馬鈴薯種植期,為什麼播種後出現缺苗的情況?原來是這幾點沒做好

2020-12-22 騰訊網

馬鈴薯在我們這裡叫土豆,因為我們這裡屬於豫東平原地帶,所以馬鈴薯的種植大都選擇春季種植。我就分享春季馬鈴薯種植以後為什麼會出現缺苗的情況吧!

首先來說馬鈴薯種薯的品質比較差,特別是咱們菜農朋友們自己留種的時候。自留種薯的話在挑選的時候或者儲藏的過程中都會受到影響,特別是帶病的種薯,比如說帶環腐病,晚疫病,黑脛病等,都會導致種薯在播種以後不出苗,或者苗爛在土地,出苗以後是病苗弱苗。

種薯在切塊的時候不均勻,或者沒有及時的消毒,都會導致種薯的腐爛,進而影響正常的出苗。防治措施:在選擇種薯的時候最好能夠選擇不帶病菌的,脫毒的種薯苗是最理想的選擇。其次就是氣溫條件的影響。春季氣溫比較低,地溫溫度回升比較慢,而馬鈴薯只有在地溫達到8度以上的時候,才能夠正常的生長,12度以上能夠正常出苗。氣溫低也是導致馬鈴薯出現缺苗斷隴的主要因素之一。

防治措施:可以適當的晚播種植,同時最好能夠選擇起壟蓋地膜的方式,這樣的話不但提高了地溫,而且也能夠把肥料的利用率提高。

第三點就是種植太深了或者土壤的溼度過大。種植馬鈴薯的深度在10-12釐米是最好的,種植太深的話會導致種芽生不能拱破土壤。土壤溼度太大的會導致馬鈴薯種塊無氧呼吸,導致在溼潤的土壤中腐爛。

防治措施:在種植馬鈴薯的時候最好能夠選擇適合其生長發芽的深度既10釐米左右。種植馬鈴薯的時候土壤溼度不能太大,如果說土壤墒情不好可以選擇在犁地前澆一遍「跑馬水」。

第四種情況就是地下害蟲和肥害的危害。馬鈴薯是地下塊莖類農作物,所以地下害蟲對於種薯的危害也是比較大的,比如說金針蟲,地老虎,蠐螬,螻蛄等!它們會咬食或者咬壞種薯的薯芽和薯肉從而導致土壤中的病菌感染,進而導致種薯不發芽的情況發生。

防治措施:可以選擇在種植馬鈴薯前對土地進行撒施辛硫磷顆粒,同時也可以選擇在切種薯的時候用草木灰進行消毒處理。

肥害主要指的是在底肥的選擇上使用了速效氮肥或者撒施不均,造成肥料與種薯塊直接接觸,進而導致了馬鈴薯的芽塊,幼根被灼傷,從而導致了馬鈴薯出苗不齊。

防治方法:在底肥的選擇上最好選擇充分發酵腐熟好的農家肥每畝地3500斤左右,複合的選擇硫酸鉀複合肥每畝地200斤左右比較好。最好不要選擇尿素作為底肥。

相關焦點

  • 水稻冬閒田可種植馬鈴薯嗎?種植什麼品種較好,如何種植管理?
    種植也要考慮前後茬作物及氣候對馬鈴薯出苗結薯影響,避免爭地情況,避免播種過早氣溫高導致馬鈴薯爛種而影響出苗。根據江西、廣東兩地的主推技術看,廣東地區冬種馬鈴薯適時時期為10月20日至12月30日,江西贛南、贛中地區12月中下旬-1月上旬,贛北、贛東北等地區1月上中旬-2月上旬。1、水稻冬閒田可種植馬鈴薯嗎?
  • 春季種植馬鈴薯,催芽時注意好6點,馬鈴薯出苗齊,苗長的壯實
    春季馬鈴薯種植,在南方地區一般可在1月至2月上旬就可以開始播種了,播種不宜過早,也不宜過遲,只要確保在終霜期後苗出齊即可。馬鈴薯種薯種植春馬鈴薯,現在很多農戶都會採用秋季收穫的馬鈴薯作春馬鈴薯的種薯,但是為了保證馬鈴薯能夠出苗齊,出苗壯,咱們農戶朋友必須對種薯進行催芽,這是由馬鈴薯的休眠特性決定的。
  • 馬鈴薯種植技巧分享,掌握這些馬鈴薯出苗更快,更健康
    如果前茬作物使用了易殘留的除草劑,導致馬鈴薯播種後出現出苗慢且弱的問題,應當及時為馬鈴薯進行澆水追肥補充營養,以促進馬鈴薯儘快的出苗、生長,進而達到齊苗、壯苗的效果。如果是在苗期受藥害影響出現長勢黃弱慢問題,應當在幼苗長到20公分左右時,用胺基酸水溶肥+三十烷醇或果動力+絡康或其他肥藥進行噴施,在有效緩解藥物的不利影響,促進馬鈴薯儘快的提苗、發棵、長莖葉。
  • 超全的馬鈴薯種植技術詳解!終於等到你!
    選地種植馬鈴薯應當選擇土壤疏鬆肥沃、保水排水良好、偏酸性的沙土地種植,這樣更有利於地下薯塊的發育和膨大,有利於提高後期產量。馬鈴薯不適宜連種,重茬種植容易發生病蟲害,選擇前兩年沒種過馬鈴薯的地塊,穀類茬最好,其次是豆茬,菜地最好前茬是蔥、蒜、芹菜等。
  • 馬鈴薯在播種之前,如何對種薯進行處理
    1,播種之前對種薯的選擇為了提早出苗,達到苗齊、苗全、苗壯的標準,要提高種薯的品質,這就要求作種薯的薯塊必須符合品種特徵,體積大小適中,薯皮光滑,顏色正。一旦種薯出現的芽眼壞死,芽眼突出,皮色暗淡,表皮老化,臍部腐爛,尖頭畸形,薯形不正,以及長形薯變圓,圓形薯變長等等,要一律捨棄,不能作為種薯。
  • 馬鈴薯的種植需要注意這幾個細節,才可以實現高產!
    2、土豆覆膜壟作栽培有兩種方式,一是將膜覆在壟上,在壟上播種,這一類符合高寒陰溼區春季土壤低溫高溼的情況。另一種是膜覆於壟上,溝中種植,有利於旱農地區集水抗旱。還有一種是不起壟,平覆地膜,播種穴做到「雞蛋」狀,以利於膜上雨水集中,形成一個微型雨面,澆灌薯苗。既有集雨抗時功能,又不降低地膜保溫保墒效果。
  • 山西脫毒馬鈴薯種植技術,這幾個方面學習好了,輕鬆高產增收
    在進行催芽處理後,接下來進行的一步是切塊,大多數情況下切塊的質量在25 g左右,切塊以後用脫毒之後的小薯進行種植,最後培育出優秀的脫毒馬鈴薯。4、適時播種要結合本地區的氣候環境適時播種,春天播種馬鈴薯應該選擇當地終霜期前30-40天。
  • 馬鈴薯播種前我們要怎麼辨別薯種的好壞?播種前又需要怎麼處理呢
    種植馬鈴薯豐收的第一步就是選擇好的馬鈴薯品種,在選擇好的薯種裡面,我們還要進一步的挑選合格的薯種來種植。我們說一下什麼樣的薯種是合格的。做薯種的馬鈴薯必須要大小適中,薯皮光華,顏色正。一旦出現芽壞死,芽眼突出,臍部腐爛,尖頭畸形,薯型不正或者是長形的馬鈴薯變圓型了,龜裂損傷這類的馬鈴薯一律不能作為薯種。我們在選擇馬鈴薯種的時候還要注意,過小的薯塊一般不能做種,因為這類的薯塊在植株上生長發育的時間較短,我們播種以後的休眠期較長,出苗後苗弱,養分不足,不能做種薯。以上這些是我們挑選種薯時要注意的問題。
  • 馬鈴薯種植知識,馬鈴薯春季露地種植技術,學會以下幾點就成功了
    本期給大家帶來馬鈴薯的春季露地種植技術,從事馬鈴薯種植的朋友可以和我一起學習下。一、整地做畦1,田地要求選擇地勢高,土壤肥沃,灌溉和排水方便的田地。馬鈴薯不耐連作,不應與番茄、茄子、辣椒和其他茄科作物一起輪作。
  • 馬鈴薯種植栽培管理技術,種植的朋友別錯過,建議收藏!
    在栽種馬鈴薯以前,首先要選擇優良的品種,並且有效結合種植制度、土壤情況等多方面的因素,一般選適應能力強、生產潛力大、抗逆性強、性能優良的薯種,選擇脫毒薯種效果會更佳。播種前,務必要做好整地工作,整地的時間是以秋天為宜,具體深度大約25~30釐米,把地面整平後,要保證土壤透氣性好。第二年春天,還要對土壤實行精細的耕作,精細以後施用適宜的農家肥料,每畝馬鈴薯要放3000~4000公斤農家肥,9~19公斤尿素、10~15公斤磷酸二銨,混合好全部的肥料施入進去,為馬鈴薯生長創建更加優質的土壤環境。
  • 紫色馬鈴薯種植技術
    點擊標題下方藍色字體:凱瑞百穀馬鈴薯 即可關注 。紫色馬鈴薯富含花青素,具有增強人體免疫力、延緩衰老、抗癌、美容和防止高血壓等多種保健作用。因此,紫色馬鈴薯既可以作配菜,又可作特色菜餚,還是很好的提取花青素的加工原料。經過多年的研究種植,已經衍生出很多品種,如黑美人、黑金剛等。
  • 秋馬鈴薯可以做種嗎?
    秋馬鈴薯可以做種薯,它主要是供給春季播種來用,尤其是二作區的馬鈴薯種植,但前提條件是種好秋季馬鈴薯,讓它自然成熟後來做種薯。二作區馬鈴薯種植是採用春季種薯來自秋季,秋季種薯來自春季的種植,自然成熟後來做種的。
  • 秋馬鈴薯能做種薯嗎?
    秋馬鈴薯可以做種薯,它主要是供給春季播種來用,尤其是二作區的馬鈴薯種植,但前提條件是種好秋季馬鈴薯,讓它自然成熟後來做種薯。二作區馬鈴薯種植是採用春季種薯來自秋季,秋季種薯來自春季的種植,自然成熟後來做種的。所以種好秋季馬鈴薯,用它作春季的種薯是非常重要的。
  • 種植馬鈴薯,想獲高產需注意什麼
    馬鈴薯,俗稱山藥蛋,也就是我們經常食用的土豆。這種農作物是蔬菜、糧食或飼料的兼用作物。由於馬鈴薯受到消費者的歡迎,所以很多人都會選擇種植。那麼在種植馬鈴薯的時候,想獲得高產,需要注意什麼呢?馬鈴薯是一種學名,我們更加接觸多的應該是土豆這個詞語。它是茄科一年生的草本植物,更是全球第四大重要糧食作物,僅次於小麥、稻穀和玉米。
  • 馬鈴薯高產栽培計劃,種植獨特方法簡單、低成本高收益
    馬鈴薯又叫土豆、洋芋、山土蛋,馬鈴薯營養價值相當高,富含多種維生素,是蔬菜作物、更是糧食中好食物。馬鈴薯種子非常之小,每1800粒種子約為0.5克,很難看得清楚,所以一般種植都是以薯果作為種子。馬鈴薯適合平均溫度在18℃左右,幼苗時適合溫度在12℃,植株溫度20℃最佳,開花適應溫度15℃,薯果生長期適合17℃。當氣溫低於2℃或高於38℃時會停止生長,由子可見馬鈴薯屬於涼低溫、陽光充足環境最適合生長。在種植馬鈴薯的時候根據自己當地氣候進行播種。
  • 馬鈴薯種植,想要取得高產,田間該怎麼管理呢?(乾貨)
    開花膨大期要合理控制地表葉片的瘋長,促進塊莖的形成和膨大,增加作物的抵抗力,避免營養多餘的消耗,保證馬鈴薯的品質。2、破膜放風 防燙凍苗馬鈴薯露地覆膜種植的田塊,播種後我們要根據溫度和颳風大小到田間進行查看,一般播種後10~15天馬鈴薯會陸續出苗,在子葉出土並張開時,或子葉未出土但可見真葉時,要用手指或刀片正對幼苗處將地膜開一個十字形小口,把幼苗引出膜,然後在開孔處用細土封嚴膜口,以防跑墒受到凍害。
  • 馬鈴薯高產栽培技術,你們了解它嗎?快來了解一下
    切塊過小,養分、水分少,抗旱性差,播種後容易缺苗。切塊過大,雖然所帶養分多,能保證出苗率,但浪費種薯。切塊時遇到病、爛薯,應棄之不用,並將切刀消毒,用75%酒精反覆擦洗切刀或用肥皂水浸泡。種薯切塊後,在陰涼處晾乾傷口,就可進行催芽。催芽方法很多,一般常用溼沙或溼鋸末覆蓋催芽。
  • 馬鈴薯常見的晚疫病,如何防治,種植戶做好這幾步
    到了馬鈴薯開春播種的時候,想必經常會受到種植戶的一些問題,其中比較集中的問題就是馬鈴薯常見的晚疫病,而且無論是在北方種植區域還是南方種植區域,都會有這樣的情況發生。晚疫病是許多種植戶非常頭疼的問題,也是馬鈴薯中最常見困擾也最大的問題。
  • 做好馬鈴薯病蟲害綜合防治,為最終實現增產、提質、增效打好基礎
    馬鈴薯營養豐富,市場需求大,種植前景廣,但也是病蟲害侵染比較密集的作物,而且除了發生在生產過程中,在貯藏期間也存在著病害問題。另外,還有諸如馬鈴薯病毒退化等都是令種植戶頭疼的問題。要想有效解決這些問題,完全依靠藥效防治這一單項防治技術,顯然是不行的,需要預防為主、綜合防治的植保方針。一、什麼是馬鈴薯病蟲害的綜合防治?
  • 怎樣種植紫色馬鈴薯
    經過多年的研究和種植,已經衍生出許多品種,如黑美人和黑金剛。紫色馬鈴薯適合在中國所有主要和次要馬鈴薯產區種植,種植方法基本相同。目前紫色馬鈴薯在國內栽培面積尚小,市場價格每公斤6~8元,相當於普通馬鈴薯的6~8倍,一般畝產量約2500公斤,經濟效益超過1萬元。因此,紫色馬鈴薯新品種及配套栽培技術備受廣大農民關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