奇怪現象:很多孩子在四年級後就消失在朋友圈了,太真實

2021-01-15 育兒秘籍

文|秘籍君

如果大家朋友圈為人父母的朋友佔比比較多,就會發現一個很奇怪的現象。很多孩子被熱衷曬娃的媽媽經常展示在朋友圈,幾乎可以見證他們的一路成長。但是到了四年級後,他們逐漸就在朋友圈消失了,那些熱衷曬娃的寶媽就再也不曬了,好像沒生過這個孩子一樣。

很多孩子在四年級後就消失在朋友圈

我身邊就有好幾個這樣的朋友,在孩子剛出生的時候,她們特別熱衷於曬自己的孩子,我在朋友圈見證她們的孩子從一個嗷嗷待哺的小不點,長成要受作業折磨的小學生,慢慢的就不在朋友圈出現了。我還以為只有我自己有這個感覺,和身邊朋友一交流,大家都有這樣的感覺。

而且我在網上看一位網友在偶然發現這個現象後,有意識地進行統計,用了大約18個月的時間,統計了超過3000位家長,超過70%的孩子在四年級之後蒸發了。

為什麼出現這種奇怪的現象呢?

當孩子還小的時候頻繁出現在父母的朋友圈裡。主要是這個時候父母還年輕,初為人母滿心歡喜,還覺得自己孩子的天賦異稟,哪哪都優秀,哪哪都突出,所以忍不住瘋狂曬娃,向朋友圈的朋友們全方位展示自己孩子的優秀。但為啥孩子長大了,父母反而不曬了呢?

① 認識到了孩子的普通,不想在朋友圈被打臉了

大部分父母都有這樣的心態:上幼兒園之前,我家孩子肯定不是平凡人,怎麼也得哈佛耶魯,上了幼兒園清華北大也行,上了小學985也不錯,上了初中,能上個211也不錯,上了高中,行吧,能上個大學就滿足了。

小學三年級以前,一個班上幾十個學生有一大半都是雙百分,根本就區分不出來成績的好壞。小學四年級以後,孩子的學習成績才逐漸分化。這個時候大部分家長都已經經歷了自己孩子被學校淘汰,認清了孩子的普通,不再抱有不切實際的幻想。對於那些愛攀比,有虛榮心的家長來說,自己孩子已經沒有什麼好曬的了,不想在朋友圈被打臉了。

② 親子關係開始變得緊張,父母沒精力,孩子沒時間

對於三年級以前的孩子來說,還有多餘的時間去上各種興趣班,父母還能時不時在朋友圈裡展示一下孩子的才能。但是等孩子上到四年級,課業負擔變重,親子時間減少,出門遊玩的機會都沒有了。就算父母和孩子待在一起,孩子作業負擔重,父母輔導作業心力交瘁,每天都在被孩子氣死的邊緣徘徊,親子危機一觸即發,父母哪還有心情曬朋友圈。

③ 孩子長大「不可愛」,而且很多孩子不讓父母曬了

要知道,孩子都是小時候可愛,越長大越不可愛。尤其孩子三四年級到初中是人類長相的尷尬期,也是最難看的一段時間,父母會發現這孩子怎麼拍都不好看,所以就不想發了。而且很多孩子長大了,不跟父母玩了,不配合拍照,也不讓發朋友圈了。身邊一位寶媽就說,孩子上三年級後就不肯被拍照了,還說在朋友圈曬照片要經過本人同意才行,就算不發照片,發一切有關的她的話題都得經過她本人同意。

父母要用發展變化的眼光看待孩子的成長

所以說,孩子隨著年齡的增長,逐漸消失在父母的朋友圈,不僅有父母的原因,也有孩子的原因。對於這一現象,父母應做到以下幾點:

① 用平常心看待孩子的成長:孩子的成長和變化是一輩子的事情。一時的榮辱不能代表什麼,而且小時候的成績也不能代表以後。所以父母不要在孩子小時候太驕傲,太高調,不然日後被打臉不說,對孩子的身心壓力也很大。

② 父母也要不斷成長:孩子在不停的進步,不停的成長,如果父母只會在原地踏步,很快就會追不上孩子的腳步,與孩子之間的距離就會越來越遠,親子關係會受到很大的影響。所以父母在養育孩子的過程中,自己也要不斷的成長,與孩子共同進步,這樣不管是在孩子的學習上還是心理成長上都能給予更好的照顧和引導,親子關係也能平和發展。

孩子在不停的改變,父母也要不停的改變,父母和孩子互相促進,共同進步,才是一個家庭最好的狀態。

【話題討論:你喜歡在朋友圈曬娃嗎?】

相關焦點

  • 朋友圈曬娃 為何四年級後頻頻「蒸發」
    、當上衛生委員了;  三年級偶爾曬,曬孩子寫的作文畫的畫,開始抱怨輔導不了了;  四年級開始消失,幾個月曬一次;  五年級不曬了,抱怨陪著寫作業折壽,為心臟支架降價歡呼;  六年級完全消失,什麼話都不說了,就像沒生過孩子一樣
  • 為什麼很多人消失在朋友圈?從來不發朋友圈的人是怎樣的人?
    很多人開始發現,越來越多曾很熟悉的人,慢慢的消失在朋友圈了。很久沒有見到對方發動態了。對方就像是人間消失一樣,不再發朋友圈,甚至也不再和你聯繫了。我們的通訊錄裡面的名字,一個個開始變得陌生起來。忙碌,讓大家已經沒有心思去考慮發朋友圈了。上班忙了一天,回來還忙家務,照顧孩子,被孩子折騰得都精疲力盡了,哪還有心情發朋友圈。2、思維越來越成熟了,發朋友圈開始思前想後了。年輕的時候,什麼都敢發,心中有高興或不爽,都是馬上吐露為快。
  • 網友:懷孕後我就像是變了個人!孕期的這些奇怪現象,你有嗎
    懷孕後,很多孕媽媽都感覺自己像是變了個人,多了很多怪癖,還有很多奇怪的現象發生在自己身上。在這裡我們總結了一些個孕期的「奇怪現象」,各位孕媽可以對比一下看看自己有沒有中招~其實這其中很多的「怪癖」,很多看似奇怪的現象,都是孕期的正常反應,孕媽們也大可不必為此感到焦慮。
  • 一年級輸在起跑線,三年級分水嶺,四年級滑坡現象,誰在販賣焦慮
    一年級輸在起跑線上,三年級分水嶺,四年級滑坡現象,到底是在販賣焦慮還是確有其事?在我女兒還沒有上一年級的時候,到底是先在幼兒園階段教完拼音後上一年級,還是零基礎上,我也糾結過這個問題,因為很多家長都說孩子零基礎拼音學不會。
  • 四歲孩子榮獲獎狀,媽媽在朋友圈炫耀,看清獎狀內容後秒刪除動態
    獎狀對於孩子來說是莫大的獎勵,是對孩子平時努力學習和在校表現的肯定,既是一種獎勵,更是一種鼓勵。當孩子在獲得獎狀後,不僅孩子會開心,家長也會倍感光榮。在期末考試後,每個學校都會對孩子的成績做出表彰,最好的形式就是頒發獎狀,欣冉的也學也不例外,由于欣冉在校表現的十分優秀,所以也獲得獎狀,欣冉媽媽在看到欣冉帶回家的獎狀後十分開心,直接拍照在朋友圈開始炫耀,原本想獲得無數朋友的點讚和誇獎
  • 三年級現象太可怕!再不重視,會毀了孩子整個小學階段! ​
    而且,孩子從三年級開始還變得更讓人煩心:壞習慣增多了,敢和大人頂嘴了……三年級各科成績能維持在95分以上的,高考基本能考上一本。「三年級是道坎,更是分水嶺!」各位家長一定要重視起來,幫助孩子渡過難關。家長都很擔心,孩子之前成績挺好的,怎麼一下子就跟不上了?小學六年分三個階段,一二年級的孩子還太依賴父母,五六年級的孩子已經能夠自主學習。
  • 三年級現象太可怕,一定要重視起來!
    答案不是初一,也不是大四,而是小學三年級。作為家長,往往有這樣的困惑:二年級,我們孩子能考90多分甚至滿分,怎麼到了三年級就總考7、80分了呢?而且,孩子從三年級開始還變得更讓人費心:壞習慣增多了、膽敢和大人頂嘴了……「三年級是道坎兒」,這句話在家長、老師中廣為流傳,那麼,三年級孩子發生了哪些變化呢?
  • 四年級女生表現優秀卻被孤立排斥,現象非偶然,家長需謹慎對待
    important}四年級女孩一般都在9歲左右,情感世界的發展一般都要比同齡男孩要早一到兩年,當我們看到四年級男孩還特別頑皮淘氣的時候,女生卻已經開始在情感認知方面出現分化,出現一種很特別的現象,那就是嫉妒心理
  • 水滸傳中的四個人物的奇怪現象,燕青排第三,孫二娘排第四
    第四位:開人肉黑店的孫二娘。第三位:燕青。很多人都去推敲這個事情。這廝做事非常的衝動,做起事來不顧忌後果,而且這個人還吃人肉喝人血,做起事來一點理都不講。用野蠻兩個字說他,他都有點不配。可以說李逵這個人,如果現實生活中真有這麼人,他活不過一天都讓官府給腰斬了。可以說這個人物是施耐庵把人性的惡的放大的一種刻畫。而且李逵與宋江的性格反差也太大了吧,宋江為何這麼中意李逵呢?
  • 孩子一二年級成績優異,三年級成績大跌:如何避免「三年級現象」
    很多家長從孩子進入小學一年級開始,就比較關注孩子的考試成績,如果孩子經常考100分,家長就會鬆了一口氣,進入三年級後,覺得孩子打了,花在孩子身上的精力和時間也就少了。但是,家長應該聽過「三年級現象」,一二年級孩子成績優秀有時候是「虛假」的現象,是不是真優秀,到了三年級乃至更高年級就可以看出來了。
  • 為什麼說四年級前是孩子學習的關鍵期?
    許多父母都認為,小學一二年級是孩子打基礎的時候,十分重要;五、六年級又是衝刺小升初的關鍵時期,不容有失;卻往往會忽視三、四年級,殊不知這兩年才是影響孩子未來的關鍵。四年級是孩子大腦發育的關鍵期。9歲後大腦結構初步複雜化、功能趨於成熟。培養孩子學習能力的關鍵期。
  • 三年級現象太可怕!不重視,會拖垮孩子整個小學階段
    很多家長都發現一個小學生學習規律,一二年級能考90分以上,到了三年級,成績直線下滑,跌到80分以下是常事。上課聽不懂,作業不想做,甚至有孩子因為退步太大,自暴自棄,向差生看齊。有經驗的老師都知道,這就是典型的「三年級現象」。
  • 三年級現象太可怕!再不重視,會毀了孩子整個小學階段
    但凡重視孩子學業的家長,一定都聽說過「三年級現象」。一上了三年級,孩子似乎變「笨」了,上課聽不懂、作業不會做、成績直線退步……甚至有孩子因為退步太大,自暴自棄,向差生看齊。有經驗的老師都知道,這是典型的「三年級現象」。小學六年分三個階段,一二年級的孩子還太依賴父母,五六年級的孩子已經能夠自主學習。
  • 怎樣避免孩子的「三年級現象」?
    國慶假期之前,孩子回來說,班主任老師給她們上課的時候突然哭了,後經了解情況才知道,孩子們升入三年級之後,班主任壓力特別大,生怕有一個同學掉隊,於是天天加班加點,監督每一個孩子的學習情況,並與家長保持密切地溝通。豈料近期體檢,身體出現了一堆毛病,醫生告訴她不能太勞累,要注意休息。一個三年級的班主任壓力為什麼這麼大呢?都是被所謂的「三年級現象」給鬧的。
  • 三年級現象太可怕!如何化解?班裡前3孩子的父母都做了這5件事
    但是到了3年級就傻眼了,對突如其來的「3年級現象」束手無措。我們小學老師間流傳這樣一句話「一二年級不分上下,三四年級兩級分化,五六年級天上地下」,這其實就是「3年級現象」不少家長也發現孩子一上了三年級就大變樣,上課聽不懂、作業完不成、成績像是坐了過山車……難道是孩子們在這個時候集體不上進了嗎?
  • 「等孩子上了三年級,全職媽媽就多了」班主任說出的理由,很真實
    因此,有一種現象叫「三年級現象」,即孩子進入三年級後,寶媽們陸續辭職,當起了全職媽媽的現象。 所以小荷三年級開學後的首次考試成績就直接墊底,這可急壞了小荷的媽媽,同樣是在家學習,別人家的孩子有媽媽輔導,小荷全靠自己,自覺性和學習能力肯定有差距
  • 生活中常見的2個奇怪現象,你一定中招了
    在日常生活中我們肯定會遇到這樣的場景,一幫朋友聚餐,有吃有笑,談論是非,總會有人提到學生時代那個學習最差最調皮的孩子,現在已經是某家企業的大老闆,連初中都沒有畢業。現在過的比誰都好。我們這一個個大學生,碩士,博士,出去後還要給他們打工。我相信在大家的朋友圈內經常會出現這樣的案例。
  • 警惕三年級現象:孩子應對三年級滑坡的能力,從3歲起就該培養
    當然也有小學老師總結過:三年級各科成績能維持在95分以上的,高三基本能考上一本。不知道這位老師總結得對不對,這需要學霸現身說法。但是無論如何,「三年級現象」確實讓很多家長頭疼,發愁甚至無計可施。第二、課程難度加大,很多孩子不適應說法:一二年級的課程,很多孩子都很容易的考高分,是因為沒有什麼難度和思維含量。但是三年級後開始難度加大,孩子自然不適應。
  • 一個奇怪的現象!
    2、市場昨日在探底後震蕩上攻,可喜的是,終於略微放量。上證指數重回20日均線,再次站上3400點大關,廈門銀行再封漲停,銀行異動,帶動了券商、保險,這是看不見的手,要幹活了?創業板指數由於權重醫藥股大漲,繼續沿著5日線走強。
  • 「三年級現象」太可怕!家長再不重視,會毀了孩子整個小學(建議收藏)
    來源 | 教師E家(ID:jiaoshiEjia) 但凡重視孩子學業的家長,一定都聽說過「三年級現象」。 有經驗的老師都知道,這是典型的「三年級現象」。 小學六年分三個階段,一二年級的孩子還太依賴父母,五六年級的孩子已經能夠自主學習。 而三年級屬於過渡期,不同孩子會在這個階段拉開差距。 尖子生對於學習有了自主性和自尊心,想要好好學,也想拿到好成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