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1鋼琴協奏曲 樂曲分析,讓你走近莫扎特的世界

2020-12-17 考拉音樂課堂

莫扎特是世界著名的鋼琴大師,音樂天才。他的第二十一號鋼琴協奏曲作品,完成於1785年3月9日,同年在維也納的克魯克劇場首演,莫扎特親自擔任鋼琴主奏。莫扎特寫這首曲子的四周前,剛剛完成《第20號鋼琴協奏曲》。

1967年瑞典電影《Elvira Madigan》獲得成功,其電影配樂引用了莫扎特《第二十一號鋼琴協奏曲》的第二樂章行板。通過電影媒體的傳播,莫扎特這首曲子更為廣泛地被人所知,以至很多人將第二樂章稱為「Elvira Madigan 主題曲」。

第一樂章 莊嚴的快板Allegromaestoso

C大調,4/4拍,奏鳴曲式。 樂章以安靜的進行曲開始,然後迅速轉向一個抒情性點綴著的銅管樂器的旋律。突然樂隊增大音量,小提琴在銅管演奏的進行曲旋律上演奏出主要的主題。這個令人興奮的旋律經過一個簡短的過度後插入了銅管嘆息的動機,然後又回到進行曲的旋律,最後過渡到鋼琴獨奏。在屬音G上面的顫音分解之前,鋼琴獨奏出一個簡短的進入,然後弦樂開始在C大調上奏出進行曲的旋律。接著鋼琴引入了另一個元素,然後移調到屬調G大調。在全樂隊的終止之後,突然進入g小調。在一系列上行和下行的半音音階之後,在G大調上展現出樂章真正的第二主題。這個主題作者曾經用在他的第三圓號協奏曲中。接下來是樂章的發展部和再現部。

第二樂章 行板 Andante

F大調,三部曲式,2/2拍。樂章以樂隊中柔和的弦樂開始,第一小提琴奏出一段夢一樣的旋律,伴奏則是由第二小提琴和中提琴奏出的三連音和大提琴用撥弦奏出琶音。所有主要的元素都由樂隊在F大調和f小調上引出。三部曲的第二部分則是獨奏的鋼琴在F大調上的演奏,但這不是一個簡單的重複,新的調式被引入。當熟悉的旋律再次出現時,音樂使用了屬調,即C大調或者c小調。在第三部分,更多的元素在更遠的調式中被引入,仍然從那個夢一樣的旋律開始,此時音樂處於降A大調。最後,音樂回到主調,先是f小調,然後是F大調,最後在一個尾聲中結束。

第三樂章 活潑的快板Allegro vivace assai

C大調,2/4拍,迴旋曲式。樂章以樂隊支持的一個歡快而跳躍的旋律開始,經過一個簡短的華彩樂段後,獨奏的鋼琴加入,鋼琴和樂隊流動地交換旋律,相互呼應,獨奏的鋼琴通過音節和琶音不斷將主題提高,最後回到開始的主題,最後鋼琴以排山倒海之勢的上升音階,華麗地結束全曲。

這就是音樂天才莫扎特的《第二十一鋼琴協奏曲》樂曲分析,喜歡本文的可以點下關注,每天分享更多精彩的鋼琴知識。

相關焦點

  • 莫扎特與勳伯格的鋼琴協奏曲
    在協奏曲上相對的弱勢促使他們自我滿足地聲稱找到了完全站得住腳的心理安慰:「協奏曲這種輕量級的東西,弱就弱吧。」(其實有些滑稽,試想一下位列奧林匹亞神殿的某位音樂大師,比如貝多芬,人們正期待著從大師口中聽到堅定的宣言,「這是我最後的話語」——他就是這樣描述自己交響作品的;那麼依照協奏曲樣式,這句宣言將會變成,「這是我最後的語言,如果你不介意的話,我將再說一遍」。
  • 世界十大著名鋼琴曲 巴赫大鍵琴協奏曲 BWV1052排第一
    眾所周知世界鋼琴十大難曲,無人能將其出色彈奏!鋼琴曲一般指用鋼琴彈奏的樂曲,有時還配以其它的樂器同時演奏,一起看看世界十大著名鋼琴曲,音樂的美就在其中。10.E小調第1鋼琴協奏曲作曲家:弗雷德裡克·蕭邦時間:1830年這首曲子最初是蕭邦獨奏的,在波蘭的一場演唱會上,這首曲子和諧中形成了複雜性,充分顯示蕭邦的創新和天分,是世界十大著名鋼琴曲之一。
  • 六一特別禮|適合給孩子們聽的莫扎特樂曲
    莫扎特這段最好的時光後來留在大文豪約翰·沃爾夫岡·馮·歌德(Johann Wolfgang von Goethe)的記憶中。那時候歌德14歲,黑頭髮的英俊少年,坐在劇場裡伸直了脖子,他被這孩子的天才震懾了。穿大人禮服的莫扎特,戴假髮穿長襪的精靈版小男人,坐在鋼琴前神氣十足地彈著協奏曲,像個音樂盒中的小木偶,非常熟練準確。
  • 關於著名鋼琴協奏曲的6個例子
    1《C大調第二十一鋼琴協奏曲》(No.21 K.467)莫扎特就音樂性而言,這一首會排在第九位之後,但我們同樣在研究鋼琴協奏曲的各個方面,就鋼琴家的力量而言,這首協奏曲是個不錯的選擇。莫扎特並不以誇張的音樂著稱,儘管他確實寫過一些。這個短語經常出現(如果你能原諒上帝的話),「巴赫給了我們上帝的話語。」莫扎特給了我們上帝的笑聲。貝多芬給了我們上帝之火。「這首協奏曲是典型的無憂無慮,幸福的質量,莫扎特是傳奇。然而,這一個的技術性和音樂性要求一個鋼琴家與一個完成的技術,特別是在預連奏指法。
  • 莫扎特 第4、第5小提琴協奏曲 交響協奏曲
    推薦曲目  《D大調第四小提琴協奏曲》第一樂章  《A大調第五小提琴協奏曲》第三樂章  《降E大調交響協奏曲》第三樂章  海菲茨的演奏一向以嚴謹冷峻而著稱,他演奏的莫扎特《第四小提琴協奏曲》在整體的把握上很注意勻稱與對比。
  • 杜達梅爾指揮莫扎特《第三小提琴協奏曲》,小提琴希拉蕊·哈恩
    莫扎特《第三小提琴協奏曲》(Mozart:Violin Concerto No. 3),作品號K. 216,1775年9月12日於薩爾茨堡完成,當時只有19歲的他,一口氣完成了四首小提琴協奏曲。
  • 莫扎特的鋼琴音樂獨立舞曲等其他作品
    獨立舞曲等其他作品莫扎特的鋼琴音樂包括各種獨立的舞曲和其他作品。他的最早作品是以同一低音創作的小步舞曲,這些作品的創作可能離不開他父親的指導。莫扎特的鋼琴二重奏以奏鳴曲為主莫扎特的鋼琴二重奏以奏鳴曲為主,作品中樂隊音樂的影響非常明顯。這種影響不僅表現在類似歌劇序曲那樣的三樂章結構,而且特別表現在主題特徵、顫音音型、八度重複等方面。除此之外,主題材料兩部分間的交替經常表現出協奏曲的影響。
  • 上音附小·鋼琴課程大綱
    車爾尼 OP553、337選用復調巴哈:三部: 5、9、12、14平均律Ⅰ:2、6、6、13、21英國組曲選用 義大利協奏曲 德國組曲選用斯卡拉蒂奏鳴曲:K20.L375/K24.L495/K113.L345/K119.L415/K141.L422選用亨德爾組曲選用 恰空舞曲中國樂曲
  • 世界十大鋼琴難彈曲目
    排名第3:普羅科菲耶夫第2鋼琴協奏曲  普羅科菲耶夫第二鋼琴協奏曲,G小調,OP.16,作於1913年,因當時同班好友斯密特霍夫自殺,故此曲呈獻給斯密特霍夫,因原譜丟失,普羅科菲耶大1923年憑記憶再整理而成。此曲1913年8月23日由普羅科菲耶夫主奏而首演。
  • 「音樂天才」,淺聊莫扎特及其代表作《土耳其進行曲》
    他少年成才,然而天妒英才,在35年的短暫光陰裡,為世人留下了600多首美妙的聲音作品,如帶有童貞般單純、洋溢著青春活力的鋼琴奏鳴曲《土耳其進行曲》,富有創作精神、豁達而超然的鋼琴協奏曲《降B大調第27號鋼琴協奏曲》,旋律自然流暢、充斥著憤懣激昂的交響曲《g小調第40號交響曲》,和內容與形式完美統一
  • 鋼琴十級屬於什麼段位,音樂學院附小的孩子都在彈什麼?
    通俗的講:鋼琴十級=音樂學院附小四年級水平,其實十級就是鋼琴的開始,十級的曲目代表鋼琴的中級水準,如果孩子輕輕鬆鬆的考過了十級,那就應該恭喜各位琴童家長了,你的孩子踏上了新的徵途。>莫扎特:F大調協奏曲(K459)(NO.19)A大調協奏曲(K488)第一、二樂章(NO.23)亨德爾:F大調協奏曲中小型樂曲1.古典時期
  • 《a小調鋼琴奏鳴曲》的誕生,源於莫扎特的悲傷之旅
    擅長創作各種體裁的音樂,歌劇、交響曲、協奏曲,還有大量的室內樂,可說是無所不能。據說他有這個本事,寫著一首樂曲,同時還可以構思另一首作品。▍莫扎特 新華/TAKEFOTO有人回憶說,小莫扎特對音樂的掌握就像玩兒遊戲,一上手就會,還是高手。遇到音樂之後,樂器成了新玩具。一首新曲子,只要他看上一遍,就可以記錄下來。
  • 鋼琴曲:世界上最難的10首鋼琴曲
    【排名第4:李斯特《唐璜的回憶》 】 李斯特根據莫扎特歌劇《唐璜》改編的鋼琴曲《唐璜的回憶》是李斯特眾多改編曲中的精粹,技術之艱深,場面之宏大,在原作的豐富表情上製造出驚人的氣勢。 莫扎特的歌劇《唐璜》本來長約兩個半小時,被李斯特改編後,成了簡短的鋼琴曲。鋼琴曲沒有刪除歌劇中的一個音符,整首曲子無論是節奏還是技巧,都是難度非常高的。
  • 什麼是 Freestlye 的鼻祖你造嗎?
    在所有其他作曲家寫的協奏曲華彩當中,最有名的,莫過於貝多芬為莫扎特《第二十鋼琴協奏曲》第一樂章寫的華彩樂段。貝多芬最崇拜的作曲家,除了亨德爾,就屬莫扎特了。貝多芬對莫扎特的作品可以說是如數家珍,並且經常演奏他的協奏曲,對這位前輩的稱讚更是不遺餘力。《第二十鋼琴協奏曲》,是貝多芬最喜歡的莫扎特作品之一,他為第一和第三樂章創作的鋼琴獨奏段落,是對莫扎特最偉大的致敬。
  • 值得單曲循環的十首「最美樂曲」
    我們今天給大家聽的這首《羊兒安靜地吃草》是合唱改編的鋼琴曲版本。如今的這首鋼琴曲的版本比合唱更加受歡迎。※選自田藝苗音頻節目《聽著巴赫去跑步》5. 貝多芬《我愛你》■ 田藝苗「我愛你,正如你愛我。在夜晚,在清晨。」
  • 10首讓人瞬間靜心的鋼琴曲,聽完世界都美好了
    不如在沙發上找個最舒服的地方,來一杯你最喜歡的咖啡,躺下來,安靜下來,聽著這些美妙的、令人放鬆的鋼琴曲吧。 這首作品原名為《升c小調第十四鋼琴奏鳴曲》,共分為三個樂章,是貝多芬創作於1801年的作品。起伏的三連音以莊嚴、從容的旋律線為基礎,附帶著冥想的柔情,悲傷的吟誦,陰暗的預感...讓人優美地想落淚。
  • 藝術| 西方樂器之王-鋼琴及世界十大名曲
    本曲與蕭邦的另一首《英雄波蘭舞曲》均屬於第一類。三首《愛之夢》都是夜曲體裁,特別著名的是其中的第三首,原來的歌曲作於1845年,是一首用鋼琴「演唱」的抒情歌曲,音樂深情婉轉,抒寫弗萊裡格拉特詩中的意境:愛吧,能愛多久,願愛多久就愛多久吧,你守在墓前哀訴的時刻快要來到了。 4、莫扎特《第二十一鋼琴協奏曲》 全曲共分為三個樂章:第一樂章,快板,C大調,4/4拍子,奏鳴曲式。
  • 莫扎特的生平簡介與鋼琴作品
    父親也看到了他身上的這種音樂天賦,於是從小開始培養,3歲學鋼琴,5歲開始作曲,6歲起即以「神童」身份在維也納、慕尼黑以及法國、英國、荷蘭、義大利各國旅行演奏。在這樣的鍛鍊下,童年的莫扎特不僅是鍵盤高手,還拉得一手好提琴。作公開演出時,他經常視譜演奏協奏曲、即興變奏、即興演奏賦格曲和幻想曲,博得極大讚賞。
  • 培養孩子的音樂氣質,從這十首古典樂曲開始
    幾經跌宕起伏的旋律線,婉轉流連,使人被引入輕盈飄渺的夢幻世界。 這是鋼琴史上極為獨特的一部作品。這部作品不只為兒童所寫,也為成人所作,表現成人對童年時光的回憶與眷戀。 4
  • 資料:關於莫扎特
    莫扎特的主要代表作有:  歌劇  《費加羅的婚禮》  《唐.璜》  《魔笛》  交響樂 《 降E調第39號交響曲》〈帝王〉  《G小調第40號交響曲》  《C大調第41號交響曲》〈丘比特〉  協奏曲 《D大調小提琴協奏曲第四號 》  《降B大調小提琴協奏曲第五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