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摔跤吧!爸爸》:根據真實故事改編,一部闡述夢想與親情的電影
去年,我和朋友去電影院看了這部得到很多人的的讚頌與肯定的電影,在電影院哭得稀裡譁啦,也許是被電影中的人物故事感動了,也許是想到了自己的青春,總之感觸頗多。近來又重溫了一遍,還是感動不已。這部電影講述了印度的一位女孩,在本該享受女孩子特權的年齡中,被有一個有摔跤夢想的爸爸強制培養下,一步步成長的故事,其中涉及的親情,夢想,奮鬥,諒解……讓人唏噓感嘆,從中得到許多啟示與思考。
在電影開始,伴隨著活力的音樂和電影中父親與女兒們的互動,搞怪的表情和誇張的演技讓人肚子都笑痛了,我本一位大概這部電影的節奏就是這樣,幽默輕鬆,可是隨著情節的發展漸漸地被帶入了故事情節……父親是一個自己有著摔跤夢想,卻不能夠實現,於是只能將自己的遺憾在孩子身上實現,奈何一連生了四個,都是女兒,父親覺得很遺憾,很傷心,看著四個活蹦亂跳的女兒,他心煩不已。
直到他看到兩個女兒將一個男孩打得鼻青臉腫,他仿佛看到了希望,他覺得在自己的女兒身上,或許可以實現自己的摔跤夢,他哈哈大笑,隨著他的大笑,兩個女兒欲哭無淚的生活開始了……在這裡,我開始思索,在我們國家,也存在著電影中這樣的問題,父母沒有完成的,或者想要完成的夢想,很多時候都會加在自己的子女身上,卻從來不去想自己的子女是否願意去接受,是否願意以自己的一生去成全父母沒有來得及實現的夢想。
我不知道這樣的事情有多少,但是我卻覺得很不公平,雖然是父母給了孩子軀體,讓他們來到這個世界上,但是他們也是一個獨特的人,是有著權利去自己決定自己應該有一個怎麼樣的人生,並不應該成為父母的替代品,如果孩子對他們來說只是一個實現夢想的工具,那未免也太自私了。每個人都有權利去選擇走怎樣的道路,這個權利是絕對不應該剝奪的。
然而後來我看下去,卻推翻了上面的看法,國家不一樣,或許所作所為也有著各自的原因吧。在吉塔和妹妹巴比塔每天努力地練習摔跤時,其他的小孩子卻在自由自在地玩耍,卻在無憂無慮地吃著那些零食,不用控制體重,不用看著油炸食品流口水……父親對他們很嚴格,一日三餐親自把控,幾乎到了監控每一件事的地步,兩姐妹自然是不服氣並且委屈的,她們有過報復父親,有過惡作劇,有過偷玩,但是迎接的都是更加嚴厲的處罰。她們不能理解父親,為什麼摔跤的都是男孩子,而父親卻要剪掉她們的頭髮,讓她們忍受那麼多屈辱與嘲笑?
這樣的心結隨著她們一次偷玩,結婚的女孩告訴她們,其實她們有一個好父親,他擔負起了所有的質疑與嘲諷,要把她們培養成一個摔跤冠軍,是為了讓她們不用那麼早就結婚,就像其他印度的女子一樣,過早地結婚,生子,開始碌碌無為的一生。由此,兩個女孩有點理解父親的良苦用心了,她們開始主動配合父親的訓練,開始忍耐著日復一日艱苦的訓練,每天早早地起來,像兩個男孩子一樣,堅毅又勇敢。
在印度,女孩們十多歲就出嫁,生子,沒有地位,而父親為了讓她們擺脫這樣的生活,強迫著她們去練習,去強大自己。其實,有些時候,我們需要根據實際去思考一些事情,換一個角度去看問題,用一個善意的角度去看別人,也許很多時候都能看到不一樣的東西。
親人在我們成長道路上為我們背負了太多東西了,像電影中的父親一樣,他打破了常規,訓練自己的女兒摔跤,一個人面對所有質疑與嘲笑。親人用他們的辛苦工作來給我們幸福安穩的生活,或許他們並沒有告訴我們他有多辛苦,他承受的壓力有多大,可是我們也要慢慢地去理解,去分擔一些辛苦,努力一點,不要辜負那些一路上為我們負重前行的人。
後來吉塔在一次地方的摔跤比賽中初次嶄露頭角,大家看到了這個父親的努力是有效果的,看到了兩個女孩子的實力,他們驕傲地回去了。後來,吉塔去到了國家隊,裡面的教練給了吉塔很多專業的訓練,她漸漸忘記了父親給她的那些技巧,在幾次國家比賽中的獲獎更是讓她驕傲了,她漸漸忘記了父親的那些教誨,她覺得自己的教練給自己的幫助才是自己獲勝的最大原因,她覺得以前父親教她的不是專業的,她甚至在心底有些瞧不起他。
她留起了長發,開始愛美,在一次歸家中,她給妹妹們帶了禮物,面對成功的她,父親並沒有表現出多大的高興,她對父親說,勝敗乃兵家常事,偶爾的一次失敗算不了什麼。可是父親生氣了,在她後面幾次比賽中,她節節敗退,找不到對方的弱點,陷入了瓶頸。這個時候,父親出現了,他偷偷租房為吉塔訓練摔跤,給她做飯,保證她的體重與體能……漸漸地,教練發現了這件事,他萬般阻礙還是無效。
在後來的國家比賽中,教練由於嫉妒與憤怒,將吉塔的父親關進了小黑屋,父親急切地想看女兒的比賽,想為女兒加油,他聽著外面的呼喊聲,焦慮不已,我看著也覺得很憤怒,很著急,後來父親漸漸放棄了掙扎,終於,他聽到了喝彩聲,他知道女兒贏了,他也贏了。
人無論到了哪一個階段,無論是成功還是失敗,都不能忘了本,不能夠妄自菲薄,有了一點成就就沾沾自喜。我覺得很幸運的是,在那個時候,在吉塔驕傲的時候,他沒有放棄她,即使地把她扳回正途,及時讓她認識自己,清醒下來。在我們被外物迷惑的時候,有時需要一些旁觀者來為我們撫開那一層霧,讓我們眼前變得清明,在我們快要放棄的時候,需要一個人來鼓勵我們,幫助我們堅持下去。不要忘了去感謝那些用盡全力去成就你的人,有的時候,需要回頭看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