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彈自指」 貝多芬鋼琴協奏曲全集

2020-12-15 廣州日報

魯道夫·布赫賓德

名家·

布赫賓德&德勒斯登國家管弦樂團演繹貝多芬鋼琴協奏曲全集

地址:星海音樂廳

5月15、16日

周三/周四

20:00

廣州日報訊 (全媒體記者 張素芹) 作為星海音樂廳2019年度音樂大賞,5月15日、16日,「維也納學派」傳人魯道夫·布赫賓德,將攜手德勒斯登國家管弦樂團,在星海音樂廳「自彈自指」演繹貝多芬鋼琴協奏曲全集。

魯道夫·布赫賓德是當今世界首屈一指的傳奇鋼琴家之一。他演奏的曲目全面而廣泛,從古典的巴赫到現代音樂作品,尤其是他對於貝多芬作品的詮釋,在音樂界樹立了新的標杆。

布赫賓德眼裡貝多芬「最浪漫」

德勒斯登國家管弦樂團創建於1548年,是世界上歷史最悠久的交響樂團。歷任音樂總監包括舒茨、哈賽、韋伯、華格納及理查·施特勞斯等音樂巨匠。

貝多芬一生譜寫了眾多經典作品,鋼琴與交響樂始終是他最傾力的音樂體裁。貝多芬的五首鋼琴協奏曲作品創作於1796年至1809年,這一階段堪稱貝多芬藝術創作的壯年時期。相對於貝多芬交響曲中較多的跌宕起伏,貝多芬的鋼琴協奏曲其實平和得多,沒有過多劇烈的情緒宣洩,規範的三樂章「快慢快」結構,使得這些協奏曲成為古典主義時期的典範作品。

而鍾情貝多芬幾十載的布赫賓德的風格,會更清秀和細膩,這跟當今主流追求技巧和力度的鋼琴家很不一樣。談及貝多芬,布赫賓德說: 「我認為貝多芬是最浪漫的。」

71歲的他可以冥想練琴

兩天5首鋼琴協奏曲,對於鋼琴家來說,是體力和腦力的雙重挑戰。「有一些同行會在演出前練習6個小時,我不會這麼做,這會讓我的狀態更差。」

布赫賓德把 「彈鋼琴」 和 「極限運動」做了一個有趣的比較。「彈鋼琴和極限運動一樣,對手指的要求很高。你要知道,大多數的極限運動員,他們在30歲的時候可能就退休了,我現在71歲了,我需要更注意自己的身體狀況,尤其是手指,我需要更科學地去運用,如果我每天練6個小時,很快我的手指就會報廢了。如果我不用手指練習的話,我會在腦海中冥想,而且練習的時候,我的注意力需要非常集中,不集中注意力去練是完全沒有效果的。我儘量讓自己在練習時更有效率。」

相關焦點

  • 大師自彈自指,這回返場三次
    去年10月30日,鋼琴大師安德拉斯·席夫爵士在國家大劇院音樂廳的音樂會七度返場,加時45分鐘;時隔一年後,30日晚席夫再度與北京觀眾見面,這次有些「收著」,返場三回。音樂會上,席夫指揮安德烈亞·巴爾卡室內樂團演奏了巴赫《音樂的奉獻》六聲部利切卡爾和莫扎特《第四十一「朱庇特」交響曲》,更是以指揮家和鋼琴家的雙重身份演繹貝多芬《第五鋼琴協奏曲「皇帝」》,再一次為北京觀眾留下星光璀璨的「席夫之夜」。
  • 安德拉斯·席夫「自彈自指」再登國家大劇院舞臺
    10月30日至31日,鋼琴巨擘安德拉斯·席夫將首次執棒安德烈亞·巴爾卡室內樂團,以獨奏、指揮「雙棲」身份再登國家大劇院「醇·萃古典」,接連兩天帶來巴赫、莫扎特、貝多芬古典音樂精品。為試圖呈現自己心中完美的莫扎特音符,1999年,席夫集結一批在國際樂壇上獨當一面的獨奏家、室內樂音樂家,並親任獨奏與指揮,在薩爾茲堡莫扎特音樂周上演了全套莫扎特鋼琴協奏曲。一經亮相便「獲粉」無數,心領神會的默契自然流暢,質量上乘的演繹令人著迷,有力地向世人展示著他們是獨奏與室內兩者皆精的組合。「我們以友誼、理解與平等為基礎,共同懷揣相同的理想,永恆地追求著美、音樂與人性。」席夫如是說。
  • ...協奏曲」克裡斯蒂安·齊默曼 - 貝多芬:第一鋼琴協奏曲(2020...
    20201225【古典-協奏曲】克裡斯蒂安·齊默曼 - 貝多芬:第一鋼琴協奏曲(2020) [24-96]Krystian Zimerman - Beethoven_Piano Concerto No. 1 (2020) [24-96]https://www.highresaudio.com
  • 李雲迪將首次自彈自指 重現蕭邦傳奇
    這一設想即將實現,李雲迪首次自彈自指,與華沙愛樂樂團合作的音樂會,將於8月開始在北京、上海、廣州、深圳、重慶等地展開巡演。此次巡演也是李雲迪首次擔任交響樂團的指揮,他也由此成為首位同時兼任指揮的中國鋼琴家。
  • 李雲迪自彈自指技驚四座
    這也是「雲指蕭邦」全國巡演南京站的驚喜演出,李雲迪當晚自彈自指技驚四座,與江蘇省交響樂團完美合作,再現「蕭邦傳奇」。40分鐘不間斷演奏驚豔全場這次參加南京森林音樂會,李雲迪選擇的演奏曲目是蕭邦的作品。音樂會上半場是《蕭邦第2鋼琴協奏曲》,這首傳世經典是蕭邦當年獻給初戀情人的作品,不僅對演奏技巧具有極高要求,對樂曲感情的理解也必須精準。李雲迪長達40分鐘的不間斷演出驚豔了觀眾,唯美的琴聲從指尖傾瀉而下,似乎將觀眾帶到蕭邦那個時代,盡情訴說著關於愛情與人生的故事。
  • 世界十大著名鋼琴曲 巴赫大鍵琴協奏曲 BWV1052排第一
    眾所周知世界鋼琴十大難曲,無人能將其出色彈奏!鋼琴曲一般指用鋼琴彈奏的樂曲,有時還配以其它的樂器同時演奏,一起看看世界十大著名鋼琴曲,音樂的美就在其中。8.G大調鋼琴協奏曲作曲家:莫裡斯·拉威爾時間:1929 - 1931年這首鋼琴曲自創作以來一直受到人們的喜愛,在當時非常流行,與爵士樂融合在一起,豐富的節奏聽了讓人高興,是世界十大著名鋼琴曲之一。
  • 李雲迪「雲指蕭邦」澳紐巡演第二站落幕 自彈自指徵服奧克蘭樂迷
    結束布裡斯班的音樂旅程,10月31日,李雲迪「雲指蕭邦」澳紐巡演第二站,也於奧克蘭圓滿落下帷幕。本場音樂會吸引了眾多樂迷前來欣賞,「鋼琴王子」李雲迪不負眾望,攜手奧克蘭愛樂樂團獻上了一場頂級視聽盛宴,精彩絕倫的演出徵服了奧克蘭觀眾。
  • 「懷念大師」鋼琴家傅聰的精彩錄音作品回顧
    他八歲半開始學鋼琴,九歲開始師從梅帕器。1953年(傅聰19歲時)與上海交響樂隊合作彈奏貝多芬《第五鋼琴協奏曲》,獲得巨大成功。1954年,傅聰赴波蘭留學,師從鋼琴教育家傑維茨基教授,並於1955年獲「第五屆蕭邦國際鋼琴比賽」第三名和「瑪祖卡」獎。華沙國立音樂學院畢業後,傅聰移居倫敦。
  • 貝多芬鋼琴奏鳴曲中拿坡裡和弦
    《第十三號鋼琴奏鳴曲》Op.27 No.1貝多芬鋼琴奏鳴曲中拿坡裡和弦的運用導讀:拿坡裡和弦是和聲理論中非常特殊的一個和弦,尤其在貝多芬的鋼琴奏鳴曲中被廣泛應用。往期貝多芬推薦貝多芬音樂中的崇高與自然貝多芬:我為什麼要作曲?郎朗丨貝多芬奏鳴曲的秘密貝多芬哪首鋼琴協奏曲最難?
  • 關於著名鋼琴協奏曲的6個例子
    1《C大調第二十一鋼琴協奏曲》(No.21 K.467)莫扎特就音樂性而言,這一首會排在第九位之後,但我們同樣在研究鋼琴協奏曲的各個方面,就鋼琴家的力量而言,這首協奏曲是個不錯的選擇。貝多芬給了我們上帝之火。「這首協奏曲是典型的無憂無慮,幸福的質量,莫扎特是傳奇。然而,這一個的技術性和音樂性要求一個鋼琴家與一個完成的技術,特別是在預連奏指法。第二樂章在電影《今生今世》中發揮了巨大作用,現在這首協奏曲有時也被戲稱為第二樂章。貝多芬、海頓和悍馬參加了莫扎特自己的一次或多次這部作品的演出,大家一致認為他的技巧,特別是右手的技巧,是完美的。
  • 每日一張經典黑膠(7)巴倫 祖克曼 杜普蕾 貝多芬鋼琴三重奏全集
    說好的今天放送一張EMI的唱片,毫不猶豫就選擇了它:唱片曲目:巴倫博伊姆Barenboim鋼琴,祖克曼Zukerman小提琴,杜普蕾Du Pre大提琴,《貝多芬鋼琴三重奏全集「幽靈」「大公」等》唱片公司和編號
  • 貝多芬交響曲全集音樂會 一連四天,你想聽嗎?
    雙方合作的第一彈,便是於2020年貝多芬誕辰250周年帶來「樂聖」的交響曲全集音樂會。文/廣州日報全媒體記者 張素芹在廣州考駕照,1個月25天可以搞定!就是快!發布會上,香港管弦樂團音樂總監梵志登與樂團管理層七人到廣州為合作站臺。
  • 陳薩彈貝多芬奏鳴曲:與其在悲苦中呻怨,不如歌頌生之偉大
    「鋼琴文獻中,很少有什麼作品比貝多芬熱門的鋼琴奏鳴曲更容易引發審美疲勞,或陷入套路化演繹了。作品本身固然有極大的空間留給演繹者,但它們實在被彈得太多。可一旦為了突破套路而臆造境界,最終至多也僅是形成另一種套路。」
  • 一批高級別鋼琴大師齊聚蓉城 2019成都貝多芬文化周開幕
    封面新聞記者 劉秋鳳德國波恩是貝多芬的故鄉。波恩是成都的「姐妹城」。當成都與波恩牽手,開啟貝多芬文化周,市民在家門口就可以享受到純正的貝多芬音樂。當晚開幕音樂會上,德籍頂級鋼琴演奏家帕威爾·基裡洛夫,法國鋼琴界標杆人物雅克·魯維耶,旅歐青年鋼琴家、貝多芬全球推廣大使閆競舸,中央音樂學院教授、博士生導師趙聆通過四手聯彈、鋼琴三重奏、鋼琴協奏曲三種演奏形式,奉獻了一臺精彩紛呈的音樂盛宴。
  • 鋼琴十級屬於什麼段位,音樂學院附小的孩子都在彈什麼?
    三、教學內容、要求與選曲搭配第一階段基本技術訓練1.加強3.4.5 指的訓練2.加強大拇指的獨立、靈活訓練海頓:《D大調協奏曲》中小型樂曲古典時期:貝多芬F大調小品OP.33 NO.3布格繆勒OP.105&109 (選用)
  • 貝多芬有哪幾部作品是用c小調寫成的?
    上一期導賞,我們聊了貝多芬的第一、第二鋼琴協奏曲(點擊文章《偉大如貝多芬者,也曾活在莫扎特的陰影下》查看詳情),今天我們從五部鋼琴協奏曲的「過渡」之作——《c小調第三鋼琴協奏曲》開始聊起。《c小調第三鋼琴協奏曲》從第三鋼琴協奏曲開始,貝多芬的個人風格開始日趨明朗。
  • 袁芳:愛德語所以最愛貝多芬(圖)
    今年與捷克愛樂樂團合作的將是中國鋼琴新銳袁芳,她將與樂團合作貝多芬第一鋼琴協奏曲熱烈的第三樂章。昨天,北京晨報記者獨家專訪了這位女鋼琴家,她表示:自己的最愛正是貝多芬!  雖然從小就對捷克愛樂樂團充滿了崇敬,但直到這一次的意外邀約之前,都還沒有與這支世界級樂團有過任何交集,「剛好他們這次要來中國,於是主辦方北演公司就促成了我們的這個首次合作。」
  • 小提琴女神穆特12月「一網打盡」貝多芬作品
    從上世紀70年代多次與「指揮帝王」卡拉揚合作貝多芬《D大調小提琴協奏曲》開始,她對貝多芬音樂的探索就再也沒有停下腳步,除了協奏曲,她與志同道合的音樂家們錄製的貝多芬奏鳴曲、室內樂等專輯在今天也成了重要音樂文獻。本次穆特領銜帶來的四場音樂會可謂星光璀璨。
  • 古典發燒:卡拉揚全集《卡拉揚百分百》
    本文轉自VeryCD.com,原文詳見:http://www.verycd.com/topics/2792072/專輯英文名:     BEST KARAJAN 100專輯中文名:     卡拉揚百分百藝術家:     卡拉
  • 莫扎特與勳伯格的鋼琴協奏曲
    在協奏曲上相對的弱勢促使他們自我滿足地聲稱找到了完全站得住腳的心理安慰:「協奏曲這種輕量級的東西,弱就弱吧。」(其實有些滑稽,試想一下位列奧林匹亞神殿的某位音樂大師,比如貝多芬,人們正期待著從大師口中聽到堅定的宣言,「這是我最後的話語」——他就是這樣描述自己交響作品的;那麼依照協奏曲樣式,這句宣言將會變成,「這是我最後的語言,如果你不介意的話,我將再說一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