哎,你那6萬塊都白花了。我不建議你的孩子再去補課了,你家孩子需要的是回去多做教科書上的作業。
這位中高考培訓學校的校長手裡拿著幾份試卷,對一位媽媽循循善誘地說。
這是昨天我在校長室裡見到的一幕。
這個剛參加完入學測試的高二男孩子,來這家挺有名氣的中高考培訓學校上課才一周。
校長已經通過幾次考試了解到這個孩子的基本功一塌糊塗。
「90%的孩子智商都差不多。但是孩子在高考能不能考好,最關鍵的是他每天的練習是不是在做「有效練習」?也就是他有沒有把基礎的東西練習足夠長的時間?我們學校經過17年的辦學經驗發現,」
這位校長停了一下,點起了一支煙,看了看窗外,接著說:
「如果一個孩子能把教科書上的任何題目都做對了,他就達到本科的水平了;如果孩子還能在這個基礎上再提升,就有希望考上「211」或者「985」了,這也是我們學習一直在做的事情——孩子基礎紮實,老師們就帶孩子練習不太難的題,逐步提升,最後效果都很明顯。今年雖然有疫情的影響,我們這裡還是有70%的一本上線率。」
……
————
從這家學校出來,我的一個感觸就是,對一個高中生或者初中生來說,最需要做的就是基礎功課!
很可惜,大部分人都沒有踏踏實實地做到。
為什麼會這樣呢?
因為大部分人都是狂妄的,自大的,認為自己就是211,,985的水平,要考就考這樣的大學,對基礎的事情看都不看一眼。
但是,你知道嗎?
這個世界上所有的事情都是有關聯的。
如果你掌握不了這些基礎課程,你就沒辦法向前一步,更何況去挑戰有難度的,正如這個高二的孩子,1對1的補習了一年多,花了好多錢,反而沒有任何效果。
「他的水平一直就被「鎖死」在基礎區了。」那位校長最後也是這麼對孩子媽媽說的。
——尾聲——
我的一些思考:
1.在我進入中年後,最豁然開朗的時刻,就是意識到自己是個普通人。
2.我唯一能依賴的就是多重複,多練習,現在心裡反而踏實多了。
3.我以前總是很痛苦自己不是個聰明人,不是天才,不能做任何事都手到擒來。
現在好了,我發現我不需要這個神技能,依然能過得很好。
——END——
「我一直在努力學習像阿德勒一樣思考和生活,我相信我們可以帶著勇氣去幸福的生活。」
我是【@園丁梁Sir】,以我70後中年男人的家庭教育經驗和你一起,我們共同進行一次有深度的思考,找出一個有溫度的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