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生摔跤自我
——觀《摔跤吧,爸爸》
「在所有閃光燈的追隨下,吉塔和巴此塔幸福地與她們的爸爸擁抱在一起……」這是電影《摔跤吧,爸爸》中一個最普通卻又最讓人感動的鏡頭。這部電影在帶給我無盡感動的同時,也讓我體會到了一些人生的哲理。
《摔跤吧,爸爸》是一部充滿人文關懷的電影,講述了一位前途無量的摔跤運動員為生活所迫不得已放棄摔跤。但他並未放棄自己的夢想,他把希望寄托在自己的女兒身上,希望由女兒來替他完成他未完成的夢想。在他的指導下,他的女兒吉塔和巴此塔進步神速。為了獲得更多的機會,吉塔進入了國家體育學院學習,但在那裡,面對著重重的誘惑,吉塔開始放縱自己,麻木自己,最終失去了原本最純真的那個自我。在經歷了多次失敗和挫折之後,吉塔開始醒悟過來,她意識到自己的行為是錯誤的,也逐漸解決了與父親之間的矛盾。在父親的幫助下,吉塔重新振作起來,並贏得了冠軍。
從生到死,人生不就是一場摔跤比賽嗎?在比賽過程中,我們每個人都有過堅持,有過放棄,有過拼搏,有過迷茫。在人生最開始的時候,我們懷揣夢想,帶著好奇心前進,時間一長,誘惑開始變多,我們也漸漸開始疲憊,開始放縱自己,忘記了自己的初心。在失敗的痛擊下,我們才幡然醒悟,重新踏上實現自己夢想的道路。在這世上,世事紛亂繁雜,誘惑五花八門,面對種種的誘惑,我們能做的就是在自己迷茫,想要放縱自己的時候找回最純真的自我,然後為之拼搏。
或許,一部電影看完還是一部電影,但看完電影的人或許已經發生了變化。他可能突然醒悟過來,找到了最初的那個自我,然後不斷朝著自己的夢想努力。我們每個人都會有迷茫,經受不住誘惑的時候,我只希望,在我放縱自我的時候,能及時找回最初的自己,重新整裝待發,走向成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