馬鈴薯在我們這裡叫土豆,因為我們這裡屬於豫東平原地帶,所以馬鈴薯的種植大都選擇春季種植。我就分享春季馬鈴薯種植以後為什麼會出現缺苗的情況吧!
首先來說馬鈴薯種薯的品質比較差,特別是咱們菜農朋友們自己留種的時候。自留種薯的話在挑選的時候或者儲藏的過程中都會受到影響,特別是帶病的種薯,比如說帶環腐病,晚疫病,黑脛病等,都會導致種薯在播種以後不出苗,或者苗爛在土地,出苗以後是病苗弱苗。
種薯在切塊的時候不均勻,或者沒有及時的消毒,都會導致種薯的腐爛,進而影響正常的出苗。防治措施:在選擇種薯的時候最好能夠選擇不帶病菌的,脫毒的種薯苗是最理想的選擇。其次就是氣溫條件的影響。春季氣溫比較低,地溫溫度回升比較慢,而馬鈴薯只有在地溫達到8度以上的時候,才能夠正常的生長,12度以上能夠正常出苗。氣溫低也是導致馬鈴薯出現缺苗斷隴的主要因素之一。
防治措施:可以適當的晚播種植,同時最好能夠選擇起壟蓋地膜的方式,這樣的話不但提高了地溫,而且也能夠把肥料的利用率提高。
第三點就是種植太深了或者土壤的溼度過大。種植馬鈴薯的深度在10-12釐米是最好的,種植太深的話會導致種芽生不能拱破土壤。土壤溼度太大的會導致馬鈴薯種塊無氧呼吸,導致在溼潤的土壤中腐爛。
防治措施:在種植馬鈴薯的時候最好能夠選擇適合其生長發芽的深度既10釐米左右。種植馬鈴薯的時候土壤溼度不能太大,如果說土壤墒情不好可以選擇在犁地前澆一遍「跑馬水」。
第四種情況就是地下害蟲和肥害的危害。馬鈴薯是地下塊莖類農作物,所以地下害蟲對於種薯的危害也是比較大的,比如說金針蟲,地老虎,蠐螬,螻蛄等!它們會咬食或者咬壞種薯的薯芽和薯肉從而導致土壤中的病菌感染,進而導致種薯不發芽的情況發生。
防治措施:可以選擇在種植馬鈴薯前對土地進行撒施辛硫磷顆粒,同時也可以選擇在切種薯的時候用草木灰進行消毒處理。
肥害主要指的是在底肥的選擇上使用了速效氮肥或者撒施不均,造成肥料與種薯塊直接接觸,進而導致了馬鈴薯的芽塊,幼根被灼傷,從而導致了馬鈴薯出苗不齊。
防治方法:在底肥的選擇上最好選擇充分發酵腐熟好的農家肥每畝地3500斤左右,複合的選擇硫酸鉀複合肥每畝地200斤左右比較好。最好不要選擇尿素作為底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