汪老師聊《摔跤吧,爸爸!》:知子莫若父!

2021-02-23 汪老師閱讀寫作館

汪老師閱讀寫作館公眾號是專注於中小學語文學習的平臺,定期推送家長關注的升學資訊,閱讀與寫作方法,文學常識,古文古詩,深度好文等優質內容。歡迎大家關注或者分享給身邊的朋友們。

                         

最近,一部印度電影《摔跤吧,爸爸!》口碑爆棚,汪老師也去電影院過了一把癮,仔細觀看了一遍劇情。觀影全程之中有淚點、有笑點、無睡點。

 

影片取材真實,劇作紮實,用體育競技片來勵志,在中國算是取得了奇高的票房,想必,也順帶把中國各位爸爸,媽媽和女兒們感動得一塌糊塗。

 

汪老師查了一下豆瓣網的評分,目前是9.2分,相當高了。果然是印度排名第一的電影,全球口碑已炸裂了。

 

《摔跤吧,爸爸!》的主旨,想必多數人都會想到:去拼搏才能勝利,想要成功就得努力!

汪老師接下來想從另一個角度談談,知子莫若父,因材施教很關鍵

 

影片一開始,當爸爸發現女兒們有摔跤天分時,訓練兩個女兒,讓她們換掉裙子 ,剪掉了長發,讓她們練習摔跤,當時,村子裡的很多人是以嘲諷的眼光看待的,包括姐妹倆也是從內心反感爸爸的所作所為。爸爸的獨斷專行,是有他自己的想法和痛楚的,他一直想要一個男孩子,來實現世界級金牌夢。後來,老天不開眼,命運有意和他作對,連連生了好幾個女兒,一次偶然的打架事件,他倆女兒竟然把一幫子男孩子打得鼻青臉腫的。這讓爸爸窺見女兒身上有摔跤天賦。繼而決定讓女兒練摔跤,可謂是知子莫若父啊!

 

表面上看這位摔跤爸爸冷酷,嚴厲,對女兒進行了慘無人道的訓練。但深入剖析劇情後,這位父親有意想打破傳統觀念的牢籠,衝破一些世俗的約束。在極度「重男輕女」的印度社會,女孩子從小就要培養做各種家務,小小年齡就出嫁,然後相夫教子,這才是一個女性的常態命運。

 

但是,這位性格有些剛毅的爸爸,在命運向他步步逼近的艱難曲折時刻,他石破天驚的開始了對女兒進行摔跤訓練,他說:「給我一年的時間,不行,我就放棄夢想。」

後來,女兒的成績較好的證明了他的堅持是對的。倆位女兒從一開始的不理解,抱怨爸爸,發展到漸漸理解了爸爸,懂得了爸爸的良苦用心。變得主動自願地的去訓練,汪老師認為,這股學習的原動力,內驅力,用在所有學習上力量都是驚人的。

 

或許,不同的觀眾對這位爸爸有不同的解讀,褒貶不一。但是汪老師認為這位爸爸很牛叉。

因為他發現了孩子的天賦,並頂著壓力,去全力培養,改變了孩子的命運,最終讓女兒從一個鄉村的小女孩,變成了世界冠軍。寫到這裡,汪老師耳邊響起了零點樂隊《相信自己》;「相信自己 .你將超越極限,超越自己,夢想在你手中,這是你的天地 .」

 

知子莫若父!名不見經傳的小女孩變成了摔跤冠軍,這位最了解,最支持女兒的父親功不可沒。

劇中有個很明顯的對比,以此來襯託爸爸的偉大。這位對比的反面角色,就是長相特別猥瑣,特別狗血的的「國家級教練」,因為這部電影是根據真人真事改編的,現實生活中有沒有這樣的教練,我想肯定有!總之,導演有意安排這樣一位水平爛得跟狗屎的教練,是有很強烈的諷刺意味的。電影中的教練和體育官員顯然都是用來抨擊諷刺目前印度體育的官僚主義。

 

電影中的這位教練,高高在上,喜歡裝,又不了解隊員實際情況,愛瞎指揮。導致女兒在第一次重大比賽中,沒有取得好成績。後來的比賽,她爸爸仔細認真觀察了他女兒之前的比賽錄像,重新在爸爸指點下,改變戰術,變防守為進攻,很快成績就有了變化。因為這位爸爸了解她女兒的強項是進攻,而且一直是希望女兒取得更大的成績。但是影片中位高大上的教練卻讓他女兒防守,還是防守這招,特別保守教條,得過且過。

 

總之,這個教練一點都不了解主人公吉塔,並且滿腦子都是教條主義,訓練方式也很死。

幸虧後來吉塔的爸爸發現了這些問題,直接繞開這位體制內的慫教練,立即親自到體育學院外租房子,偷偷地訓練指導女兒摔跤。在比賽場上,更是直接忽略這位教練,直接指導他女兒。呵呵,難怪吉塔最後取得了世界冠軍,直接領著一堆記者來到爸爸面前,感激涕零地對爸爸表示謝謝!站在另一旁的教練,好生沒趣!

 

依稀記得《摔跤吧,爸爸!》中有句臺詞是:「只有你取得了勝利,你才將作為榜樣被人們永遠記住,你才能通過自己改變印度所有本來註定要與鍋碗瓢盆,相夫教子過一生女孩兒的命運!」汪老師認為,此語精當,誰說女子不如男!中國就有很多巾幗不讓鬚眉的故事。有父從軍的女中豪傑,花木蘭;領軍掛帥的北宋名將,穆桂英。
 

《摔跤吧,爸爸!》中的這位爸爸性格剛中有柔,柔中有剛,培養教育出來了一位巾幗不讓鬚眉的世界摔跤冠軍,實在是一位好爸爸!

 

汪老師身為一位孩子的父親,身為學生們的老師,這部電影給了我莫大的啟迪,頓生無限感慨。實在是難得的傑作,值得一看!基於此,寫了以上影評,謝謝大家關注。

    焚膏油繼晷,恆兀兀以窮年。

關注我微信公眾帳號: wangliangffff

關注我個人微信號:wangliang1982123

關注我閱讀寫作館交流QQ群:223519446   

相關焦點

  • 山東,知子莫若父?
    山東7月4日上午第三題:古語云:知子莫若父。但現在很多孩子感覺,自己和父母期望中的自己並不是一樣的。對此請談談你的看法。(請聽水木示範答題)參考要點:各位考官,我認為題目中所說的知子莫若父,體現出了,在家庭教育中,父母的期望對子女的成長產生著影響。
  • 知子莫若父母
    總是聽到「知子莫若父」的諺語,這句話原文是《管子.大匡》:「知子莫若父,知臣莫若君。」
  • 知子莫若父 C羅面對這樣一位亦師亦父的師傅 想射進點球有點難
    因為奎羅茲調教過C羅,可以說,他對C羅是知根知底的。從罰點球的過程看,門將的反應似乎就知道C羅會這樣踢,奎羅茲應該是有指點過了,面對這樣一隻足夠了解自己的球隊,對於C羅來說,壓力確實不會太小,而伊朗在針對C羅的做出的防守戰略上也做的非常的成功,使得C羅的射門機會都降低了不少。俗話說,知子莫若父,C羅面對這樣一位亦師亦父的奎羅茲,想要完美突破還是有些困難的。
  • 《摔跤吧,爸爸》:摔跤的不一定是爸爸!
    《摔跤吧,爸爸》英文名為《Dangal》,不知道為什麼翻譯成了「奔跑吧,兄弟」體,有點想吐槽。阿米爾汗主演的馬哈維亞是印度國家摔跤冠軍,卻因生活所迫放棄摔跤。他希望兒子可以幫他完成夢想——為印度贏得世界級金牌。不料命運捉弄讓他生了四個女兒,使他無法完成自己的夢想。
  • 《摔跤吧!爸爸》:摔跤吧!女孩兒們
    從《三傻大鬧寶萊塢》到《我的個神啊》,再到《摔跤吧!爸爸》,阿米爾·汗從未停止對世事的批判。如果《三傻大鬧寶萊塢》表達了對填鴨式教育的不滿,那麼《我的個神啊》就是對印度各式宗教辛辣的嘲諷和拷問。在豆瓣上,《三傻》的評分為9.1,《我的個神啊》評分為8.3,以卓越的姿態大大領先於國內絕大多數電影。
  • 《摔跤吧,爸爸》觀後感
    五、支持《摔跤吧爸爸》的家長,實質上更多是在支持中式「狼爸虎媽」教育。是出於對美式「快樂學習」的擔憂。中國前有惡意隱喻《大護法》,後有女性弱勢《嘉年華》,然而觀眾根本不買單。《神秘巨星》因為沒有狼爸虎媽,女主崛起過於不切實際,票房也下去了。人家就喜歡看《摔跤吧爸爸》再打我一次。
  • 《摔跤吧,爸爸》帶給我們的家庭教育思考
    最近,有一部電影非常瘋狂,它沒有華麗唯美的畫面,更沒有出神入化的動作,只是一個父親如何將女兒培養成摔跤冠軍的溫情故事,卻成為了影院的票房神話,這就是印度電影—《摔跤吧,爸爸》。爸爸馬哈維亞曾經是一名前途無量的摔跤運動員,因生活所迫放棄職業生涯,於是他將希望寄托在了尚未出生的兒子身上,可哪知妻子接連給他生了兩個女兒,於是他「強人所難「受盡村人的嘲笑,將女兒吉塔和巴比塔訓練成摔跤高手,最終成為世界冠軍的故事。對於影片中的爸爸的做法,帶給我們很多思考。如果讓你選擇,很多家長都認為孩子的成長道路讓孩子自己去選擇,作為家長的我們只要引導即可。
  • 《摔跤吧爸爸》:真父權下的偽女權?
    據說,《摔跤吧爸爸》是一部好燃的電影。豆瓣9.1分。就在正能量滿滿升起時,忽而細思極恐。冒出一個熟悉名詞:怪獸家長。其實,一切緣起,不過都是怪獸爸爸要圓自己的冠軍夢。真父權包裹下的偽女權。以冠軍夢為中心,為了生兒子,為了子繼父業,爸爸不斷讓媽媽生育,四次生下的女兒,皆為浮雲。王道夢想一次次破滅後,一次偶然機會,爸爸發現女兒的潛力,立馬燃起B計劃,讓女兒代父圓夢。於是,剪掉長發,束胸,穿短褲,粗暴壓制女兒們一切性徵,以使她們集中精力,練習摔跤。
  • 《摔跤吧,爸爸》:被刪的29分鐘,道出現實家庭「愛與控制」真相
    知乎上有一個關於《摔跤吧,爸爸》的提問:「如何看待內地版本刪減長達29分鐘?」有一個高贊回答特別觸動人心:「直接導致了爸爸到底是一個純粹的父權壓迫角色?還是一個不那麼善於表達的嚴父角色?我在電影院始終說服不了自己父親不是純粹為了金牌,就差這短短的一哆嗦。」
  • 摔跤吧,爸爸強勢的父愛
    剛剛上映票房就上了天了不得不提的是在很久前小編就已經觀影結束了這就更說明它值得一看啦畢竟是金子總會發光的嘛不知道大家對於印度片的感覺是什麼樣的,反正認知裡肯定有這樣的第一反應吧:摔跤吧!爸爸。看到這樣一個片名,你的第一感覺會是什麼?你會因為這個名字就會對這個電影有好印象嗎?好難哦,就像突然有人來告訴你說一個叫狗蛋的人是一個文學家或者大詩人,你一定會覺得他是來找你樂子的。可是這又是一個事實.就像這個電影一樣,名字翻譯得不咋樣,但是內容卻很精彩。
  • 優秀作文《摔跤吧,爸爸》觀後感
    人生摔跤自我 ——觀《摔跤吧,爸爸》「在所有閃光燈的追隨下,吉塔和巴此塔幸福地與她們的爸爸擁抱在一起……」這是電影《摔跤吧,爸爸》中一個最普通卻又最讓人感動的鏡頭。《摔跤吧,爸爸》是一部充滿人文關懷的電影,講述了一位前途無量的摔跤運動員為生活所迫不得已放棄摔跤。但他並未放棄自己的夢想,他把希望寄托在自己的女兒身上,希望由女兒來替他完成他未完成的夢想。在他的指導下,他的女兒吉塔和巴此塔進步神速。
  • 《摔跤吧!爸爸》片尾曲 《Dangal雄心壯志》歌詞
    《摔跤吧!爸爸》片尾曲 《Dangal雄心壯志》歌詞  《摔跤吧!pet se marghat tak hai  以生為始逝為終  Teri kahani pag pag pyaare  一步一印鑄成功  Dangal dangal (hoye)  戰鬥吧 摔跤手  Dangal dangal (hoye)  戰鬥吧 摔跤手  Suraj tera chadta
  • 看過《摔跤吧!爸爸》,你知道真實的印度式摔跤嗎?
    前幾年風靡一時的印度電影《摔跤吧!爸爸》,讓很多人對摔跤運動產生了興趣,在影片中父女在奧運會中參加的是自由式摔跤比賽,而在故事中她們從小訓練的,則是典型的印度式摔跤,那麼這二者之間有什麼區別?為什麼如此相似?在印度這個神秘的國家,吵架都不多見,摔跤這種強對抗的格鬥項目是什麼狀況?
  • 曝《摔跤吧!爸爸》確定引進 阿米爾・汗演摔跤手
    《摔跤吧!爸爸》海報  阿米爾・汗(AamirKhan)的新片《摔跤吧!爸爸》(Dangal)在全球首映一周,票房達到了3290萬美元,創下了這位寶萊塢明星個人作品的最好成績,而他的上一部作品《我的個神啊》創下寶萊塢電影票房最高紀錄,首映票房為2880萬美元。  影片《摔跤吧!爸爸》根據印度著名摔跤手馬馬哈維亞・辛格・珀尕的真實事跡改編,阿米爾・汗在電影中飾演主角馬哈維亞・辛格・珀尕,並經歷該角色19歲、29歲和55歲三個年齡段。
  • 《摔跤吧!爸爸》根據真人真事改編 阿米爾·汗勵志又催淚
    原標題:《摔跤吧!爸爸》:阿米爾·汗勵志又催淚   阿米爾·汗憑藉《摔跤吧!爸爸》再度圈粉   由印度著名男星阿米爾·汗主演的新片《摔跤吧!爸爸》將於本周五登陸全國院線。
  • 嚴厲的愛,《摔跤吧!爸爸》
    《摔跤吧!爸爸》是由尼特什·提瓦瑞執導,阿米爾·汗、法緹瑪·薩那·紗卡等主演的傳記電影,影片講述了曾經的摔跤冠軍辛格培養兩個女兒成為女子摔跤冠軍,打破印度傳統的勵志故事。魔鬼訓練馬哈維亞要求女兒們每天早晨五點起床訓練跑步,為了提高她們的摔跤水平,讓侄子做她們的陪練,他還自己修剪草地變成摔跤場。
  • 《摔跤吧!爸爸》國內公映版被刪20分鐘
    時光網訊 由阿米爾·汗主演的印度電影《摔跤吧!爸爸》今日起在國內上映。不少細心的觀眾發現,國內上映的《摔跤吧!爸爸》時長140分鐘,相較於印度原版169分鐘的時長少了整整29分鐘。為何國內上映版要做如此大幅度的刪減呢?
  • 《摔跤吧!爸爸》:令人驚嘆的印度故事,上
    在印度重男輕女最嚴重的地方之一,哈裡亞納邦有這樣一句話,養育一個女兒就像給鄰居澆灌植物,偏偏就在這個地方出現了這樣一個狠父。他有四個女兒,但她決定一個也不能成為別人家的植物,他要讓她們成為摔跤手。你真無恥,你在糟蹋你的女兒,希望蟲子吃光你的內臟,這些都是他聽見過的辱罵,但他從不在意。
  • 印度拿下女子摔跤首金,冠軍是《摔跤吧爸爸》主人公侄女
    《摔跤吧爸爸》電影。印度電影《摔跤吧爸爸》曾讓許多觀眾感動落淚,如今真實的一幕發生在了亞運賽場。據ESPN等媒體報導,在日前結束的女子自由式摔跤50公斤級決賽中,印度選手溫什·弗加特一舉奪得金牌。而她正是電影原型、印度摔跤手馬哈維亞·辛格·弗加特的侄女,從小跟隨他練習摔跤。
  • 《摔跤吧!爸爸》一部被名字耽誤的好片
    如果不是《摔跤吧!爸爸》這部電影,我們恐怕很難理解平等和尊嚴對於印度女性來說有多麼的艱難。我想影片最打動觀眾的不僅僅是阿米爾汗飾演的父親花盡半生的心血將兩個女兒從平庸的生活裡拯救出來,教給他們摔跤的本領和技巧,讓她們最終成為了可以為國爭光的女運動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