昨晚8點鐘女友發信息給我,她自覺已經吃飽了,但還是想再多吃點東西——芝士蛋糕。這讓正在減肥的她,很慌!一方面,這種強烈的進食渴望衝擊著她的胃和大腦。另一方面,理智上她認為不應該再吃了,不然這些天的辛辛苦苦減肥努力都會泡湯!這兩種矛盾,讓她從心理和生理層面都陷入了糾結。
減肥並不容易,而且我們很多人已經清醒地意識到,固有的不當飲食習慣和對熱量卡路裡的過分關注,並不能幫助我們減肥,也不一定健康。
特別是那些飲食失調的朋友,每天仔細檢查自己吃下了多少卡路裡,或許會對自己造成更大的精神壓力,甚至引發焦慮和抑鬱!
這是人類和食物之間的「戰爭」。
那麼,我們到底能不能和食物「和平相處」、並從中獲得減肥的益處呢?
答案是有。
也許,以下是直覺進食法的一些探討,希望能帶來一些新的思路、並幫到我們更好的減肥。
什麼是直覺進食法?
直覺進食法,最初是由營養學家Evelyn Tribole和Elyse Resch於1990年提出的,目的是對那些既定的「食物法則」,「食物限制」以及「進食時間表」說「不」,並學會聆聽自己的身體。
這是一種無需計算卡路裡甚至檢查營養素,只從我們本能的角度看食物的方法。
直覺進食法,不會像其它飲食概念那樣限制食物的選擇。
它強調是,要相信自己的身體,以引導我們在給定的時間吃什麼。
這種限制較少的方法可以減輕壓力——壓力是導致體重增加和飲食失調的一個重要因素。
直覺進食法,是站在「節食法」的對立面」。
從理論上講,這意味著我們可以隨時隨地吃任何東西,只要我們注意身體的信號、並能夠在感到滿意時停下來即可。
下面讓我們繼續分析,為什麼直覺進食法,對我們減肥有積極意義?
減輕、釋放壓力
當我們將食物定義為「好」或壞(對於減肥而言)時,這會使食物帶給我們心理壓力。
當我們吃上被定義為「不良」的食物時,我們會產生負罪感、並感到挫敗。
而直覺進食法鼓勵我們,正視食物,少一些刻意審視與判斷——沒有食物天生就是好還是壞的。
在面對「芝士蛋糕是『壞的食物』」——這種會給我們帶來壓力的「標籤」時,直覺進食法則鼓勵我們要放鬆自己,避免這些「標籤」會產生不必要的壓力,使減肥變得更加困難。
更好地接納自己的身體
有很多使用「節食法」的朋友,通過挨餓來縮小衣服的尺碼,有些人甚至會進食失調。
這是在與我們自己的身體做「鬥爭」啊!
直覺進食法,使我們能更好地放開自己,從而對自己的身體有更多的接納。
使我們正確判斷生理飢餓與情感飢餓的區別
我們的身體是一個運轉精密而複雜的系統,了解身體特定時間的需求,非常有必要。
直覺進食法有助於幫我們清醒地意識到生理飢餓和情緒飢餓的區別。
生理飢餓是身體上對能量和營養的生理需求,而情感上的飢餓則是通過進食,來滿足更深層次的心理需求。
這些心理需求包括並不限於:渴望被愛、自我慰藉或無聊等。
正念得到反饋、獲得樂趣
當我們專注於每一口食物的質地,香氣和味道,並覺察、監控到身體的自然反應,我們會獲得更多的樂趣,而對它(這個食物)的滿足感/欲望就會降低。
就像正念一樣,通過直覺進食法,我們可以在吃飽的時候」告訴」身體。
其中的關鍵是身體接受了這些積極正面的反饋信號,並隨著時間的推移,更好地帶給我們精神方面更多的正念。
同時,也降低了對該食物的「過度」渴望。
直覺進食法的好處
直覺進食有助於幫助我們達到更好的心理健康狀況,並有助於減少飲食失調行為。
在2010年至2018年之間,有學者對大約1,500名參與者進行了研究。
結果表明,在8年結束後,那些實行直覺進食法的人不太可能表現出不健康的體重控制行為,如禁食和暴飲暴食,他們對自己身體滿意度更高,並且自尊心更強。
直覺進食法對減肥的積極意義
對心理健康的積極支持
有項對關於直覺進食法和體重控制的研究分析發現,採用直覺進食法的參與者不僅精神狀態較好,體重指數也得到了控制。
因此,由此得出結論,憑靠直覺的進食方法能給我們帶來一些收穫。
研究表明,憑直覺進食的人比較苗條。
直覺進食法可以減輕焦慮和飲食壓力。因此,對於飲食失調的人來說,這是一個好方法。
但是,要特別說明的一點是,沒有足夠的證據表明直覺進食法會導致體重減輕。
憑藉直覺進食法能否使體重減輕?這取決於個人。
對於某些人來說,憑直覺來進餐可能是他們隨便吃什麼的「心理通行證」,但這是對直覺進食法的濫用。
只有當我們合理使用直覺進食法,學會開始聆聽自己的身體後,才會感受到吃了健康的食物給我們身體帶來的變化。
之後,我們會轉向了更健康的食物選擇,而擺脫不會使我們感覺良好的垃圾食物。
獲得這種程度的認知需要時間和實踐。
可持續,讓我們更能堅持
它的另一個好處是它比節食更可持續。
我們可以在短時間內堅持節制飲食,但常常會產生「被剝奪」的情緒,這種負面情緒極大可能會導致我們心態搖擺,從而吃得過多,最後本來減輕的體重又漲回來了。
講了這麼多直覺進食法的優點,它當然也有缺點
直覺進食法的缺點
它不是減肥的「靈丹妙藥「。
直覺進食法可能對某些人(也許許多人)有效,,但不能保證對每個人都有效。
特別是那些由遺傳(家族體質和家庭環境雙重因素)導致肥胖的人群,他們對「不良」食物說「不」更困難,則可能會造成對直覺進食法的「濫用」。
外在因素的影響和幹擾
我們是群居動物,我們需要社交,這就使我們不得不受環境、社會因素的影響。
市面上最便宜,最易獲得的食物往往不是「直覺進食法」食物的最好選擇。
現在有親密的好友想拉著我們一起去吃辣條,要不要吃呢?拒絕會不會傷對方的心?
在這種場景下,直覺進食法似乎就不太適宜使用了。
社交媒體能極大地推動直覺進食法,但其弊大於利
每天受各種電視、手機上視頻廣告的「轟炸」,可能讓我們會失去對食物的正確判斷。
每天來幾隻廣告上的甜筒冰淇淋好嗎?
的確挺好吃的。
不過,這並不有助於減肥。
直覺進食法此時也不太適用了。
那麼,我們該如何正確運用直覺進食法,來讓它真正為我們的減肥帶來幫助呢?
直覺進食法的9個原則
1.篩選出對我們有用的健康、減肥信息
並不是所有的減肥書籍和雜誌文章,都對健康減肥有促進作用。當我們嘗試了並不適合自己的減肥方法,會導致挫敗情緒。
我們需要學會過濾那些無用的信息,去發現那些有益於促進我們更好使用直覺進食法的內容。
2.尊重飢餓感
保持體內充足的能量和碳水化合物是我們保持健康的前提。
學會尊重身體發出的飢餓信號,若過於壓抑,反而會導致我們飲食失調。
3.與食物和平相處
如果我們告訴自己這不能吃、那不能吃,可能會導致強烈的被剝奪的感覺。
這種情緒失落可能反而會加劇對食物的渴望,甚至經常導致暴飲暴食。
4.尋求自我滿意
其實,我們是可以在飲食體驗中找到快樂和滿足感的。
當在真正令人愉悅的環境中吃真正想要的東西時,我們獲得的樂趣將轉化為幫助自己感到滿足的強大力量。
這種體驗,有助於我們來發現自己到底需要「吃多少食物」才算「足夠」。
5.增強飽腹感
我們通過直覺進食法,可以更好地聆聽身體信號,來告訴自己不再飢餓。
細心體會身體的感覺,覺察已經吃飽的身體跡象。
這個時候,我們可以暫時停止進食,體會食物的味道以及估摸一下當前的飢餓水平。
6.善待自己的情緒
焦慮,孤獨,無聊和憤怒是我們所有人一生都會經歷的情感。
短期內通過暴飲暴食可能會讓我們感覺好些,減輕精神痛苦,甚至使我們麻木,但是食物不能解決問題。
學會與自己的情緒對話、合理處理情緒,才是解決根源的辦法。
7.尊重我們的身體
我們需要正視和接納「遺傳」給我們帶來的影響。
但最重要的是,尊重自己的身體,這樣才能更好地了解自己,從而更好地使用直覺進食法為自己增益。
8. 增加身體活動
當我們更多去專注於鍛鍊時的感覺,而不是去嚴格計算剛才的某項HIIT運動又給自己減了多少卡路裡,這會讓身體得到更多積極反饋,體會充滿活力的感覺。
9. 正視營養與健康的時效性
選擇讓我們覺得健康和美味、同時讓我們感覺良好的食物,。
一頓零食,一頓飯或一天的飲食,也不會突然導致我們營養缺乏或變得不健康。
重要的是我們長時間吃的食物是否營養、健康。
總結:
直覺進食法,有其優點和缺點。好處是,這種方法提醒我們不要過於糾結於食物本身它可以促進我們與食物的健康關係,並打破節食的桎梏。特別是當飲食失調時,直覺進食法可以幫助到我們。直覺進食法還有助於我們增強正念,釋放壓力。通過品嘗、感受食物的口味和質地,更好地享受生活。缺點是,直覺進食法並不是減肥的靈丹妙藥,並不適用於所有人。能否減輕體重,取決於個人。環境等外部因素或許會影響直覺進食法的效果。通過9個原則,有助於更好地幫我們使用直覺進食法。
健康是投資,運動是良醫。
希望這篇文對大家有幫助。
寫文不易,望大家多支持。
喜歡的話,歡迎留言、點讚。
接下來,你會嘗試直覺進食法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