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雞過河》通過簡潔明了的語言,向幼兒介紹了兩隻有禮貌而又聰明能幹的小雞在郊遊過程中如何通過三條河的故事。故事中的小雞、長頸鹿、烏龜等都是小班幼兒所熟悉的。聽了這個故事,幼兒會自然而然地拿故事中的角色來同自己對照,運用該故事教育幼兒做一個有禮貌、愛動腦的孩子非常合適。另外通過該故事還可以引導幼兒積極表現自己,並在情感上體驗成功的快樂。
1、了解故事《小雞過河》,學習禮貌用語以及詞組:寬寬的、窄窄的。
2、引導幼兒做一個懂禮貌、聰明能幹的孩子。
3、願意積極表現自己,體驗成功的快樂。
電腦課件:小雞過河;字卡:小雞過河、寬寬的、窄窄的;指偶小雞兩個。
一、學習故事:小雞過河(結合課件)
(一)導入:小雞的歌
1、欣賞小雞的歌
師:今天天氣真好,兩隻小雞一起出去玩。你們看,他們唱著歌走來了。(幼兒欣賞課件:小雞邊走邊唱:嘰嘰嘰嘰嘰,我們小手拉小手,嘰嘰嘰嘰嘰,一同去郊遊。)(小雞的歌根據歌曲《郊遊》改變。)
2、幼兒唱小雞的歌
(1)小雞的歌真好聽,讓我們一起來學一學(幼兒學唱)。
(2)讓我們唱著歌,陪著小雞一起去郊遊(幼兒看課件邊走邊唱)。
(開始部分以小雞的歌引起幼兒活動的積極性,讓幼兒在學學、唱唱、走走中不知不覺地加入到活動中。並將此歌貫穿到下面的活動中。)
(二)分析理解故事
1、第一條河。
(1)師:兩隻小雞走呀走,被什麼擋住了去路?小雞能過河嗎?為什麼?
(2)誰會來呢?讓我們一起來喊一喊。(幼兒回答後一起喊小動物的名字,當喊到長頸鹿時,有應答聲。)長頸鹿會怎麼幫助小雞過河呢?
(3)長頸鹿幫助了小雞,小雞會說什麼?長頸鹿怎麼說?(學習禮貌用語。)
2、第二條河。
(1)兩隻小雞再往前走(幼兒手拉手一起唱歌:嘰嘰嘰嘰嘰„„)又碰見什麼?這條河是怎麼樣的?(出示字卡:寬寬的)讓我們一起來比劃一下。
(2)誰會來呢?(幼兒再次喊小動物的名字,喊到烏龜時有應答聲。)烏龜有什麼本領?猜一猜他會怎麼幫助小雞?
(3)烏龜幫助了小雞,小雞會說什麼?烏龜怎麼說?(學習禮貌用語。)
3、第三條河
(1)兩隻小雞唱著歌又往前走,(幼兒一起邊走邊唱)又看見什麼?這是一條怎麼樣的河?(學習詞:窄窄的。)
(2)那小雞能不能過河呢?這兩隻小雞不但有禮貌,而且非常聰明非常能幹,他們說要自己想辦法過河,有什麼好辦法呢?(幼兒討論後回答。)
(3)小雞想出了什麼辦法呢?(幼兒欣賞小雞搭橋過河的情景。)
(通過啟發性的提問,讓幼兒在看看、說說、猜猜、喊喊、學學中了解故事內容,學習其中的禮貌用語,同時也發展了幼兒的擴散性思維和創造性思維。)
(三)幼兒完整欣賞故事。
1、了解故事的名字(出示字卡)。
2、完整欣賞故事。
提問:你喜歡這兩隻小雞嗎?為什麼?
(在前面分段欣賞的基礎上,讓幼兒完整地欣賞故事使幼兒對故事有一個完整的印象。)
二、遷移講述經驗,說一說自己的本領。
1、師:小雞聽大家誇獎他們,真高興,你們聽小雞在說什麼?(指偶小雞:「嘰嘰嘰,小朋友,你們有什麼本領能告訴我們嗎?)
2、幼兒講述。(小雞表揚小朋友如:嘰嘰嘰,你真能幹。)
(欣賞了兩隻能幹的小雞的故事,再讓幼兒遷移講述經驗來說一說自己的本領,幼兒會很感興趣。)
三、展示自己唱歌、表演的本領,體驗成功的快樂。
1、幼兒表演
師:小朋友還有一個很大的本領,會唱很多歌,還會邊唱邊表演,我們一起為小雞表演一個。)
2、結束。(小雞表揚大家。小雞要回家了,跟小雞告別。)
(最後,讓幼兒在集體表演中展現自己的本領,並體驗成功的快樂。)
附:小雞過河
兩隻小雞一起出去玩。一條小河擋住了去路。
長頸鹿來了,把長長的脖子架在河上。兩隻小雞過了河,對長頸鹿說:「謝謝!」長頸鹿說:「不用謝!」
兩隻小雞再往前走,又碰見了一條寬寬的河。
一隻烏龜過來了。烏龜馱著兩隻小雞過了河。
兩隻小雞有禮貌地說:「謝謝烏龜。」烏龜說:「不用謝!」
兩隻小雞又往前走,看見一條窄窄的小河。
小雞說:「這條河很窄,我們可以自己搭一座橋。」
兩隻小雞銜來樹枝,搭了一座樹枝橋。
兩隻小雞從樹枝橋上過了河。
他們高興地歡呼:「我們走自己搭的橋過了河。」
合作加盟請諮詢電話/微信:
劉老師:15011548787
楊老師:17778059090
監督/投訴微信:
宣老師:13373256976
我們致力於保護作者版權,內容來自網絡,因無法核實出處,如有侵權,請聯繫我們刪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