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作者:山東中醫藥大學「攜愛徵程」三下鄉暑期社會實踐服務隊
所在學校:山東中醫藥大學
本文編輯:鞏悅悅
1
7月10日至17日,山東中醫藥大學「攜愛徵程」三下鄉暑期社會實踐服務隊的8名同學,在指導老師李明的帶領下,來到了山東省臨沂市蘭陵縣第一中學與蘭陵縣南橋鎮斜裡村,進行暑期高校招生宣講,以及教育關愛留守兒童的社會實踐活動。
7月10日,「攜愛徵程」三下鄉服務隊來到了山東省臨沂市蘭陵縣第一中學附近開展宣傳工作。隊員們主動向等候在考場外的家長們介紹有關學校概況、專業設置、錄取分數線、專業科目及招生章程等,將報考指南發給家長,耐心解答家長們對報考志願的疑問,熱心分享自己的大學生活經驗。「功成不必在我,功成必定有我」,隊員們期待能夠助力吸引更多中醫藥人才,以夯實我國中醫藥發展根基。
隨著社會經濟的快速發展,越來越多的青壯年農民走向城市,在廣大農村地區也隨之產生了一個特殊群體——農村留守兒童。留守的少年兒童正處於成長發育的關鍵時期,他們無法享受到父母在思想認識及價值觀念上的引導和幫助,成長道路上缺少父母的陪伴和呵護,極易產生認識、價值上的偏離和個性、心理發展的異常。開展留守兒童關愛行動,促進未成年人健康成長,是我們義不容辭的職責。
2
7月11日上午,「攜愛徵程」三下鄉服務隊伴著淅瀝細雨到達目的地——斜裡村,與當地負責人交接工作並作出計劃,活動就此拉開序幕。隊員們分頭前往留守兒童家中走訪調查。
隊員們主要針對於父母情況、經濟狀況、性格特點等方面,根據實際情況對孩子及他們的家長進行了口頭性問卷調查。通過一天的走訪,「攜愛徵程」三下鄉服務隊基本了解了孩子們的情況,及時對孩子們的生活、學習情況進行記錄並匯總,這為後續的志願服務積累了寶貴經驗,並且為明天孩子們的到來做好充分的準備。
我們調研發現,留守兒童由於親情缺失,心理健康方面存在極大的陰影,很大一部分孩子表現出內心封閉、性格內向、情感冷漠、自卑懦弱,還有行為頑劣、脾氣暴躁等問題,甚至出現打架鬥毆的現象。留守兒童問題是我國現代化進程中的一個獨特的社會問題,是社會迅速發展的一個弊端,是社會主義新農村件事的又一大障礙,嚴重影響了留守兒童的健康成長,已經引起社會的廣泛關注。
「我們希望用我們的所學,深入農村,走進孩子的內心,豐富農村留守兒童的暑假生活,正確引導他們養成良好的學習、生活習慣,對他們的人生觀、價值觀起到積極的影響。」隊長揭姍姍如是說。
3
7月12日上午,隊員們陪伴孩子們一起觀看了教育意義深刻的動畫電影,從中華優秀價值觀的角度,教育孩子們要自強不息、百折不撓,引導孩子們堅定「知識改變命運」的信念。當天晚飯前,進行餐前感恩詞,教育孩子們「誰知盤中餐,粒粒皆辛苦」,要養成勤儉節約的好習慣。晚飯後,我們再次重溫電影故事,在觀後感悟分享會中加深孩子們對電影教育意義的理解。「沐浴晴朗陽光、呼吸新鮮空氣,身體才是革命的本錢。」
每天早晨,隊員們都會帶著孩子們進行半個多小時的晨跑,加強孩子們體育鍛鍊,並教孩子們認識田地中的農作物,從大自然中激發孩子們的認知能力。
「春風化雨樂未央,行健不息須自強。」7月13日,隊員們們為孩子們安排了50分鐘的閱讀課,立身以立學為先,立學以讀書為本,隊員們以身作則帶領孩子們用心閱讀,閱讀時做到「噤聲止語」,並指導孩子們在閱讀同時做好筆記。
正值汛期,團隊成員們立足安全要求和專業知識,於7月14日組織「防溺水、防近視」雙主題講座,通過視頻與問答的形式,為孩子們帶來了一場精彩的知識分享會。面對隊員提出的如何防溺水和怎樣護眼的問題,每個孩子都非常自信的給出了自己的答案,這更加鞏固了他們對防溺水的知識的掌握。
當天下午,隊員們和孩子們一起玩「你畫我猜」的遊戲,鍛鍊孩子們的繪畫和表達能力孩子們的積極性特別高,想像能力也特別豐富,孩子們玩得不亦樂乎。晚上,當地負責人帶領大家一起蒸饅頭。孩子們發揮創意頭腦,積極動手參與其中,進行了一場手工製作大賽。每個人的作品都活靈活現、栩栩如生,蒸饅頭的場景其樂融融,不亦樂乎。此次活動不僅鍛鍊了孩子們的頭腦創造力和動手實踐能力,還讓他們感受到了溫馨的生活氣息。
4
7月15日上午,隊員們早早起床,帶領可愛的孩子們打掃客廳、宿舍、廚房等,不僅讓環境變得乾淨整潔,也培養了孩子們的動手能力。中午,隊員們和孩子們一同塗畫,發揮自己的想像力,用斑斕的色彩填充夢想的天空,用畫筆繪出最靚麗的青春。
下午,愛心服務團團長們來訪慰問孩子們,並對「攜愛徵程」三下鄉服務隊一行人表示衷心的感謝與支持,舉行了一場感恩講座,通過了解志願團團長們的個人經歷,隊員們和孩子們從中悟到了很多道理,學會了感恩與奉獻。
7月16日,開展了意義深刻的講座,當地負責人給大家解釋「心想事成」的含義,隊員們也深受啟發。隨後隊員們教給孩子們有趣的中醫故事、草藥知識與防疫知識,從簡單的中醫藥材到藥材鑑定,從中醫推拿再到中醫文化,隊員們帶領孩子們在簡單的操作中了解中醫。
晚上,團隊舉行了一場「百善孝為先」感恩班會,「誰言寸草心,報得三春暉」,「孝」一直以來都是引導孩子健康成長的重要因素,隊員們通過分享真實故事展現「孝」優秀傳統文化的魅力。孩子們在班會中深受優秀傳統文化「孝道」的感染,隊員們堅信這將是一場賦有深刻意義、啟迪美好人生的班會。
5
時間如白駒過隙,相聚的時間總是短暫的,轉眼間就到了分別的時候。
7月17日,隊員們與每一個孩子擁抱,叮囑他們要堅強、開朗、勤勞,要懂得感恩養育他們的親人。隊長聯繫孩子們的爺爺奶奶,跟他們交流這幾天孩子們的成長與變化:由膽小害羞變得活潑開朗,從調皮任性變得懂事勤勞。孩子們不舍地向隊員們告別,老人家表示感謝道「感謝你們幾天的陪伴,孩子肯定會以你們為榜樣,好好學習,祝你們實現自己遠大的理想」,期待著隊員們能夠繼續再出發,讓愛傳遞,成為社會的頂梁柱。
「通過這幾天與孩子們的接觸,我們大學生在享受現代社會帶來便利的同時,也要肩負起相應的社會責任,喚起全社會對留守兒童這一特殊群體的關注,讓留守兒童能和同齡人一樣感受到來自社會的關愛,這是我們當代大學生應該去努力的方向。」隊長揭姍姍總結道。
通過本次實踐活動,團隊成員們不僅宣傳了山東中醫藥大學及中醫藥文化,而且真正的深入農村,與留守兒童相知相愛。實踐隊呼籲社會發展貧困地區經濟,解決農民工子女隨父母上學問題,減少留守兒童的絕對數量;創造良好條件,提供政策支持,實行寄宿制管理模式,填補孩子們周末和假期管理的空白;各級政府高度重視,發揮教育部門的核心主導作用,工青婦等作為重要的補充;社區要定期進行家庭監護走訪,掌握留守兒童家庭監護情況,指導幫助監護人和受委託監護人妥善照料留守兒童,避免出現無人過問或無人照看的情況。
三下鄉活動雖然暫告一段落,但守護更多留守兒童的道路上「攜愛徵程」三下鄉服務隊將繼續前行。「攜愛徵程」三下鄉服務隊將立足孩子們對親情陪伴的渴望,進一步深入留守兒童內心,呵護留守兒童內心的美好,並努力提高自身的社會實踐能力,開拓更深遠的思想認識,以貢獻出獨具山中醫特色的青春力量。做新時代的弄潮兒、做新時代的踐行者,「攜愛徵程」三下鄉永遠在路上!
三下鄉照片總覽:
找記者、求報導、求幫助,各大應用市場下載「齊魯壹點」APP或搜索微信小程序「壹點情報站」,全省600多位主流媒體記者在線等你來報料! 我要報料