談起孩子犯錯,父母們總是有發不完的牢騷,往往孩子出了問題犯了錯家長們都不是想著如何幫孩子解決問題,而是想著如何懲罰孩子,可是一提到懲罰孩子就好像只有打罵才能解決問題,但往往結果只會適得其反。
關於教育孩子上不止這些瑣事,還有很多。有時候靜下心來,從孩子的角度考慮出發,吼完孩子之後又是滿滿的自責,很是後悔。
對於這個問題,美國作家斯託夫人也曾遇見過,斯託夫人從卡爾威特的思想中汲取營養,然後結合了自己在實踐過程中得到的新理念,她就曾在自己《斯託夫人的教育》提到了別大聲吼叫孩子,更提出告誡:「自然法則」是教育孩子最好方法。
很多家長也許明不明白「自然法則」,其實說白了就是父母對孩子的「教」與「養」應該順應孩子的天性。心性對於孩子而言影響是巨大的。
曾經斯託夫人也曾在女兒小時候嚴厲的要求她,但女兒堅硬的態度令斯託夫人十分頭痛,久而久之,斯託夫人開始反思自己的教育方法,不再糾結與女兒彈琴彈得好不好,而是在女兒身邊當一個默默地聽眾。
她嘗試著和女兒成為朋友,並且在生活中不斷利用生活實際去教育孩子,這種教育方法就是遵循自然,也就是最著名的&34;。
1、給孩子自己改正錯誤的機會
我們正確的處理措施,應該是不提出要求,看孩子自己怎麼去做,合理的運用「自然法則」,把改正錯誤的主動權交給孩子,如果孩子認識到錯誤之後,馬上將其改正了,那麼我們就應該表揚孩子知錯就改
可是如果孩子雖然意識到了錯誤,卻沒有改正錯誤的行為,這時我們也不要著急,給孩子一個引導,讓他知道自己接下來應該怎麼樣做,從而儘快改正自己的錯誤。
2、強化對的,弱化錯的
弗洛姆曾說過,動搖孩子意志最有效的方法是喚起他的有罪意識。
很多家長因為擔心孩子誤入歧途,就整天把那些犯過的錯掛在嘴邊。殊不知,你越強調,孩子越深化,這是一種負面的心理暗示。
要懂得引導孩子自己認識到錯誤,但是當過於強調孩子的錯誤就容易適得其反,當家長在運用這種法則的時候一定要具備耐心,把握好尺度也不能過分的強調,家長用健康的心態對待孩子,才能讓孩子身心健康地成長。
受卡爾·威特教育法的影響,結合自身要求,斯託夫人完美演繹了母親教育的藝術,成為世界母親教育領域的經典。
母愛如水,不光綿柔,更要理性。
本書成書於1914年。本書已經成為全世界成千萬母親案頭的必備書,影響了一代又一代的母親和孩子。
在這本書中,斯託夫人詳細地介紹女兒的成長經歷和她的教育理念。她避開了枯燥的論證,而是以鮮活的事例來說明問題,讓讀者可以身臨其境般感受到她的用心所在和方法之妙,具有很強的對比性和借鑑性。
也正是因為始終堅持這樣的教育理念,斯託夫人的女兒成為了少年作家,並掌握了13種的語言,還有過目不忘的本領。
面對社會日新月異社會的發展變化,父母、老師只有通過不斷的自我學習,豐富自身的知識機構、生活經驗,才能滿足孩子的成長,才能更好的思考如何更好的教育孩子。
每一個母親都天然地具有著孩子不可或缺的母愛,但借鑑名家經典,或許會成就自己的經典。
點擊下方商品頁進行購買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