺害配偶是親密關係施暴中較為惡劣的犯罪行為,也是多年來犯罪心理學家研究的重點。

中國政法大學犯罪心理學研究中心主任馬皚通過對大量案例的研究指出,親密關係之間的命案一般有五種表現:長期家庭暴力導致的虐待致死;激烈衝突中一方情緒失控導致激情殺人;因懷疑、仇恨、怨恨、矛盾長期積壓導致的謀殺;為獲得控制權或爭取預期利益導致的謀殺;長期被家暴因反抗或者報復導致的「惡逆變」殺人。

江蘇、安徽等地檢察機關辦案人員將近年來親密關係間發生的命案,通俗地歸納為三個主要特徵:圖財害命、積怨發洩、仇恨報復。

安徽宣城發生的殺妻案就是典型的「圖財害命」。宣城市41歲男子張大鵬以帶兒子到醫院看病為由,駕車從家中出發,妻子郭某抱孩子坐在後座。當行駛至某加油站附近時,張大鵬假裝為避讓行人將車開入事先踩點的池塘中。落水後,他將孩子救起,卻返身將妻子郭某按壓在水中,致其溺水而亡。在事故調查中,警方發現張大鵬事前給妻子買過4份保險,每份保價100萬元。在事實面前,他最終交代偽造事故殺妻的目的就是想騙取400萬元高額保險金。最終,張大鵬因犯故意殺人罪、保險詐騙罪數罪併罰,被法院判處死刑,緩期二年執行,並處罰金5萬元。

發生在浙江的一起案件則屬於「積怨發洩」。溫州女子吳雲霞與丈夫楊加明一直不和睦。楊加明愛喝酒、沒有工作,稍有不順就打罵妻兒,還染上了賭博惡習,一家人的開銷全壓在吳雲霞身上。2018年,他們的兒子得了骨癌,巨額醫藥費讓這個普通的家庭承受不起。一天酒後,因為家庭開銷問題夫妻又起爭執。聽著丈夫數落生病兒子的聲音,一瞬間吳雲霞對丈夫的恨意到達了頂峰,遂產生將其殺死的念頭。在楊加明睡下後,吳雲霞去衛生間拿了一枚剃鬚刀片,在其喉部割了一刀。其間,楊加明醒來,二人對打,楊加明從廚房拎起鐵鍋砸到吳雲霞右額上,並拿起一把刀砍向吳雲霞。打鬥過程中,吳雲霞將楊加明殺死。作案後,吳雲霞自首。

而內蒙古張程剛殺人案就是明顯的「仇恨報復」。張程剛與馮麗娜原是一對夫妻。2018年3月3日,因家庭矛盾難以彌合,張程剛與馮麗娜離婚。離婚後,馮麗娜與他人有了新的感情,張程剛更加惱火。同年3月23日上午8時許,懷恨在心的張程剛攜帶一把尖刀來到馮麗娜工作的地方找她,二人發生言語衝突,張程剛用尖刀對著馮麗娜的頸部連捅數刀,馮麗娜當場死亡。案發後,張程剛自己報警併到派出所投案。當地檢察機關以故意殺人罪對張程剛提起公訴,法院開庭審理後判決張程剛死刑,緩期二年執行,剝奪政治權利終身。

馬皚表示,親密關係中出現問題的常見徵兆一般有兩個:一是衝突不斷升級。當雙方矛盾明顯升級、關係惡性發展的時候,應考慮雙方是否適合共同生活。二是行為反常並且持續。因情感衝突、利益衝突等引發雙方矛盾的前提下,一方行為持續性地過於反常往往是對另一方真實態度的表露或掩飾。前者表現為漠視、言語攻擊、身體暴力及虐待等,後者表現為懺悔、殷勤、退縮、關愛等,這種類型在犯罪心理學上稱為「親密恐怖主義」。當過於反常的情況出現時,存在兩種可能,其一露出廬山真面目,提醒另一方須重新審視對方;其二難識廬山真面目,這需要另一方更多地了解對方婚前的生活史,判斷該表現是習慣性還是偶然性。

有犯罪學研究人員認為,親密關係中,每一個矛盾都可能是犯罪的動機,日積月累可能會成為犯罪的導火索,在某一個瞬間被點燃。對此,清華大學學者朱大有也有相似的觀點。他說,親密關係人之間有極高的互動頻率,更容易產生矛盾和厭惡。這與犯罪學中對種族內、熟人之間殺人發案率高的解釋一致。同時,由於親密關係具有很大的封閉性,使得犯罪具有隱蔽性。因為配偶、戀人之間關係的私密性,對外部溝通的遮蔽,總有一些不為外人所道的「悄悄話」,這也正好成為暴力犯罪的保護傘。

引發命案的家暴問題日益受到重視

親密關係命案的發生往往會造成連鎖性嚴重後果。安徽宣城案件中,張大鵬為了騙取保險金刻意製造落水現場,殺害妻子,留下兩個未成年的孩子無人照顧。浙江溫州的吳雲霞殺死長期家暴、酗酒賭博的丈夫後,自己深陷牢獄,她身患癌症的兒子也很快過世,三口之家分崩離析。內蒙古的張程剛將前妻殺死在步行街上,在慘案發生的幾分鐘前,這對從前的夫婦還在為未成年兒子由誰照顧發生爭吵,短短幾分鐘後,這個孩子就同時失去了父親和母親的照顧。這種一人犯罪、全家悲劇的局面著實令人嘆息。

專家、學者、律師、檢察官及反家暴人士等分析有關案件時認為,這些發生在親密關係之間的重大刑事犯罪,實際上並不是無跡可尋,最典型的先兆是,被害者曾經都受到過來自兇手的暴力行為,但是因為環境的閉塞、觀念的束縛等原因,使最初的苗頭變得比較隱蔽,不易被察覺,從而為施暴者後續的行為失控埋下隱患。

馬皚說,夫妻之間存在的家庭暴力行為往往隱秘而又恐怖,一些人受傳統觀念影響,認為家暴行為屬於「家務事」,怕說出去丟人,無論是加害方還是受害方,往往都「秘而不宣」,但實際上,僅僅依靠家庭內部的制約根本無法對家暴行為進行遏制。

每年的11月25日是聯合國確立的「國際消除對婦女的暴力日」也被稱作「國際反家庭暴力日」。反家暴問題,越來越受到社會各界的重視。

我國反家庭暴力法自2016年3月1日實施以來,打破了「法不入家門」的傳統禁錮,許多長期遭受家庭暴力的受害人特別是女性的人身權益得到了有效保護。各級司法機關在依法嚴懲家庭暴力類犯罪的同時,積極給予家庭暴力犯罪的被害人國家司法救助、心理救助、社會救助等司法保護。

2015年3月,最高人民法院、最高人民檢察院、公安部和司法部聯合出臺的《關於依法辦理家庭暴力犯罪案件的意見》,規定了因家暴等行為撤銷監護人資格的情形。

2020年1月,最高檢聯合全國婦聯下發《關於建立共同推動保護婦女兒童權益工作合作機制的通知》,要求檢察機關和婦聯組織要構建婦女兒童權益保護聯動機制,對貶低損害婦女人格等問題,檢察機關可以發出檢察建議或者提起公益訴訟。

同時,各地也在積極行動,在更多領域探索防止親密關係施暴的犯罪問題。《吉林省反家庭暴力條例》2020年8月1日起施行,為家庭暴力受害人開闢「綠色通道」,提供法律援助和傷情鑑定方面的支持。《廣東省實施〈中華人民共和國反家庭暴力法〉辦法(草案)》也於2020年7月28日提請廣東省人大常委會三審,送審稿擬規定「對受害人面臨人身安全威脅的應當向公安機關報案」,發生從「有權向公安機關報案」到「應當向公安機關報案」的改變。

北京市振邦律師事務所副主任、北京市東城區源眾家庭與社區發展中心主任李瑩認為,必須對家暴行為樹立「零容忍」態度。反家庭暴力法為受害人明確了三種救濟途徑:一是向加害人或者受害人所在單位、居民委員會、村民委員會、婦女聯合會、法律援助組織等單位投訴、反映或者求助;二是向公安機關報案,公安機關會根據現場情況出具告誡書,情節嚴重時還會對施暴人採取拘留、罰款處罰;三是向法院起訴。「因遭受家庭暴力或者面臨家庭暴力的現實危險的,可以向法院申請人身安全保護令。」李瑩同時表示,社會救濟網絡也是對親密關係和解以及受害人權益進行救濟的有效途徑。應該統籌社會各方力量,建立起司法機關、民政部門、教育部門、婦聯、社區、法律援助機構、醫療機構等多方參與的綜合性社會救助運作機制。

(來源:方圓 作者:郭洪平)

相關焦點

  • 《親密關係》:親密愛人的幸福秘鑰
    生活中的我們都想擁有一個親密愛人,但似乎有的人終其一生也未能如願。倆人隨著相處時間的變長,很多人便覺得,對方不像剛談戀愛時對你那麼上心了,好像也沒那麼愛你了。這時,你們之間的衝突也越來越頻繁,兩個人的感情也在一次又一次的衝突裡消失殆盡。剩下的只是互相傷害。
  • 親密愛人 | 我愛你,在衣裡.
    法老《親密愛人2017》文明、工業的興起賦予服裝越來越多的含義,但最初她承載的親密送人衣服是很親密的行為,不了解他,便不會知道他的尺寸,懂他的喜好和生活習慣。我們接待過很多一起來定製服裝的顧客,當中有帶著即將工作的兒子來定製西服的母親,也有想把丈夫打扮帥氣的妻子,還有想讓年老身材走樣的父親穿著更舒服的女兒,這些瞬間無一不是男人生命中最興奮的時分,最親密的愛人細細叮囑設計師,只為送他最親密的禮物。
  • 親密愛人 為什麼最後成了最熟悉的陌生人(2)
    直到某一天,小雅說:「因為工作關係遇到了一名男士,他對我的那種體貼關心,完全是發自內心的自然表達,是一種毫不扮演毫不做作的真情流露,我發現這才是我想要的那種真正美好的親密愛人之間的關係。」 小雅還說:「當時我們倆辦完離婚手續,走出民政局的大門,我似乎還聽到小剛發出的一聲嘆息……也許,他也覺得是一種解脫吧?終於不用再進行『角色扮演』的生活形態了。」
  • 親密愛人 為什麼最後成了最熟悉的陌生人(1)
    而且從成長的角度上來說,原生家庭當中子女與父母之間的情感交流,同樣受大環境的影響,一方面很難體會到親密關係的美好,另一方面也不懂得建立良好模式的親密關係,加上自主意識的不斷增強,似乎也並不需要親密關係的支持。
  • 總是把壞脾氣發給親密愛人?學會情緒管理很關鍵
    在親密關係中,很多人都習慣把壞脾氣發給親近的人,包括愛人、家人、朋友。有些人在單位表現得特別優秀,但是回到家就把壞情緒發洩給了另一半。另一半也很無辜,好像關係越親近,就越存在互相傷害或者被傷害的可能。其實,親密關係中存在不同的依戀關係模式。每個人與另一半相處的模式都帶著原生家庭的影子。很多人在學校、單位學習到了為人處世之道,但是這類彬彬有禮、有節制、有尺度的相處方式大多帶著一層「外衣」,把很多情緒包裹起來,讓真我隱藏起來。
  • 原來,《心太軟》是賭錢輸光後的感慨,《親密愛人》是看著梅姐煲...
    本月初,小蟲發行了一張以翻唱自己舊作為主的專輯《有你真好》,其中收錄了《心太軟》、《葬心》、《親密愛人》等數首當年他為各路歌手做嫁衣的經典名作。上周末,小蟲為宣傳這張專輯來到廣州,在接受南方都市報記者專訪時,聊到了這些老歌創作時的故事。他說,這些歌已經紅了十幾年,大家耳熟能詳,但卻極少人知道它們是怎麼寫出來的。
  • 曾經,最親密的愛人;如今,最熟悉的陌生人,你還好嗎?我在想你
    曾經,我們是最親密的愛人;如今,我們是最熟悉的陌生人!曾經,那個最親密的愛人;如今,那個最熟悉的陌生人,你還好嗎?我在想你,你知道嗎?回到了相擁的時刻,便迫不及待地掏出手機,發條信息問問你睡了沒有,或者對你說聲晚安,噼噼啪啪打好了的信息卻沒有發出,不是不想發,而是突然認識到,這是我太想念一個人的一種虛幻的假象,是回憶的眷戀,而不是現實,現實卻是我們早已分開了,再也沒有合適的身份聯繫了,再也不可能像從前那樣互道早晚安了,我們再也回不到從前那種談笑風生,互相矯情的日子了,最多只是在夢中去纏綿,在回憶中去想念,想念那個深愛過又放不下的愛人
  • 武志紅《為何越愛越孤獨》:原本親密的關係為何變得咫尺天涯
    都說愛人的懷抱最暖,為何原本相愛的人身體距離近了,心靈的距離反而越來越遠呢?帶著這樣的疑惑和思考,我翻開了武志紅老師的《為何越愛越孤獨》,從書中我找到答案。武志紅老師是資深的心理諮詢師也是心理學暢銷書作家。他1992年考入北京大學心理學系,師從國內著名的心理治療學家錢銘怡教授。
  • 易烊千璽的第三首表演曲目來了,全新演繹老歌《親密的愛人》
    果然如粉絲的猜測一樣,今天中午易烊千璽工作室發布了《後座劇場》第三首表演曲目《親密的愛人》。《親密的愛人》是一首經典的老歌,易烊千璽選這首老歌作為第三首表演曲目可以看出易烊千璽的內心還是住著個老靈魂的,老幹部本人沒得跑了。
  • 鄭伊健林嘉欣:很「親密」很危險(圖)
    東方早報見習記者 王浩然 圖  香港金牌編劇岸西的首部導演作品《親密》延期至3月6日公映。剛剛在香港電影金像獎上獲得的三項提名,為這部愛情電影的內地公映又增添一份「賣點」。  昨日,男女主角鄭伊健和林嘉欣來到上海為《親密》的首映進行宣傳。已經第四度合作的兩人從打扮到應對記者都是默契十足。尤其解讀「親密」一詞時,兩人同樣都給出了「親密其實是個挺不好的事」這樣的答案。  對於「親密」,鄭伊健的理解是,「香港這個地方空間很小,於是我們常常在一個很狹小的地方"親密"地一起工作。
  • 從近日杭州碎屍案,我們怎樣在親密關係裡,避免那些潛在的危險?
    01要想避免親密關係中的潛在危險,首先需要做好自己據新聞媒體報導,杭州失蹤女子來女士所以在親密關係裡,要想避免潛在危險,首先需要做好自己。兇手是被害人老公的朋友,受被害人老公的指使,這是第三次對被害人實施行兇作案。前兩次因為突發狀況沒能得手,這次被害人的老公實施計劃更為周詳,終於將被害人殘忍殺害。在外人眼裡他們夫妻相處融洽,他出差前一天,被害人才給他舉辦了四十歲的生日宴請。案發那刻,她手裡還攥著一枚鉤針為他鉤織一雙毛線拖鞋。那麼他為什麼要一而再三地置妻子於死地呢?
  • 楊冪主演的《親愛的翻譯官》冤家變成了親密愛人的故事
    楊冪主演的《親愛的翻譯官》冤家變成了親密愛人的故事小編又為你奉上最新鮮的影視看點了,喜歡的網友記得點讚,分享哦!點擊關注小編,從此不會迷路!他認識了翻譯天才程家陽,喬菲在躲避她的前男友高家明的是後和程家陽結下了梁子,碰巧的事,在喬菲第二次面試中,程家陽成了喬菲的考官,後來在喬菲的不斷努力下,程家陽慢慢肯定了喬菲,兩人也確定了兩人的感情。
  • 曾經的親密愛人變成了今天最熟悉的陌生人
    兩個人順其自然地成了甜情蜜意的小情侶。李芳的小姐妹都說她撿了寶,王尉學歷高不說,人還溫柔,有上進心。每次說到這李芳的臉上就會浮起兩朵害羞的紅雲。兩人確定關係後的兩個月,王尉就調到了採購部做採購助理。每天見面的時間少了,但這並未影響到兩人的感情,反而是一整天的想念讓兩人更加珍惜下班後的短暫相聚。
  • 「殺妻案」「殺夫案」,親密關係命案逃不開這3個特徵
    本該是最親密的愛人,為何成了最危險的兇手?專家表示,大多數發生在親密關係人之間的重大刑事犯罪,並不是隨機或毫無徵兆的,多數伴隨著此前不斷積壓的矛盾和暴力行為而產生。親密關係中「隱秘的角落」兩性間的親密關係,理應是這世界上最美好的關係。
  • 「殺妻案」「殺夫案」,親密關係裡有這3個特徵趕緊離開TA!
    本該是最親密的愛人,為何成了最危險的兇手?專家表示,大多數發生在親密關係人之間的重大刑事犯罪,並不是隨機或毫無徵兆的,多數伴隨著此前不斷積壓的矛盾和暴力行為而產生。然而,還有一句話,「至高至明日月,至親至疏夫妻」,親密關係也可能是最親密和最疏遠的關係。兩個不同個體生活在同一屋簷下,性格不合、生活分歧、利益衝突不可避免,但同時,由於親密關係自帶的信任感,在對方面前,人們又會卸掉所有的偽裝和戒心,甚至對即將到來的風險也渾然不覺。
  • 專家就「親密關係暴力危險評估量表」修訂展開研討
    中國婦女報·中國婦女網記者劉天紅 發自北京 8月31日,「親密關係暴力危險評估量表修訂研討會」在北京召開。來自全國婦聯、中華女子學院、北京建築大學、中國社科院、北京師範大學、新疆石河子大學的40多位學者,及來自多家女性發展一線的社工機構和社會組織代表參會,共同探討《親密關係暴力危險評估量表》測量的科學性及量表推廣使用的方法。 由中華女子學院李洪濤教授主持的《親密關係暴力危險評估量表》編制、試用和修訂工作自2010年啟動。
  • 計劃跟親密的愛人來個甜蜜旅行?這4個目的地非常合適
    計劃跟親密的愛人來個甜蜜旅行?這4個目的地非常合適浪漫,是時下年輕人追求愛情的目的地。而一封甜蜜的情書,也是就是愛情最美妙的調味品。倘若每天醒來,睜開雙眼,陽光與你,映入眼帘。這是否就是最美妙的浪漫?在大理,親密的愛人可以靜靜的坐在洱海邊,品位雲南的「土八碗」,或者兩人騎車環遊洱海,體驗不一樣的風情,感受獨特魅力的風花雪月,這是屬於你們獨有的浪漫。
  • 「詭異電梯女」藍可兒的死亡細節:兇手或是酒店職員
    有人推測殺害藍可兒的兇手可能還在酒店中,並有酒店顧客投訴飲用了將近8天味道怪異的「屍水」。洛杉磯警方為打消顧客疑慮稱:藍可兒屍體所在水箱裡的水目前並沒有檢測出致命細菌。警方還稱:藍可兒自殺可能性微乎其微,兇手非常熟悉酒店的內部結構,現正在按照「他殺」思路來進行偵破。有媒體稱:兇手可能還在酒店內部,甚至就是酒店職員!
  • 失聯昆明女演員確認遇害,兇手竟是學校理髮店老闆,他為何殺人?
    失聯女演員確認遇害,兇手竟是學校附近理髮店老闆,他為何殺人?兩天前,演員張遇晴和家屬失聯,她的男朋友立馬向警方求助,在經歷了一天的搜索後,終於找到了她的屍體。今天受害人的男朋友向我們表態,他現在正在等待最後的結果,結果一出來他就先把女友的屍體安葬,但是更希望的是兇手能夠得到嚴格的制裁。昨天昆明市民的朋友圈中,都有一個非常亮眼的尋人啟事,在這當中標明了受害人的所有具體信息,而且還特別說明並不是因為和男友爭執而消失。尋人啟事上也附有失蹤人的照片,照片中的她非常美麗,引起大家的廣泛關注和幫助。
  • 問你的愛人20個親密的問題,使你們更好地相互了解,關係成長
    決定什麼是必要的,什麼將有助於你們的關係成長,或者在提出要問你的愛人的問題當談到要問你的愛人的問題類型時,有一個非常廣泛的選擇範圍。您是在談論親密的問題,還是想以不同的方式相互了解?你想要有趣和輕鬆的問題或更深層次的東西嗎?好吧,無論你在尋找什麼,我都能滿足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