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協奏曲」克裡斯蒂安·齊默曼 - 貝多芬:第一鋼琴協奏曲(2020...

2020-12-25 無盡音源

20201225【古典-協奏曲】克裡斯蒂安·齊默曼 - 貝多芬:第一鋼琴協奏曲(2020) [24-96]

Krystian Zimerman - Beethoven_Piano Concerto No. 1 (2020) [24-96]

https://www.highresaudio.com/en/album/view/hrfocf/krystian-zimerman-beethoven-piano-concerto-no-1-in-c-major-op-15

專輯發行:

2020

HRA發布:

2020年12月17日

標籤:DG

體裁:古典

次流派:協奏曲

藝術家:克裡斯蒂安·齊默曼

作曲家:路德維希·凡·貝多芬(1770-1827)

克裡斯蒂安·齊默曼、西蒙·拉特爵士和路德維希·凡·貝多芬:三位傑出的音樂家和五首偉大的鋼琴協奏曲匯集在一起,進行了一次裡程碑式的錄音。

30多年前的1989年,克裡斯蒂安·齊默曼和倫納德·伯恩斯坦錄製了貝多芬的第3、4和5號鋼琴協奏曲。在他們的心靈中,他們團結在一起,為音樂奉獻精神。

不幸的是,伯恩斯坦在《完成》的記錄之前就去世了。1991年,齊默曼繼續用鍵盤指揮剩下的第一和第二協奏曲。

「伯恩斯坦對音樂的態度給我留下了非常清晰的印象,」齊默曼說。

「他給了我勇氣和信心,讓我敢於詮釋,嘗試全新的音樂理念。[…]然而,我在另一位指揮西蒙·拉特身上發現了幾乎相同的方法。

就好像他自己成了音樂人一樣,伯恩斯坦也一樣。我從來沒有想過伯恩斯坦「指揮」一首曲子:你以為這是他的作品,他在舞臺上的那一刻就在創作。這和西蒙有一個相似之處:音樂會上發生的事情不一定和排練中發生的事情相同。

我們會建立起一個功能框架,但他知道我在任何時候都可以抓狂,我知道他在任何時候都能跟著它,反之亦然。當我開玩笑的時候,他不會讓我得逞的——我會在兩分鐘內把它拿回來!」

奎斯汀·齊默曼和西蒙·拉特爵士之間獨特的融洽關係建立在多年的共同理想和相互尊重的基礎上。留聲機將他們的合作描述為「一件令人驚奇的事情」,讚揚他們「令人激動的使命感」。

現在,在他第一次錄製唱片30年後,齊默曼又回到了貝多芬的鋼琴協奏曲。他為西蒙拉特爵士和倫敦交響樂團提供了一個獨特的新詮釋。這張專輯是結束貝多芬周年慶典的最大亮點之一。

克裡斯蒂安·齊默爾曼

克裡斯蒂安·齊默曼(Krystian Zimerman)早年成名,18歲時成為蕭邦競賽中獲得一等獎的最年輕鋼琴家。此後,他開始了世界級的職業生涯,與世界上最負盛名的管弦樂隊合作,並在頂級國際音樂廳舉辦獨奏會。

出生在一個有音樂製作傳統的家庭,音樂家們幾乎每天都會在齊默曼的家中見面演奏室內樂,這些表演使他能夠與現場音樂進行親密、自然的日常接觸。他在父親的指導下開始了他音樂的第一步,然後在7歲的時候,開始系統地與Andrzej Jasinski合作,後者當時是卡託維茲音樂學院的高級講師。

他與許多傑出的音樂家合作過:室內樂合作夥伴,如吉登克雷默、鍾敬華和葉胡迪·梅努欣,以及指揮家,如倫納德·伯恩斯坦、赫伯特·馮·卡拉揚、小澤徵治、裡卡多·穆蒂、洛林·馬澤爾、安德烈·普雷文、皮埃爾·博萊茲、祖賓·梅塔、伯納德·海廷克、斯坦尼斯·克勞瓦茨基和西蒙·拉特爵士。

2010年,作為蕭邦200周年慶典的一部分,齊默曼在倫敦的國際鋼琴系列賽中,在蕭邦誕辰紀念日上表演了蕭邦生日獨奏會。2013年是盧託斯拉夫斯基誕辰100周年紀念日,齊默曼將在全球多個城市演出這首作曲家為他創作的鋼琴協奏曲,其中包括在倫敦皇家音樂廳與愛樂樂團和歐洲空間局佩卡沙龍。

自從決定每次演出都要運送自己的鋼琴以來,他就提醒觀眾樂器的複雜性和功能。他總是用自己熟悉的樂器演奏,再加上他自己的鋼琴製作專業知識(在卡託維茲獲得,並通過與漢堡斯坦威音樂學院的密切合作而發展起來),這種自信使他能夠將任何可能分散他注意力的事情減少到絕對最低限度。

齊默曼與妻子和家人生活在瑞士,他在那裡度過了他一生中的大部分時間,在家庭、音樂會、室內樂和過去幾年裡,他在巴塞爾音樂學院擔任教職。他將自己限制在每季50場音樂會,並追求音樂專業的綜合方法,組織自己的管理、研究大廳聲學、最新的音響技術和樂器結構。他還致力於心理學和計算機科學的研究。

他開發了一種類似的錄音方法,在每個階段他都控制著這個過程。在他與德意志語法學會的長期合作中,他的唱片為他贏得了許多最負盛名的獎項。

1999年,他與一個專門為這個項目組建的管弦樂隊波蘭音樂節管弦樂隊錄製了蕭邦協奏曲,並與他們一起在歐洲和美洲巡迴演出,以紀念蕭邦逝世150周年。他最近的唱片是一張室內樂唱片,以慶祝波蘭作曲家格雷茲娜·巴切維奇(Grazyna Bacewicz)誕辰100周年,他一直在倡導他的音樂。(來源:哈裡森·帕羅特)

相關焦點

  • 「自彈自指」 貝多芬鋼琴協奏曲全集
    魯道夫·布赫賓德名家·布赫賓德&德勒斯登國家管弦樂團演繹貝多芬鋼琴協奏曲全集地址:星海音樂廳>5月15、16日周三/周四20:00 廣州日報訊 (全媒體記者 張素芹) 作為星海音樂廳2019年度音樂大賞,5月15日、16日,「維也納學派」傳人魯道夫·布赫賓德,將攜手德勒斯登國家管弦樂團,在星海音樂廳「自彈自指」演繹貝多芬鋼琴協奏曲全集。
  • 關於著名鋼琴協奏曲的6個例子
    他最初為第一樂章而作的華彩樂段充滿了這些巨大的和弦,鋼琴家必須將鋼琴敲打到死,才能使鋼琴具有真正的獅子的特性。其中最好的錄音之一是貝爾曼,他從不迴避它的要求。第1個樂章逐漸發展到多個高潮,然後悄然消逝,成為一個繁茂、多風的第2個樂章。然後,以他的名譽,拉赫瑪尼諾夫加速了它的衝刺結束在第三樂章。
  • 世界十大著名鋼琴曲 巴赫大鍵琴協奏曲 BWV1052排第一
    8.G大調鋼琴協奏曲作曲家:莫裡斯·拉威爾時間:1929 - 1931年這首鋼琴曲自創作以來一直受到人們的喜愛,在當時非常流行,與爵士樂融合在一起,豐富的節奏聽了讓人高興,是世界十大著名鋼琴曲之一。7.第1鋼琴協奏曲,降B小調,Op. 23作曲家:裡奇·柴可夫斯基時間:1874 - 1875年這首曲子是柴可夫斯基最受歡迎的作品之一,以一連串和弦而聞名,和弦是第一樂章的開始,有交替的旋律,氣勢恢宏,是世界十大著名鋼琴曲之一。
  • 莫扎特與勳伯格的鋼琴協奏曲
    在協奏曲上相對的弱勢促使他們自我滿足地聲稱找到了完全站得住腳的心理安慰:「協奏曲這種輕量級的東西,弱就弱吧。」(其實有些滑稽,試想一下位列奧林匹亞神殿的某位音樂大師,比如貝多芬,人們正期待著從大師口中聽到堅定的宣言,「這是我最後的話語」——他就是這樣描述自己交響作品的;那麼依照協奏曲樣式,這句宣言將會變成,「這是我最後的語言,如果你不介意的話,我將再說一遍」。
  • 貝多芬《小提琴協奏曲》,小提琴帕爾曼指揮巴倫博伊姆
    《d大調小提琴協奏曲》( Beethoven: Violin Concerto)是貝多芬唯一的一部小提琴協奏曲,四大小提琴協奏曲之首,自古一直被譽為小提琴協奏曲之王。這首樂曲旋律柔美、格調高雅、規模宏大,頗具王者風範。 本曲完成在1806年。
  • 什麼樣的協奏曲最適合中國作曲家?
    作為現代鋼琴家鼻祖,貝多芬甚至將自己的五首鋼琴協奏曲視為向皇室貴族、名媛少婦炫耀的法寶。1810年完全失聰後,貝多芬無法繼續登臺演奏,自然也失去了寫鋼琴協奏曲的動力——就像沒了異性的孔雀失去了開屏的必要性。於是,首演於1811年的《第五鋼琴協奏曲》成為貝多芬在鋼琴協奏曲上的絕響,亦是其1824年指揮《第九交響曲》前最後一次登臺演出。
  • 齊默爾曼演奏《莫扎特第五小提琴協奏曲》
    有意思的是,科岡最出名的錄音就是勃拉姆斯《D大調小提琴協奏曲》,、多年後也帶給他一些俄羅斯學派的影響。齊默爾曼在北京音樂會上那些暴風驟雨般的力量感,總讓人想到科岡。 在說起他最愛的鋼琴家裡赫特(Sviatoslav Richter)時,用了「孤獨的鷹」來形容,這位鋼琴家是孤僻而冷漠的,在音樂裡卻投入極大熱情。他不喜歡錄音,晚年更是迴避那些金碧輝煌的大廳裡的音樂會,相反選擇一些極小、極冷僻的地方演奏,如同一位音樂隱士。
  • 致良知四合院:鋼琴協奏曲《黃河》:黃河情,中國
    鋼琴協奏曲《黃河》是由中國音樂家、鋼琴演奏家、作曲家殷承宗在冼星海創作的《黃河大合唱》基礎之上加以創作。從新的角度闡發了原作的精神氣概,賦予其新的藝術特色。1969年,鋼琴協奏曲《黃河》在人民大會堂小禮堂作匯報演出時,周恩來總理親臨現場聆聽。演出過程中,總理一直打著拍子,最後情不自禁地站起來激動地感慨「星海復活了!」
  • 第21鋼琴協奏曲 樂曲分析,讓你走近莫扎特的世界
    他的第二十一號鋼琴協奏曲作品,完成於1785年3月9日,同年在莫扎特寫這首曲子的四周前,剛剛完成《第20號鋼琴協奏曲》。1967年瑞典電影《Elvira Madigan》獲得成功,其電影配樂引用了莫扎特《第二十一號鋼琴協奏曲》的第二樂章行板。通過電影媒體的傳播,莫扎特這首曲子更為廣泛地被人所知,以至很多人將第二樂章稱為「Elvira Madigan 主題曲」。
  • 文化|貝多芬鋼琴協奏曲一次聽個夠,4位知名鋼琴演奏家來漢帶來5場...
    「如今,國際鋼琴巡禮不僅是武漢愛樂的經典品牌,更成長為武漢的城市文化名片。希望這次的貝多芬全輯,能給廣大音樂愛好者帶來驚喜。」9月5日的開幕式,將由我國優秀的青年鋼琴演奏家元傑,與武漢愛樂攜手帶來貝多芬《第一鋼琴協奏曲》。疫情防控期間,元傑曾主動聯繫劉鵬,希望在武漢重啟之際,走進劇場為武漢的聽眾帶來音樂會。
  • 柴可夫斯基D大調小提琴協奏曲
    在古典音樂領域,我們也常能見到這樣的「榜單」,今天我們將要分享的柴可夫斯基《D大調小提琴協奏曲》就是一首被歸入「榜單」的作品,它與貝多芬、勃拉姆斯、以及孟德爾頌的三首小提琴協奏曲一同被樂迷稱為「世界四大小提琴協奏曲」。
  • 世界上10大最著名的鋼琴曲,貝多芬四首曲子入選,你都聽過嗎?
    2、悲愴奏鳴曲 貝多芬:悲愴奏鳴曲是貝多芬寫來贈送給他的贊助人兼忠實粉絲赫諾夫斯基王子的,這首曲子是貝多芬早期鋼琴奏鳴曲之頂峰的傑作,也是世界著名十大鋼琴曲之一。悲愴奏鳴曲的演奏技巧相對而言比較簡單,因此也經常被人演奏,是除了致愛麗絲之外,貝多芬最為人所熟知的曲子。
  • 轉角聽到蕭邦和貝多芬,長寧草地鋼琴音樂節來了
    走在街頭,轉角就能聽到蕭邦和貝多芬的音樂,還有什麼比這更浪漫的事? 由上海市長寧區主辦的「長寧國際草地鋼琴音樂節」,以「漫步長寧·聆聽經典」為主題,把蕭邦和貝多芬的傳世之作,帶到公園綠地、創意園區、居民街區,送到市民的家門口。
  • 鋼琴老師教0基礎入門培養古典音樂的樂感方法,簡單易學
    如果將「「變奏」「復調」「交響性」「奏鳴曲式」」「賦格」「織體」等相關概念爛熟於心後,再去聽古典作品就會有豁然開朗的感覺許多偉大的作品在網上都有詳細的曲式說明,比如維基百科上的貝多芬第五交響曲。對照樂譜去研究喜歡的作品的結構,體會作者的創作思路真是一件非常快樂的事。在http:// imslp.org/可以搜索並下載到所有古典音樂作品的樂譜。
  • 路德維希·圖伊勒《D大調鋼琴協奏曲》
    圖伊勒是一位風格比較保守的作曲家,他雖然也寫有幾部歌劇,但並未獲得長久的成功,目前評價較高的主要是他的室內樂作品,如大提琴奏鳴曲,鋼琴與管樂六重奏等。 周末劇場分享這位音樂家早期創作的一首鋼琴協奏曲《Piano Concerto in D》(D大調鋼琴協奏曲,1886年),演奏組成:樂團為義大利博爾扎諾和特倫託海頓交響樂團,指揮為阿倫·弗朗西斯 (Alun Francis),鋼琴表演為德國鋼琴家奧利弗·特林德爾 (Oliver Triendl)。
  • 貝多芬有哪幾部作品是用c小調寫成的?
    上一期導賞,我們聊了貝多芬的第一、第二鋼琴協奏曲(點擊文章《偉大如貝多芬者,也曾活在莫扎特的陰影下》查看詳情),今天我們從五部鋼琴協奏曲的「過渡」之作——《c小調第三鋼琴協奏曲》開始聊起。《c小調第三鋼琴協奏曲》從第三鋼琴協奏曲開始,貝多芬的個人風格開始日趨明朗。
  • 貝多芬鋼琴奏鳴曲中拿坡裡和弦
    《第13號鋼琴奏鳴曲》第一樂章一、早期:創造音樂之「驚奇」 貝多芬從年輕時就已經開始思考拿坡裡和弦的使用,雖然在這個階段,他對拿坡裡和弦的運用還沒有中晚期那麼頻繁,但其鋼琴奏鳴曲中已展現出了他運用拿坡裡和弦的天賦與才能。
  • 李飈「分身」挑戰《馬林巴協奏曲》
    作為北京交響樂團2012年百場演出季「華人音樂家系列」中的重要演出之一,李飈身兼打擊樂獨奏和指揮,演奏了巴西作曲家奈伊·羅紹洛的《馬林巴協奏曲》,而擔綱指揮的作品則是華格納的《唐豪瑟》序曲和貝多芬的A大調第七交響曲。這是李飈首次以打擊樂獨奏家和指揮家的雙重身份出現在北京音樂舞臺上。  昨晚演出的最大看點就是李飈同時「身兼二職」。
  • 第三屆中國深圳國際鋼琴協奏曲比賽 大同女孩馬可獲金獎
    馬可(右一)在頒獎現場前不久結束的第三屆中國深圳國際鋼琴協奏曲比賽中,20歲的大同女孩馬可在高手林立的決賽中脫穎而出,一舉奪魁獲得金獎,並當場與深圳交響樂團籤約成為客席鋼琴演奏家據介紹,雖然如今各類國際鋼琴大賽很多,但協奏曲鋼琴大賽還比較少,中國深圳國際鋼琴協奏曲比賽始於2006年,旨在為青年鋼琴家在國際範圍內搭建一個與交響樂團合作交流的平臺,促進國際間鋼琴協奏曲領域的交流合作,發現和選拔最有潛質的青年鋼琴演奏人才。
  • 20201223「古典-室內樂」安託萬·雷查交響樂協奏曲 (2020)「24-96」
    20201223【古典-室內樂】安託萬·雷查交響樂協奏曲 (2020) [24-96]Christophe Coin, Chouchane Siranossian & Alexis Kossenko - Antoine Reicha Symphonies Concertantes (2020) [24-9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