學術造假「零容忍」 研究生抄襲論文付出沉重代價

2020-12-13 中國江蘇網

常報全媒體訊 抱著「抄襲研討會上的文章不會被發現」的僥倖心理,浙江一高校研究生賈某將他人的論文抄襲後,發表在報紙上。近日,經武進法院主持調解,原、被告雙方達成調解協議,被告停止侵權,賈某賠償原告小王4000元。更遺憾的是,賈某因此延期畢業,也失去了心儀單位的就業機會。

小王是常州某高校法學專業研究生。2019年4月,他撰寫的有關電子發票的文章在某學術研討會中獲獎,並被收錄在研討會的論文集中。同年8月,小王在某學術平臺上搜索時,驚愕地發現,自己關於電子發票的文章被全文發表在某報紙上,作者竟然變成了「賈某」。為維護自己的著作權,小王將侵權作者賈某、某報紙以及相關平臺一併起訴至武進法院,要求被告停止侵權並賠償其經濟損失。

法官調查了解到,賈某是浙江某高校研究生,與小王屬同一研究領域。為完成學校所要求的研究生學業任務,賈某抱著「抄襲研討會上的文章不會被發現」的僥倖心理,全文抄襲了小王的論文並公開發表。

經法院主持調解,原被告雙方達成了上述調解協議。事後,賈某因此事被取消獎學金並延期畢業。而且,他本來已經與心儀的企業籤訂了就業合同,因為延期畢業而不得不面臨合同取消、延期就業的後果。

法官提醒廣大市民,公眾在進行文學藝術創作亦或是撰寫論文時,如因需要參考他人作品時,必須依法正確、合理引用他人已發表的作品,否則極易引發訴訟,構成著作權侵權。學術論文抄襲行為屬於著作權侵權行為,其維權方式與其他著作權維權方式並無不同。在實踐中,考慮到訴訟的經濟和時間成本,著作權人多採用向侵權人單位投訴舉報、向媒體曝光等方式進行維權,很少有人通過司法訴訟的方式進行維權。

該案在審理過程中,刊登侵權論文的平臺在收到訴訟材料後,第一時間將文章下架,賈某所在學校很快對賈某進行了處分,體現了當前社會各界對學術造假的「零容忍」。 (小波 趙肖易)

相關焦點

  • 論文抄襲付出沉重代價,學術研究莫存僥倖心理
    明明是自己撰寫的獲獎論文,卻出現在了某報紙上,作者還是個陌生人。於是,小王將侵權作者賈某、某報紙以及有關平臺一併起訴至常州市武進法院,要求被告停止侵權並賠償其經濟損失。近日,經法院主持調解,原被告雙方達成調解協議。小王是常州某高校法學專業研究生。
  • 數學論文也敢造假,「零容忍」得來真的
    44所高校65篇數學論文涉嫌造假,無論從哪個角度看都不是小事,相關查處必須儘快有一個令人信服的結果。「零容忍」不來真的,就是對學術不端的放縱和鼓勵。沒想到,「純淨」的數學圈竟也存在如此嚴重的學術不端。近日,德國獨立科學記者列昂尼德·施耐德在其主辦的科學新聞網站上發布「學術打假報告」——經調查發現,65篇數學論文涉嫌造假,77名署名作者分別來自中國44所高校。涉嫌批量造假的數學論文存在大量反覆抄襲、偽造同行評議、虛構論文作者等問題,目前已有21篇被撤稿。這些年,學術論文造假的事時有耳聞,人們對此已頗有些「審醜疲勞」。
  • 高校論文抄襲事件拷問中國學術評價「短板」
    繼山東大學、東北師範大學、吉林大學等高校發生多起論文涉嫌抄襲事件後,3月21日,有媒體曝光安徽大學歷史系一名2007屆碩士研究生的學位論文與另一篇曲阜師範大學2006屆碩士研究生的學位論文內容高度雷同,從題目到參考文獻幾乎完全一致。
  • 大數據時代讓造假無處可藏,復旦大學研究生抄襲華科研究生論文
    ,中國學術造假由於網絡的不斷曝光,已經起到了約束的作用,從翟天臨式的造假博士被網絡曝光,越來越多的學術造假被網絡大數據挖出來,最近網絡曝光了復旦大學碩士研究生抄襲華中科技大學碩士研究生論文的醜聞,而且更為惡劣的是,兩篇碩士論文從摘要,目錄,正文,參考文獻幾乎一模一樣。
  • 在職研究生「論文高度雷同」,學術不端要零容忍
    對此,廈門大學表示,對學術不端的行為是零容忍的,如果情況屬實的話,會立即對此事進行處理。難道是兩個人想到一塊、寫到一塊去了?這種概率極小。因為兩人都屬於2018屆畢業生,不太可能是抄了對方的論文,很大可能是兩個人都找人代寫論文,而代寫者完全沒有「職業道德」,拿同一篇論文賣給了兩個買家,結果把他們兩都「坑」了。
  • 今日話題 | 南開校長被曝論文造假,再次敲響學術不端警鐘
    如果造假沒什麼代價,它當然會成為一種學術圈的流行病。在嚴懲學術造假上,中國的確要好好向歐美學習。 伊莉莎白·比克對曹雪濤的質疑 和翟天臨等學術造假案例不同,伊莉莎白·比克所指出的問題,並不只是簡單抄襲剽竊等低級的作假,曹雪濤論文中的圖像異常,不排除是「誠實或者無意的錯誤
  • 天津大學教授學術造假被解除合同。我並不想勸誰自殺
    (11月20日新京報)教育部2016年發布的《高等學校預防與處理學術不端行為辦法》,明確的六種「學術不端」情形包括:剽竊、抄襲、侵佔他人學術成果,篡改他人研究成果,偽造數據或捏造事實,不當署名,提供虛假學術信息,買賣或代寫論文等。同時授權高等學校可以結合學校實際,自行規定六類之外的學術不端情形。
  • 畢業論文「想買就買」,學術不端必須零容忍
    (8月16日 新華社)相對於論文抄襲,「論文代寫、買賣」更為隱蔽,一般情況下很難被揪出來。天津大學、廈門大學兩名學生的碩士論文雷同遭查處,分別被收回、註銷所獲學位證書,揭開了「論文代寫、買賣」現象的冰山一角。筆者認為,「論文代寫、買賣」是一種嚴重學術不端的作弊行為,必須零容忍打擊。同時,導師、學校以及電商平臺等監管責任也不可推卸,應當採取措施堵住漏洞,堅決杜絕此類學術不端行為。
  • 南開大學校長疑似論文造假被質疑,學術造假何時休?
    回顧 南開大學校長曹雪濤被曝論文造假 據中國新聞周刊17日報導,截至發稿時,在最初曝出曹雪濤論文造假的國外學術交流在線平臺PubPeer上,能檢索到有圖像異常、作者署名包括曹雪濤的論文已超過40篇。
  • 9起論文造假,7起涉及買賣,科技部通報學術造假,研究生佔多數
    從通報內容可以看出,9起案件中有7起涉及論文買賣,而論文造假中研究生佔據多數。「2020創新之源大會將於9月22日在中關村軟體園召開,詳細信息見文末海報,歡迎報名!」論文造假一直不絕於耳,這些案例只是冰山一角~ 近日,科技部網站發布通報,披露9起涉及購買論文、違反論文署名規範、套取財政科研資金的違規案件處理結果。
  • 零容忍!論文抄襲有多嚴重?畢業多年也要追溯,撤銷學位只是基本!
    今年以來,已經有越來越多的高校清退碩博研究生,公開通報撤銷論文抄襲者的研究生學位。不僅論文檢查越來越嚴:研究生論文「盲審」「查重」再升級!更重要的是,即使已經畢業多年,追責之風也越來越大。「嚴進嚴出」,對抄襲零容忍,實行追責制已經不再僅僅只是口號,不知不覺,已經來到你我身邊。
  • 零容忍!論文抄襲有多嚴重?畢業多年也要追溯,撤銷學位只是基本
    今年以來,已經有越來越多的高校清退碩博研究生,公開通報撤銷論文抄襲者的研究生學位。不僅論文檢查越來越嚴:研究生論文「盲審」「查重」再升級!更重要的是,即使已經畢業多年,追責之風也越來越大。「嚴進嚴出」,對抄襲零容忍,實行追責制已經不再僅僅只是口號,不知不覺,已經來到你我身邊。
  • 對學術造假零容忍,高校與科研機構應擔起更多責任
    9月16日,科技部發布《關於論文造假等違規案件查處結果的通報》,披露了9起涉及購買論文、違反論文署名規範、套取財政科研資金的違規案件處理結果。相關責任人分別被處以終止承擔的國家項目、追回項目資金、停止研究生招生資格、終止或撤銷相關榮譽稱號、追回科研獎勵資金等處罰。在這9起學術造假事件中,有6起集中在醫院,佔了一大半。
  • 淺談學術造假的認識
    摘 要:長期以來,我國科學研究和學術研究取得了舉世矚目的成就,我國研發人員總量已居世界第一,論文總量和被引次數逐步增長,湧現了大批專家學者等。但是少數人員的學術不端問題仍有發生,比如,論文抄襲、論文造假等。2019年全國科技工作會議上,弘揚科學精神,建設創新文化,共同營造良好的科研環境再次被強調。
  • 研究生論文無敵抄襲:一字不差!
    近日,「山東大學一碩士論文疑似大面積抄襲」一事鬧得沸沸揚揚,個別學術不端行為再次被推上風口浪尖。該事件餘溫尚存,1月29日,又有兩篇論文陷入了疑似大面積抄襲的尷尬境地,其中一篇時間為後的碩士論文作品,聲稱「獨立進行研究工作所取得的成果」,卻被曝從標題到參考文獻清單幾乎一字不差,而被指涉嫌抄襲者,是西南財經大學金融學院的一位研究生。
  • 碩士論文抄襲,難道不需要查查導師是否失職嗎?
    2019年2月,教育部曾就研究生考試招生和培養管理工作印發通知,要求各高校健全完善預防和處置學術不端的機制,加大對學術不端、學位論文作假行為的查處力度,露頭即查、一查到底、有責必究、絕不姑息。取消學位,業已成為高校處理研究生論文抄襲的「標準化」操作,也是高校對學術不端「零容忍」的應有之義。
  • 學術造假再現!江蘇大學教授被曝論文抄襲,紙終究包不住火
    學術造假再現!江蘇大學教授被曝論文抄襲,紙終究包不住火學術造假事件近兩年頻頻發生,首先可能有的人不了解什麼是學術造假。學術造假是指剽竊、抄襲、佔有他人研究成果,或者是偽造、修改研究數據等的學術腐敗行為。
  • 中國農大研究生學術造假導師將被停止招生
    學生違反學術道德,導師將「連坐」。今年開始,中國農業大學研究生如果學術道德失範,導師將面臨著停止招生的處罰。近年來,國內抄襲、剽竊、造假等學術道德失範行為屢有發生,影響惡劣,導師失查是重要原因之一。中國農業大學有關負責人表示,導師是研究生在校期間從事科學研究和論文撰寫的指導者,也是對研究生學術活動進行監督檢查的第一責任人,導師能否恪守職責、加強監督、嚴格把關是避免研究生論文學術道德失範的關鍵。今年開始,農大要求導師全程監督指導研究生撰寫論文開題、撰寫,嚴格審查論文以及提交的原始試驗調查數據,導師還需籤署《研究生論文學術道德承諾書》。
  • 211高校再曝學術造假:北郵一碩士論文涉嫌抄襲,標題都沒改
    211高校再曝學術造假:北郵一碩士論文涉嫌抄襲,標題都沒改 澎湃新聞記者 韓曉蓉 實習生 毛奕雲 2014-09-05 08:16
  • 學術造假質疑不斷,不能任其自行消散
    自今年5月起,國外學術交流在線平臺PubPeer上就陸續有人匿名發帖,質疑清華大學醫學院院長、中科院院士董晨的20多篇論文,存在一圖多用和重複使用等問題。對此,董晨於6月27日回應稱,「據初步了解,可以排除有意的學術造假……調查還在繼續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